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誌
字數:3880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無限世界直播間 !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巡視組?”嘉靖皇帝念叨著這三個詞。【愛去△小↓說△網w qu 】
譚克微微一笑,“陛下,正是巡視組。說起來,這也是後世新華的特色。我想拿來在大明一用,試試效果如何。”
嘉靖聽到巡視組乃是後世新華朝的產物,下意識就興奮起來。
這新華乃是上古三代以來少有的強大之國,連妖物成精都管,想必這新華朝的巡視組也是不得了的事物。
“仙師,朕相信你,仙師要做這巡視組組長,那便做去!”
嘉靖皇帝語態溫和,但是話語裏自然而然含著一股籠蓋四野的氣勢。
譚克俯首躬身,“多謝陛下信任,臣一定不辜負陛下所托。”
“不可!萬萬不可!”嘉靖皇帝一把拉住譚克的袖子,“仙師乃是仙人,怎麽能對朕稱臣,這不是折朕的福麽?”
譚克不動聲色的擺脫嘉靖的拉扯,恭敬的回道:“陛下,我現在是在陛下手下做事,就必須拿出做臣子的態度來。請陛下知曉這點。”
嘉靖還是執意不肯接受譚克這樣的自稱,“仙師,你和朕手下那幫子庸碌蠢臣不一樣!仙師要是執意稱臣,那朕寧肯把仙師供起來!”
意識到嘉靖皇帝在這一點上非常執拗,譚克也隻好稍稍讓步,譚克想了一下,對嘉靖說:“陛下,你看這樣如何?私下無人之時,我與陛下便互稱同誌便是。待在朝堂之中,我還是要向陛下稱臣的。”
嘉靖也不是個傻瓜,他知道自己在朝堂中稱呼譚克仙師,一定會引來全體臣工的極力反對。
“同誌,同誌,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誌。好稱呼!好稱呼啊!朕與仙師的目的,不都是改這大明的天命嘛?”嘉靖撫掌而笑。
“陛下,現在還稱我仙師麽?”
“咳咳!”嘉靖皇帝幹咳一聲,試探的對譚克喊了一聲:“陳克同誌?”
“朱厚熜同誌,你好。”譚克笑著答應,還伸出一隻手來。
“陳克同誌,這是何意?”嘉靖皇帝好奇的望著譚克伸出來的。
“朱厚熜同誌,這是同誌之間的禮儀。代表著相互之間的問候。”
譚克對嘉靖解釋說,老實說,能不用陛下陛下的掛在口頭上,譚克心裏是很高興的。他到底是現代人,而且在這個世界,他能算的上半個仙人。對一個在他心裏其實已經死了好幾百年的封建皇帝稱臣,不過是出於現實需要。現在和嘉靖同誌相稱,心裏反而多了些真心實意來。
嘉靖不知譚克心裏在想些什麽,他隻是覺得非常新鮮。自古以來,做皇帝都是孤家寡人一個,身邊雖有太監,也不過是座下的家奴走狗罷了。
把一個仙人變成自己的同誌,嘉靖心裏也很得意。
當然,這也是因為譚克有仙人的神力,還給了嘉靖足夠的好處,要不然,換個人想跟嘉靖稱同誌,嘉靖大概轉眼就讓禁軍砍了那人。
嘉靖皇帝學著譚克的樣子,也把自己的手伸了出來。就這樣,一個主神空間裏主播,和一個知道了曆史的火係超能力者皇帝,完成了一次曆史性握手。
接下來,將是這個奇怪又充滿戰鬥力的組合,綻放他們光彩的時刻。
……
裕王府內寢宮。
一個瘦弱的身軀在憂急地來回疾走。裕王的大妃李妃算算日子,已經快要生產。可這幾日,李妃的身體狀況卻不大樂觀。先前李妃就莫名其妙暈過去一次。王府裏的禦醫過來看了一遍,說李妃身體虛,這回生產也許會遇到一些小問題。
裕王瘦弱的身軀走到門邊停下了,他麵對窗欞,似乎要透過厚厚的皮紙望向一個他望不見的地方。
一個清臒的隨員走到他的身後:“王爺,王妃是足月生產,母子都會平安的,您不要太急。”
說話的是裕王府詹事譚綸。
裕王回頭望了一眼譚綸,嘴裏卻說起了關於欽天監監正周雲逸的事來,“聽說周雲逸已經找著了,他是自己回家的。本來已經要被執行杖刑,結果一陣怪風把他救了。這是天佑我大明!”
譚綸先是一愣,接著說道:“周雲逸是為了我大明,為了天下的百姓,上天自然會保佑這等賢臣。隻是周雲逸現在又被西廠的番子收押起來,不過性命卻是無憂。這回朝中上上下下都盯著西廠,他們不敢做手腳。”
裕王:“周雲逸那邊暫時無事,我現在是擔心高拱和張居正他們哪,嚴家父子一定會在正月十五的朝會上發難……”
一絲憂慮浮上了譚綸的麵容,他的目光也望向了窗欞外。
玉熙宮外間大殿
殿外的溫度雖低,這裏的空氣卻很溫暖,不過注射了絕境病毒的嘉靖皇帝根本不怕冷。他兩眼盯著手裏的厚厚的書本,這書本卻不是之前的明史,而是一本中國近代史。上麵記載著中國自1840年以來直至現在的170多年的曆史。
嘉靖剛開始翻看這本譚克給他的書籍,看到英國的堅船利炮打開中國的大門,嘉靖覺得心頭有一團火在燃燒。他拿起輕咳一聲,目光投向對麵的譚克。
嘉靖皇帝已經很努力在壓抑內心的怒火,可講出口的話還是像沙粒一樣粗糙,“陳克同誌,這清國皇帝怎麽這般迂腐。和又不和,戰又不戰。明明戰場上打不過,還抱著天朝上國的架子!”
譚克聽了嘉靖的話,心裏高興起來。麵前的皇帝經過自己投入後世書籍的不斷熏陶,世界觀已經和原來的封建君主不可同日而語。作為一個自小接受皇室教育的封建皇帝,嘉靖在這麽短的時間裏能這麽清晰的看待問題,說明這個皇帝在政治上的確有著過人天賦。
“朱厚熜同誌,我認為你不能單純的把問題推到滿清皇帝的頭上。在那個曆史時期,整個華夏遇到的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不要說滿清皇帝,就是整個華夏的士大夫階層,乃至底層百姓,對於泛海而來的英國軍隊都是手足無措。在英軍對華作戰行動之中,隻要英軍付錢,當地的百姓都會為這些侵略者提供後勤保障和人力資源。”
砰!
嘉靖皇帝的眼裏冒出火來,他麵前的桌案被燒穿一個洞,早就習慣了嘉靖情緒失控的譚克視若無睹。
“這些百姓難道不是我華夏苗裔麽?”
“朱厚熜同誌,這就是近現代民族國家和封建國家的區別。隻是這民族國家又是個大課題,等你讀了更多我帶來的書,了解更多後世的概念,我們再來討論國家的民族主義也不遲。”
(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