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墓中墓

字數:4963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金梅瓶最新章節!

    第一百七十九章墓中墓

    就在我又消滅了一隻怪物之後,我以為我安全了,但是就在我想要從那怪物身下爬出來的時候,突然上麵的那隻怪物突然就向著我跳了下來。

    我怎麽忘記了還有一個怪物啊。

    這下慘了……

    我幾乎是用盡了全力的把我身上的那怪物給給推了下來。

    果然人在麵臨死亡的時候,會爆發出自己無限的潛能。

    我也不知道我哪裏來的那麽大的力量,從我身上的怪物下麵爬出來之後,我就開始瘋狂的向著出口跑了過去。

    但是我明顯的是嘀咕了那上麵怪物的實力,就在我爬出來的時候,那該死的怪物就已經出現在了我的麵前。

    但是因為那上麵的怪物掉下來的速度太快了,力量也大,導致底邊都傳來了一陣轟隆的聲音。

    我甚至都感覺到地麵的震動了,這怪物怎麽會有那麽大的力量啊。

    眼見那怪物就要衝來了,我隻想快點逃走,但是不知道這大殿是經過太多年了,還是因為年久失修的原因。

    地麵突然就塌了,我還沒明白怎麽回事,我就和那怪物一起向著地麵掉了下去。

    啊……救命啊……

    我條件反射的喊叫了一聲,就向著地麵快速的掉了下去。

    也不知道下麵有多高,更不知道下麵回事什麽樣的情況,這要回掉下去還有活命嗎?

    嘭……

    隨著一聲巨響,我掉在地上摔的我半天沒有回過神來。

    渾身的骨頭就像是斷掉了一般,半天都沒有回過神來,就像快死了一般。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還有一個怪物不知道在哪裏呢?誰知道會不會在我現在不能動彈的時候,來吃了我啊?

    所以我連忙就向著周圍看了過去,但是讓我驚訝的是,周圍居然是一處富麗堂皇的場景。

    周圍的裝飾都是黃金,地上還有不少金銀財寶,而在大廳的最中央居然還有一個座椅,上麵也是布置的異常奢華。

    我看的是驚訝不已,而那怪物我尋找了一圈,居然剛好就掉在了一處尖銳的木棍上,就那麽被刺死了,我這人品啊,今天也不知道怎麽回事,會那麽的好。

    看著下麵這富麗堂皇的場麵,再想起上麵那充滿機關的環,我突然就明白了,感情這是墓中墓啊。

    是所謂的墓中墓就是在已經建成的墓室下部再造一個隱蔽的墓室,如同二層樓房。將假的棺槨和並不珍貴的隨葬品放於上層,尤多注重放置壇壇罐罐,以迷惑盜墓者。真正墓主的棺槨和珍品則放於下層,也稱為暗室。

    另一種方法就是在主室之外另辟側室,側室可以與主室直接相鄰,也可以通過一個長短不一的暗洞在別處另行開辟,一切要看具體地形地勢和可能給盜墓者造成的錯覺程度而定。

    盜墓者行盜的規律是從一個明顯陵丘頂部或側部,由上往下,或斜著向下打洞。

    有例外者則先打豎井,再於豎井底中打橫洞,平著進入墓室。但無論如何,不太可能從墓室的底部往上打洞,除非在打豎井和橫洞時,水平高度已超過了墓室的深度,那麽隻有再從下往上鑽。

    這樣的情況偶爾有之,但畢竟屬於極少的例外。如果發生了類似例外,盜墓賊斜穿打洞正好打到了暗室中,或真的是由下往上鑽將出來,正好碰上下層的暗室,那麽鬼神也沒有辦法加以保護,墓主隻能自認倒黴了。

    據說武則天的乾陵地宮就是以迷宮構成,當年的設計者頗費了一番心思,盜掘起來極其不易。盜陵者即便找見了乾陵墓道入口,從墓道進甬道、前室,也隻能盜走很少一部分寶物。

    因為大量的陪葬品被放在後室,而後室則是另辟一通道與甬道相連,入口處又做了偽裝,與通常的構造大不相同,極不易被發現。

    當1960年農民炸開一道裂口,考古人員清理並進行試掘時,發現位於主峰南麵半山坡偏東處的塹壕隧道口,就是修陵者做的一個假地宮,其目的在於誤導,將盜陵者引入歧途。

    後來因國家文物部門聞知此情,不同意繼續試掘,隧道口回填,這個假地宮與真正的地宮有沒有關聯,內部結構如何,世人也就無從知曉了。不過從已發現的這類迷宮墓葬看,不外乎在下層和旁側另修暗室模式。

    盜墓者在打洞盜掘時,首先遇到的必是上層墓室。當人進入後,自然是收拾外部的隨葬品,然後劈槨拋屍折騰一番。若入葬的年代與被盜的年代相隔久遠,盜墓者的疑心不會太大;若相隔年代較短,這就牽涉到棺內的屍體問題了

    。假如盜墓者在死者入葬後不久進入墓室,於燭光燈影裏好不容易劈開棺槨,準備發一筆橫財,卻發現棺內隻有幾個破瓶爛罐,或幾件不值錢的破銅爛鐵,並無屍體存在,聰明的盜墓者立即就會明白,這是個假塚、假室、假棺,真正的墓主人一定藏在別處。

    這個時候,盜墓賊很有可能是懷揣一種被愚弄的憤怒,與得不到珍寶不甘心的雙重心理,開始在上下左右用盜墓工具四處挖掘敲擊,以找到真正的藏寶之所。

    為了防止這種凶險的情況發生,作為墓主的家屬,通常的做法是:一旦墓主死去,在停屍的幾天內,火速派人四處打探誰家近期有人死去,埋葬何處。

    等一切偵察清楚,則於夜深人靜之時,找親近之飼那木蚩勒叻嗇梗逋銑鱟半麻袋,先行放置於墓主陵墓上層的棺槨中。待真正的墓主入葬之時,由一線的內情人專門給這個替身換上衣服,做一番偽裝,然後蓋棺走人,封閉墓門,此事就算萬事大吉了。

    當盜墓者進入墓室並劈棺拋屍後,雖見陪葬器物較少,與自己的預測出入較大,但因一時並無明顯破綻暴露,很可能藉此被蒙混過關,墓主得以長久地在地下安息。

    1959年,山東安丘縣在興修牟山水庫時,發現一大塚,墓室早已被盜一空,屍骨被拋出棺外,地上滿是砸碎的陶器與瓷器,還有一些零碎的器物散落於墓室各處。眾人見狀,認為不過是一個通常被盜的大墓而已,並未引起特別注意。

    想不到幾天後,一個娶不到老婆的光棍青年,因整天憋得心慌意亂無處發泄,用手中的鎬頭在墓室內亂撞一氣,突然感覺腳下不對勁兒,靜下心來重重敲去,地下發出咚咚的聲音。

    眾人聞知圍攏上來,出於好奇,一頓亂刨硬撬,竟出現了奇跡。當一塊大石板被撬開時,下麵埋藏著一個完整的墓室。此室比上層略小,但建造得卻比上層華麗,室內高台上放有兩具棺槨,棺槨旁有幾個大小不一的隨葬箱,這顯然是一個暗室。

    眾人見狀,紛紛跳將下去,舉起鎬頭將棺槨和隨葬箱劈開,開始搶奪器物。棺內屍體保存尚好,被搶奪者拖出拋至一邊,隨葬器物很快被搶奪一空.

    極為有趣的是,那位光棍青年在陪葬箱中搶得了兩個壇子,打開蓋一看,壇子裏盛著滿滿的酒水,芳香四溢。有一平時嗜酒者走上前來要親自品嚐幾口以示鑒定,喝了幾口後大聲叫好。其他的人一看墓中竟有如此好酒,皆紛紛擁上前來品嚐。

    一陣混亂過後,兩壇美酒盡空。幾天後,安邱縣文化館文物幹部聞知其事,專程前來調查,將部分被哄搶的文物收繳,但兩壇酒已進入了眾人的肚子,無法吐出,隻得作罷。

    後來據研究,此墓為一處明代早期墓葬,兩壇美酒也自然屬於明代,很可能就是著名的安邱景芝“白幹酒”的前身,對研究山東最古老的酒作坊和最好的酒——景芝酒的來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可惜的是兩壇酒點滴未剩,徒喚奈何了。

    這種以迷宮式埋葬來反盜墓的方式,馮素弗墓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1965年,遼寧省博物館考古人員在北票縣西官營子村將軍山東麓馮氏陵園“長穀陵”所在地,發掘了一座十六國時期北燕貴族馮素弗夫婦墓。

    據《晉書》記載,馮素弗為北燕天王馮跋之弟,北燕國的締造者之一,死於太平七年(公元415年)。

    該墓是關於十六國時期考古的重要發現之一,對了解當時中原和北方民族的文化關係有重要價值。據發掘簡報說,馮素弗墓分兩座,同塚異穴,都是長方形石槨結構,東西向。

    槨頂蓋以極厚的石板,槨內繪壁畫,有星象、人物、建築等內容。馮妻墓室早年被盜。槨內有一犬,棺內有幾塊碎骨。馮素弗墓土壙的西壁有小龕,內放陶罐、牛股、肋骨等物。

    木棺彩畫羽人、建築等圖像,棺環、棺釘鐵質而飾金,說明當時沿用漢製,皇族勳臣葬用“畫棺”。

    而我現在所處的這一個墓穴很顯然就是這樣的墓穴,雖然我不是很懂,但是我平時就喜歡看一些鬼吹燈這樣的小說,要我說起來還真的能說出點門道。

    所以當下來的還是我就知道這個墓穴肯定沒那麽簡單,指不定還有著什麽等待著我去發掘……(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