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慶功宴上

字數:4160   加入書籤

A+A-


                      西元一八四年,既漢靈帝中平元年六月五日。廣宗之戰黃巾大敗而漢軍大勝。

    與此同時,皇甫嵩、朱儁所部也在大河以南建功立業。

    黃巾軍波才所部被擊垮。張曼成、趙弘所部困守南陽。被朱儁圍攻。皇甫嵩則北上東郡,預備攻擊黃巾軍卜己所部。

    一時間,黃巾軍席卷天下的大勢被遏製,各路州郡義勇,也加入了絞殺黃巾的戰爭中。

    盡管戰爭仍在繼續,然而黃巾軍大勢已去。

    野戰慘敗之後,黃巾軍無力守備廣宗城外的營壘。張角不得已將城外營壘放棄,帥軍固守廣宗城。

    幾天之後,張角的弟弟張寶,曾帥軍救援過一次。然而無論張寶的能力,還是麾下精銳程度都不如乃兄。因此援軍並沒能到達,反而被盧植伏擊,大敗而逃。

    如此一來,張角隻剩下孤城一座。敗亡隻是時間問題了。

    廣宗城外。

    在前日大敗黃巾後,漢軍士氣高昂,連日苦戰無果的鬱悶一掃而空。盧植在斟酌之後,決定開宴慶祝一下,繼續鼓舞士氣,為即將到來的圍城戰做準備。

    當天晚上,帥帳內,盧植麾下大小軍官齊聚一堂。劉備坐在右手第一席。

    原本以他的身份,位次應該再靠後一點。不過因為戰功太盛,諸人又知道他與盧植是師生關係,所以強推他坐了這個位置。

    “諸位,備不過一司馬,實在……”

    劉備推托了一番,卻還是被一群人嘻嘻哈哈的按在了那裏。

    “劉司馬不要推托啦。

    這一戰能破黃巾,都是玄德的功勞,翌日朝廷必有封賞。到時候不要忘了我們就行了。”

    “備能建功,都是諸位相幫,麾下兒郎奮勇,備不過一庸人而已,當不得諸位誇獎。”

    劉備這樣有功勞,有能力,出手大方上頭有人自己又會做人的人,自然誰都願意和他交往。在北軍中不久,他就結交了不少人。

    如今漢室統治基礎雖然動搖,各地郡縣到中央朝廷都有不少屍位素餐的廢物。不過北軍五校,作為漢室禁軍卻仍保持著強大的戰鬥力。

    北軍五校的大小軍官,大多都是有足夠能力的職業軍人。鑽營的,走後門的家夥的確存在。不過卻被大家下意識的排擠出去。所以內部環境還算不錯。

    這一批軍事人才,是漢室僅存不多的財富中最有價值的一批。

    隻是很可惜。如今意識到漢室即將衰亡的人,是少數中的少數。幾乎所有人都沒意識到,統治世界四百年的漢朝就要完了。

    所以他們不可能脫離中央禁軍,去投靠劉備。

    而等他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很可能已經來不及了。

    大漢朝廷能掌握的最後一批精銳,將在未來的戰亂中煙消雲散。

    是接下來鎮壓韓遂、邊張叛亂的時候?

    或者在袁紹與宦官集團混戰的時候?

    被董卓收編,而後融入西涼軍的龐大作戰序列中?

    與關東諸侯混戰時滅亡?

    無論如何,北軍五校將成為一個曆史名詞。而麵前這些興高采烈,幻想著靠軍功博得功名的軍人們,大多數都會不得好死。

    不過相應的,其他郡兵,各地義勇中也有不少人才,這些人對漢室的從屬關係,可比禁軍差得多。而草莽之中的英雄豪傑,從古至今都不會少……

    這之前劉備的勢力範圍在幽州,深耕的地區也是。

    因此幽州世家,人才如何,劉備知道的最多。至於河北其他地區,他隻知道那些最有名望和才幹的,次一等的人才狀況如何,劉備大多不知。

    ——一個勢力想要發展壯大,那麽無論一線人才也好,二線人才也好,全都需要,而且數量越多越好。

    如果可以的話,劉備很想要自己的軍隊,勢力。高從州郡刺史,太守,縣令,各將軍,中郎將,校尉;低到鄉有秩,嗇夫,遊徼,什長,伍長,乃至亭長,亭候都是人才。

    這樣的話,如果要治理一個郡,擁有一部數千人馬,就需要幾百人才。如果要治理一州,一軍人馬,就需要數千,乃至上萬人才。

    想要治理一個國家,就需要十幾萬,乃至幾十萬的人才……

    還有中央政府,吏員,科研技術人才,工農業人才,商業人才……

    想運轉一個像漢帝國一樣,擁有六百萬平方公裏領土,統治人口數量超過五千萬的龐大帝國。所需要的人才,恐怕要百萬之重。

    如果可以,劉備非常想要這一百萬人都是自己培養出來的,接受自己的思想,與自己立場完全一致的門人弟子。

    這理所當然的不可能。

    從外部引進人才,選拔人才與培養自己的人才一樣重要。

    劉備因此麵色平淡。

    坐在上首處的盧植看著他,暗暗點了點頭。

    無論是被吹捧時,還是立功之後,他最得意的弟子總是這樣一幅不驕不躁的模樣。

    盧植覺得,劉玄德或許無法繼承自己學術方麵的成就。成為自己的思想傳人。但同時,他又有種感覺。

    他的這位弟子,很可能做出比這更有意義,更重要,也更輝煌的大事。

    想到這裏,盧植忍不住露出了笑容,而後想起了當年弟子出師時,他給的批語

    學問第三,做人第二,濟世第一。

    “當今天下紛亂,學問如何暫且不說,關鍵的是要濟世救民……這世上空談的庸才太多,像玄德這樣的良才卻少。可惜我家沒有合適的嫡女,庶女的話又……”

    想到這裏,盧植忍不住搖了搖頭,將這些不好的想法丟出去。

    “諸君,”他舉起酒杯。而聽到盧植的聲音,下手兩側諸軍官也停下來,看向他,不說話了。

    “此次建功,全靠諸君辛勞,我已上表朝廷,為諸君請功。也請諸君再接再厲,早破廣宗!”

    說完之後,盧植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再將杯口衝外示人

    “滿飲此杯!為天子壽。”

    “為天子壽!”下手諸軍將佐一齊應和——也就是這個時候,一名傳令兵急匆匆走了進來,將一封信件遞到盧植手上。

    “……哦?”

    盧植張開信紙看了一遍,表情顯得有些微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