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認捐

字數:5695   加入書籤

A+A-




    “你說什麽?本宮親自出麵邀請權貴之家的命婦入宮?這是什麽意思?”太子妃對於慧心的提議,第一反應是防備和質疑。

    慧心看著太子妃滿臉的不信任,不由暗暗歎氣。她和太子妃的恩怨屬於私怨,而太子此刻卻是確實需要太子妃的幫助。她希望太子妃可以摒棄之前兩個人的個人恩怨。共同輔佐太子,幫太子渡過目前的難關。於是放低了姿態,恭謹地對著太子妃道:“現在殿下遇到了難題,需要有人出麵幫他聯絡權貴,一起出手,把韋相對米糧的壟斷打破。這樣,既可以解京中的危機,又可以防止韋相那邊的人再攻擊太子。”她說著將謹玉跟她分析的利弊關係跟太子妃一一道來。

    太子妃之所以被選為太子妃,自然是確實有她的過人之處的。聽見慧心的這一番講解,她一直以來覺得迷惑的地方終於豁然開朗。

    怪不得最近太子忙得這樣腳不沾地,也累的這個樣子。自己父親雖說在前朝沒有少為太子出力,但是若是沒有在最關鍵的地方幫上太子,也還是枉然。幸好胡慧心今日把這些關鍵的事情跟自己提了,不然自己的眼睛還盯在族人的收益那裏。實在是差點因小失大了。

    胡慧心說的沒錯,目前,要幫助太子建立良好的聲譽,以取消韋相那派的人對太子的詆毀,還非得自己出麵不可。胡慧心空有一腔熱情,有一個聰明的腦袋,也還是為自己做了嫁衣。

    不過,想到胡慧心居然比自己更加接近太子,而且能夠從太子那裏知道前朝動態,從而可以做出及時有效的應對,她又不由不嫉恨和忌憚。

    目前雖然自己是太子妃的身份,可是若是自己一旦有什麽行為不妥,落在太子眼裏,會不會將來地位不保?胡慧心實在是她通往後位的一大勁敵。這個心腹大患一日不除。她恐怕是要一日寢食難安。可是,想起之前的平安符事件,她又按捺下了滿腔的恨意。

    目前,太子的地位遭到空前的威脅。她不能再添亂了。先把太子的地位保住了才是正經。於是,她冷聲對慧心道:“胡側妃有心了!本宮不日即宣宗室貴婦和朝中有品級的命婦進宮,跟她們商議捐獻米糧,以安民心之事!”

    聽她話裏的意思是準了,慧心暗暗出了一口長氣。麵上仍然恭敬道:“殿下仁慈!京中百姓必然會人人稱頌殿下的賢德!”

    太子妃看慧心左右是不舒服的,所以見她領會了自己的意思,便有些不耐煩了。“側妃如果沒有什麽事就先告退吧,我還有一大堆事情要處理。”

    慧心見目的已經達到,自然也不願在太子妃麵前礙眼。微微一笑道:“既如此,臣妾不敢,打擾太子妃處理宮務,妾身告退!”

    待她走的遠了,蕊珠方上前對太子妃道:“殿下怎麽這次要聽她的呢?奴婢怎麽瞧著她像是不安好心的樣子。殿下您可千萬要防著她一點。”

    太子妃理了理鬢角的碎發,歎了一口氣。道:“這回給她搶了先機,我就是不聽他的也隻能要聽他的了!太子目前情況緊急,不容我疏忽大意。這個好人,我不當也是白不當。”

    蕊珠道:“那好,奴婢這就去幫您準備名冊,既然事不宜遲那咱們就把這件事情,越快做好越好。”

    太子妃見她知機,不由欣賞地看了她一眼。“蕊珠,你跟著我也有好幾年了吧!”她和聲問道。

    “奴婢十三歲起就跟著您了。算起來快要五年了!”蕊珠回答的小心翼翼。

    一般主子們問起這個問題,大多不外是兩個原因。一個是打算將丫頭配人,也就是打發出去,最好的借口就是勞苦功高,不能再耽擱了她。一個是看她的資曆深淺。然後視情況而定給她升級,也給她表忠心的機會。現在太子妃的這個問題,似乎是傾向後者的可能性大,不過她還是打疊起千萬般小心,希望自己的樣子盡量顯得中肯。

    “時間過得可真快,一轉眼。你都已經在我身邊五年了。記得當初姐姐把你給我的時候,就說過你最是聰明能幹。”太子妃提起了過往,蕊珠的心終於定了下來。當年確實是她的長姐把自己送給太子妃的。太子妃和她的長姐關係一向親厚,現在她提起長姐,那麽,不看僧麵看佛麵,就算是看在她長姐的麵子上,她也不會隨便把自己打發了的。

    “平陽侯府,肅親王府,成王府,還有恭親王府,這幾家都是宗室裏有頭臉的,你記著一定要放在貴賓席上。尤其是恭親王府,不比別家,乃是正經的王叔,跟當今聖上是同母嫡出的兄弟,千萬記得提醒我,不要失了禮數!”太子妃拿到了花名冊,便一口氣點了這麽多人家出來。

    聽她重點提起恭親王府,蕊珠不由提示道:“說起來,恭親王是皇上的親兄弟,不過他們家的睿王妃倒好像跟那個胡側妃深有淵源。”

    太子妃一愣,問道:“哦,還有這等事?我之前倒沒有留意,隻知道她乃是盤龍郡主。卻原來跟太子側妃還有聯係?”

    蕊珠道:“您忘記了?太子側妃就是從盤龍郡來的!”太子妃擺擺手,“我現在記性確實是不好了,自從生完嘉蔭,我就感覺記性大不如前!”她說著又想起當時生嘉蔭時慧心跟她之間的舊賬,不由又心頭火起。胡慧心,走著瞧,總有一天,自己要將她徹底踩在腳下!

    收到太子妃的在禦花園賞花的請柬,那些命婦們都是一大早就梳洗打扮完畢了進宮來。

    畢竟太子妃作為未來這個宮裏的女主人,她們是一定要跟她搞好關係的,不然將來誰也吃不消未來皇後的枕頭風。

    看著畢恭畢敬在自己跟前的那些外命婦,一股驕傲的情緒油然而生。太子妃故作矜持地跟眾人見了禮,便請眾人坐下。

    “最近禦花園的金桂開的甚好,我想請眾位夫人一起過來評賞一下,也算是我辜負了它。”聽見太子妃這樣的開場白,眾位夫人臉上,都帶著不以為然的笑容。

    金桂飄香的時節,其實已然快要過去。太子妃這個時候借著金桂來說話。無非是找個借口讓他們進宮而已。至於進宮了想要幹什麽?那可就不必太費心去想了。

    最近太子因為米糧的事情被攻擊了很多,太子妃請的人家非富即貴。顯見的是要她們出手相幫的意思。隻是來的這些人心思也並不是全都純正的。

    有些人是一心巴望太子好的,所以太子妃一旦召喚他們立刻就來了。擺明了態度支持太子,也可以算是在太子身上的一種投資。還有一些人則是持觀望的態度。韋相和太子之間的爭鬥。各有勝負。想那韋相到底薑是老的辣,說不定就被他把五皇子抬起來了。之前宮中可是有傳聞皇上最寵的他皇子,乃是五皇子。若是現在就對著太子投誠,將來翻盤的時候就一點都沒有退路了。有這種想法的都是一些人老成精的勳貴之家。他們家世超然,背後又支持著許多朝臣。所以謹慎,小心不比常人。今日因為太子妃相邀,他們礙於太子妃的麵子,不得不來。隻若是事先沒有想好怎樣分辨,自然也就不會把這麽多人加入進來。

    “宮裏的桂花今年開的可真好,我今日可是一定要好好的賞個舒服。也不枉今日,進宮一趟。”說話的是吏部侍郎的夫人金氏。

    她一開口就立馬有人,開始找茬:“,中秋的時候也見過您啊往年難道沒有所獲宮嗎?我記得今年中秋這時候還在宮裏遇見過你。”謊話被戳穿,吏部侍郎的夫人惡狠狠的瞅了瞅看台。說他的那個人乃是一位尚書夫人。他們兩個的相公是宿敵,自然兩人碰見了也是,互不相讓。

    如今進了宮中,那位尚書夫人,又開始找他的茬了。侍郎夫人看了一眼太子妃,見她似乎沒有注意她們兩個人的動靜。便暗暗威脅了一句:“韓夫人,這裏是宮裏,你可千萬別壞了規矩禮儀,再被人叉出去。到那時,可就沒有人可以幫你了。韓大人到時說不定也要翻臉無情。”

    聽她這樣子的惡意威脅。韓尚書的夫人氣得直打哆嗦。可是礙於太子妃在場,她到底不敢發作。

    她們兩人的小動作,太子妃其實都看得一清二楚。雖然太子妃很不屑這兩人的為人,不過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她自然隻能裝作糊塗,故意不去理會。

    有宮人裝上了紫薯做的點心,太子妃便趁機招呼眾人:“這道點心其實並沒有什麽特殊,不過食材倒是個罕見的。據說是以紫薯做成的。今年糧食似乎歉收,這個紫薯居然也能夠登上大雅之堂了。大家快嚐嚐,跟平常的薯芋有什麽味不同。”

    有那響應太子的官員夫人。便立即響應太子妃的號召,取了一塊點心放到嘴裏去嚐。嚐完後又立馬點頭稱讚。而那觀望派的人,卻是不緊不慢,見太子妃沉下臉色,方才拈起一塊,放在嘴中有些味同嚼蠟。

    待眾人都嚐過了,太子妃見時候不早,便開始切入正題。“諸位夫人,想必大家在宮外,比我見識更加廣博。本宮雖然身在深宮,竟然也聽聞民間傳言,今年京城,米價大漲,老百姓苦不堪言。本宮聞聽,實在心有不忍,故而特意教諸位前來,咱們借賞花之機,也做一些善事,為子孫後代積德。”

    聽見太子妃這樣說,恭親王妃第一個心中就有了數。她這是衝著幫太子去的。最近京中流言四起,皆有中傷太子的成分,均對太子不利。這樣的情景,恭親王當然是不樂意看見的。太子的母族式微,目前應該是最適合登基的人選。若是太子不定,那朝中將又掀起風波。

    五皇子目前年幼,將來登基,有韋相在背後撐著,難免弄權的嫌疑。這是皇帝,和恭親王兄弟,最最不願意看見的情景。皇帝之所以會寵韋貴妃所出的五皇子,其實就是不把他當成接班人的意思。

    想皇帝對太子當年何等嚴厲,太子幼年喪母,在皇後手中討生活,明知太子不易,皇帝也不肯伸手幫忙。就是要看著太子,自己跟皇後博弈,自己為自己的地位奮鬥。如今太子年長,皇後身故,又沒有,任何外戚可以幹政,正是皇權獨立最佳的時刻。

    若說有外戚,也就是目前的太子妃父親和胡側妃的父親目前都算是朝中大員,不過兩人,官位旗鼓相當,能力也是各有千秋。正形成一個巧妙的平衡。所以,這又是對太子來說是個絕妙的好消息。

    所以她第一個站起來明確支持太子妃:“太子妃身在宮中事務,心係民生,實在是了不起。不知道殿下有什麽主意可以讓我們也出些微薄之力?”

    有了恭親王妃的出麵,其他立誌擁護太子的官員夫人,也都紛紛附和。

    太子妃見眾人給她捧場,也就順勢說道:“最近京城米價貴的驚人,我聽說比之荒年都要貴了些許。這樣的米價,像咱們這樣的人家可能不打緊,那些平民百姓,可能就隻能餓著肚子了。本宮心中好生不忍,今日借賞花之機,可否請諸位和本宮一道,為京城的百姓提供個一些米糧,讓他們可以得以果腹?”

    聽太子妃這樣直接說出來,眾人都覺得太子妃似乎有些情急,不過聯想到太子目前的境況,又都不由釋然。

    “殿下慈悲為懷,我們當然是惟殿下馬首是瞻。不知道,殿下決定如何提供?”恭親王妃既然已經出了一回頭,自然不介意再次出頭。

    “本宮決定由本宮認捐一千斤米糧 。各位量力而行,不必拘泥,隻要有心就好! ”太子妃一開口就是一千斤,在場的無不被她嚇了一跳,這也太狠了吧?(未完待續。)

    ps:  一更(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