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小小年紀

字數:5876   加入書籤

A+A-




    黑子步步緊逼,局勢越來越不利,之前那一次必殺之局尚且有著一子可以回旋,離鋒雙眼通紅的盯著棋盤

    烏木做的棋子,閃閃發亮,棋盤中間室四個篆字,楚河漢界,金絲鑲嵌,古色古香

    棋以至此,它隻有一條路可以走,但他這麽早的就把自己的意圖暴露出來,有些不在他的計劃之內

    可他也隻能這麽做了,白子落在黑子中間,局勢再度變化,白龍一分為九,九條小白龍,守望相助,圍殺

    這一棋路,是他偶然之間想到的,坊市間有一種東西叫做九連環,九九連環,隻能一次性完全解開

    劍客沉默不語,雖然他本來就說不出什麽話,過了半晌,黑子落下,一氣嗬成,兩人你來我往

    互有傷亡,小白龍隻剩下了三條,但是劍客,同樣隻剩下一隻手,九九連環,九為極致

    進入他的勢,離鋒有著絕對的信心,可就在這時,黑子再一次落下,劍鋒直指棋眼

    離鋒心中大吃一驚,劍客是如何看出他的棋眼的,片刻之後他不再糾結,而是飛快的思考著

    他找出了劍客的棋眼,但是這個劍客水平很高,進攻的同時做好了防禦,他若是想完成必殺一擊,至少兩步

    圍魏救趙,哪裏有魏讓他圍呢,突然,他眸光一閃,他可以用一條小白龍作為一個炮灰,擋住劍客的必殺

    果然,下一招,劍客屠了一條小白龍,繼續劍指棋眼,而這個時候,另一條小白龍趕到,與此同時

    僅剩的一條小白龍吃掉兩顆黑子,對著劍客的棋眼撲去,勝利的曙光在向離鋒招手,隻要他防住這一波攻擊

    兩人就進入到勢均力敵的地步,離鋒揉了揉腦袋,劍客不再進攻而是轉身向著僅剩的小白龍奔弛而去

    兩人不斷的落子,行雲流水,白龍艱難地前進著,滿身鮮血,隻要她死掉,離鋒再沒有任何機會

    但隻要有一線希望,離鋒都不會放棄,他相信他可以堅持下來,沉悶的氣氛聚集在白龍的身上

    突然,一顆黑子落在白龍的必經之路,它落了一子,吃掉了擋在路上的黑子,白龍奄奄一息

    眼中金光閃閃,棋局上的白龍,劍客,仿佛在他的眼中不斷的閃現,她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那一瞬間,他似乎看到了很多東西,離鋒落了一子,落在黑子的後方,孤軍深入

    很好,劍客沒有意識到她的威脅,白龍倒在原地,劍客折身而反,一步一步走來,離鋒全然不顧

    繼續落子,劍客距離自己隻有一步之遙,一道白光乍現,宛若一柄長劍,直衝雲霄,帶著滔天的煞氣

    一劍,劍客的棋眼被滅,他贏了,離鋒長長的呼了一口氣,一子險勝,隻有一招的差距

    “小小年紀,融匯道禪,神機妙算,有套有勢,潛龍治水,後發製人,攻防轉換,古今儒將,不過如此”

    “前輩,你可以說話?”

    這個問題注定沒有答案,因為劍客在說完這一句話之後雙手歸於原位,一切恢複了平靜

    道家講究陰陽,白為陽,黑為陰,離鋒手持白子,是為陽,佛家講究以靜製動,即所謂的勢

    白龍為陽,一路殺伐,實為誘餌,九九連環,看似殺局,實則陷阱,若是解,劍客注定損兵折將

    最後那無關緊要的幾顆白子,實為真正的殺機,攻防轉換,這一盤棋之中,離鋒隻用了一次

    但他成功了,一招險勝,之所以一直不用,他想讓劍客認為他隻會進攻,隻會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防守

    俗話說先發製人,後發至於人,這話在離鋒這裏不適用,在圍棋上同樣不適用,棋局如同戰場

    千變萬化,計劃計劃的再好,也沒有變化來得快,因為你永遠猜不到對手的下一顆棋子會落在哪裏

    宮殿的牆壁轟隆隆作響,離鋒一行人走了進去,看了一眼劍客,轉過身繼續向前走去

    這個棋局作為進入的條件,到底是為什麽呢,離鋒想不通,一行人慢慢的走著,風景如畫,離鋒感歎著吳王的豪奢

    這裏和生前的宮殿比起來也一點都不遜色,吳王還真是懂得享受,可這樣的地方會有殺機嗎

    若是有,那真的就太不和諧了,血腥的撕殺發生在這樣的美景之中,可惜

    眼前的美景用多少言語去形容都顯得蒼白無力,離鋒突然想起了一首詞,年少時他和婉兒在太白鎮後山的溪流邊唱和的柳七郎的詞

    柳永何許人也,北宋初年著名的詞人,雖然晏殊說柳永之詞多豔俗之作,難登大雅之堂,但柳永對於詞的貢獻卻是遠大於晏殊

    詞這種體製起源於唐朝,有一句話叫做詞隨燕樂起,它本就是隨著宴會之樂而興起,在秦樓楚館之中歌女舞姬淺斟低唱的東西

    似乎很多東西都是由俗到雅,以詞為例,在整個唐代,詩歌創作事無巨細,幾乎無所不包

    那麽宋朝作為又一個王朝,肯定不會走唐朝的老路,因為在詩歌領域唐朝就是一座巔峰,那麽怎麽辦呢

    宋朝人就想了,那就求新求變吧,詩歌多為雅作,言誌之需,宋代一求新就走上了輕浮**的路子

    比晚唐五代甚至更遠的齊梁時的宮體豔情詩更為輕浮,這也就有了宋初的西昆體,也就是楊憶,錢惟演這些人

    後來呢,有一位國子監叫石介,矯正這個西昆體的風花雪月,但是矯枉過正,又形成了太學體

    也就是險怪艱澀,就像純粹說理的詩歌,枯燥乏味,不僅沒有形式上的藝術美,內容上也沒什麽可取之處

    這也是為什麽歐陽修在倡導詩文革新的時候要革除西昆體,太學體的原因,要說宋代的詩歌

    愛國與憂患是離不開的主題,或隱或現吧,這些東西可以在蘇軾,範仲淹,王安石,陸遊等等詩人中看出

    為什麽有這樣的主題,很簡單,宋朝一直被人欺負啊,心裏肯定有憂患之情啊

    其實離鋒更欣賞的是宋代人的那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態度,他們既心憂天下,建言獻策

    平時又有著自己的自由追求,這是宋代人獨有的,在宋代之前,文人追求的不是仕宦之路就是隱逸之路

    這一點大家仔細想一想就可以明白,陶淵明,嵇康,司馬相如等等是吧

    其實宋朝人挺好的,並不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很多時候隻是就是這樣,深究的話會看到另一片世界

    仕隱結合,也可以說是儒家與道家的結合,也可以說是儒釋道三教合一

    單憑這影響了我們這麽久的精神,價值取向,我們沒理由去說宋朝人什麽,那是曆史,無法改變

    重要的是不要人雲亦雲,宋朝隻是軍事上不行而已,經濟上宋朝在當時的世界首屈一指,科技上更是如此

    比如說宋朝的天工開物這本奇書,你若是研究古代的科技,我保證這絕對是第一本你搜索出來的結果

    朝代和人一樣,不可能十全十美,各個方麵都十分強盛,宋朝積貧積弱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家可以想一下

    宋太祖是如何登基的,在什麽樣的環境下登基的,黃袍加身,晚唐五代的亂局,手下將領今天可以擁戴他當皇上

    明天看他不順眼就可以逼宮換一個皇帝,宋太祖很清楚為何大唐會滅亡,那就是藩鎮割據,將領擁兵自重

    安祿山史思明把大唐的國勢都給打沒了,宋太祖已經做得很好了,杯酒釋兵權,而不是狡兔死走狗烹

    但就算是宋太祖也不會想到大宋會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會**成那個樣子,凡事都是一把雙刃劍吧

    宋朝為了打壓**,每個官吏都是高官厚祿,讓你不想**,因為不用**你想要的都會有

    但人啊,是不會滿足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現在我們回到宋朝的創新之上,詩歌方麵上麵已經淺談了一些

    現在說一下詞,這個晚唐五代啊,詞的體式主要以小令為主,也就二三十個字吧,柳永大力創作慢詞

    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壇上小令一統天下的局麵,從此小令與慢詞平分秋色,這不僅是字數上的增加

    更是一種體製上的擴大,詞不是詩歌,詩歌可以含蓄蘊藉,境界很大,字數很少卻有一種很大的境界

    詞是為了什麽,是為了抒情,二三十字是很局限的,柳永的創新增加了詞的表現內容,而在詞史上,柳永也是創用詞調最多的

    相傳有一百多個,這也是為何離鋒喜歡他的原因,就如同之前顏若水看不起"ji nv"時的回答一樣

    都是為了生活,他們本身並沒有什麽錯,這多少受了一些柳永的影響,柳永在詞中打理描寫"ji nv"

    不止是聲色犬馬,更有著他們的不幸和她們從良的願望,或許這些是他為人詬病的原因吧

    而在他的詞作中也有清新流麗的,比如說離鋒和婉兒在溪邊唱和的那一首望海潮,雖說多少有些誇張,但其語言境界,不減唐人高處。吳王墓中的景色,或許隻有這首詞可以表現出語言上的蒼白無力吧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吳越之地,古來繁華,漫步在吳王墓之中,離鋒雖然沒有去過江南,但此時卻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

    這就是帝王塚,而為何要破了棋局才能進入呢,這位吳王到底有著什麽秘密

    離鋒不斷的思索著

    筆下讀,更多精彩閱讀,等你來發現哦。

    手機站:(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