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麟成望龍之勢

字數:6731   加入書籤

A+A-




    太京共有十八座城門,  其中百姓可用的大約十座。

    麟成門是南城三座城門之一,也是最大的一座,  城外就是著名的焦柳道百裏亭。

    車隊排成一列,  另外一個門洞是達官貴人們的通道。

    來到城門下,高大的城牆擋住了墨鯉的視線,他戀戀不舍地收回了目光,  轉頭就對上了孟戚若有所思的臉。

    “……”

    難以形容的尷尬。

    尤其墨鯉現遠處行來的車隊裏,  有很多人都這般仰著頭眺望。

    事實上,佇立此處遠望山勢還有個說法,叫做觀龍。

    還有好事者喜歡跑到不同的城門看山,太京城內望山的效果遠遠不及曠野,而身在山中,  又不得見龍。陳朝曾有狂士,  仗著一身好劍法,居然闖到了皇城,  爬上承天閣想要觀龍,結果地方高是高,離山也近了,龍形反倒沒那麽逼真。

    很少有人第一次進城時,不被上雲山吸引。

    “果然是龍氣所在,  太京曆經數朝不衰,原因在這裏。”

    “不錯,  久聞上雲山之名,  今日一見,  當真非同凡響。”

    身邊的旅人一句接一句的稱讚著,墨鯉與孟戚互相望著,氣氛更尷尬了。

    最後還是孟戚率先打破僵局,幹咳一聲道:“說起來我都已經到了平州麻縣,明明再往前翻一座山就是竹山縣,結果卻錯過了一睹大夫……”

    “孟兄!”

    墨鯉本能地打斷了孟戚的話,神情微妙。

    如果他不阻攔,孟戚想說什麽?

    一睹歧懋山的真容?可是歧懋山看起來十分普通,除了有靈氣,跟別的山沒什麽分別。

    墨鯉又後知後覺地想起了一件事。

    歧懋山是個古稱,其實應該叫雞毛山來著,之前跟孟戚談論的時候,孟戚根本不知道自己不是人,也不知道龍脈是什麽,提了一次也就過去了。

    如果孟戚到了竹山縣,就會現雞毛山是竹山縣靈氣最盛的山,那他是雞毛山龍脈的事根本瞞不住!

    這麽重要的事他竟然忘了,還想著日後帶孟戚回去見秦老先生?

    真是太過大意,墨鯉暗惱。

    墨鯉不擅長掩飾眼神的變化,孟戚一眼就看了出來。

    然而孟戚把這份懊惱的情緒誤會成另外一個意思,心想大夫真有趣,看一看誕生出山靈那座山有什麽要緊?按照平州府誌,那附近的山還不少,麻縣的雞冠山,竹山縣的雞毛山等等,還有玄石峰這樣的荒山……

    難不成就是那座黑漆漆光禿禿的荒山,才讓大夫這樣緊張?

    呃?

    大夫原身是魚,通體漆黑,還沒有毛……這麽說來……

    滿山都是黑色石頭,草木不生,山中唯有一片湖水還有生機?

    話說原形的毛,跟樹木茂盛到底有沒有關係?孟戚努力回憶自己冬天變成沙鼠的時候,毛是不是短一些,然而沙鼠的形態照鏡子很困難,站在水邊又看不清楚,這還真沒個準。

    一想到墨鯉誕生的那座山是禿的,孟戚就有點心疼。

    不不,他不該在意這些。

    大夫這麽好,怎麽能用有毛沒毛來衡量呢?他喜歡的是墨鯉,不管墨鯉是何處的山靈,他都一樣喜歡。別說禿山了,就是半截兒山,或者一個小土坡也沒問題!

    其實毛也不是特別重要,鱗片也很好啊。

    烏黑亮,光澤很美……對了,如果是金色的,那就更好看了。

    孟戚有些恍惚。

    兩個人同時神遊方外,隻聽身後一聲大喊:“喂,你們還進不進城了?站著不動擋路做甚,兩個大男人好端端的,互相看著什麽呆?難不成沒帶路引?”

    這一嗓子嚷得四周的人齊刷刷扭過頭。

    眾人指指點點,小聲議論。

    如果不是看在孟戚長得不壞,他們很有可能就要招呼城衛過來了。

    “抱歉,我與兄長出門辦事,心裏愁,一時失神了。”墨鯉回過神,無奈地向著四麵拱手示意,還專門給身後的人道了歉,這才拽著孟戚繼續排隊。

    按照律法,出門忘記帶路引的人,抓到了同樣要受罰,有原籍的還原籍,嚴重的還會有牢獄之災。

    孟戚手裏那份路引,是寧長淵給他們準備行囊的時候送的。

    路引分為很多種,最簡單的一種便是“某縣某鄉某人欲往何處辦何事”,時間地點都會寫得非常明白,然而路引是有期限的,短的一個月,長的一兩年。

    楚朝立國之後,對路引稍微放寬了幾分,除了允許商隊走得更遠,在異鄉停留的時間增加,還加上了書院學子出門遊學的路引,以及方便醫者在附近兩三個縣城行醫的路引。

    這兩種路引放條件非常嚴苛,每年衙門都有限額。

    想要遊學用的路引,須得有秀才的功名。醫者路引,則要衙門與鄉紳擔保,可以說得到這樣的路引,跟名醫招牌也沒什麽分別。

    薛令君給墨鯉偽造的那張是遊學路引,時限三年。

    寧長淵通常給人偽造的是探親路引,也就是最簡單的一種。

    想好去什麽地方,拿著路引出就行。雖然到了那個地方沒有戶籍仍是黑戶,但是天下大亂久矣,北方天災連連南邊打仗不休,到處都是流民。隻要人老實能幹活,被鄉民接納了,到時候繳納個三十文錢,就能順利地把戶籍報上去。

    盡管曆朝曆代的管製都十分嚴格,然而被約束在土地上的,始終隻有普通百姓。

    隻要有錢打點衙門,得個路引並不難。

    墨鯉一邊等著進城,一邊低聲問孟戚:“那些江湖人難道個個有路引?”

    “那些門派在當地很有勢力,自然有辦法,至於別的人無非就是偷搶或者買。”

    孟戚剛說完,就看到前麵城門官帶著人盤問一個小商隊。

    “你們路引上寫了從邯鄲到去魏城采購布匹,怎麽跑到太京來了?根本不在一條路上,來人啊,把他們拿下!”

    那商隊的管事連聲告饒,然後塞了一些銅錢過去。

    “魏城物價大漲,我們回鄉實在賺不到錢,隻能到太京販賣。這位官爺,還請高抬貴手。從前我們也是這樣……”

    “從前是從前,現在國號是齊,你以為還是楚朝嗎?”城門官掂了掂手裏的錢,沒好氣地說,“告訴你,最近官府了告示,有江洋大盜試圖潛入太京,所以管製非常嚴格。你們也就是犯在了我手上,不然把你們當做江洋大盜的同夥抓起來!還不離去?”

    商隊的人走南闖北,十分會看眼色。

    聽了這番話,又見那城門官一努嘴,神情帶有幾分催促之意,頓時了然。

    匆匆謝過一聲,帶著車隊掉頭跑了。

    “還有你,你們路引上寫著陳麻子、王四牛等十六人運貨入京,怎麽隊伍裏多出來一個人?”

    “……這,這是我們在路上撿的人,快餓死了,隻求一口吃的。”

    城門官驅趕道:“我不管這個人從哪兒來的,反正隻許十六個人進城,你們也想得一個勾結江洋大盜的罪名嗎?”

    那十六個挑夫嚇得連連搖頭,隻得拋下那個路上認識的人,獨自進城去了。

    那人失魂落魄地站在原處,立刻有門卒過來把人押了就走。

    墨鯉神情微變,這不是什麽江湖人,可能是逃出雍州的流民。

    那些太京戶籍的百姓,取出了出城領的路條,便從容地進去了。

    墨鯉分明看到其中有兩個江湖人,他們的路條是怎麽來的?這會兒是不是有兩個太京百姓被困在城外回不去?還是已經被門卒暫時關押起來了?

    孟戚忽然從行囊裏取出鬥笠戴在頭上,還給墨鯉也扣上了。

    “孟兄?”

    “感覺會不順利,以防萬一。”孟戚解釋道。

    預感很快就應驗了,當隊伍輪到他們,孟戚先取出路引。

    負責查驗的門卒先是命令他取下鬥笠,跟掛在城門上的通緝犯畫像對照,結果自然不是,門卒被孟戚的臉晃了下神,渾渾噩噩地正要把路引遞過去,那城門官忽然上前一步。

    “你是太京人士?”

    城門官之前查核的時候,除了沒路引的,基本都放了別人一碼。

    可是現在他目光厲然,像是要看穿孟戚,身體緊繃手掌按在右側佩刀的位置上。

    孟戚一見他這個姿態,心想這個城門官難道不是真正守門的,而是早就守在這裏的錦衣衛?他有些驚訝,皇陵之事驚動6璋,還能說情有可原,難道“前朝國師”出現的江湖傳聞6璋也聽說了?

    城門官掃了一眼門卒遞上來的路引。

    ——孟戚之前要求寧長淵偽造一份太京的路引,寧長淵最初拒絕了,因為京城人無論到哪裏都要被人多看幾眼,覺得不夠安全,最後看在墨鯉為野集眾人治病的份上,還是給了。

    “太京安平坊孟學文……這是你從何處盜來的路引?”

    “這就是我的。”孟戚不動聲色地說。

    “我看不是,要不要去安平坊查一查有沒有孟學文這個人?”城門官厲聲嗬斥。

    從他的態度上,孟戚覺得這人可能不是找“孟國師”,否則沒膽子在他麵前咆哮。

    “我看你就是近日試圖潛入京城的江洋大盜之一!”城門官冷哼道,“老實交代罷,你是什麽來曆?青城派?春山派?天子腳下,爾等江湖人何敢放肆?”

    “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麽,在下一直居住在太京。”孟戚還想從這個城門官那裏打聽消息,不得不繼續跟他周旋,一口咬定自己就是太京戶籍。

    墨鯉既是擔心,又覺得這一幕荒誕。

    太京龍脈竟然被攔在城門外?

    “胡說八道,太京之中如你這般容貌的人,哪裏有我們門卒不知道的?你根本就不是太京人士,除非你活到現在從來沒出過城!再一個,城中的美男子根本沒有一個姓孟,美貌女子也沒有!”城門官得意地說,“所以這路引一定不是你的!”

    墨鯉:“……”

    孟戚:“……”

    不對,他出城的,隻是可能沒走城門直接翻牆了。

    又或者外表看起來有八十歲?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