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問答分曉見舊人
字數:3665 加入書籤
新的一天照例來臨。
謝邑是個不靠山不挨水的平原,擁有平原地區難得的一望無際的田野和秀麗的風景。尤其是在謝邑城外三裏的位置,有個大約直徑一裏左右的小湖泊,裏麵產物豐美,景宜人,蓮花搖曳其上,更有采蓮者歌聲悠悠,的確是個極為惹人喜愛的所在。
申侯四個孩子還是按時來到了約定地點。
在湖泊的沿岸,剛剛建起了大約四五間草廬,有矮矮的圍牆將它們包裹其中,隱約看得到裏麵開墾出了幾席菜圃,還有剛剛建好的木製水車,外麵站了一群娃娃,也有年歲稍大一些的,正候著一人。
那人蹲在菜圃中專心澆水,身上穿著樸素的褐衣著,全身上下沒有任何掛飾,就連頭上也僅僅包了一個布巾而已,平凡得就像街頭勞作的農夫,沒有任何驚人之處。
唯有那滿頭的雪白和滿臉的胡須,都是雪白顏,一雙眼睛大而明亮,看起來年紀卻不是很大。眾人靜靜候在門外,絲毫沒有覺得此人實在端架子,反而覺得人就該如此與自然親近,做一個超然物外的隱世高人。
陟延等來到門口,百姓們自然識得他們的身份,尤其是見到了跟在最後的千問,立刻開心的跪下喊道:“見過諸位公子、公主。千問公主身體可好點了嗎?”
“千問公主,多謝您的指點,我家老頭子最近的咳嗽好多了,他一直想要跟您道謝呢。”
“千問公主,你好久沒出來教我們識字了,是不是又在侯爺的書房讀書了?我們都等你呢。”
眾人七嘴八舌,都是在感謝千問,讓站在他前麵的幾個哥哥姐姐皆有些錯愕。
陟延忍不住笑道:“小妹,想不到你的聲望如此之高,平日常跟大家來往嗎?”
千問一邊應對著百姓,一邊回答道:“有時候在家裏無聊,常回憶之前在山裏的生活,我也過不慣錦衣玉食的日子,就常出來跟附近百姓們一起聊天說話,久了就熟悉了。”
正說著,有人興奮大叫:“伯陽先生要開門了,大家排好隊。”
眾人頓時大喜,有人對千問道:“今日是伯陽先生開廬收徒的日子,千問公主也是為此而來嗎?實在太好了,假如我家那個臭小子能有幸被先生選中,就能夠日日見到公主您了。”
更有人大呼:“都讓一讓,申侯家的公子和公主來了,讓他們先行。”
百姓們急忙讓開一條去路,都知道這個機會是申侯為大家爭取的,又慷慨的幹所有人分享,因此,將機會讓給公子公主們,百姓們心中並無怨念。
陟延等急忙表示感謝,頻頻向兩邊點頭,率先來到了門口。
草廬門打開,白發白須的男子微笑著站到了門口。看看外麵等候著的人群,點點頭道:“今日我開廬收徒,隻為償還當年的一番恩義,大家不用著急,凡能回答我問題者,都可以成為我的弟子。”
隨後拿了一把椅子坐在門口,伯陽先生笑道:“一個一個進來,通過者,我會讓他留在身後,未通過者直接離開我的草廬。”
陟延等人對視一眼,陟延大步走進,第一個麵對著伯陽先生。
“伯陽先生好,在下陟延,申侯家大公子。”
伯陽嗬嗬輕笑,似乎對任何人的身份都無所謂的樣子:“聽好,我的問題是,你如何分辨善惡?”
陟延略感錯愕,毫不猶豫地回答:“與人為親,孝敬父母,鄰裏和諧,樂善好施都為善;橫行霸道,欺上瞞下,放辟邪侈都為惡。”
伯陽點頭:“來我身後。”
陟延大喜,想不到問題竟如此簡單。潮後麵的尚華等人眨眨眼,做了個安慰的表情,示意他們不要緊張。
尚華來到,自我介紹過後,伯陽問道:“你如何看待生死?”
尚華頓時放下心來,坦然答道:“生則建功立業,孝敬父母,尊崇天子,繁衍子嗣;死則流傳後世,為人敬仰,永遠追懷,成為後世榜樣!”
伯陽淡淡道:“來我身後。”
輪到筠雅,伯陽問道:“你如何看待美醜?”
筠雅想了想,答道:“儀容整潔,講究禮數,外在鮮美,內蘊豐富,品德高尚,胸懷大度,此為美;心胸狹隘,儀容不整,放誕無禮,斤斤計較為醜。”
伯陽也點點頭:“來我身後。”
最後輪到千問,走上來輕輕福了一禮,臉上並沒有多麽在乎的表情,似乎今日這個拜師對她來說可有可無,更是不用掛在心上的小事。
伯陽眼睛一亮,大笑道:“可是申侯家的小公主千問?”
千問略有些疑惑,沒想到伯陽先生竟會主動說話,淡然答道:“正是。”
“好,你來回答我一個問題。你如何看待命運?”
聽到這個問題,千問不由有些錯愕,稍微想了一下,答道:“我不知道該怎麽回答先生,命運虛無縹緲,根本無法捕捉。你以為的幸福不一定是幸福,你以為的災難也不一定真的就是災難,禍福相依,有時候禍就是福,福就是禍。我搞不清……”
陟延等人聽了千問的回答,頓時有些緊張起來,這個小妹呀,就是太過沉溺於自己的世界,萬一無法被收徒,自己三人回去也沒法向父親交代呀。
伯陽先生聽後撫掌大笑,一下從位子上站了起來,臉上有著明顯的光彩:“好好好,都說申侯家小公主天賦聰慧,果然傳言不虛。你對人生命運的理解恰好符合了我的看法。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正複為奇,善複為妖。此正是我伯陽一生為之信奉的道理!”
千問搖搖頭:“先生謬讚了,您剛才所說的話我一句都沒聽懂,我隻是說了說自己的見解罷了。”
“哈哈,所以說你天賦慧根。沒想到我伯陽終究還是找到了一個能傳我衣缽的弟子,來,來我身後。”
話剛說到這裏,在草廬的後麵又轉出來一個男子,仙風道骨,三縷長髯隨風輕飄,端的是一個神仙一般的人物。
男人哈哈大笑:“如何?伯陽啊伯陽,可對這小公主滿意否?”
伯陽先生回過頭來,同樣哈哈大笑:“龍拯啊,這次我算服了你,輸得心服口服。能得此佳徒,你我當浮一大白。”
龍拯卻微笑不語,一對眼睛深深盯住了千問:“公主殿下,我說過你我還有再見之日,今日便是我們繼續往日緣分的時刻。”...“”,。(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