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橘子橘子
字數:6044 加入書籤
清晨。
梁知帶著梁玉回鄉過程中,坐在馬車上,頗為無聊。
鳥鳴,清風,經過大街,賣包子麻圓豆漿等皆是早餐鋪子。
人過往和善,新舊務實店麵前,擺攤的擺攤,看貨的看貨,無人喧嘩,皆因此時來者熟人多。
這時候,梁知說:“吃個橘子吧。”於是他剝了個小橘子。這是上次去看望受傷員工時家屬送的,蜜橘。
梁玉也剝了個大點的橘子。她吃了一瓣,便對梁知說:“像壞了一樣。”
這時候,梁知把小橘子分了一半給她,說:“你再嚐嚐這個?”
“不了,”梁玉努努嘴,“不好吃。”
梁知笑了,說:“這才過鎮子,路還遠,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我給你講個故事?”
梁玉喜歡聽故事,便愉悅了,期待,說可以。
這時候,天降微雨,風塵竟起,於是馬車便快了。
梁知就把放橘子的袋子放在一邊,把手上的小橘子吃完,便對她說:
曾經有個人,叫孔如文,那年他四歲。
一日,家長的壽宴上,孔如文的母親讓他把一盤梨子分給兄弟們,於是他做了,且按大小來分,最大的給大哥,第二大的給二哥,直到自己,拿最後一個,卻已經是整盤梨子裏最小的了。
長輩在一旁便問:“你為什麽把最小的梨子分給自己呢?”
他原想說,小梨子正好吃完,大梨子吃不完沒準還要挨打啊。
可轉念又想,為什麽母親讓最小的我分梨子呢?事情怎麽會這麽簡單,估計是想考驗我了,他們這群凡人大概是先入為主,認為大的便是好的。
而我選了好的怕是證明不會謙讓,同理,反過來,我選小的沒準還說明我是謙讓,其實不過是吃個梨子罷了,我隻因為夠吃,小梨子吃又得完,這才是對我好的,可我為什麽不說,兄長們比我大才該多吃點呢?
於是孔如文就對家長說:“我是覺得,兄長就應該吃大梨子,而我就應該吃小梨子,因為兄長就是兄長。”
但他又反問兄長:“阿兄弟們嗬,倘若是你們誰先分這梨子,你們該如何分呢?”
大哥先說道:“我身為長兄,自然要讓著弟弟們了,先給小弟弟你最大的。
二弟,若是你分,你會如何呢?”
二哥說:“你們何苦為難我呢?那我反問大哥了,你自己吃的是大的還是小的?”
大哥不悅,便又說:“我當然吃最小的了。”
二哥嗬嗬了,又說:“那我也吃最小的,若問這最大的誰先吃,我還真的有點糊塗了。”
“大哥二哥莫急,”這時候孔如文說:“按大哥的說法,他願意把最小的給我,那你給他他還不是給我嗎?可我得到了還不是先給大哥?
所以二哥你這大梨子是要給大哥的,因為我願意給大哥的緣故。”
“好。”家長樂了,說,“這孩子真不簡單啊。”
大家長誇讚了,後麵的小家長果真附和,誇孔如文。
孔如文一聽,美滋滋,便想,原來還可以這樣,被人誇的感覺真好。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看到許多書,大抵有和自己差不多的,不管是大哥還是小弟,隻要把“大梨子”分給別人,把“小梨子”分給自己,就會得到誇讚,簡直爽歪歪。
“嗬嗬。”他想,做人不正是如此嗎?得到誇讚的感覺真好,如果我的故事也能寫入書裏,不就被更多人誇讚嗎?
可我做了些事,不被人知道怎麽辦?
對了,記下來!他一想到這,便不覺得更有信心了。如果他把自己的好事記下來,不就好供人寫進書裏嗎?尤其是一些小事,看起來微不足道,我更要記,因為小事容易忘記的。
不要說我了,那些偉大的人小時候的故事不都是這樣嗎?倘若他不告訴寫書的,誰會知道呢?
有一次,孔如文扶老奶奶過路,把她送到家裏,老奶奶問他:“小夥子,你叫什麽名字啊?”
“我就是個普通的小孩子。”他想,這樣的說法是不是太沒用了,倘若我說我是孔家的孩子,老奶奶不就感謝的是我和我的兄弟們嗎?
倘若我是孔家的後生,老奶奶感謝的不就是孔家所有的後生嗎?
“我是孔聖人的後人。”最後,他說。
老奶奶大喜:“不愧是孔聖人的後人啊。”
他聽了,美滋滋,於是趕緊回家,生動形象的記在本子上,想著將來考個狀元什麽的,好拿出來給人編寫。
他發現,自己越顯得謙虛,越顯得不求回報,越顯得默默無聞,得到的誇獎就更多,就更容易被人拿出來教育別的人,那就越爽。
可是好景不長,他家裏後來出了事……
“你知道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麽道理嗎?”梁知這時候看著認真聽的梁玉問。
“所以我要吃小橘子咯?”梁玉睜大眼睛說。
“大點的橘子,”梁知說著拿出了一個大點的橘子,“你看,它都有點膨脹了,那是虛大。”
梁玉默默拿了個小橘子,剝開來吃,發現好甜啊。
“梁知,是不是有些橘子一生下來就大,有些就小呢?”梁玉問。
“有些橘子生的早,有些橘子生的晚,但所有橘子一開始都是小橘子。”梁知說。“但有些橘子大了,就會膨脹,皮都變軟了,不好吃。”
馬車慢了下來,雨停了,他們到了鄉下的家裏。
梁知把梁玉抱下來。
“可這些橘子皮怎麽辦呢?”梁玉問。
“我們把它收起來,做黴豆腐吃嗬。”梁知說著,於是就收好橘子皮,放在放滿橘子的袋子裏。
“可大橘子皮不會難吃嗎?”梁玉又睜大了眼睛。
“不會的,都是橘子,外麵的皮都差不多,大橘子皮更多呢。”梁知說。
梁玉說她要提著袋子,於是梁知把袋子給了她。
隨著馬車再次遠去,他們來到了家裏。
梁母還在菜地裏忙,她聽到門外的動靜,於是就放下了手頭的事,出來迎接。
她看到了梁知和梁玉,於是就高興了。
梁知看到母親,看她還是穿著舊時的衣裳,便說:“我也該給您買件好點的衣裳了。”
“不用了。”梁母說,“這件很好了,等需要的時候我會跟你說的。”
“那好吧。”梁知說。
“奶奶好,我們帶了橘子來呢。”梁玉說著,笑了笑。於是從袋子裏先掏出個小橘子給她。
“哦好。”梁母也笑了,說自己愛吃這個。
……
……
……
做飯。
他們首先需要剝竹筍,那是一條條的長竹筍,青綠色,裏麵很嫩,都是需要從各個地方扯出來的。
梁知與梁玉共同剝竹筍,那長長的竹筍,嗶剝裏外,不時還能拿出一片葉子當口哨。
他們都願意認真剝竹筍,還說,等吃完了要到林子裏去扯些回來。
他們剝完竹筍後,用門前井水洗了一下,於是就成了。
吃飯的時候,竹筍和酸菜炒在一起,那味道,就是竹筍之春天的味道和酸菜的陳年的味道在一起了。
今天他們還吃了雞蛋,母親說,這幾天家裏的雞終於下蛋了。
除此之外,還吃了蘿卜燉排骨,炒豆角,青菜等。
“都是家裏小菜,估計你們吃不慣了。”
“不,還是這好吃。”梁知說,“我大概此生最愛吃的還是這些,您要是能跟我們一起住城裏,那該多好,我隨時可以買下一座島。”
梁母說:“我在城裏,也許就變了呢?
你還是好好帶著玉兒,實在不行,放在我這裏便好了。”
“我正有此意。”梁知說,“我且把女兒放在您這裏,希望您好好照顧她,而身體還是好的。”
梁玉說自己能不能和梁知一起留下呢,梁知說,不可以,我還有事要做,它關係到很多生命。
他們吃完了飯,梁知和玉兒洗碗,母親又去午睡了。
他們便來到菜園裏,來到竹林下,隨著走進山之深處。
雨後的濕潤之味很明顯了,某些坡處還是有些打滑,但他們還是走了。
……
……
……
梁知又要乘車回去,母親和梁玉等著,在那裏看。
梁知收了些竹筍回去,又對母親和梁玉說:“我要走了,可你們不必憂傷,因為我很快便回來。”
母親和梁玉信他,並紛紛與他擁抱。
“對了,你的豬小妹還沒拿呢?”梁知說著,很快從車上拿來放在梁玉手裏,
等梁知又上了馬車,招呼祥子最好快點,因為遲暮即將來臨。
祥子快速駕車,後,後來,梁母把手輕輕放在梁玉的肩膀下麵一點,她們便轉身回去了。
(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