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素葬天子赴宴席

字數:3197   加入書籤

A+A-




    剛剛進入鎬京城不久,就有下麵的侍衛匆忙過來報告:“啟稟侯爺,犬戎部隊和我國部隊一部分有了摩擦,差點打起來。還好犬戎國主回來阻止了戰鬥,但是雙方現在劍拔弩張,關係變得有點緊張。你還是趕緊前去瞧瞧。”

    申侯頓時一驚,急忙驅馬加快了速度,路上問來人道:“怎麽回事?”

    侍衛道:“咱們一直在盡力救火救人,結果犬戎人來到之後重新開始殺人放火,我們自然前去阻止,對方卻完全不聽。所以便起了矛盾。”

    “混蛋。戰事已經結束,為何還在殺人放火?這群蠻夷之地的粗野之人,趕緊給他們點好處打發離去。”申侯聽了有些生氣,對犬戎國主的做法立刻有了嫌怨,不由得帶隊加快了速度。

    千問在旁邊原本一直沒有說話,在沒見到褒姒之後她便知道可能沒了好結果。畢竟隻是個普通女人,又長得傾國傾城,被蠻夷擄去或許丟不了性命,但肆意的淩.辱卻是怎也躲不過去的。

    直到申侯開始發怒千問才恍然從哀歎中驚醒。急忙喊住申侯:“父親切莫衝動,聽女兒一言。”

    申侯驀地停下來,臉不快的看著千問:“女兒,犬戎實在過分,難道不該去阻止他們嗎?”

    千問道:“當然要阻止,但是最好不要硬來。首先人是咱們請來的,之前並沒有約定不得殺人放火,這是咱們思慮的失誤;其次,倘若強行驅趕犬戎隻怕會適得其反,萬一他們翻了臉把咱們趕出鎬京,隻怕這京城便難以收回了。”

    這話說的申侯頓時如被澆了一頭冷水,凝重道:“那該怎麽辦?難道就這樣由著他們胡來?”

    “父親不妨設宴款待犬戎高層,庫中金錢寶物任他們隨意掠取,你再給予厚厚的封賞,隨後席間提出讓他們離去的要求。倘若他們答應則好,若不答應我們再想其他辦法。總而言之一句話,這鎬京城還需要你來守護。”

    申侯聽了點點頭,長歎唏噓道:“說什麽守護,隻怕鎬京城中的百姓對我恨之入骨。也罷,待我回去先行安葬天子的屍首,總不能就這樣讓他曝屍荒野。”

    商議過後,一行人先行載著幽王的屍體來到了曆代周天子安葬的皇陵。還好此處並未得到犬戎的破壞,讓申侯稍微安心了一點。

    畢竟是大周的天子,安葬的禮數必須周全。申侯吩咐下人準備了詳細的規章典禮,一切依規矩而行。

    千問再次悄悄找到申侯:“爹爹,雖說禮儀不可廢,但為了保護曆代先皇,你還是不要配上隨葬珍寶了。”

    申侯詫異:“天子下葬安能沒有隨葬品,如此草草了事是不是太寒酸了?若後人問起來,爹爹豈不是會因為吝嗇而被人恥笑?”

    千問人指了指皇宮的方向:“爹爹可知為何皇陵未被破壞?隻因犬戎部落從來沒有厚葬的習俗,因此並不知道曆代先皇都有豐富可觀的陪葬品。倘若父親此次安葬給了他們提示,隻怕大周的曆代先皇都無法安寧了……”

    申侯悚然一驚,終於想到了這一層,唏噓道:“多虧有女兒提醒,也罷,幽王生前享盡了榮華富貴,去那邊後便過得清淡一些。”

    說罷急忙傳下令去,囑托手下門不必準備任何昂貴之物。一切從簡,隻把安葬的程序如數準備好即可。

    聽聞申侯在幽王的葬禮,犬戎國主派人仔細前去觀瞧,去的人回來後詳細轉述了申侯的做法。聽聞隻是一些繁複雜冗的俗套禮儀,犬戎國主頓時沒了興趣,哂笑道:“大周人真是無聊之極,國舅爺忒地心軟,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這叫婦人之仁,各自散了,不必理會。”

    等安葬完畢,申侯與千問在由王陵墓前行了最後一禮,皆有些喟歎。

    申侯道:“當年宮涅登基之時也想有所作為,隻可惜太過貪圖享樂,最後成為一代昏君,慘死異國他人之手,可憐可歎!”

    千萬也幽幽一歎,張口道:“多方圖笑掖庭中,烽火光搖粉黛紅。自絕諸侯猶似可,忍教國祚喪羌戎。天子在位不過十多年,從當年的紅衣小兒箴言開始到如今結束,似乎有老天注定。”

    感慨完畢,兩人又派人迅速將鄭伯友屍首運回鄭國,因感念鄭伯慷慨大義,申侯甚至親自賦詩一首一並帶回鄭國。

    大致內容如下:石父捐軀尹氏亡,鄭桓今日死勤王。三人總為周家死,白骨風前哪個香?

    這邊祭祀完畢,已經有下人前來匯報:“侯爺,宴席已經準備完畢。”

    父女兩人對視一眼,申侯振作精神,喝道:“好,傳我命令,邀請犬戎國主及麾下大將前來出席宴會。隻為感謝他仗義出手,同時聊表我的心意。”

    下人領命而去,千問則在後麵突然問了一句:“爹爹,倘若對方死活不走,隻有你滿足了一個要求才會離開,不知那時你是否會同意?”

    申侯微愣:“女兒你什麽意思?為父有些不明白。”

    千問幽幽一歎:“有些事情爹爹去了自然明白。千問就不跟隨爹爹一同去了,我會出城與姑姑待在一起,等候爹爹的最後決斷。”

    說罷隻帶了兩名侍衛朝城外而去,身影似乎變得有些蕭索。申侯不明白女兒的意思,但很顯然女兒變得有點心事重重。

    左右想不明白,申侯索性不再去想。猜測大概是因為鄭伯友與褒姒娘娘的事情,這孩子自小生性善良,連日來的刺激大概讓她心生難過。

    帶人來到宴會大廳,恰好犬戎國主和幾位大將也來到。雙方寒暄過後分賓主坐下,立刻有下人擺上了酒宴。

    先是一番歌舞表演,臨時拚湊的舞姬和樂伶仍舊處在心慌膽顫之中,自然沒什麽美感可言。但是勝在雙方都有些心中歡喜,倒也勉強把酒言歡,賓主盡樂。

    等舞姬們下去,雙方又互相喝了些酒,看犬戎國主也喝得盡興,申侯輕咳一聲舉起酒杯,終於準備把目的說出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