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2章
字數:1491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權少私寵:小小鮮妻,好美味 !
不僅如此,大周王朝還是華夏曆史上傳承時間最長的封建王朝。
整個王朝一共延續了三十代左右,共有整整三十七位君王,整個朝代曆史傳承八百餘年,甚至接近於九百年,遠遠超過了漢朝時期四百多年的傳承曆史,比唐朝、明朝、宋朝等等現代人廣為人知的王朝曆史足足多出了兩三倍。
但偏偏就是這樣一個傳承久遠的王朝,一國之君的權力卻還不如後代曆史上的那些皇帝的權力大,因為有諸侯的存在,嚴重分割了一國之君的權柄。
學過高中曆史的人都應該知道,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國之君僅僅隻能稱王,或者稱為國君之類的,而“皇帝”這個在後世顯得至高無上、天子獨享的稱呼,在一開始卻是不存在的。
在華夏的曆史上,最傳統最古老的“皇帝”一詞,一開始其實是對“三皇五帝”的統稱。
所謂三皇,就是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遠古時代裏存在的三位聖人,本身其實也不是帝王,而是類似於女媧、盤古之類的、為人類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的遠古偉人,後世人為了體現對他們的敬仰,將他們敬為神靈,尊稱為“皇”,並以各種各種的神話傳說來宣揚他們的偉大業績。
五帝的意義和三皇也相差不遠,通常都是指遠古部落時期的幾位偉人,比如軒轅黃帝、伏羲、堯、舜等等,並且有好幾種不同的說法,同樣被敬仰的後人尊為神靈,並列出了東南西北中五方神帝。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便生出了驕狂之心,自認為已經達到了遠古偉人所沒有達到的至高無上的成就,可以“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因此極為不滿足隻能和以前的七國國君一樣稱王,於是他就把“三皇”中的“皇”,和“五帝”中的“帝”字單獨取了出來,並把這兩個人間最高的結合在一起,以“皇帝”作為自己獨一無二的帝號。
而“始”這個字,本身就是最初、開始的意思,秦始皇自稱為始皇帝,並要求自己的後人隻能以數字的方式計算,稱二世、三世、直至萬世。
單從這一點,就不難看出秦始皇在稱帝時的狂妄和野心。
他和後世裏的很多皇帝一樣,都希望自己親手打下的江山能延續千萬年不止,隻是後世裏的那些皇帝對於自己的野心好歹還會含蓄的遮掩一點,以免招來天下人的口舌,對自己的帝王名譽造成影響。
但是以秦始皇的高傲和狂妄,卻完全不把天下人的口舌放在眼裏,更不屑去遮掩自己追求千秋萬代的磅礴野心。
——在這一點上,從秦始皇晚年時期大張旗鼓、甚至昭告天下的尋求長生不老藥就能看出,他是一個何等狂妄並我行我素的人。
古代形形色色的皇帝那麽多,在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的時候,隻怕個個都希望自己長生不死,能把這人間富貴和至尊權力長長久久的享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