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4章

字數:1691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權少私寵:小小鮮妻,好美味 !
    當然了,人類和動物始終是不一樣的。
    動物生存在自然界中,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改變整個自然環境,提高自身族群的生存幾率,所以它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順應自然,用看似殘忍的方法去維持整個族群的繁衍。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這也就是人們時常掛在嘴邊的“叢林法則。”
    而人類比動物高級的地方,就在於人類擁有動物所不具備的頭腦和智慧,哪怕在生存條件並不樂觀的情況下,聰明的人也總能想出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然後再進一步的改造環境,讓整個自然條件更適合人類族群的發展。
    事實上,從原始時代到如今的文明社會,人類就一直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哪怕表麵上的種種原因並不相同,但歸根究底,每一個人類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為了讓自己活下去、活得更好。
    就如同原始社會的猿人打獵生火,是為了填飽自己的肚子。
    封建社會的人們種田經商,讀書科舉,同樣是順應當時的人類背景,希望能在那個背景下讓自己填飽肚子活下去,爭取活得更好。
    甚至是如今的文明社會,小孩子讀書是為了以後方便找工作,工作的人是為了用勞動和知識換取錢財,而這些錢財的用處,就是為了保障人們在如今的社會上能夠活下去,並且活得好。
    所以歸根究底,不管人身處在什麽環境之下,所做的一切事情的本意,其實和動物的簡單思維沒什麽區別,都隻是為了讓自己活下去而已。
    隻有先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在能夠存活的情況下,人才有心思去琢磨更多的東西。
    就好比說,一個人如果身處在危險的情況下,連命都快保不住了,他就絕對不會去想怎麽變成億萬富翁,而是首先絞盡腦汁的保住自己的性命,等到自己性命無憂之後,他才會繼續考慮怎麽過上好日子,再等到日子過得稍微好一點之後,他才會去想怎麽過得更好……
    人的野心就是在這種情況慢慢變好的條件下被一步步放大的。
    而這份野心的前提,首先就是得保證自己的性命。
    如果連性命都處在危險當中,除非是那種要錢不要命的瘋子,否則沒有幾個人會真的把錢看的比自己的命還重要……
    而人類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野心這一點。
    動物是沒有任何野心的。
    因為野心的來源在於頭腦和智慧,隻有考慮到了好處,野心才會隨之萌芽,但如果一件事情裏連半點好處都沒有,誰會對此產生野心呢?
    而動物卻不會思考這種好處,它們的想法總是簡單直白,說簡單一點就是生物的本能,隻要能填飽肚子活下去就行了,其他更多的要求,動物根本不會去考慮。
    但是人就不一樣了。
    在同樣艱難的情況下,人固然會和動物一樣,首先考慮填飽肚子活下去,但是等到人真的能填飽肚子好好活著的時候,卻又會生出其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