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 未雨綢繆
字數:5408 加入書籤
如果佛山在這曠日持久的戰鬥中失敗了呢,這個門派將不會存在,萬丈書院僥幸有人可以活下來
那是因為一個書院的影響力是有限的,而傳承千年的佛山,牆倒眾人推,絕對一個弟子都活不下來
想到這裏離鋒有些明白掌門為什麽要神秘一些了,他可是佛山的精神支柱,要是他倒了,佛山滅亡的日子就不遠了
當掌門確實挺累的,這也就能說明為什麽有人喜歡當副將而不是將軍了,有人挾天子以令諸侯,扶持一個傀儡掌門等等事情了
有很多俗語說的挺好的,槍打出頭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些掌門操心的事情卻讓離鋒此時有些黯然神傷
他是有野心的,要不然也不會踏入這個江湖,軍隊中的他前程似錦,最年輕的千夫長,以一敵十的大戰讓他在軍中聲名鵲起
當朝皇帝更是送了一匹文駟,一柄寶劍,這些東西就連將軍都是極少得到,即使在古代,天子也是很少送出這些東西
據離鋒所知,接受這些東西的人隻要活下來最後都是位高權重,名垂青史,就比如說戰國時候的馮諼
想到這裏離鋒突然想起了關於馮諼的狡兔三窟的故事,那本書叫什麽來著,對,
書名離鋒倒是想起來了,至於馮諼的生卒年,他倒是忘得一幹二淨,他讀書向來對於情節還有結構,語言藝術更有興趣
比如說詩經的什麽賦比興,楚辭的章法,漢代大賦的氣勢,鋪陳排比,小賦的抒情,唐詩宋詞元曲等等可以說的就太多了
就拿唐詩來說,詩派就有很多,又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簡直是不勝枚舉,初唐四傑,上官儀,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王維,孟浩然,李賀,高適,岑參,張九齡,崔顥等等名字瞬間填滿了離鋒的腦袋
至於宋詞,人物也是太多,作品也是太多,不過離鋒第一個想起來的是柳永,那位奉旨填詞,自稱白衣卿相的柳永
而不是李清照,蘇軾,陸遊,辛棄疾等著名的詞人,離鋒不隻是喜歡柳永的詞作,更喜歡他這個人的生活態度
在離鋒心裏,柳永很出色,可以和寫出“念天地之悠悠,獨潸然而淚下,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初唐陳子昂相媲美
不隻是相媲美,他們都是開一代風氣之先的人物,令離鋒心馳神往,元雜劇或者清代戲曲,離鋒倒是沒有太大的興趣
他可以選擇讀話本,但絕不會花時間去看勾欄裏的表演,個人喜好而已,像他這樣的年輕人更喜歡簡單點,簡潔點
一句戲詞的時間他都可以說好幾句話了,還是那句話,好吃不如得意,雜劇雖然生動,但語言節奏太慢了
或許老了的時候心走得慢了就不再喜歡小說了呢,不過清代也是有很多出色的詩人的,比如說馬致遠或者納蘭容若
當然這些都是比較出名的,人的記憶也是如此,都是選擇性的記憶代表性人物或者有特色的人物
至於其他人,不過是浮光掠影了,雖然說文無第一,但誰會記得不太出名的小詩人或者小詞人呢,至少不會世人皆知
一想起清代,離鋒就想起了文字獄還有各種文學流派以及編撰四庫全書的紀曉嵐還有私人藏書家丁丙
丁丙這個名字確實有意思,古代藏書最開始的書目是以甲乙丙丁作為索引的,而丁丙在本草綱目中又是一味藥材,其中深意離鋒至今沒有想通
秦漢隋唐宋元明清如同白駒過隙一般在離鋒的腦子裏一閃而過,他想起了自己在屋子裏坐在椅子上一邊喝茶一邊看戰國策的情景了
書是抄錄的,紙張很厚,這樣就不擔心墨水透過紙張了,但這樣也有一個壞處,若是百萬言的著作
實在是太厚了,不過也是相對而言,以前還是寫在竹簡上的呢,為什麽是抄錄的,因為秦代有一次焚書坑儒
雖然後來多次修複,但是幾千年下來,朝代分分合合,戰爭的時候沒多少人注重文化的,青雲也是如此
上三國下四國爭鬥不斷,這一點從十幾年前的與烈日帝國的戰爭就可以看出來,所以一些家族寧願抄錄也不願意收購古書了
古書確實有價值,但是容易壞啊,古文一個字可能就是一句話的意思,如果破損了,少了一個字
那也就不用看了,所以離家的書閣裏都是抄錄的各種典籍,就這樣離鋒白天的時候跟著潛龍城的拳腳師父練武
晚上跟著識字師父看書,就這樣到時看完了不少書,也算是讀萬卷書了,參軍之後也算得上是行萬裏路
“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這句話奠定了故事的脈絡,而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
在這個時期,大多數達官貴人都喜歡收留各種各樣有一定本領的人,這樣的人被叫做門客,門客三千就是當時的一個盛況
馮諼就是齊國孟嚐君的門客,孟嚐君是誰,戰國四公子之一,名字叫做田文,是田嬰的兒子
田嬰也是鼎鼎大名的人物,在孫臏指揮的馬陵之戰中擔任副將,功勞很大,被封在薛地,人稱薛公
古代的爵位和如今的青雲是一樣的,爵位世襲,所以田文繼承了父親的一切,人稱孟嚐君,他雖貴為相國卻喜愛結交各路豪傑
而且禮賢下士,七國之中有著無數人來到齊國投奔孟嚐君,而馮諼就是其中之一,兩人初次見麵的時候
馮諼穿著一身破衣衫,腳上穿著一雙草鞋,腰上掛著一把劍,但是沒有劍鞘,這樣倒是挺危險的
不僅容易劃傷自己,更會被人誤以為是刺客,不過孟嚐君倒是不擔心,在自己的府邸門口還會出事不成
“先生找我有何見教?”孟嚐君上前一步開口說道
“您看我這樣子就知道我窮的都吃不起飯了,聽說您很仁義,就想來您這裏討一口飯吃”馮諼開口說道
“那你有什麽本領呢?府邸之中門客眾多,但多是有一技之長的人”
“我什麽本領都沒有”
“那就先住下吧”
孟嚐君說完之後坐上馬車離開了府邸,馮諼笑了笑走進了府邸,接下來的一切自然會有下人去安排
隻是這日子卻和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樣,其他門客看自己穿的像個叫花子一樣就日複一日的換著法的嘲笑自己
主要是自己什麽本領都沒有,馮諼聽到最多的詞語就是閑人,雖然住在下等房間,每日粗茶淡飯,但這兩個字讓馮諼更為難受
“那個馮諼在幹什麽?”也不知過了多久,孟嚐君突然想起來前些日子投奔自己的馮諼,於是開口問了下人一句
“他啊,天天都在那裏彈著他的劍,說什麽劍舞,還說什麽劍啊,我的朋友,咱們回去吧,這裏吃飯的時候都沒有魚蝦可以吃”
孟嚐君聽完之後臉色一變,連忙吩咐下人讓馮諼住到中等房間之中,每頓飯都加上魚蝦
馮諼知曉之後在心裏說了一句“孟嚐君果真仁義也,若是他這樣對待門客的事情傳出去,就不仁義了啊”
過了有些日子,馮諼又開始彈劍,一邊彈一邊唱,劍啊,我的朋友,咱們回去吧,這裏出門都沒有車馬
下人將這件事告訴了孟嚐君,孟嚐君一想既然給他吃了魚蝦,準備車馬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就給馮諼準備了一套車馬
很多門客都好奇為什麽孟嚐君對一個叫花子這麽上心,於是門客之間流傳了很多說法,有的說馮諼真人不露相
有的說孟嚐君在收買人心,有的說馮諼和孟嚐君之間可能有什麽關係,有的說馮諼手上有著孟嚐君的把柄,有的說馮諼是國君派來的人
“公子,那個馮諼又開始唱了”
“唱的什麽?”
“劍啊,我的朋友,咱們回去吧,沒有銀兩養活不了家啊”
孟嚐君聽完之後緊緊握住了茶杯,不過片刻之後大氣的一揮手,站了起來,打開了房門
“以後每月給他的家人送十兩銀子,其餘門客皆是如此”
從這以後馮諼再也不彈劍了,孟嚐君的做法不知被誰透露了出去,越來越多的人從四麵八方趕過來投奔
過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孟嚐君當上了齊國相國,坊間流傳其門客三千,其實隻是一個泛指,真正的門客遠遠超過了三千
門客多了,需要用銀兩的地方也就多了,孟嚐君貴為相國,按理說應該不缺銀兩,可他又是四公子之一
注重名譽還有氣度,所以就隻好自己想辦法了,想著想著孟嚐君突然想到在薛城他還有一大筆高利貸
是時候去收一些利息了,隻是這個活費力不討好,又有著諸多掣肘,該派誰過去呢
門客三千一聽到這個消息都是抬頭望天或者低頭看著腳背,沒有人願意去
“公子,要不然派馮諼去吧,這個人生的高大威猛,又會說話,討債的事情讓他去一定能成”
“你不說我都把他忘了,可要是他不願意去怎麽辦?”
“公子,他一定會去的,在您府上白吃白喝一年多,公子有求於他,他若是推脫,以後這齊國,沒有他的容身之地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