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下一個問題是,學派如何?

字數:4098   加入書籤

A+A-


                      說完這樣的話,沒再開口,也沒有走。就留在那裏思考著接下來應該麵對的問題。

    就像是他說的那樣,他現在非常忙,忙著他的教育事業。

    當然同時,劉玄德也非常開心。因為他的忙碌而開心。

    因為在這之前,他根本找不到那麽多人來實現自己的偉業。

    那些通過科舉的士子多半不會願意擔任“鄉校老師”這個職務的。

    畢竟這個職務無論劉玄德宣傳的多好,多麽高尚,多麽偉大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地位與權力低下。

    如果從軍的話,如今是亂世啊,從軍拚殺出來,說不得封侯拜相都有可能。

    如果從政的話,現在劉玄德已經掌控了冀州,蠅附驥尾而致千裏什麽的,大家能獲得一個好前程。

    然而當鄉校教師有什麽用?

    教一堆流著鼻涕的傻孩子,有什麽用?

    他們能為自己帶來什麽好處嗎?

    桃李滿天下。

    如果是舊時代的那種師徒弟子的關係的話還好。那些弟子成功之後,會為自己帶來種種的名利好處。

    但是劉備這種學校,這種大規模的普及教育很明顯不會有那種好處。

    所以憑什麽?

    你劉備願意搞這個是你自己願意。我們可不會自甘墮落。

    無論是世家子,還是寒門士子。歸根到底都是“士”是高貴的知識分子。像劉玄德這樣會屈尊降貴的家夥,很難找出第二個。

    所以在這之前,劉玄德雖然很多次想要擴大他的教學規模,但是不成功。

    一方麵是權力地位不允許。畢竟在漢代,講學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情,這個大儒,那個大儒的講學沒問題。相對來說,劉玄德還不夠格。

    另一方麵就是沒有足夠的人手幫忙。

    而這一次,人手有了。

    在劉備的計劃中,與上千名農稷從事與農事吏一起,前往冀州各鄉的,還有同等數量的文學從事,以及數千名文吏——這些人拿到了劉備打包帶走的一年級教學課本,教具,以及一筆教學經費。

    這些文學從事與文吏裏麵,有一百餘名劉玄德的學生與門客,一百餘名被劉玄德打動,自願前往各地的寒門士子,還有三到四百名退伍士兵。他們大多因為之前的戰爭身上多了一些殘疾。

    剩下的大部分仍舊是被逼迫的世家子。

    ——這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真的。再沒有比獲得了這麽多知識分子,讓他們給自己效力更讓人覺得舒服的了。

    當然,劉備與其他人商議之後,也確定要做兩件事。

    第一是巡查定期巡查,考核,以確保這些被逼迫的世家子老實工作。

    除了教導學生們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確保這些混蛋,不會汙染孩子們的心靈。讓他們變成如世家子那樣追逐名利的怪物。

    “這一點比較困難。”劉備的心裏麵這麽想“如果可以的話,我很不想讓那些人去教。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心裏麵這麽想著,他稍微有點感歎。

    他幾乎可以料定,那些不甘心的世家子中,會有人借這個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些孩子——

    “但是,不能因噎廢食啊。隻要加大獎懲力度,就能大幅杜絕這種事情發生。”

    一部分損失與失敗是可以承受的。就算在後世也一樣。那麽多學校,小學初中高中。難道所有老師都稱職嗎?所有老師都是人品好的好人?

    除此之外,劉備還確實的知道一件事——造紙,活字印刷,派遣人員振興鄉校,執行義務教育——他甚至願意給那些孩子夥食補貼——然而——就算這樣——孩子們的入學率也絕對不會太高。

    尤其是女孩的入學率,很可能是個位數。

    更重要的是那些孩子稍大一點,能從事一定體力勞動的情況下,那些家長很有可能會要他們回去幫忙,而不是讓他們繼續留在學校。

    就算漢代的人們非常重視教育——不,應該說諸夏民族是最重視教育的民族之一也一樣。

    在殘酷的現實麵前,很多家長不得不在生活壓力麵前選擇苟且。

    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魄力,能賭上一切,花十年二十年時間賭出一個讀書人的。就算他們知道這很可能改變他們的命運也一樣。

    “所以需要更多政策。”劉備心想“我的學校教學必須更貼近實際。算數,農業知識,識字,還有其他常識與技術……

    要讓那些家長相信,從學校出來的孩子能有一技傍身,能在生活中實實在在的幫到他們,他們才會願意,主動將孩子交給我們。

    除此之外,或許還可以做一些獎勵製度。嗯,是的,獎勵製度……與假田製掛鉤?將孩子送來的人家,可以獲得一定優先權?嗯,這個可以好好計劃一下。

    最後,就是那些孤兒,還有被父母拋棄的孩子——要將他們全都送到這裏來!建立專門的院校——這些沒有任何牽掛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屬於我的孩子!”

    ——就好像之前,劉備收養那些孩子,教導他們,花了近十年時間教育出完全聽命於他的三百名弟子一樣。

    現在擁有更多資源,更多師資力量的他,必定能做的更好!

    “無論如何,這件事已經走上正軌,一點點小瑕疵不算什麽……爭取,今年將孩子們的入學率提升到百分之三十。嗯,嗯。”

    想到這裏,劉備露出了發自內心的笑容。

    就在這時候,他旁邊的徐元直再次開口“但是啊,玄德公。現在還有最後一個問題。”

    “什麽問題?”劉備有些奇怪的看著他“我覺得已經很好了啊。所有變量,所有困難,所有問題我都有考慮……”

    “……但是,你教的好像不是儒學,對吧?”

    “……”

    他的話,讓劉玄德一時間說不出話。

    “所以,玄德公,最後一個問題是,你將以什麽名義教導這些知識?或者問的再簡單點,你還是不是儒家弟子?或者你的信仰是什麽?

    儒?黃老?法家?還是別的什麽。”

    “這很重要嗎?”劉備問。

    “當然,非常重要。”徐庶點點頭“甚至比你想的還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