第五五九章 時光流水

字數:5693   加入書籤

A+A-


    “可惜,要是林雲還好些,林曉……”

    曹雨生頗為遺憾和失落地搖了搖頭歎道,說沒說完,明顯對林曉並不滿意。

    沒了韓國王子身份,林曉個人還真引不起曹雨生多大興趣。

    在曹雨生看來,林曉是個殘忍暴戾,凶狂倨傲之人,是員猛將,卻也不堪大用。典型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讓林曉率軍支援鎮武王吧,若能攻陷函穀關,老夫保舉他為齊國公……”

    想了想,曹雨生微微搖頭吩咐道。

    尹天德瞪眼疑問道:“讓林曉攻打函穀關?這……”

    “除了這點,他還有什麽突出之處嗎?讓他率軍攻打東都,還是迎擊周軍?難道撤回西都白養?”

    曹雨生就像闡述事實般平靜反問道,又迅解釋道:“好歹也率著十幾萬軍隊,揮點餘熱吧,說不定有驚喜呢!就算女子軍忍心下手,也能起到動搖軍心之用,影響不小,聊勝於無了!”

    “……”

    尹天德嘴巴張了張,有些呆滯看著曹雨生,沉默。

    心中暗自為林曉默哀……

    洛陽八關之轘轅關,位於東都洛陽南方,在偃師和登封的交界處。關處鄂嶺阪,在頗為著名的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間,道路險隘,有彎道十二,回環盤旋,將去複還,故稱轘轅關。

    如此關塞,自然易守難攻,不但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勢,而且道路險隘綿長,彎道眾多如羊腸小道,更難攻克,連通行也不利。

    雖然轘轅關的規模遠不如函穀關,險峻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說函穀關是韓國抵擋商軍的第一雄關,那轘轅關便是韓國抵擋周軍的第一雄關。

    原本在周軍大肆北伐時,轘轅關是韓國第一大將林銀瞳率領重兵鎮守。後來周韓約定談成,林銀瞳便被調回東都,換了個普通將領青玉。

    不過,即便青玉是個普通將領,周軍想攻陷轘轅關也不容易,不把周軍屍骸填滿險隘關道,別想攻陷,這就是戰爭的殘酷和雄關的重要。

    更重要的是,青玉是韓國儲君林雲的嫡係,對林雲極為忠誠,有賞識之恩、提拔之恩、救濟之恩等,私人恩情更重。

    姬湦前世曆史中,青玉是林雲的死忠,曾任殿下左千牛,遷上大將軍。

    這一日。

    轘轅關有兩三百人出關,直往關外的周軍軍營,卻是以林雲和青玉為,林雲的追隨者、侍從、心腹等,與及轘轅關的近百名大小將領、統領等。

    不同於林曉,林雲是韓王嫡長子和韓國儲君,本身又能力不凡,更會收買人心,自然早就拉攏了不少人,得到不少文臣武將支持。

    可以說,若非有韓王林納鎮壓,林雲也不想做得太過,估計能拉走韓國一半文臣武將。

    這也是大商運朝的玄相王曹雨生,歎息為什麽投靠商軍者,不是林雲,而是林曉了!

    林曉頂多算是個一二流猛將,在林拉和林修羅沒死前,根本出不了頭,還是追隨和支持大哥林雲之人,兩人當然沒法比了!

    林雲等人甫一出關,周軍就得到了消息。

    以羅武侯馬加為,羅武精衛和姬武鐵衛各出一萬,排列到轘轅關關口,隆重相迎。

    “形勢所限!末將恭迎文成侯、安南將軍和各位將軍、大人!”

    如今的馬加,不再是憨厚淳樸之相,顯得頗為穩重成熟,卻也讓人覺得耿直且坦誠。

    “侯爺折煞在下了!”

    林雲等人自知是降將,倒也識趣,頗為謙遜客氣又不失親近地連聲應道,紛紛回禮,反正雙方也打過幾次交道,不算陌生了!

    成文侯,林雲,這是林雲決定投靠周國,周王姬湦的封賞,直接封侯,將會執政此次周軍北伐韓國,所攻陷的疆域,算是給予高度信任和重視了。

    當然,其中很大因素,是林雲攜轘轅關投靠,自然應該重賞。

    看成是一種交易也行!

    玄相王曹雨生還承諾林曉,若能拿下函穀關,保舉為齊國公呢!

    四品安南將軍,則是轘轅關鎮守青玉。

    在林雲身邊一行人中,青玉的實力、勢力、能力等,並不算出眾,比如盧詩韻、蘭謀、唐憲等親信心腹,各方麵就比青玉隻強不弱,可青玉是轘轅關鎮守,掌握千萬韓軍,功勞才是重點。

    周王姬湦如此處理,雙方倒是沒什麽意見。

    不管青玉能力威名等如何,隻要他不點頭,別說盧詩韻、蘭謀和韓軍、韓國子民,就是林雲也別想通過轘轅關,更別說獻關臣服了!

    至於周國諸將,能兵不血刃拿下轘轅關,周將功勞是少點,卻肯定有,還沒風險,白撿的功勞,何樂而不為?!

    有戰爭就有傷亡,若是周軍強攻轘轅關,誰敢肯定自己一定不會陣亡?!

    片刻後,林雲、馬加等人氛圍熱烈返回周軍軍營。

    一番客套和交接後,林雲便主動請辭道:

    “如今民心不穩,流言四起。在下就不多待了,早一刻前往任職,也能早一刻服務黎民,獻出微薄之力。轘轅關及追隨在下的男兒,就勞煩羅武侯和各位將軍,代為看管了!”

    林雲是個聰明人,也很識相。

    和林曉差不多,林雲離開東都洛陽,韓王林納也給了三萬鐵騎和十萬韓軍。還沒算一起離開的林雲和心腹的妻妾子女、隨從護衛等家眷,陣容倒比林曉浩大得多,總數約有二十萬之眾。

    因為林雲早就偏向周國,和周國早有聯絡,此次的臣服,倒是頗為順利,周國並未置疑,有也是暗中監控和提防而已。

    明麵上,周王姬湦極為慷慨地封侯重用,直接把潁川郡、淮南郡、淮陽將、汝陰郡、譙郡、梁郡等舊韓八郡政務,交托給林雲,人稱“八郡大總管”和“兩淮大總管”!

    不管是爵位,還是官職,都不算高。

    但是,職權上,林雲算得上是周國第一人,不比晉國公和燕國公差了,舊韓八郡可是中原腹地,人口密集,經濟富饒。

    新降二公雖掌握大軍,卻沒掌控這麽大的地盤,就像是無根浮萍,周軍切斷補給的話,二公肯定養不起那麽多軍隊!

    當然,大家心照不宣……

    林雲的職權肯定是暫時的權宜之策,等舊韓八郡穩定,就算周王姬湦不撤林雲之職,林雲也會主動請辭,否則不是找死嗎?!

    舊韓八郡初陷,民心不穩,形勢動蕩。林雲這個韓國儲君,自然是執政最佳人選。

    等八郡穩定了,繼續執政,就有叛亂的資本、條件和勢力,就有嫌疑了。

    林納可是有背叛大商,鳩占鵲巢而竊取東都的例子在前,林雲就算身正不怕影子歪,也得考慮流言蜚語和人心影響!

    所以,如今的林雲,把軍隊都留在了轘轅關,打算以文官身份,就帶著家眷和部分心腹隨從等,前往上任,這也是一種表態。

    “吾王口諭,成文侯乃林氏延續,德妃之兄,萬眾矚目。雖為文官,特賜武侯編製,任意挑選一萬精兵為親衛,前往赴任,方便鎮壓動亂,盡快穩定局勢!”

    馬加魁梧健壯身軀一挺,煞有其事地如宣讀聖旨般說道。

    “呃……”

    林雲臉色微變愣住,他頗有自知之明,知曉自己擅長的是文職,封的也是文侯,並不奢望掌軍。

    如今,是周王顧念舊情和德妃娘娘,讓他延續林氏之風嗎?

    如此一來,留守東都的韓王林納,算是被周王姬湦判死刑了?!

    林雲並不怨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周王姬湦對他和林納,也算仁至義盡了,不怕他在後方叛亂嗎?!

    “成文侯放心!吾王特令大軍駐守轘轅關,若無聖旨,不得擅自進犯關內,將來如何,誰也說不準,但肯定要看韓王自己的選擇了……”

    看林雲反應,馬加頗為坦誠地連聲安慰道,就像隻是照本宣科。

    轉述的意思,實在太明顯了,否則光靠馬加,也說不出這番話來,觀察和心思不會這麽細膩。

    “羅武侯言重了!天意如刀,人各有命。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在下並不擔心,隻是有些噓籲而已!”

    林雲心中一凜,連忙身軀一挺,滿臉鄭重認真說道。頓了下,又誓言旦旦說道:

    “在下立誓,既然……”

    如今父親林納,不打算履行周韓約定,兩國很可能反目成仇,周軍圍攻東都也是勢在必行。

    如果林雲現在擔憂韓國安危,讓人覺得周軍覆滅韓國,會讓林雲記恨,甚至會報仇,那林雲就完蛋了!

    值此韓國生死存亡關頭,父親母親和韓國重臣,同意讓林雲兄弟離去,分別投靠大商運朝和周國,用意不難懂,可能林曉會沒想明白,林雲卻很清楚。

    如果林雲起了不該起的心思,或者讓周國誤會了,那還不如死守東都,和韓國陪葬呢,還能節省三萬鐵騎和十萬韓軍!

    這一點,不說林雲自己清楚,臨行前,母親蘇菲和部分幕僚,也再三叮囑過。

    簡單點說,就是要林雲擺正位置和心態,時刻謹記!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