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我以朝堂為自家後院
字數:4177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破天記最新章節!
早在朝臣們謀劃立皇後一事之前唐玄就已經開始出謀,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既然坐到位子上了,那就要大大的盡心,盡到做臣子的本分,不管是為了還老道和淩非的人情,更重要的是如果想做出點事情來,那就不能繼續一門心思的做紈絝子弟,權謀的事情唐玄沒經曆過,但是他上一世的記憶卻幫了很大的忙,那些史書不是白讀的,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所以唐玄堅定不移的盡量讓自己的心思縝密些。
如今他能掌控的力量已經不小,不說淩飛雄及手下的二十萬大軍已經視大將軍為神人一般崇拜敬仰,國師府明裏暗裏的探子們就足夠讓任何人喝上一壺,如果不善加利用那就是白癡,唐玄不是白癡,所以當他決定要對宣王恒王下手的時候,就已經把吳瓊派了出去,任務很簡單,不留後患。
先不說兩位老王爺掌管軍部多年有多少死忠的手下,至少他們的兒孫輩絕不會忍氣吞聲的看著家主被弄死而不聲張,唐玄也不想看到一幫張牙舞爪的皇族來找自己尋仇,所以早早的就把吳瓊踢出了皇城,隨行的除了近百國師府的精兵,還有十來個道士也混入其中。
盡管給了吳瓊國師府的金牌,但是唐玄相信總會有不安分的人敢於挑戰權威,所以適當的武力是必須的,當吳瓊狐假虎威的到軍中提人不果的時候,這隻武裝到牙齒的狐狸就會露出凶相,對付這最後一個目標便是如此。
恒王是一個老絕戶,不知道身子是出了什麽問題,妻妾不少,各個卻都是不下蛋的母雞,當然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公雞不夠給力,日子久了恒王也就斷了子嗣繼承香火的念頭,全力輔佐自己的哥哥宣王,而宣王也很高興自己的兄弟斷了根兒,這樣也就會絕了念想,到最後不必和自己爭利。
但是在宣王被刺破喉嚨的時候,絕對不會想到自己原本家丁興旺的局麵也有所改變,他的子孫隻要是掌握哪怕一千騎兵或者控製一個郡縣的,都成了吳瓊的目標,聽話的就帶走囚禁,至於蔑視國師府金牌膽敢不從的,那就隻有流血一途。
經他這麽一折騰,號稱九子八女的宣王隻剩下兩個不成器的兒子還能苟延殘喘,不得不說暗藏反心多年的宣王府一脈大都有點血性,所以吳瓊的雙手不得不沾滿血腥,帶去的軍士也死了二十幾個,就連修為不錯的道士們都有受傷。
然而道士們卻仍然興致勃勃,常年困在國師府中很少有外出的機會,如今不但可以遊覽一下各地風貌,還能在實戰中檢驗一下自己的戰鬥力,何樂而不為?至於類似於吳瓊的那種愧疚感道士們可是半點沒有。
被殺死的這些可都是淩氏血脈,先皇歸天才沒多久,居然就需要用這種雷霆手段來平定族內的不安分者麽?吳瓊倒不是想不通,隻是心中有些不忍,但是這件事他卻不能不做,不管這手段是否卑鄙無恥,為了整個帝國著想,他也明白必須要這樣做。
於是吳瓊皺著眉頭輾轉各地殺人,而道士們大概是在國師府中呆久了,早就沾染了風道人那般囂張跋扈的習氣,對於他們來說,皇權的威嚴甚至不如國師府的利益,這種想法有些偏頗卻沒人來更正,反正國師府和淩氏是綁在一起的一榮俱榮。
對於唐玄,道士們知道的就是這黑小子的老師與風道人是相當好的朋友,所以他們與唐玄之間也應以師兄弟互稱,而且唐玄做的事倒也沒有辱沒了國師府的名頭,無論是陣斬戰虎還是出使百戰,再加上最近孤身闖營焚殺反王淩柯,這些功績無疑上唐玄的一身大將軍甲更加閃亮,如今風道人身死,兩位祭酒慣於在幕後做事,而無為的年紀還小,所以國師府需要一個強力的人物來保證威勢不倒。
唐玄當然就是那個最理想的人選,不說他和國師府的淵源深厚,而且和淩氏的關係也是相當之好,做事又殺伐果決頗有魄力,聽命於這種人才能保證國師府的輝煌不倒,比如這次,誰能想到唐玄會下如此狠手,不但是要宣王恒王的命,就連他們的子孫也不放過。
可是宣王的兒子們好歹還有個服軟求饒的機會,至於那些鐵了心跟隨兩位老王爺的人,唯一的結果就是被暗殺致死,倒也讓國師府的道士們殺人的本領更強了一些。
今天是最後一個,吳瓊已經懶得在玩什麽花架子,直接到大營門口把金牌一亮,自然沒人敢來阻止,於是這廝就帶著人直奔主帳,拔劍便殺人,連辯解疑問的機會都不給對方留下,而跟在他身後的道士們不但臉上全無慈悲之色,有幾個甚至舔著嘴唇一副想補刀的樣子。
有唐玄在國師府一天,恐怕就連國師府的狗都會變得嗜殺起來。
正因為知道宣王的死不會導致什麽了不得的軒然大*波,所以唐玄才一副盡在掌握的模樣,盡管心裏也還是有些忐忑,但就算硬撐也是要撐住場麵的。
“如今天下不穩,諸位大人理應協助陛下以國事為先才是,微臣鬥膽提議,天下不平、大仇未報之時,敢言立後者一縷殺無赦!”唐玄義正言辭慷慨激昂的說道,做足了戲,看起來還真有幾分忠臣的樣子。
看到無為使眼色表示沒事,又有唐玄力壓眾臣,淩千爍的小腦袋立刻也明白這些事都在國師府的掌握之中,兩位老王爺死也就死了,沒有什麽後患就好,對於覬覦皇權的族人,任何一個皇帝都會少去很多憐憫之心。
聽到唐玄的提議,大臣們如同被捏住脖子的鵝一般作聲不得,要說不害怕是假的,這位大將軍行事作風就像不講理的市井流氓一般,而且很明顯新國師無為和他是穿一條褲子的,年紀尚輕的新皇恐怕早就被這兩人掌握個結實,現在出來唱反調絕對不會有什麽好下場,就算是隻想一腔熱血隻為國,也沒必要白白送了性命。
嚴正適時的出來奏報一些最新的軍報,淩越已經努力到疲於奔命的程度,而清理離州的淩琦一時也抽不出身來幫忙,畢竟那裏是淩柯經營多年的地方,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完全擺平的,在那之前,果成王淩琦隻能死死的守在那裏。
至於逃出生天的淩若嶺,據說這小子帶著數千殘兵已經逃到了善水的地盤,估計是知道留在天都隻能死無葬身之地,所以雖然知道天都的大仇人正是善水,卻也隻能前去投靠,擺明了要做一個識時務的孫子,準備仰上官家的鼻息。
淩氏的驕傲被這種不孝子打了個粉碎,造反也好,不滿也罷,終歸是自家的事情,都是淩氏子孫,誰做皇帝可以慢慢商量也可以各憑本事,投奔他人去做狗算是怎麽回事,況且若不是善水暗中搗鬼,大陸何至於亂到這種地步,若不是淩非和風道人都是因善水的詭計而沒了性命,淩柯也不會以為機會來了便扯旗造反,說到底,上官家就是淩氏的死敵才對。
不過淩若嶺顯然已經成了瘋狗,完全顧不得其他,隻求能保住性命然後想唐玄報仇就是他的目的,至於付出什麽代價他已經不在乎了,就算是成為一條狗,那也要做咬斷唐玄咽喉的惡犬。
而如今被人恨如骨髓的唐玄正風光無限,早朝已經散了,可是大臣們卻沒有一個離開的,淩千爍和無為倒是走了,但其他人卻都留在了這裏,因為百官之首的嚴正都腳步不動,礙於規矩其他人也不好就這樣離開。
不是嚴正不想走,而是唐玄的眼色含義很明顯,老宰相也想看看這火氣正旺的小子還要玩什麽花樣,自然就遂了他的意,於是在皇帝和國師都離開之後,唐玄向前走了幾步,直到台階才停住腳步,再往上走就是龍椅了。
“我出身不好,遠比不上諸位有顯赫的家世,書香門第將門之後,或者是底蘊深厚的門閥大家。”唐玄抱著膀子翹著腳尖,他的動作果然一副出身不好沒教養的樣子,大臣們或者在心裏極度鄙視這沒形象的大將軍,但是臉上卻沒人表現出來。
“所以我喜歡有話直說,希望諸位能聽清並且聽懂我今天所說的話。”唐玄提高了音量:“宣王恒王死不足惜,諸位將軍也不用想著報什麽知遇之恩,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宣王的兒子女婿如今不是修了性命就是做了囚徒,東山再起的美夢再不要做。”
聽他說出這句話之後就連嚴正都驚訝的張大了嘴,其他大臣尤其是武將們更是心中一突,兩位老王爺的死果然和唐玄有關,更想不到的是,這廝為了杜絕後患居然如此狠辣,樹倒了不算,猢猻也要盡皆打死。
唐玄環視四周,很滿意鴉雀無聲的效果,“我不管你們分成幾派,也不想和誰結黨,隻是希望諸位記住,這江山是淩氏的,所以你們要忠於的隻是當今的皇帝就好,不管誰坐到了龍椅上,隻要他是皇帝,那麽你們效忠的對象就隻能是他一人。”
很簡單的話,也很實在。(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