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挺身而出的嚴正

字數:4588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破天記最新章節!

    禦書房中一片讓人窒息的安靜,蹲在地上的小明子看上去有點手足無措,懷裏抱著幾本奏折,眼睛盯著唐玄欲語還休。

    淩非猛然站起身來,緊緊地握著拳頭,有骨節發出的聲音響起,唐玄毫不畏懼的和他對視,兩個人看上去很像是鬥雞。

    “我本來以為這裏隻有我一個人算得上是孩子。”低著頭的無為忽然輕聲說道,他隻說了這麽一句,然後又安靜而深情的繼續凝視麵前的地磚。

    人再小也是國師,雖然這一點有時候容易被人忽略。

    淩非張了張嘴,頹然的坐回椅子,“奶奶個腿的敢這麽跟老子說話,是不是想嚐嚐被亂棍打死的滋味?”

    他說了粗口,其他人反倒動了口氣,既然他用這種口氣說話,那就是沒什麽事兒了,因為君臣之間也不會有如此言語的,朋友或者是更親近的人才會這麽說話。

    唐玄上前幾步,兩隻手搭在桌案上,“陛下英明神武,斷然不會草率的要了我的小命兒,眼下兩位藩王起兵作亂,親王從邊關急急趕回一路上怕也不得安寧,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叛軍圍城的事十有八*九是要發生的,陛下可要早做決斷。”

    揉著太陽穴,淩非的眼神一片清明,“他們未必有攻城的膽子,即便是有那個打算,有皇城大陣在,想要破城而入也要極多的人命來堆,這樣的代價他們死付不起的。”

    對於皇城陣法的威力如何唐玄並不了解,不過似乎所有人都對這大陣有著極大的信心,按理說應該是相當強大可怕的,既然如此,如果叛軍攻不下皇城的話,大老遠的跑來是什麽意思?

    如果他們不是蠢貨,那另外的可能就是,在他們攻城的時候,有辦法讓陣法發揮不出效用,或者是還有其他不為人知的手段。

    小明子收拾完地上的奏折擦著汗跑出去吩咐外麵的人奉茶進來,門外明顯支著耳朵偷聽的幾個太監臉上驚色未退,顯然是也想不到有人居然敢在這關口頂撞皇帝,低聲罵了句大膽的奴才,小明子也沒有追究這幾個人意思。

    終於可以坐下來好好說話,當然,這個坐著指的是淩非,唐玄幾人雖然很受恩寵,但也知道做人的本分,他們可不打算像從前的老道一樣大大咧咧的把皇宮當成自己家一樣,想坐就坐想躺就躺,才不會管淩非是什麽心情。

    人懂得自己所處的位置很重要,這樣才能知道該如何做事,怎樣做事。

    喝著茶緩了緩神,淩非派人宣嚴正前來,這位老宰相本就忠於職守,尤其是這非常時期,最近這段日子早朝之後他根本就不曾回過家,陛下的情緒相當不穩定,很多時期就必須由他這個宰相出麵去做。

    還在朝臣們大多還是有那麽點忠心的意思,即使皇帝不務正業也知道如何應對來臨的額局麵,不然等不到兩位藩王打到京城,朝廷自己就亂得沒有章法了。

    嚴正應該是小跑著到了禦書房,老頭臉上有細密的汗珠,進來之後先是給淩非行禮,然後是對無為拱手,對於唐玄和黑箭也一樣是拱手為禮,絲毫沒有因為二人的官階低而擺什麽宰相的架子。

    這樣做一來是知道這兩位雖然官兒不大,但卻是非常重要的人物,況且嚴正算得上是儒雅長者,頗有君子之風,斷然不會做上不得台麵的事。

    淩非終於認認真真的開始審閱最近的奏章,軍部探子們傳來的重要情報也一一閱覽,時不時的提出些疑問,自然有嚴正解答,唐玄和黑箭也在一旁聽著,偶爾也會提出問題,隻有無為安靜的站在一邊,眼觀鼻鼻觀心的宛如木雕。

    國師的職責是保證皇族的千秋萬載,但行軍打仗國家大事之類的可管不著,也不會去管,所以無為自然不去惹那個麻煩。

    一直到掌燈時分眾人才停了下來,其他人倒沒什麽,嚴正可是真的堅持不住了,若不是後來小明子拿過來一把椅子,老宰相恐怕就要累得趴在地上了。

    “淩琦的反應有點意思。”淩非又恢複了原本的氣度,對於近在眼前的威脅似乎沒有畏懼的意思,好像根本不放在心上,或者說是他有著相當的自信,也或者說,他骨子裏其實是很喜歡挑戰的人。

    這時眾人已經吃過了晚飯,禦膳沒有想象中的美味無比,用的材料也不是什麽特別的東西,當然,吃起來也絕不會難吃,不然皇帝早就踢桌子罵娘了。

    嚴正想了想,“或許果成王不會做出謀逆之舉,畢竟這麽多年來他一直安分守己,所作所為人人稱道,而且看上去他也不是有野心的人,說不定他這樣做是因為實力不足,無法和兩個藩王直接對抗,所以才在等待機會。”

    淩非點了點頭,唐玄黑箭對果成王淩琦沒什麽了解,但是嚴正說話不會無的放矢,每個藩王的地盤上都有軍部的探子,而且國師府的密探也活動頻繁,根據得到的情報來看,淩琦沒有任何想要坐龍椅的意思,他是個沒有野心的人。

    況且自幼一起長大,當成年的皇子們開始勾心鬥角的時候,淩琦一直是躲得遠遠的,不與任何人相爭,先帝也是看中這一點對其喜愛有加,不過卻也從來沒想過要把皇位傳給淩琦。

    父親和帝王是有區別的,作為父親,先帝最喜歡的兒子就是淩琦,聰睿仁義,為人謙和。但就是因為他仁心過重,即使知道如果他成了皇帝一定是天都百姓之福,但先帝更知道,天都需要的不是守成之君,而是有野心魄力可以開疆辟土的猛人。

    所以原本帝位是要傳給淩諾的,而淩諾在各方麵的確符合先帝的標準,為人剛勇堅毅且有大魄力,可惜最後風道人一句話而已,就把原本屬於淩諾的寶座送給了淩非。

    在當時不僅是淩諾驚愕憤怒,群臣疑惑不解,就連淩非自己也想不到這頂大帽子會扣到自己頭上,他雖然不像淩琦那樣離爭儲的圈子那麽遙遠,但也沒想過栽培自己勢力拉攏群臣,相比之下,苦心鑽營的那個人是淩柯才對,淩諾則是最有希望的人。

    不過既然先皇認為風道人所做的事情有道理並且聽從,那任何人再所想也是沒用,於是,首先淩諾頂著麓山王的封號離京而去,接著淩柯被封為離陽王困於離州,而好好先生淩琦則是在淩非登基之後才離開的京城,可見皇帝對他的信任。

    不過一時也想不到淩琦莫名其妙的舉動是什麽意圖,不過淩非相信這個兄弟不會和其他兩人一起和自己作對,所以隻要應對淩諾淩柯就可以了。

    “淩越的速度這麽慢,難道是有人抓著他的腿不成。”嘴上雖然這麽說,但是淩非並沒有責怪的意思,臉上也帶著笑容,“不過看起來也的確是為難他了,距離這麽遠追是追不上了,看來天都立國數百年,也免不得要落得個困守皇城的下場,這真是讓祖宗蒙羞。”

    淩氏列祖列宗會不會感到恥辱沒人知道,不過在淩非的臉上,絕對看不出有一絲一毫慚愧的意思。

    “中州幾十萬人馬都已經調動,按照兩個反王的行軍路線,我已經命令大軍駐守在他們必經之路的大城之中,到時必定能把他們牽製住,等到持國元帥趕回來個前後夾擊,則大事定矣。”嚴正一副胸有成足的樣子。

    不過唐玄卻在歎氣,文臣必經是文臣,嚴正治國治吏或許很有一套,但是對於行軍打仗則完全是個外行,這樣的布局簡直就是個笑話。

    果然聽完嚴正的話淩非皺起了眉頭,“宰相如此安排可曾得到軍部許可?”

    雖然宰相為百官之首,但軍部並不是嚴正所能控製的,若不是眼下淩越不在皇城,而淩非有發了點小瘋當了幾天的撒手掌櫃,調動軍隊的事情絕對不會輪到嚴正做主。

    似乎覺察出有什麽地方不對,嚴正有些緊張的點頭,命令是他簽發的,軍部執行的也很不錯,而古怪的地方就在這裏,按理說他應該指使不動軍部的大佬才是。

    天都軍部的主事人當然是兵權最多的持國元帥淩越,而其他幾位實權派也都是姓淩的,軍隊可是要害的地方,皇族自然不放心由外人來執掌,劉飛虎能掌握邊關大軍已經是個異數,這全要賴於淩越的信任。

    一向桀驁的軍部居然完全按照嚴正的安排行事,這才是不正常的地方,如果嚴正派去傳令的人被暴打一頓扔出軍部大門反倒是合情合理。

    嚴正忽然也想到了這一點,額頭上現出汗來,他終於覺察到事情有些不對。

    “看來有想法的人不隻是外麵的兩個藩王。”淩非冷笑著說道,“內外勾結得已經相當徹底,隻是不知道到時候江山易手,他們要如何來瓜分。”

    嚴正從椅子上站起噗通一聲跪下,連聲請罪,他終於想明白為什麽軍部會執行自己的命令,那是因為他的命令正是和軍部所想的一樣,就是說,對叛軍有利。

    軍部裏現在主事的,已經不是自己人。(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