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納粹與南極

字數:4416   加入書籤

A+A-


    我翻開第二份文件,翻開的第一頁我便一字不識,這是一份非英語非俄語的計劃書,我看向正在伏案工作的蕭零。

    他看著手上的報告有些入神,並未留意到我停了下來。

    我看了這份文件裏的圖片,黑白而又模糊,前麵多數是一些行駛在海上的船隻,甲板上站著一群外國人的合拍,背景多數是冰川,再往後一些從高處俯拍的南極洲圖片,有一個地方像是一個洞口,從這樣的圖片上看也能看出那裏有一個非常平坦的一個平台,甚至有人從高空丟下了什麽東西,再往後,一些零件的剖視圖,我並不是理工專業的學生,不是很明白這些是什麽,但偶爾的幾個三視圖的幾個麵讓我有些猜測,像是一個圓形碟狀物的內部設計,甚至後麵好像有畫著一些原子核內部的樣式並且寫了詳細的注釋,都是德文我並不能看明白。

    這份文件的最後一張圖是一個德**人的服飾,他的臉像極了希特勒卻沒有那標誌性的胡子,頭發也很短,幾乎是平頭,圖片裏同樣有著冰川做背景,他的模樣有些狼狽像是倉皇出逃,我並不能讀懂上麵的說明,但我關注到一個時間1945年4月,如果我沒記錯曆史的話,那年蘇聯紅軍攻入德國柏林後,他在4月30日的時候服毒並開槍自殺。

    我翻開其他的文件,希望有看的明白的,然而多數都是各個國家的語言,這…;

    “這個人是迪艾羅出麵談的合作”

    “你知道他是誰嗎?”

    “一個合作夥伴”

    他並沒有被局限在所謂的世界的這個規則裏,我沒有表現出什麽訝異,隻是覺得自己被規則,階級束縛的太久。

    他從抽屜裏取出另一份略厚的文件:“這是翻譯後的,與源文件有所出入,雖然有的地方也沒有整理,但不妨礙你的閱讀”

    我接過來歸還了那些文件,著手翻開這份文件。

    30年代末期,德國突然對南極那片冰雪大陸萌發了濃厚的興趣,並撥出巨款進行南極考察,開戰在即,他們竟派出兩隊科學考察隊前去南極考察。

    1939年1月,在彈射器的幫助下,兩架“信風”和“北風”成功登陸毛德皇後地並開始勘察。

    用了三個星期,飛行員將帶有納粹標誌的通信筒投下他們宣稱所畫下的區域屬於德國,並起名為新施瓦本。

    1939年4月經驗豐富的考察組隊長裏特舍爾報告說:“現向格林元帥呈報,我已完成任務,德國飛機幾乎飛遍南極大陸,並每隔25公裏就投下通信筒,圈畫出600平方公裏的所有地,且對35萬平方公裏的地區進行了拍照”。

    潛艇部隊司令收到一份秘密信函,之後德國艦艇隊便秘密的駛向遙遠的南極洲。

    在那之後,鄧尼茨曾在不禁意間透露出過:我的士兵們發現了真正的人間天堂,德國的潛艇部隊為元首在地球內部建立了一個堅不可摧的要塞,他們理應感到自豪。

    在當時能被稱為德國海軍艦隊總司令的人並不多,今天我們大概確定這個總司令指的也許就是鄧尼茨。

    近期在南極洲數千米以下的冰層經存在很多巨大的湖泊,水溫達到了零上18度,而水麵與上麵的地層充滿了溫暖的的空氣,可以想象這些溫水會隨著熱氣流流向大洋。

    冰層與底層下有巨大的空洞,判斷已形成數萬年,非常適合建立秘密基地,利用潛艇從大洋下秘密潛入地下在這裏建立基地,不但不會受到暴風雪和極地嚴寒氣候的影響,同時還能完美的掩人耳目。

    如果德國人要在有治外法權情況下建立任何秘密基地的話,那麽極地地區,包括南極洲都無疑是最合適做基地和飛地的天然場所。

    由所發現的相關文件和參與者的提供的線索綜合來看納粹的確是在南極洲建立了秘密基地,並且被命名為211基地。

    自1939年起,便有經特殊改造的考察船定期來往於德國和南極之間各種采礦設備和為了開掘隧道的技術機械,包括鐵路卡車,大型切割機等都被運往毛的皇後地,不僅機械,很多學者,工程師和技工也被送往那裏。

    德國到底是為什麽要在這麽遠的地方建立基地呢?

    說法一:德國想借機控製南部海域。

    說法二:德國為了開采那裏的豐富礦藏,尤其是鈾有了它,德國人就有可能造出超級武器。

    說法三:若德國戰敗,他們的首領和精英部隊便可以把這裏當作避難所。

    其中我認為說法三比較可靠,因為,後麵有說明1942年起,就開始轉移學者,專家,以及納粹黨遙遠和領導,一些秘密的機械生產也從德國轉移到了這裏。

    戰後,美國人大力在美國招募能為其工作的德國學者,卻驚訝的發現,數以千計的德國專家憑空消失,一起消失的還有上百艘潛艇,他們的死亡並未登記在案。

    美國注意到德國轉移了部分科技情報,同時阿根廷政府降服的德國俘虜們,也給出了類似的口供,於是自然而然美國的注意力的落在了南極的基地地區。

    美國人對於這種情況感到相當不安,於1946年末命極地探測員上將rchardbyrd摧毀納粹基地。

    也就是我剛才看的跳高計劃,名義上的考察,難怪蕭零要提醒我那是軍事活動,其實從當時的航母以及配置來看,我也不會傻乎乎相信那是單純的科考。

    這兩份報告同時都指出那場戰役,有飛碟從水下浮上來,移動速度相當驚人,甚至在極遠的距離給予了美軍強烈的打擊。

    這裏並且配了圖片,和我剛剛翻開的報告一樣,是一些碟狀物的設計圖紙,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這些被翻譯後的配字清楚表明,德國科學家的確曾進行過世人從未聽聞過的飛碟的開發工作。

    那麽問題就來了,納粹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到底是如何實現了這個技術性的突破呢?

    這裏有跳出一個單詞ahnenerbe,是德國最神秘的組織,很多大國到現在還在派遣特工對其中的秘密驚醒堅持不懈地追查。

    突破性的進展很小,因為這是當時唯一的一個在政府和國家的資金支持下進行的有關神秘事物的科研機構,這個組織成立於1935年,建立者是德國的高層人員,原定是要進行德意誌民族的曆史研究,ahnenerbe這詞的意思就是祖先的遺產。

    它的前身是圖勒協會,1912年12月,這個協會的成員被召集到阿爾卑斯山腳,一所離貝勒希特斯加登不遠的森林管理員的房子中,有兩位特殊的人被選為接待“客人”

    事實上這個組織所研究的事物遠遠不知日耳曼的曆史,德國的領導人很清楚,那時以自己現有的軍隊規模,是很難在戰爭中取得勝利,所以他們打算用質量優勢,即優質的少數贏得劣質的多數。

    所以ahnenerbe這項組織,從敵方毫無涉及的領域進行突破,讓手下的專家從事非傳統超自然神秘力量方麵的研究,他們認為,地球上曾經存在一個幾乎知曉全宇宙奧秘的高等文明,而他們所留下的知識文明被秘密的保存在世界各地,意味著隻要靠著這些留存下來的文明,就一定能幫助那些帝國內的雅利安族後裔重新再造自我,恢複洞悉萬物的能力。

    由於納粹科學家認為亞特蘭蒂斯是雅利安種族的起源地,因此他們對那裏尤為感興趣,他們認為亞特蘭蒂斯的技術和知識理應歸他們所有。

    看到這裏時我不免有些頭痛了,這有些大,又有些像是神話。

    我想起愛因斯坦的一句話,物理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

    我有點亂,事情比我想象的要複雜的多。

    “物理學即科學是研究實證性的學科,到最後都必須以理論的形式來完成,哲學作為理論的最高層次,自然就成了科學的終點”他頓了頓又道:“神學與科學不同,神學沒有物質基礎,神學的本性是人非理性的信仰”

    我詫異他好像知道我在想什麽。

    他正在奮筆疾書的寫著什麽,我笑自己多心,繼續理解剛才的文件。...“”,。(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