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字數:5182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我妻嬌豔 !
    曹宗渭看了一眼賀雲京,這個年輕的大男孩已經娶妻甚至快有孩子,也許,他該給他一個機會。
    沉默半晌,曹宗渭才道:“雲京,你去神武前衛任千戶可行?”
    這對賀雲京來說,不過是同級調動,怕隻怕有人覺著他是因父蔭庇才調任神武前衛,不會把他當回事。
    賀雲京點頭道:“可行!承蒙侯爺信任,此時此刻,自當聽後差遣。”
    對於他們武將來說,所有的榮譽都該建立在實力之上。賀雲京最不怕詆毀,因為他會證明,他有能力擔得起武定侯的重視!
    曹宗渭又看向陸放,道:“以後你便在神策衛老實待著。”
    陸放點頭道:“明白。”他分得清輕重緩急,京城也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他不會輕視!
    商議一番後,曹宗渭略作布局,對每人都下了命令,一個時辰後,這些人才從武定侯府出去。
    曹宗渭出了書房之後,有些後悔把內書房設在棲鳳堂,賀雲昭這會子正懷著孕,看著他們進進出出,難免多心,可要是在外書房議事,他更怕夫人多想,以為有什麽重要的事瞞著她。
    微微歎一聲,曹宗渭便換上一副輕鬆的神情,去見了賀雲昭。
    賀雲昭也不多問,隻是替他準備好了清粥小菜。
    曹宗渭說他不餓,便沒有吃,二人略坐一會兒,就到了中午,便在一處用了午膳。
    前院的哥倆聽說曹宗渭回了,還帶著很多客人,便知道父親有事,因此中午的時候也沒過來用膳,以免打擾到長輩。
    ……
    四月二十,天氣越發熱了,到午時的時候,穿一件薄衫都能發汗。
    三司會審終於有了新進度,刑部等人通過長時間的審理,從薑維隻言片語中捕捉到了蛛絲馬跡,查出了戶部尚書默許下屬私設賦稅、假造戶籍之事。
    一拿到人證物證,嚴鈞就立即把東西呈交給了內閣,這些東西也順理成章地到了袁淑山手裏,馬元濱再想以權謀私,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從次輔手裏把東西搶過來。
    皇帝的病情經過兩月的調養之後也有所好轉,他心係朝堂,醒來第二日便召見了內閣大臣,以及朝中重臣,曹宗渭等人也在其中。
    內閣遞交折子以及處理意見後,皇帝親批,嚴查戶部!
    九皇子等人自然歡喜,皇帝開口查戶部,刑部的人動起手來,戶部自然要傷筋動骨,更遑論戶部一直是太子監察,若出了重大案件,他必要為此負責,並且受到牽連。
    皇帝到底是老了,同朝臣談論了半個時辰便咳嗽不止,服藥無用,歇息過後,也隻能勉強言語,隻好命太監趕走朝臣,隻留了曹宗渭一人。
    曹宗渭進內殿的時候,皇後正在跟前侍疾,她眼睛紅紅的,麵上卻一點悲戚之色都沒有,直起的背脊突顯出一個母儀天下的女人,該有的氣勢和身份。
    曹宗渭行禮起身後,皇帝賜了座。
    皇帝枕著明黃色迎枕,背靠龍床,氣若遊絲,他很清楚的感覺到自己的生命在一點點地流逝,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大明江山,和他的子嗣們。
    皇後揮退一旁的宮女,親自伺候,內室裏隻有帝後和武定侯三人。
    皇帝抬起眼皮看了皇後一眼,皇後收緊薄唇,微微綻了個淡笑,仿佛在告訴皇帝,他越是艱難,她越是要堅強。
    皇後握著皇帝的手不肯鬆開,不到四十的年紀,之前一直保養的很好的她,近日已經有了老態。
    到底是心軟了,皇帝反握著皇後的手,輕聲道:“皇後也留下吧。”
    點了點頭,皇後坐在龍榻上,問皇帝喝不喝藥。
    皇帝說等他同曹宗渭說完話再喝。
    一陣咳嗽聲傳進曹宗渭的耳朵裏,他略低頭,並不直視皇帝,豎耳聽病榻之上的人講話。
    皇帝沉默了半晌才道:“曹卿,聽說韃靼又來犯了?”他的病情早就傳到關外去了,不止是韃靼,倭寇也都猖獗了起來。
    皇後擰眉看了曹宗渭一眼,似是在警告他不要亂說,她的眉眼當然被皇帝看到了。
    皇帝安撫地拍了拍皇後的手,道:“你別幹政,朕心裏有分寸。”
    皇後的眼淚漱漱地落了下來,怎麽擦也止不住,她握著皇帝的手,凝噎道:“臣妾偏要驕縱!臣妾不準您傷神!”
    二人做了幾十年夫妻了,皇後當正妻的日子也不短了,皇帝很是敬愛她,遂放軟了語氣道:“這世上隻有朕一個皇帝。”
    皇後眼中蓄淚道:“臣妾也隻有您一個丈夫!”
    都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候,皇帝心裏雖然記掛著黎民百姓,心卻是變得更柔軟了,更加重視自己的親人,若說頭一個他放心不下的,當然就是皇後了。
    從皇帝病的這幾個月以來,皇後幾乎衣不解帶地從旁伺候,日日要看著他睡下醒來自己才肯休息。
    一日兩日,宮裏人和皇帝自然會認為皇後手段厲害,兩三月的堅持,是個人都要心軟了,更遑論皇帝日日看著妻子傷神衰老,心裏也是不舍的,剩下來的日子裏,也就愈發重視皇後了。
    是以皇帝病後,除他昏睡之際有妃嬪和前朝重臣前來探視,幾乎他都沒見到過幾個外人。
    此番留曹宗渭下來,當然是有要事囑咐。
    皇帝也不和皇後再多說,卻一直牽著她的手,語氣平淡地對曹宗渭道:“三司會審薑維翻供,必是刑部出了紕漏,才讓他反悔的吧?”
    曹宗渭如實道:“太子硬闖刑部,嚴尚書當時不在,遂未攔住太子。”
    馬元濱使了調虎離山之計,讓九皇子和嚴鈞都離開了刑部,所以才讓太子硬闖成功。
    皇帝嗯了一聲,道:“他的供詞朕瀏覽過一遍,雖然翻供了,十之五六必有其事。”病的日子裏皇帝更加冷靜客觀地審視了自己的兩個兒子,他心裏清楚太子是什麽樣的人。
    曹宗渭表情肅穆,皇後卻是麵上一鬆,皇帝轉頭便道:“熾兒……也不老實。”
    皇後一陣心驚,低著頭沒有說話。
    皇帝頓了頓,方對曹宗渭道:“曹卿,留你下來,是有要事叮囑。不論朕去之後如何……你可要如你祖、父一般忠君愛國,保我大明江山!”
    猛烈地咳嗽,皇帝浮腫的臉都憋紅了。
    曹宗渭行跪禮應之。
    皇帝緩過來之後,看向北方,目光茫茫道:“朕一生隻有兩憾,一是沒有讓韃靼臣服於大明……此憾事,隻得托付於卿,勿要令朕失望!”
    皇後替皇帝撫著胸口,靜靜地坐在床沿上,看著丈夫老態龍鍾,心口像被擰了一下。
    皇帝歎息一聲,也沒說第二件憾事是什麽。
    曹宗渭大約明白,皇帝的還有一件遺憾的事就是沒教好太子。
    太子小的時候是由皇帝親自教導,且十分嚴厲。後來先皇後去世,皇帝有了新的寵妃和皇子,太子漸漸受到了冷落,自我懈怠,詹事府的人也不夠盡職盡責,他才變得不學無術,心思不正。
    等到皇帝發現太子諸多不好的時候,已經有些厭棄他了,病中多思,反思後便覺著是自己之誤,遂倍感自責遺憾。
    眼看著已經力不從心了,為了大明江山,皇帝隻能狠下心來,做最壞的打算,以求最好的結果。
    皇帝長出了一口氣,仿佛花光力氣做了個大決定,他的背部明顯往後靠了靠,道:“讓嚴鈞嚴查戶部,朕很放心,必要之時,曹卿可傾力相助。”
    皇帝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皇後的眼神裏都露出了一絲喜色。
    曹宗渭猶豫著應下了,他不知道這是皇帝的試探,還是真正的意思。
    皇帝轉頭對皇後道:“皇後,你生了個好兒子。”讓他在油盡燈枯之際,不至於無人托付,太子昏庸不仁,若無出挑的九皇子,皇帝還真不知道該把皇位傳給誰。
    皇後朱唇微張,彎了彎嘴角道:“熾兒也是您的兒子,他再好,也是因為有您教導。”
    皇帝抬了抬手,讓皇後勿要多言,隨即讓她也出去。
    片刻後,整個屋子就隻有君臣二人,曹宗渭心中壓力倍增,他不知道皇帝接下來要同他說什麽。
    一刻鍾的寂靜後,皇帝開口了,他靠在迎枕上閉著眼,問曹宗渭道:“曹卿覺得朕……應不應該廢太子。”
    皇帝方才說的話,都是為了讓皇後心安而已,現在的話,也許才是他的真實想法。聽曹宗渭心如擂鼓,不知該如何作答。
    深思熟慮後,曹宗渭選擇了坦白,他行大禮,伏地道:“臣以為……九皇子更能擔得重任,但臣,隻聽皇上差遣,絕無二心!”皇帝點了點頭,道:“文臣多奸猾,常常話中有話,欺上瞞下,還是曹卿最為耿直。你們曹家從你祖父開始就深得朕的寵愛,朕就是喜愛你們耿直忠誠的性子。”他自己也很驚訝,到了曹宗渭這一代,武定
    侯府不僅每輩出一個大才,祖父三代的性格,幾乎都差不多。
    在皇帝的眼裏,信任曹家幾乎成了潛意識裏的事。曹宗渭心中鬆快了一些,以他對皇帝的了解,方才他應該沒有觸到皇帝逆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