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疑犯落網

字數:3363   加入書籤

A+A-


    為防止疑犯逃脫,皇後娘娘特意派遣了侍衛將整個宴會場所都包圍了起來,望著各自身後的侍衛,一時也變得人心惶惶。

    皇後娘娘自然也不想毀了自己的宴會,可既然這些人當中有如此心機叵測之人,她便不能輕易放過,況且若是不查出真相,恐怕會傷了遠在北國邊境的顧惜之的心。

    若顧惜之知道自己疼愛的女兒在皇後娘娘的宴會上被他人所害,而皇後娘娘卻不為顧雨齡做主,嚴懲凶手,怕是會引起戰事的變動,到時軍心不穩,勝仗也會變成敗仗,若皇上追查起來,勢必要怪罪皇後娘娘這個六宮之主。

    於情於理,皇後娘娘都不得不追查此事,無論追查下來是何人所為,都必將嚴懲,才好堵住悠悠之口。

    可到底怎麽查,卻是把皇後娘娘這個後宮之主也難住了,當時眾人都在湖邊尋找七彩錦鯉,誰也沒有注意他人的行蹤,而顧雨齡又背對著凶手,並未看到凶手的真實容貌,一時陷入難地。

    上官爵卻上前提醒道:“既然疑犯是用了迷香,身上定然還留存著證據,而唯一了解這香味的,便隻有顧小姐一人,不如讓顧小姐親自排查疑犯。”

    顧雨齡修習醫術,對各類迷香自是有所耳聞,當時不過一時鬆懈,才被人得了手,此刻腦子裏卻還留著那迷香的記憶,自然能夠分辨得出。

    若真是場上之人所為,疑犯將迷香藏在身上,勢必會留下痕跡,而迷香此類藥材,最是容易粘在衣物上。

    聽到上官爵如此建議,尚書小姐便立刻問道:“若是她顧小姐與他人有仇,豈不是會把這罪名安在那仇人的頭上嗎?”

    “皇後娘娘,顧小姐不是公報私仇之人,凡事最講究證據,既然顧小姐能抓到疑犯,也便有證明那人是凶手的證據。”

    不知是心虛還是對自己和顧雨齡已經生仇而心有介懷,華容郡主很是在意這尚書小姐的行動,便一刻不停地看著她。

    除了讓顧雨齡自己親自動手以外,皇後娘娘也沒有辦法,便讓顧雨齡在眾人麵前查看,務必將真凶查出來。

    顧雨齡卻並未從在場之人查起,而是詢問了皇後娘娘邀請的名單,“若是這名單之中的所有人都在場,那麽疑犯自然也在場,可若是這名單上有名,而人卻不在,疑犯此刻便不在眾人之中了。”

    顧雨齡昏迷已經過去了好一陣子,疑犯自然也有足夠的機會逃脫,而宴會尚未結束,便有人出宮,自然是心中有鬼。

    倘若無人離場,那疑犯自然是藏身於眾位賓客之中了。

    皇後娘娘覺得顧雨齡所言有理,便按著自己擬寫的帖子對號入座,確認了無人離開以後,便讓顧雨齡安心在場上追查。

    顧雨齡緩緩走向眾人,心中無愧之人,自然不懼怕顧雨齡審視的目光,心態良好的賓客,還會向顧雨齡點頭示意,讓她放心查找。

    華容郡主一直盯著尚書小姐,自顧雨齡在場上走動時,尚書小姐的情態便開始顯得不自然,東張西望地,而顧雨齡走得越近,尚書小姐便越發焦急的模樣,又是蹬腳又是四下張望,如此不安,定是心中有鬼。

    永靖公主見顧雨齡經過了在場賓客的一大半了,質疑顧雨齡的判斷,揚聲問道:“你從這麽多人身邊走過,就絲毫不懷疑那疑犯就在這些人當中嗎?”

    顧雨齡斬釘截鐵地回答道:“臣女確信,方才的這些賓客中,沒有一個是用迷香害臣女之人。”

    永靖公主不知顧雨齡哪裏來的信心,便追問道:“顧小姐手上可是已經掌握了足夠的證據?怎麽如此確信?”

    顧雨齡也不再害怕被疑犯逃了,便坦明說道:“那迷香是被人製成了粉末,一旦放在身上,便會留下證據,臣女不才,鼻子卻異常靈敏,也正因如此,才會被害得墜湖。”

    眼見著顧雨齡就要走到自己身邊,而那證據又讓她心中害怕,尚書小姐的表現更是耐人尋味,竟稱自己吃壞了肚子,要開宴席片刻。

    華容郡主卻早已看出了她的小心思,讓侍衛製止了她,“就要排查完了,尚書小姐自可忍耐片刻,待顧小姐且查探過再回府也不遲。”

    顧雨齡走到尚書小姐身邊,立刻聞到了她身上還殘留著的迷香氣味,便立刻遮住了鼻子,避免再此暈倒過去。

    華容郡主立刻讓侍衛把尚書小姐圍了起來,那尚書小姐還不承認,“顧雨齡,你是報複本小姐今日刁難你,所以才特意冤枉我!”

    皇後娘娘等人自是不知顧雨齡還被尚書小姐刁難過,怪不得方才尚書小姐如此激動地出來製止顧雨齡親自查找真凶,就是怕顧雨齡公報私仇。

    “尚書小姐的刁難是一回事,此刻雨齡查的又是另一回事,一碼歸一碼,雨齡還是能分得清事情的輕重緩急的。”

    顧雨齡回頭對皇後娘娘說道:“啟稟皇後娘娘,臣女在尚書小姐的身邊問道聞到了同落水前一樣的香味,是迷香無疑,皇後娘娘可差人檢查尚書小姐的衣物,是否殘留迷香粉末即可。”

    皇後娘娘將信將疑,讓自己身邊的嬤嬤們把尚書小姐帶進一間房內,不一會兒,便拿著一張盛著粉末狀的紙出來了。

    “回稟皇後娘娘,這些東西都是從尚書小姐的衣服上搜到的,奴婢等人已經先行試探過了,確實有異香。”

    嬤嬤如此回稟,皇後娘娘心中也確認了是尚書小姐用迷香害了顧雨齡,便讓嬤嬤們把尚書小姐帶出來問話。

    尚書小姐卻是打死不認,上官爵輕聲提醒顧雨齡,切莫冤枉了人,免得因此召來尚書大人的報複。

    早上之事,也是上官爵廢了一番口舌才把事情壓了下來,若再被顧雨齡挑起,便是不容易處理了。

    顧雨齡卻不肯放過尚書小姐,讓人把那些粉末倒在一隻玲瓏小巧的瓶子裏,再摻了些水在裏頭,封了瓶口,再用火來燒著,不久後看著瓶子裏已經出現水珠,顧雨齡便將瓶子打開,差了一個丫鬟靠近瓶口,隻見那丫鬟聞了那瓶子裏的香味,便立刻昏倒在地。

    早早等候在場的禦醫上前為丫鬟診脈,確認是中了這迷香而昏倒在地,如此,眾人才算是真正相信了那些迷香的威力。...“”,。(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