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不一樣的花束

字數:283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空姐妻子的秘密 !
    公司外聯部的部長跟我報告了收容所相關事宜的進展。他告訴我,已經跟本市的政府教育部門進行了洽談,他們同意撥調一些小學,定期到收容所去,對這些流浪孩子們進行臨時教育,保證他們也能接受基本的教育,並且教育部門不向收容所收取任何費用,還免費為這些孩子提供書本和文具。這確實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流浪兒童的教育問題一直是讓政府很頭疼的問題,現在,雖然孩子們因為沒有監護人,而不能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但建立這樣一個臨時的公益性教育機構,也能讓孩子們接受一些基本教育,能夠讀書認字,不至於當個文盲。隻要有了受教育的機會,他們就有可能通過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
    除此之外,宣傳部的小江也給我帶來了好消息。他把自己做的“春榮收容所”的宣傳網頁拿給我看。網頁簡潔而不失溫馨,原來小江在接到我交代的任務後,還親自去了一趟“春榮收容所”,拍了很多收容所的照片回來,網頁上展示的那些廖姨和小朋友們的互動照片,孩子們的飲食、住宿和日常生活,以及他們對於知識的渴望,這些都在網頁中展現得淋漓盡致,既讓人為這些孩子感到同情,但也並不賣慘。可以說,網頁做的很是成功,小江做事很認真,雖然這不屬於我們的業務範圍,他也似乎沒有馬虎,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少年一定會大有作為的。
    小江又把網頁放到了百度搜索的第一名位置,很快,就有很多人關注春榮收容所的情況,網頁中設置了贈款和贈物選項,瀏覽網頁的人可以自行選擇為孩子們獻愛心。
    另外,小江還製作了春榮收容所的微信公眾號和微博公眾號,同樣展示了春榮收容所的全貌,設置了捐贈選項。小江發動公司所有人員,關注了這兩個個公眾號,還呼籲大家多跟自己的親朋好友推薦一下這兩個公眾號,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公益活動。果不其然,群眾的力量就是巨大,不到半天的時間,微信公眾號的關注就已經破千了,而微博號的粉絲關注早就上萬了。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春榮收容所,通過各種方式送去他們的愛心。
    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我為自己能夠替孩子們做點事情,感到幸福,夏舒的感受也跟我一樣。
    周末,我們帶著淮傑去了春榮收容所,看望那些流浪孩子們,也順便了解一下收容所的現狀,當然,也是陪著淮傑來看看他的小夥伴們。
    去之前,我們通知了阿玉,畢竟他在孩子們的事情上也出了力的,他對孩子們的關心,一點也不比我少,我覺得應該帶上他一起,去見證孩子們的生活改善。
    我、淮傑、夏舒、阿玉,一行四人到了春榮收容所。因為提前跟廖姨打過電話,我們的車還沒開到收容所門口,遠遠的,就望見她在收容所外麵站著等我,她的身後是一群小朋友,其中一個孩子手裏抱著一大捧花。
    我們下了車,廖姨很激動地跟我握手。然後,是那個抱著花的小女孩,把花送到了我的手裏。我感到有些受寵若驚,連忙蹲下身子,接過小女孩手裏的花,連聲說謝謝。
    這是我收到過的最特別的花。這不是一般花店裏的鮮花,而是用手工紙折出來的一朵朵花,又用報紙包裹成花束。我注意到這些花並不是一個品種,而是有幾種不同的紙花,並且花的顏色也是各種都有,搭配得很是奇怪。
    “楊老板,孩子們昨天聽說你要來,每個人都給你折了一朵花,說要表達他們對你的感謝。我們收容所能有今天,真的是感謝楊老板的幫助,出錢又出力。”廖姨對我說道。
    “廖姨,你客氣了。我能幫到你們,我也很開心。要說感謝,還要感謝廖姨收留了這些孩子,給他們一個家的溫暖,你每天照顧十幾個孩子們,你才是最辛苦的。”我說道。
    我這番話絕對不是客套話,而是認真的。因為廖姨真的很辛苦,一個五十來歲的女人,獨自照顧這麽多的小孩子。而我所做的,不過就是利用自己的人脈,為孩子們捐到款,不過就是吩咐自己的屬下做一些事情,我自己親力其為的實在太少了。要是讓我像廖姨一樣,幾十年如一日地照顧著孩子們的食宿,不求回報,我想我可能堅持不了。所以,我很佩服廖姨,現在像她這樣的人已經不多了。
    “楊叔叔,楊叔叔,這個玫瑰花是我折的哦,好不好看?”孩子群裏一個稚嫩的聲音傳進了我的耳膜。
    “那個鬱金香是我折的。”
    “滿天星是我折的。”
    “我折的也是玫瑰花。”
    ......
    一群孩子嘰嘰喳喳地說著,跟我介紹他們都折了什麽花。
    我很是感動,對孩子們說道:“孩子們,謝謝你們。這些花很漂亮,我很喜歡,你們簡直太棒了。我從來沒收到過這麽棒的禮物,我一定會好好珍藏這花的。”
    “好了,孩子們。楊叔叔他們才開車過來,咱們讓他們進屋坐吧,別在這裏站著累。大家既然已經把花送給楊叔叔了,那麽,按照規定,該去上課了啊。”廖姨跟孩子們說道。
    孩子們很懂事,沒再繼續跟我們打鬧了,就一個個和我們打過了招呼,回去收容所上課了。與淮傑所在的正規學校不一樣,這些孩子們讀書,都是那些老師利用周末和假期擠出時間來做誌願者,所以,對於淮傑來說,放假的周末,恰恰是孩子們難得的上課時間,他們也很珍惜這個機會。
    “楊老板,咱們也走吧,我跟您介紹一下,收容所現在的情況。您請。”廖姨在送走了孩子們之後,很客氣地跟我說道。
    “廖姨,您也就別叫我什麽楊老板,這樣叫,我都覺得怪難為情的。其實我哪裏算得上是老板。還是叫我小迪或者小楊吧,親切自然一點,沒那麽生疏。”我跟廖姨說道,一直被她叫做楊老板,我心裏老覺得很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