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最終的結果

字數:5498   加入書籤

A+A-


                      “這樣一來就沒問題了麽?”劉備身邊,眼看著對麵糜芳有些心神不寧的轉身離開。荀彧擔憂的這樣說道。

    在徐庶擔任河南尹,實際上作為盧植的副手,甚至說是真正隱藏在幕後主掌朝政。荀氏另外一位人才荀攸輔佐徐庶,作為謀主。同時又因為戲誌才的不靠譜,以及曹操擔任陳留太守的緣故。所以現在的荀彧的身份地位都在快速上升,已經成為了劉玄德帳下頭號謀主了。

    這固然引起了不少人,譬如說某個郭奉孝的不滿,乃至羨慕嫉妒恨。但是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像是荀彧這樣有能力,待人謙和,同時非常勤奮的人,身份地位提升都是理所當然的。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以劉備對於荀彧的喜愛,這種事情是理所當然。

    就好像一般老板,會喜歡那種拚命摸魚,而且恃才傲物的下屬呢,還是喜歡非常有能力又勤奮,而且性格也好的下屬呢?

    正常人都會選後者的對不對。

    畢竟這是選屬下,而不是選愛豆。

    “放心吧,沒問題的。”劉備微笑著這樣說道。

    “但是……以三將軍的性格……”

    “哦……哈哈。”

    聽荀彧這麽說,劉備哈哈笑了笑——原本下意識的以為,荀彧擔心的是以糜氏的能力,是否真的能夠在徐州攪起足夠風浪。

    如果他這麽問的話,劉備的回答便是,完全不需要擔心。因為他根本就沒指望過糜氏。

    就算在糜氏之外,還有泰山兵,臧霸等一眾人等,勉強算是個助力也一樣。

    他所依仗的,仍舊是自己的軍隊,自己的所向披靡的大軍——就算兵力隻有三萬左右,但橫掃整個徐州已經不成問題——

    這不單單是因為實力,因為徐州的內應,同時也是因為他身為朝廷的代表,占據著大義的名分。

    這種情況下,三萬部隊已經足夠了。

    而荀彧擔憂,說出“三將軍”這一點。自然是也想到了劉玄德之前想到的那些事——他真正擔心的,是主帥張飛的性格問題。

    在劉備身邊的時候還好,貪酒誤事之類的問題還能震懾得住。但是離開劉備之後,他要是……

    如果是一般人也就算了。但劉備現在要他做一軍主帥,這實在是有點……

    當然的當然,荀彧同樣明白劉玄德的苦惱。

    那就是,劉玄德麾下雖然聚集著大量的精兵強將。但他崛起的速度還是太快,身份地位的提升也太高了。也因為這個原因,劉玄德身邊的人有些逐漸跟不上他的腳步了。

    就是說,像是徐庶,像是田豐這樣,身份地位資曆以及能力足夠獨當一麵的人實在太少。武將之中,也隻有最初就追隨劉玄德的關、張二人,以及再差一點,在冀州便入夥的四將顏良文醜張郃高覽,有獨擋一麵的資曆與能力——

    但是這其中,顏良軍略較差,張飛性格有著缺陷,文醜更是智力不足。所以實際上,真正能獨當一麵的大將之材,隻有關羽、高覽、張郃三人。

    關羽要率軍進入豫州,幫劉虞守備豫州之地。原本荀彧還以為,劉備會調遣張郃,高覽二人呢。卻沒想到,劉備仍舊將他們二人留在了冀州。

    最開始的時候,荀彧還以為劉備會要張郃,或者高覽的任意一人來指揮大軍呢。但卻沒想到,劉備將張飛推了出去。

    是任人唯親嗎?卻又不像。畢竟現在冀州軍事的第一人便是張郃。但在已經解除了黑山賊的威脅之後,仍舊將這樣的強將留在冀州,究其原因……

    “是公孫伯圭?!”

    以最快速度的荀彧想到了這個可能。

    “原來如此,以軍隊駐紮再冀州,隨時可以北上取幽、遼之地!也就是說,這是預備公孫伯圭背叛的後手。

    荀彧若有所思“幽、遼二地廣闊,倘若沒有大軍是不行的。隻是張、高二位將軍尤顯有些不足,自然不可能再將他們中的某位抽調回來。隻是,就算這樣,三將軍……”

    他心裏麵猶豫著,還想要再勸說一下,卻看劉備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文若無須憂慮。備有一策,可保萬全。”

    “是何策略。”

    “文若擔憂,便也跟翼德一起去徐州便是了。”劉備笑著這樣說道“再有徐公明與於文則二位將軍輔佐,你意下如何?”

    “這,這……”

    聽劉備這麽說,荀彧有些愣住了。這個意思是。

    “表麵上,大軍主帥是翼德,但實際上,翼德要聽你的話——”劉備從牆上,取下了掛著的一根馬鞭。

    “這個給你,他要是不聽,你就用這個打他!”

    “主公啊!”

    聽劉備這麽說,荀彧自然大受感動——試問有誰能有這等胸襟抱負,竟這麽簡單便將一路大軍主帥的位置,交給自己這樣的年輕人?

    “快快請起,文若之能,備素知之。”劉備趕忙將他扶了起來“今後,也請文若祝我一臂之力。”

    “彧敢不從命。”荀彧再拜,鄭重其事的接受了這個任命——

    就是這樣,民政方麵有田豐、沮授、國淵諸人主持,豫州之事,關雲長已與太史慈、潘璋與滿寵諸人,率三萬大軍前去支援。徐州有張飛、荀彧、徐晃與於禁;北路有張郃、高覽、程昱諸人。自己帳下尚有七營近八萬大軍。以此大軍南下,會和關雲長、曹操與孫文台諸軍。似袁本初那樣的烏合之眾,不過是土雞瓦狗而已,可以一戰而定!

    一戰定下後,兗、豫、徐三州之地在握、荊、揚也可一舉蕩平。到時再戰益、交之地,將大漢十三州收入囊中。想來最慢也不會超過五年!

    “五年時間,便要一統天下了!”想到這裏,即使沉穩如劉備這樣的人,也不由得有些心潮澎湃,現在是西元一九零年,五年之後,便是西元一九五年。原本這個時候,正是天下混亂,軍閥混戰的時候。

    袁紹與公孫瓚在河北爭鋒,曹操與呂布在中原交兵。南方的孫策進攻劉繇……整個天下亂成了一鍋粥。而這樣的混亂甚至還要再持續數百年。一直到唐朝建立才算有一個結果!

    然而,現在,這一切都可以結束了!一切都不會再發生了,數百年!數百年的混亂與動蕩,瘋狂,屠殺以及罪惡,全都不用發生了!曆史將走上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

    主公為什麽,忽然這麽興奮?

    眼看著劉玄德興奮地難以自已的表情,荀彧多少有些奇怪。無論如何,他都想不到未來會變成那個樣子……就算是另外一個大爭之世,春秋戰國的時候,天下諸侯的主旋律還是對外開拓,對外族蠻夷的戰鬥,絕大多數都是勝利的啊。怎麽可能一下子就變成那樣了呢?

    就算荀文若再聰明,再有才華,恐怕也想不到那種未來。

    不過當然了,既然劉備高興,他作為臣僚也應該高興才對。

    很快就能平定天下了,而且在未來,劉備或許可以成為天子?雖然目前上麵還有一個小皇帝呢,但是那又如何呢?當年漢光武頭頂上不也有一個更始帝的麽?

    他現在甚至已經開始思考,為自己的主公鋪路的事情了——當然,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他總會瞻前顧後。因為這樣是不道德的,無義的,甚至說不忠誠的。但是對於朝廷,對於天下的忠誠與對於自家主公,以及天下萬民的忠誠……這一切究竟孰輕孰重,究竟什麽才是真正正確的。自己究竟應該怎麽去做……

    這一切都讓這個年輕人覺得迷茫,甚至有些不知所措。當然與此同時,荀文若也有別的想法——那就是,這些他不太擅長的事情,他知道,有其他擅長的人在做。

    就好像說那個麵色陰沉的程昱,還有如今的河南尹。劉玄德那個寡言少語的繡衣衛指揮使陳叔至……這些更沒有顧忌,更期望劉備更上一層樓的人,很可能已經布置了一張針對小皇帝的羅網。

    他對此略感欣慰,又略感不安。

    欣慰的自然是有人做這個,他就不用傷腦筋了。不安則是因為前麵的一種欣慰的感情,實在是有些虛偽,乃至說偽善……

    這讓他在很多夜晚輾轉難眠。

    “但是,無論如何,事情總要有一個結果。瞻前顧後,顧此失彼,進退維穀……哼……”

    一想到自己可能會與這些自己一向鄙視的詞語沾邊,荀彧就忍不住露出了苦惱的笑。

    然後。

    也就是在劉備與荀彧兩人,君臣之間氣氛不錯的時候,一道緊急軍報傳了過來——那是從南方豫州,關羽處傳過來的——

    “袁本初,表孫文台為豫州刺史,後將軍?!”

    “孫堅,潁川,加入叛軍的行列了。”

    在另一邊,眼看著劉備麵沉如水的將這封信遞過去,荀文若大略掃了一眼,也抓住了重點。

    “主公……”眼看著劉備的心情不太好,荀彧想要開口勸說一下。不過在那之前,劉備便擺了擺手,搖搖頭說道

    “沒什麽,我早有預感,文台並非甘居人下之輩。加入袁紹一方,也是應有之義,隻是有些感慨而已……當年並肩作戰的盟友,現如今卻反目成仇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