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殺戮天下

字數:5505   加入書籤

A+A-


                      劉備從老師盧植營帳離開時神色如常,就好像什麽事都沒發生過一樣。

    畢竟現在是戰爭時期。盧植的身份敏感,他與盧植的關係親密,如果讓人看到他從盧植營帳中離開,臉上帶著淚痕,說不定會有什麽不好的聯想。

    所以劉備神色如常。

    他就好像什麽事都沒發生過一樣,照常向營地,自己所部的營帳方向走去。一路上遇到巡邏軍官也照常打招呼。甚至與一名中級軍官談笑了兩聲。

    直到回到營帳,見到自己的親信下屬、結義兄弟、門人弟子之後。劉備這才變了麵色。拔劍出鞘

    “宦官奸佞,有朝一日吾必斬之!”

    說話的同時猛地揮劍,將案幾斬成兩半。

    “大哥!?”

    劉備的行為嚇了他們一跳。

    不過在劉備說完他與盧植的談話後,營帳內的人們,也變得群情激奮了。

    就像是剛才的劉備一樣,人們討論著幹脆將宦官集團一網打盡,殺得一個不留。

    然而這時候,劉備本人卻平靜下來了。

    “大哥,大哥你說怎麽辦吧。”

    在喊了一會兒之後,人們再次看向劉備。期待著像之前一樣,由他拿主意,解決這件事。

    張翼德瞪著眼睛,看著他大聲說“隻要大哥你一句話,我現在就去洛陽,把那一群閹豎宰了!”

    “……”

    劉備搖了搖頭“稍安勿躁。”

    他看著還想說話的張飛,然後是其他人。最後定格在了公孫續臉上“伯鈺,我可以相信你嗎?”

    在劉備問話的同時,其他人也看向他——此時此刻,營帳中,關羽、張飛是劉備的結義兄弟。以簡雍為代表的門客是劉備的親信家臣。趙舍趙長風,安琦安博隆等人是他的弟子。

    簡單來說,除他之外的所有人都是劉備親信,休戚與共。

    如今以十常侍為首的宦官集團,把持朝政,在漢室政治版圖上占據著重要地位。

    之前大批想對他們出手的朝臣,被抓的被抓,被殺的被殺。所謂黨錮之禍就是如此。而劉備剛剛卻說出了誅殺宦官這樣的話。

    這話萬一泄露出去,可不得了。所以……

    “叔父!”

    好像沒注意到其他人看自己的目光不對勁。或者年輕氣盛的公孫續,根本沒往那個方向想——他隻是像絕大多數的年輕人一樣,因為這件事很正確,所以被劉備煽動,燃起了熱血

    “休要小瞧於我!”他大聲說“誅殺宦官是天下大義所在,我雖然身份低微,也沒有什麽本事。但還是願意為這件事出力!願意與眾位一道共謀大事!”

    “好,好。”聽他這麽說,周圍的人看向公孫續的眼神,變得友善了許多。壓力與殺意也消失不見。

    劉備用讚許的目光看著他“有伯鈺相助,此事又多了兩分勝算。”

    聽劉備這樣說,公孫續理所當然的更興奮了。幾乎恨不得馬上衝去洛陽,將那些宦官全都宰了。

    劉備就這樣安撫好了公孫續。而後要大家散去,各做各的了。

    與張角仍處於戰爭狀態的禁軍部隊,隨時有可能上戰場。尤其是在他們打得差不多了,幾乎每一支禁軍部隊都非常疲憊,劉備所部稱得上生力軍的情況下。

    所以很快,劉備賬內,除了他之外隻剩下身為軍中文書的兩名弟子,以及身為心腹的簡雍了。

    “玄德。”

    簡憲和想說兩句話,不過在那之前,劉備已經製止了他。

    無論是想發表對宦官集團的意見,還是對公孫續的意見,他都不想聽。因為毫無意義。

    他了解公孫續,知道這是個心思單純的年輕人,不需要擔心。

    他也了解宦官集團。

    就算不說他對曆史的把握,單憑對局勢的判斷也能得出結論他們的權力建立在對皇權的依附上,準確的說,是漢靈帝的信任上,他們的地位沒有想象中那麽牢固,

    尤其是現在的大漢國勢,一天不如一天。又因為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應學說深入人心,所有人都想要找個替罪羊。

    皇室,貴族,世家。所有人都要證明“這不是我的錯”。

    而十常侍又恰好得罪了他們所有人。

    所以他們死定了。根本不用劉備出手,他們就死定了。

    劉備真正擔心的,是在宦官集團死光之後發生的事。

    無論是如曆史上那樣,董卓入京,導致士族反攻。又或者袁紹如願以償,掌控朝政。漢室江山都不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因為根子在那裏。

    漢朝的根基已經爛透了。

    君主,王室,貴族,世家,官僚……不能否認,其中有像自己的老師盧植,以及皇甫嵩這樣的人才。但更多還是渣滓。而且渣滓所占的數量和比例,遠遠超過人才。

    在漢武帝選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漢朝的江山就日複一日衰落下去。

    首先是思想界的腐朽墮落。

    原本擁有極高施政手段的黃老學派被時代淘汰,最終從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大學派,蛻變成了迷信宗教;因為秦朝的滅亡,法家帶著原罪,被全天下所有人懷疑無法執政,日漸沒落,最終連儒皮法骨的把戲都玩不下去……

    雜家,墨家,農家,兵家……在傲慢的,認為隻要擁有道德就能治理世界,而除儒家之外的所有一切學說都沒存在必要的儒家麵前,全部被粉碎了。

    工匠是下賤之人。

    農民是下賤之人。

    武夫是下賤之人。

    記錄工業技術的書籍,記錄農業技術的書籍,數學與兵法……所有的一切都是垃圾。所有的一切都該淘汰。唯獨道德文章千古流傳。

    不可否認,儒家思想中,也有許多的閃光點——問題是那些九世複仇的激進主義,那些孔子都推崇不已的尊王攘夷思想全都被拋棄了。儒家公羊學派沒落,取而代之的是更符合統治階級的愚民思想,壟斷知識的精英政治,嚴格的等級製度。並且變得越來越糟。

    儒家在接下來的兩千年曆史中,隨著一個又一個王朝輪回變得越來越無能,越來越無恥,越來越貪婪,下限越來越低。最終變成一坨臭不可聞的垃圾。然後拚命的抱著中華文明一起在與惡臭中沉淪。

    為他們奴役,侵蝕,掠奪的財富自鳴得意。認為這就是世界,這就是一切,這就是真理。幻想著“我即中華”,竟堂而皇之成了華夏文明的代表了!

    直到最後。一場延綿上百年的革命,將所有的一切連根拔起,用最酷烈,最殘酷的方式,將寄生在中華文明身上,吮吸血液接近兩千年的畸變體連根拔除。

    然而在這近兩千年時間裏,中華文明失去了太多,太多了。

    “我恐懼的就是這個。

    漢末。

    中華曆史上,第一次王朝周期律。

    儒家思想與世家政治的怪物第一次展現威力,將國家的根基蛀空。”

    劉備這樣感歎著。

    他要麵對的並不是宦官集團。

    也不是曆史上與之對立的外戚-官僚集團。

    他要麵對的是整個儒家思想體係。以及建立在儒家思想體係下,統治帝國的幾乎所有統治階級。

    世家,官僚,皇權,宦官,外戚。

    黃巾軍,太平道,流寇,農民起義,軍閥割據,外族入侵。

    他要麵對的是這所有的一切。

    這比除掉一個狗屁宦官集團困難一萬倍——就是那個袁紹,曹操,大將軍何進等一眾文臣武將商量來,商量去,最後還是統統搞砸了的狗屁宦官集團。

    更重要的是劉備失去了一個機會。他沒能在黃巾之亂爆發前殺死張角。漢王朝將走上沉淪的快車道。他無法走更加穩妥的中央改革路線了。

    之前劉備曾經期望能成為第二個王莽。然而現在看來,已經沒機會了。

    中央的機會沒了。就算有問鼎中央權力的可能,投入產出也不會劃算。因為很快,中央皇權的威望就會奔潰在一場,又一場名為州牧郡守,實為割據軍閥發起的內戰中。

    劉備能做的。效率最高,成功率最大的一條路,仍是從地方崛起,割據。然後將他麵對的所一切敵人從精神到,從思想到現實斬盡殺絕,殺個精光。再重新樹立正確的,積極的,可以不斷進步的思想與政治體係。

    隻有這樣,才能拯救這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