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遮蔽戰場

字數:5515   加入書籤

A+A-


                      當那天下無雙的男人,以敵人的身份出現在他對麵的陣營時,強大的壓力幾乎將袁本初壓垮了。

    尤其是在最初的遭遇戰中不利的情況下。

    在陳國北方的五座城市,以最快的速度易手。他甚至不知道那些城邑究竟發生了什麽。

    雖然,他沒有在這些城邑放太多守軍,各種器械物資也並不多。但那好歹是城池啊。原本在袁紹的計劃中,這些城池將是阻擋劉備的第一道防線,將會給他帶來大概幾個月的緩衝期,讓他的軍隊得到更多的修整與加強。但是很遺憾,這些城邑根本沒起到應有的作用。

    他當然聽說過,甚至就近接觸過。那就是劉玄德手下有一支非常強大的繡衣衛組織,或許是繡衣衛滲透進入了這些城邑,而後裏應外合的將這些城邑擊破了。這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可以解釋這件事的理由。

    但是袁紹心中總有種疑惑,事情可能並不如他想的那麽簡單……

    但就算這樣,他也沒辦法知道事情的真相。

    因為在那之前,他根本就無法獲知戰場上發生的一切事情。

    來自幽州的,來自冀州的,來自關中的,來自並州的,來自涼州的……來自北方各地的強力輕騎兵,遮蔽了整個戰場。

    他們配備輕甲,或者是鞣製的硬製皮甲,或者是在皮甲上鑲嵌了些許鐵片,增強防禦力的鑲嵌甲,又或者是無袖的鏈甲衫……理所當然的,沒有戰馬具裝,也沒有全身重甲,在劉玄德的軍隊中就屬於“輕騎兵”。

    ——當然,還有極少數人,配備了從北方邯鄲鋼鐵廠製造出的最新鎧甲——是一體化錘鍛出來的板甲——當然,為了輕便與速度,輕騎兵們配備的板甲部件隻有胸甲一塊,甚至有一些為了追求速度,將胸甲進行改裝,將胸甲後背的甲片去掉,隻剩下前麵的部分。

    這樣隻有前胸板甲,重量甚至比一般皮革甲胄還輕。防禦力更強,而且並不影響行動。

    這也是劉備期望進行改革的騎兵戰術的重點之一。

    以輕量化,但更加堅固的前裝板甲,加上無具裝戰馬組成的快速槍騎兵,其花費的價格絕對要比具裝重騎兵少許多。防禦力也會遜色不少。但隻要實用騎兵牆突擊陣型,他們的衝擊力以及殺傷力就不會遜色具裝的重騎兵太少。

    又因為他們的負重少,所以速度會更快,耐力也會更好。花費價格低廉,所以能夠武裝起來的數量也絕對更多。作為一個偉大的,擁有數千萬人口以及數百萬平方公裏土地。而且還要繼續向外拓展領土的大帝國,劉玄德需要更多的職業化,並且容易普及的部隊——

    尤其是在北方草原如此廣闊的情況下,這種半甲突擊騎兵就要比沉重而不方便,幾乎隻能做決戰之用的具裝甲騎更方便,更具有普及性,而且用處更多。

    一萬隻能做決戰的具裝甲騎,與十萬什麽都能做的半甲突騎。相對來說,劉備自然要選擇後者……

    當然,這並不是重點。與還能思考未來的軍事與兵種改革的劉玄德相比,袁紹幾乎將全部,所有,一切精力都壓在了戰爭上。他關注的重點是這些來自北地的北地騎士們遮蔽了整個戰場,帶來了信息層麵的巨大優勢。

    隨著這數以萬計的精銳騎兵投入,整個陳國的道路,原野,田地,所有地區都有了他們的身影。這讓劉玄德獲得了絕對的戰場主動權,也讓袁本初從一開始,就處於極端不利的情況。

    這種情況下。

    “守城麽?”他忍不住的思考著。

    陳縣的城高池深,似乎可以用來利用一下。這麽一想,他又有些慶幸將陳縣的人全都殺光了。因為這樣一來就不用擔心內應裏應外合。

    但是……

    將三十萬大軍駐守在一座城市內,簡直是再愚蠢不過的事情。

    但是如果分散駐紮的話,又有被人分割包圍,而後擊垮的危險。

    “那麽撤退呢?”

    想到了“撤退。”袁紹又覺得不太對勁——他想到了當年秦楚的最後一戰。楚國傾力動員,最終就是因為一個“撤退”最終被老將王翦抓住機會,死死糾纏追擊攻打,直接全麵崩盤。

    從這一點上看,老王翦的功力深厚,實際上是不在武安君之下的。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年紀足夠大,經驗比死得早的白起更豐富一些。

    當然的當然,這個同樣不是重點。

    “潁水已經封凍,可以橫渡(三國時期的氣候比現在寒冷,淮河是結冰的),就算撤退也無法利用地利之險。更重要的是,倘若撤退,原本因為攻占陳國好容易凝聚起來的軍心時期又要降低,得不償失……”

    心裏麵這麽想著,他咬了咬牙。

    守走兩策都不能行,那就隻剩下一個辦法了。

    戰爭。

    向前。

    主動出擊——

    “但是對方有如許騎兵,怎麽打?!主動攻擊也根本攻不了啊!”這麽一想,袁紹就覺得頭痛欲裂,同時對於公孫瓚的恨意提升到了極限——如果這個混蛋能像之前他們說好的那樣,帶著遼東騎兵與自己回合,自己就不會這麽被動了。

    擁有遼東騎兵的援助,自己在騎兵層麵上,就不用再害怕劉玄德。

    ……

    “那麽,現在,就隻剩下一個辦法了。”

    ……

    在排除掉了幾乎所有選項之後,最後的選項就是最正確……又或者說是唯一的,沒有辦法的辦法——

    大軍,超過三十萬大軍被袁紹擺成了品字型。

    他率領最精銳的一部分在前,緩緩地,步步為營的向著北方前進,擺出了一副想要與劉玄德決戰的態勢。同時另外二十萬軍隊,守備陳縣,作為自己的後路。同時向北,繼續紮營……

    袁紹似乎期望用這樣連營百裏的方式,結營寨以抗衡,抵消劉玄德的騎兵優勢。

    就這樣,190年的十二月份,天氣格外寒冷。劉玄德與袁本初的戰爭,也正式開始。

    在劉玄德將他麾下騎兵大肆撒出的情況下,袁本初做出了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戰術作為應對。在承受著騎兵襲擾,乃至截斷後路,糧道的危險的情況下,袁本初最終還是做出了決定,與劉備正麵決一死戰——

    比起守在陳縣等死,撤退被追擊死掉。這樣的死法似乎更好一點,更具有英雄氣概……?

    “不,不,不,我怎麽能死呢!?”袁本初咬著牙,心裏麵想著“我要絕地反擊!是的,絕地反擊!我還有贏的期望!”

    心裏麵這麽想著,袁本初的大軍以每天大概10裏的龜速前進著。同時,他派出的使者,被劉玄德毫不猶豫的下令砍了鼻子耳朵。

    “戰書?”

    “叛逆沒資格與本侯決戰!”劉備毫不猶豫的說道“要袁本初等著吧,本侯會將袁氏一族誅殺殆盡!!!”

    說完了這樣的話,就將使者丟出了大營之中——

    是的,這段時間,跟在劉備身邊的人們都有種感覺,那就是劉玄德變得更加“殘暴”了。

    殺戮,殺戮,然後還是殺戮。劉備這段時間說出的“殺人”,所下達的命令,恐怕比他之前說過的所有的“殺人”都要多。

    這讓他身邊的人們有些擔憂,擔憂劉備是否是被最近一段時間的局勢刺激的精神有些失常了。

    但是,劉玄德真正的心腹們卻知道,完全不是。

    之所以劉備有這樣的變化,是因為再接下來,他準備做的事情與殺戮有關,要在這段時間盡量完成轉變,讓再接下來發生的事情顯得正常,平淡——

    也就是說,殺戮。

    劉玄德期望借助這次機會,對中原與南方的諸世家展開殺戮。以清洗這個天下。

    原本這在正常年代非常難做到。但是現在,袁本初的叛亂給了劉備最好的借口與理由。

    是的,在最近一段時間,那些兩麵三刀的牆頭草們,察覺到袁本初的頹勢之後,就以最快速度向著劉玄德的陣營派遣了使者,期望能夠通過戰場反正,倒戈一擊,將袁本初賣掉保全自己,甚至借機更進一步什麽的。

    但是劉玄德毫不猶豫,拒絕了所有人的投誠。

    他現在害怕的是袁本初那邊的人不夠多,害怕袁本初那邊的世家不多。怎麽可能給他們跳船的機會呢?

    也因為這個原因,對劉玄德喪失了期望的世家們,不得不全力以赴的支持袁本初。

    這讓袁本初獲得了一些意外之喜。

    也就是說,原本他以為會變得很渙散的軍心,竟然凝聚了不少。

    “難道說,我時來運轉了嗎?”麵對如許多的,爭先恐後向他效忠,說著要將所有一切都貢獻給戰爭的世家代表,袁本初忍不住的這麽想,並且也忍不住的興奮起來了“果然,天時還是站在我這邊的。天下苦劉氏久矣!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最終的勝利必定屬於我!!!”

    在莫名其妙的自我鼓勵一番之後,袁紹的信心增強了不少,連帶著對即將到來的決戰,也帶上了幾分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