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七章 風等流雲

字數:6137   加入書籤

A+A-


    周國晉級,對於周國上下,特別是周國的文武百官來說,自然是好事,大好事!

    隻要晉級成功,周國肯定會生質變,再來次全麵大飛躍,特別是軍隊方麵,戰力又會上升一個層次,到時估計會再誕生不少仙人,還有……

    王者!

    隻要周王晉級為皇,就有資格賜封王者了!

    聽到宋天峰所說,林雅眼神一亮,還以為周王真不打算攻打東都了。隨即眼神又黯淡下來,這明顯不可能啊,理由就如宋天峰所說!

    姬湦微笑應道:“孤還真不想攻打東都,隻要我軍守好洛陽八關,看東都能支持多久……”

    這點來說,已經不算什麽秘密,姬湦如今隻是明言而已!

    東都洛陽,固然是三大天都之一,從無被正麵攻破的例子。但是,每日的食物消耗,就是筆天文數字。剛被商軍折騰一番,困守數月。如今再被周軍圍困數月的話,餓也餓死城內子民和韓軍!

    當然,姬湦也想過,利用“風雲之術”,偷襲東都,否則玩持久消耗戰,周軍的消耗也很大,零傷亡,高消耗啊!

    身為周王的姬湦,是很少親自關注民生後勤問題,卻也心中有數,久經戰亂的天下百姓,現在堅持得極為辛苦,便是此次北伐,糧食物資等也是從南方調集,否則光靠原周國,還真支撐不到現在。

    “吾王仁慈,臣妾……”

    林雅精神一振,頗為欣喜地躬身施禮。

    “德妃且慢!君無戲言,兩國約定已成,韓王至今爽約,否則的話,困住商軍並非妄想!”

    不待林雅說完,姬湦便抬手打斷道,頓了下,盯著林雅接道:

    “如今函穀戰局已經落幕,德妃也該凱旋回朝了,孤允許德妃重組女子軍,獨率一軍。至於韓王……德妃已經仁至義盡了,以煉獄主宰為準,每過十天,孤便降他一級,等到降無可降時,即便韓王投降,周國也容不下他了。”

    “這……”

    林雅臉色一白,想爭辯又不知從何說起,如何反駁。

    頓了下,頗為遲疑地看向姬湦,又眼神飄忽地低頭說道:

    “臣妾以自身功績……換取……如何?”

    姬湦濃眉大皺,便是在場周將,也是紛紛臉色一沉,更有神情古怪。

    理是這麽個理,此次林雅確實功高至偉,姬湦如今讓德妃林雅折返冀州,有些過河拆橋的嫌疑。但是,事不能這麽做,也沒這規矩。

    如果韓王林納是周國之人,犯了錯,林雅要拿自己的功績,換取林納的生機,勉強還說得過去,卻也不合規矩。

    如今林納是敵國之人,每拖一天,對周國的折損也很大,就不能這麽算了。

    按照十位百姓,供養一卒的比例。

    北伐周軍每日的食物消耗,是後方數以億計的子民的勞動付出,還可能直接或間接致死無數子民,這算在誰身上?

    “可以!此次德妃功可封侯,加上德妃果位,可比公爵。孤特許德妃可折算九十天時間,等德妃的功績也被扣光,韓王尚未臣服……德妃及林納餘孽……斬!”

    姬湦心中一凜,一股怒火直衝腦際,雙眼一眯露出懾人寒光,頗為爽快地點頭應道。頓了下,聲音有些冷接道:

    “德妃兄長的功績也可算進去,還有誰,想一起算也行,孤等得起,德妃覺得呢?”

    “呃……”

    包括林雅在內,在場眾人臉色微變,傻子也知道周王動怒了。

    典型的居功自傲,恃寵而驕啊!

    哪個帝皇會喜歡?!

    不過,眾人不清楚,姬湦所說並非全是氣話,也有一半是自真心。

    在離開之前,一些對周國不是很忠心的大臣、重臣等,或者立場不堅定者,要麽清理,要麽帶走,力求不留後患。

    姬湦很想看看,周國有多少大臣願意為“敵人”買命,這不隻是功名利祿的問題,說明對周國不怎麽重視。

    林雅嘴唇張了張,終究什麽也沒說,明知周王姬湦動怒了,還硬頂,那真是自找苦吃了。

    其實,林雅也清楚,國之大事,不能像她說的那麽算,隻是之前忍不住而已,多多少少有些恃寵而驕的心理作祟,這下弄巧成拙了,她哪裏還敢多說?!

    “若無意見,德妃收拾下,明日由三王護送,返回冀州吧!”

    看林雅色變沉默,姬湦不容抗拒說道,隨即看向禹域說道:

    “南陽侯負責重建和鎮守函穀關,稍後會有後續大軍來援。鳳帥率親衛軍,隨孤、混天鎮將等,前往平津關,軍侯覺得呢?”

    “微臣之幸!”禹域毫不猶豫應道。

    函穀關事關重大,不適合他這個大商降將和大商降軍來鎮守,隻是如今戰局爭分奪秒,需要禹域二十餘萬軍卒幫忙重建函穀關。不然姬湦可能連禹域都不會留下,禹域並未多想。

    林雅欲言又止,還是點了點頭。

    折返冀州的路途,全是周國疆域,有兩萬餘女子軍精銳相隨,安全自然無憂,姬湦讓三王相隨,名為護送,卻有點押送的味道!

    當然,也免得林雅繼續留在河南郡,夾在周韓之間受折磨,省得節外生枝。

    “休整一天,明日出……”

    ……

    就在周王姬湦,親率各部周軍,圍攻太平軍時,準備已久的各個關塞外的周軍,也對關塞起了猛攻。

    為了抵禦大商和周國,韓王林納本就把殘餘韓軍,匯聚到東都,隻留部分鎮守各關。

    周軍起猛攻後,除轘轅關、伊闕關、函穀關、廣成關等四關外,孟津關、旋門關、大穀關等三關,二降一陷,隻剩平津關掌握在商軍手中,充當商軍的突圍口。

    在太平軍潰敗,太平王陣亡時,洛陽八關,已經有七關落入周軍手中。

    周軍在洛陽七關並未停留多久,隻留了足夠軍隊鎮守,便齊齊出關,直撲東都洛陽,還有不少是後續抵達的援軍。

    舊魏大軍、舊燕大軍、三寶大軍、五大鎮軍、南蠻諸部、各地周軍等等,光是路線就高達二十幾條,每條路線的周軍,從十幾萬到兩百餘萬不等,總數過三千萬之巨,鋪天蓋地,聲勢浩大,聞者心驚,震動天下。

    表麵看來,頗有周國傾國而出,不惜代價圍攻東都之勢。

    這還是周國疆域暴增,留了無數軍隊,鎮守各地各城的結果,否則軍力數量還不隻三千萬。

    當然,其中過半是舊魏大軍和舊燕大軍,周軍一時半刻匯聚不了那麽多軍隊。

    新降大軍,成了周軍攻打或圍困東都的主力軍了!

    可以肯定的是,如此陣容浩大的周軍,震驚天下,讓韓國和大商運朝,寢食難安。

    連遲疑著是否鎮守平津關的王錚、孤心傲、尹天德和莫謝等二王一妖一將,聽聞周軍陣容,再聽到周王親率禁衛軍趕來,迅撤離……

    被嚇跑了!

    ……

    大周三年二月。

    洛陽八關盡落周國手中,周王姬湦親率禁衛軍虎豹騎,還有二十幾路大軍,數百支大小軍團,匯聚東都,圍了個水泄不通!

    縱觀千古,出動如此大規模軍隊,圍攻一城者,也是僅此一例。

    此時,不隻是韓王林納和韓國重臣寢食難安,東都城內也是人心惶惶,暗流洶湧。

    除了早就暗中投誠周國的四大佛寺之白馬寺外,東都城外和河南郡內,原為韓國忠臣勢力的百花宮、大堰會、嵩山派等著名一流江湖勢力,也相續投誠。

    沒辦法,形勢比人強,浩瀚如海的大軍一圍,這些江湖勢力不降等死嗎?

    周軍和商軍不同,商軍要爭分奪秒攻打東都,周軍可不急。大可滅了各個宗教、門派、世家等,再圖東都,他們根本沒得選擇,其中大半根本就是聞風而降。

    這一日……

    烏雲蓋頂般的鐵血煞雲,壓向少室山。難以計數的軍卒,化為無數條長龍,爬山涉嶺,湧向林中寺廟,驚得山林鳥飛獸走。

    數以百計的大修士氣息,四麵八方劃空而至……

    其中兩位仙境氣息,率著近百位大修士,落在少林寺廟前。

    神魔府府主魔後,暗影府府主劉公公,親率凶名昭著的二府精銳降臨,其中大半並未現身,而是隱匿四周。

    “周王諭令,四大佛寺之少林寺,半個時辰內……不降則滅,雞犬不留!”

    催命符般尖細陰柔的聲音,響徹山林。

    不同於白馬寺,少林寺的大本營,處於東都之外,某些時候免受東都掣肘,如今卻是傻眼了。

    姬湦不隻是想兵圍東都,也在同步剪除東都羽翼,讓東都徹底成為孤城……

    “阿彌陀佛!西方教的佛門乃世外清淨之地,諸位施主何苦為難我寺,多造殺孽呢?”

    一個洪亮平緩,回蕩山林的聲音起。

    白眉垂麵,身軀適中的少林方丈釋戒禪師,帶著一行數十位披著袈裟的和尚,湧出寺門。

    這四五十位披著袈裟的和尚,全是大修士。

    宮殿連綿而遍布雄偉山體的遼闊寺廟內,破風呼嘯,無數身形從各處建築湧出,紛紛聚往寺廟空地。

    這就是四大佛寺的底蘊,除了難以估算的數以千頃的良田土地,門人弟子更是數以萬計,強者能人數不勝數。

    自從少林寺正式支持林納後,損失慘重,隕落的大修士足有數十位。如今又有數十位大修士援助東都洛陽,但是,少林寺中依舊有四五十位大修士,千餘煉氣境,煉體境過萬。

    雖然少林寺這點實力,在周國麵前實在不算什麽,卻也足夠傲視江湖了,便是普通反王勢力,估計也不如!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