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大變
字數:3020 加入書籤
這樣一來,蘇秦和張儀也算是名聞天下,尤其是張儀,憑著一張三寸不爛之舌,為整個大秦帶來了不知多少的利益和好處,同時也不知道破壞了多少次蘇秦的計劃。
每次都把蘇秦氣得暴跳如雷,可是卻沒有辦法。這是一個人才縱橫的時代,如果你的說辭能夠堅定那些諸侯國君的意誌,那就是你的能耐。如果你剛剛做完,被人家就立刻破壞了,那當然是人家的能耐。
所以兩個人之間的較量也停留在彼此之間做的事情能不能被接受的地步,兩人真正見麵的次數反而屈指可數。
帶來的結果就是,結果獲得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總麵積也在緩慢的一步步增長,慢慢大秦的國土已經超越了楚國,成為了雄霸在西部的真正的龐然大物。
而這之中,唯獨有一個國家是在堅定的抵擋秦國,堅定的程度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甚至比其他任何的國家都要堅定。
這個國家就是趙國。
趙國曆來能臣良將輩出,始終以武力對抗秦國,雖然秦國在他的身上也沾了一些好處,可是也等於沒有。
現在的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而一文一武把整個趙國治理得欣欣向榮,成為距離秦國最近的幾個國家當中最為堅定的一個國家。
而魏國則因為魏長留繼承大業,卻並沒有什麽才能,導致魏國的實力並沒有以前想象的那麽好,真正的力量也慢慢趙國所落下。雖然韓趙魏三國同出一源,可是時間久了之後,誰也不會再在乎,慢慢變的最強大的趙國開始不斷蠶食周圍國土的麵積,最先做到的就是把魏國留在東方的那一大片國土直接吞了進去。
這一次的突然出兵,整個魏國都出其不意。畢竟他們的注意力都在防守秦國身上了,誰能想到自己向來關係最好的盟友會捅自己一刀。等魏國反應過來,三分之一的廣闊國土都已經落入了趙國的肚中。
暴怒之中的魏國開始向趙國發出強橫的指責,可是趙國卻完全不在乎,隻是盛設兵與兩國交界之處,擺出來非常明白的態度——你要是不爽就過來打。
魏國自然是不敢跟趙國打的,思來想去,心中極度不爽的魏國選擇了投靠秦國,我自己雖然打不過你,但有的國家是能打的過你的。
秦國跟魏國一拍即合,其實秦國也明白一件道理,如果真的把趙國打下來,得到好處的並不是他秦國,但是之所以一拍即合的原因,就在於秦國看中了當地的格局。
所以在千問的出謀劃策之下,白起和王翦兩位小將第一次帶著兵馬浩浩蕩蕩的奔向了魏國。
魏國看到秦國真的帶了兵馬過來幫忙,而且領兵的還是之前在多次打仗中嶄露頭角的兩名銳氣小將,他們雖然年齡不是非常大,但是經驗卻無比老道,而且用兵如神,實在是非常厲害的對手。
所以魏國一下子沒了顧忌,率先帶著隊伍跟趙國幹了起來。但是這邊幹著,仗打得如火如荼,秦國卻突然拐了個彎兒,讓趙國和魏國在那裏打的不可開交,白起和王翦這一個人帶著隊伍留下來監督,另一個人則帶著更多的隊伍攻向了一旁的韓國。
本來站在一旁看熱鬧的韓國還覺得很,甚至在旁邊搖旗呐喊,覺得自己可以沾點小光。誰能料到秦國的大軍突然兵臨城下,把韓國給打了個措手不及。
尤其是王翦行軍講求迅猛,提前也製定好了詳細的進攻策略,這一路攻殺過來,瞬間就吞下了韓國大量的國土。
短短三天之內,韓國連續失去了十六座城,每一個城池的守軍見到大秦士兵進攻過來之後,都是狼狽奔逃,根本沒有與對方誓死作戰的勇氣。所以王翦帶著部隊長驅直入,一直殺到裏麵,奪下接近三十座城之後,這才收住了兵,宣布大秦對這三十座城的擁有權。
而且緊接著下來就是貼滿了安民告示,然後不斷有士兵入駐,並且派來了真正的城守,然後徹底宣布所有的城池歸大秦所有,緊接著進行改革,按照大秦的一套秩序宣布下來。
這一係列的舉措快得讓人難以反應,難道所有國家都反應過來的時候,這邊已經徹底的穩固了下來,誰都無力改變了。
秦國的出其不意,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因為之前根本沒有任何征兆,韓國和秦國之間更沒有任何矛盾,所以做到這個結果讓任何人都感覺不能夠接受。
議論紛紛之餘,大家都清晰的認識到了一件事情,現在這種時代已經不再是彼此之間有恩怨才會出現戰爭了,而是我現在需要擴張勢力,你又在我的邊境,我不吃你吃誰?
也就是說,秦國已經**裸的撕破了臉皮,把所有的一切都直白的展示給了所有人,告訴你我已經不再需要任何的借口,也不需要任何的理由,僅僅就是因為我想擴張,我想稱霸,而你是攔在我稱霸之前路上的障礙。
這樣的結果讓所有的諸侯國都感到大吃一驚,也給了所有諸侯一個新的提醒。
時代真的已經在變了,誰能夠把握住時代的節奏,把握住這個時代最應該做出的事情,誰就有可能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強悍的國家。
什麽周天子的命令,什麽師出有名,什麽做事情要站在正義的立場,都已經被徹底的拋開了。現在就是**裸的你爭我奪,大魚吃小魚,你趕不上時代的節奏,就要被別人吞並。這事誰都無法拯救你的。
秦國帶來的是災難性的影響,現在好多國家都被秦國所提示,拋開了以前的顧慮,哪還用再去計較其他諸侯的非議,哪還用再去考慮是不是站在正義的立場上,哪還用考慮是不是師出有名。隻要我想爭奪我就去爭奪,隻要我比你強大,你就要被我吞並。
看到這一幕消息傳來的周天子宜臼,喟然長歎一聲,幽幽的看向窗外的天空,久久無語。...“”,。(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