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這樣寫標題沒意思

字數:5885   加入書籤

A+A-


    雷歡被青龍門直接生擒之時,遠在雲南的一處普通客棧裏,曾經給雷歡算命,得了一點碎銀的算命先生。

    正打量著手中的黃色符紙,從表麵上看去,這張符紙隻是顏色暗淡了一點,並沒有什麽其他特別之處。

    這位算命先生有著與其他同行,差不多的裝扮,其他的算命先生拿著算命幡,上麵寫的什麽金口神算之類的誇張詞語。

    這位算命先生很有些反潮流,算命幡上就寫著,“問卜:十問九不準,算卦:十算九不對。”

    也難怪這位算命先生比其他同行,顯得更落魄一些,這樣打招牌?那些達官貴人、普通老百姓,怎麽可能找他去算命?

    這位算命先生倒也滿不在乎,遊走各地餓了,有野果飽肚就行,渴了有溪水能喝,有人願意算命也好。

    沒人願意算命也罷,千金難買位算命先生自由奔放的生活。

    遊曆到雲南之時,正巧遇到了雷歡,算命先生發現此人麵相變化奇異非常。

    有大吉大凶兩種麵相同時存在,這才特意上前拉扯住雷歡,又訴說了一番,看來那位小哥,還是沒能聽從勸告。

    帶有那位小哥氣息的符紙,在算命先生的眼中,符紙上已經布滿了黑色的不詳氣息。

    命運果然不是那麽容易改變的,隻是這天人為何能如此輕易改變他人的命運!?甚至能輕鬆震動本已穩固的帝星!?

    這位算命先生並不是普通人,他是鐵冠派唯一的傳人——張章,字道全。

    鐵冠派的祖師爺乃是張中,號鐵冠道人,元末明初的道士,世人傳言其能未卜先知、料事如神。

    曾輔朱元璋大破陳友諒於鄱陽湖、取豫章,後自水遁而去。

    此後算出朱棣奪位、建文建逃良及明朝國運,成祖朱棣登位後。

    思念張中功績,具槨招魂,葬於鳳陽,敕封為張太師。

    有傳聞劉伯溫之師便為張中,謠言之中還有劉伯溫“神算”之名全賴張中,其所有神算皆照搬張中之說!?

    根據門派的記載,劉伯溫是得了本派真傳的風水大師,並非傳聞中全依賴祖師的名頭和預言。

    和傳言中不同,劉伯溫其實是張中的師弟,祖師急流勇退之時,曾與師弟劉伯溫夜談,勸其一起歸隱師門。

    可惜劉伯溫貪戀權貴,並沒有同意,祖師隻能感歎“天命難改”,從此分道揚鑣,甚至連師門也搬離了故居。

    後來的事情果然出現了變故,劉伯溫奉聖喻斬天下龍脈,曾連夜趕回師門,希望得到求助。

    此時劉伯溫才發現師門,早已經搬離很久了,劉伯溫對師兄的能力,還是很了解。

    知道師兄早已經算到,自己會有如今的境遇,所以提前避開了,自己也是被權貴迷了眼,如今悔恨也無力回天。

    隻能聽從聖上的命令,斬斷天下龍脈,此事一旦完成,自己也將收到反噬,哪怕有王朝氣運護身,也會落得悲慘的結局。

    此事記錄於師門中,此後門派的弟子們都以此事為戒!萬萬不可貪戀權貴!

    劉伯溫雖然斬斷了天下龍脈,朱元璋妄想明朝,就能永久傳承下去的想法,還是沒能得逞。

    龍脈已斷,神州之地,從此再無帝王,天道循環,明朝命中注定被神州反噬。

    明朝最終還是被神州之地的人推翻,清朝乘機而入,占領了神州之地,清朝是由外來的龍脈孕育而出,天地循環、報應不爽!?

    深山師門裏的張道全,一直觀測著天象和龍氣動向,發現明朝龍氣已經消散殆盡。

    清朝的帝星開始穩定,從此兩百多年的時間,神州之地都會由清朝主宰了,等這外來的龍氣被時間磨滅。

    神州之地將再也沒有帝王之果位,這是張道全,多年費盡心思的推算結果。

    這也導致張道全滿頭白發,臉生皺紋,仿佛是一位老翁,其實張道全實際年齡才三十而立。

    得益於師門的藥方,張道全雖然有著老翁的外貌,但身體還是非常的健康。

    這次出山,本打算找一個傳承弟子,然後永不出山,全心全意教導弟子的張道全,為什麽還到處遊曆?

    難道是沒有找到合適弟子!?其實並不是張道全,沒有找到合適的弟子,而是根本沒有去尋找弟子。

    這事情還是從李梵降臨這個世界的時候說起,隨著李梵的降臨,張道全觀測的天象完全變了。

    甚至清朝本來已經開始穩固的帝星,也動搖起來,有種搖搖欲墜的姿態,這讓張道全百思不得其解。

    最初的時候完全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讓一邊遊曆一邊尋找弟子的張道全,實在沒了尋找弟子的心思。

    直到最近張道全才有了一點發現,遇到那位去廣州的小哥,才會主動試探了一番,可惜那位小哥沒能聽從自己的勸告。

    本來張道全也想著去廣州看一看,天象顯示那位天人即將降臨廣州,當天晚上張道全仔細觀測天象。

    發現有兩條蛟龍也即將進入廣州,將會與天人接觸,這一幕萬萬不可錯過,張道全當天聚精會神的觀看,雙方的氣運交鋒。

    帶著腥風血雨的兩條蛟龍遇上了,一輪溫和的白光,白光成圓形,圓形周圍有五條五色真龍盤旋。

    其身後有龍之九子中的霸下,還有四神獸之一的白虎,腥風血雨伴隨的兩條蛟龍,基本上沒能有一點兒反抗的力量。

    就被衝過來的白虎擒拿了,白虎的兩隻前爪輕鬆的捉住了兩條小蛟龍,吹散了血雨腥風。

    這一切非常迅速,僅僅隻是出動了白虎就橫掃了一切,真是可畏、可敬、可怕至極。

    京城方向的清廷龍氣都被震懾,有些飄逸而散,不愧是天人,過去無法確定,未來難以度量,現在自由隨心。

    這種能夠扭轉一切之人,直接打碎了張道全以前費盡心機推算的未來。

    自己的推算被打破,並沒有讓張道全感到失望,反而有種興奮的感覺,觀看天象後。

    張道全準備直接去廣州,又發現天象中的白虎並沒有停留在廣州。

    白虎轉頭奔向自己所在的地方,霸下也抬頭向北咆哮而去。

    自己所在之地的那條蛟龍,正瑟瑟發抖的對著白虎吼叫,天象中白虎身邊還有軍氣漫延。

    這是一隻異常高大健壯的白虎,那條蛟龍的身形,僅僅相當於這頭白虎的一隻手爪,並不是這條蛟龍發育不良。

    而是那頭白虎太過於異常,那頭白虎的氣勢和體型,甚至比清廷的真龍都要大的多。

    不僅張道全沒有見到過,如此異常的白虎,整個神州曆史上,也沒有如此強大的白虎出現過。

    不是親眼所見,那是難以想象的,張道全也不急著去廣州了,這時候還是靜靜的等候這頭白虎的來臨。

    萬一在路上自己和這頭白虎遇上,估計來不及解釋什麽,就會被白虎隨手拍死,那也就太悲劇了。

    這也是張道全選擇,住在客棧的原因,這住宿的錢,還是那位小哥提供的,張道全悠閑的等著好戲來臨。

    其他人可沒那麽好的心情了,已經收到消息的平西王吳三桂,召集了幾位心腹幕僚,把情報遞給了他們。

    看完情報的幾位幕僚神色驚疑不定,其中一位更是來不及給平西王吳三桂施禮,接連問道:

    “這情報是真的!?暗探沒有弄錯!?……”

    得到王爺肯定的回答後,更是忍不住有些失魂落魄,平西王吳三桂並沒有責怪幾位幕僚的失態。

    情報上的內容,實在是太震動人心了,比戲曲描述的都要誇張的多,平西王吳三桂收到情報後,更是反複確認。

    情報上的內容確實是真的!想不到一直神秘非常的神龍教,不僅海戰無敵,陸戰更是無雙。

    也不知道神龍教對自己到底有什麽看法,如果不懷好意的話,那自己又將如何應對!?

    當平西王吳三桂和幾位幕僚苦思冥想的時候,京城外百裏加急的信使,奮力的拍打著馬鞭,催趕著馬兒極速奔跑。

    禦書房裏的順治帝皇,正在詢問幾位大臣,如今各地的民情,攻打李自成這個叛逆的情況。

    各地已經開始穩定下來,李自成的軍隊已經被打散,帶著一群殘軍敗將正在逃亡的路上。

    清軍已經布置了埋伏圈,這次李自成是插翅難飛了,他所建立的大順朝也是名存實亡。

    得到的消息讓順治帝皇很滿意,看來自己重用這些漢人奴才,還是很正確的,用不了多久,大清帝國就能穩如泰山了。

    順治並沒有詢問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進軍廣州之事,一些明朝餘孽罷了,這對於兩位王爺來說輕而易舉。

    之所以還是派出兩位王爺,也有震懾平西王吳三桂,讓這三人之間相互忌憚,防止尾大不掉。

    以後還要撤三藩,這幾位王爺都是白眼狼,隻是表現的像條狗,不論狗也好,白眼狼也好。

    既然都是畜生,那就應該聽從主人的安排,自古以來都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這三條狗已經長的非常肥壯了,等大清帝國穩定以後,它們也就沒有什麽用處了,再當眾打死這三條狗。

    既能讓天下老百姓滿意,又能吃一吃狗肉,這也是它們最後的貢獻了。

    順治沉浸在以後的想象之中,幾位大臣隻能沉默的等待著聖上,禦書房一下變得十分安靜。

    這時外麵傳來了喧鬧聲,一位年輕的公公奔走到禦書房門口,向站在門外的吳總管行禮後,又在其耳邊嘀咕了幾句。

    吳總管急忙轉身進了禦書房,向順治稟明有百裏加急情報傳來,攜帶情報的探子,正在宮外等候聖上召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