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長公主看望蕭太後
字數:5765 加入書籤
第二日清晨,慕容奕果然迫不及待地登了端敬王府的門,在客廳中與自己的王妃姐姐彼此寒暄了幾句。
後來,實在找不到話題可聊,就端正地坐在一張椅子上細細品茶,沒有再言語。
端敬王妃卻有些沒看明白父親這個老來子的此番來意,因慕容奕與自己的年齡有些差距。自己對他一直都是以一個長輩的角度去看待他的。
這個最小的弟弟從小就沉默寡言,不善言詞,但是腦瓜卻很靈光,很聰明。學什麽都很快。而且文采一流。確實給家族爭得了不少光彩。
今日,他忽然到府一敘,不知究竟是什麽原因?剛開始還好,竟是罕見的與自己聊起了家常。
可接下來,就不再說話了。隻坐在那裏靜靜的品茶,不發一言。
也不提出要走,真是令自己猜測不透他心中的想法。
慕容奕也早就已經坐不住了,隻能暗自裝作淡定。見大姐朝自己的方向看了好幾點遍。
卻隻能裝作沒看到,但自己又不知該如何向她提出自己此行的目的。
正當自己坐立難安的時候,就見康樂與身後的是許宛月一前一後走進了廳內。
慕容奕興奮之餘,卻不敢表現得太過明顯。而是緩緩站了起來,朝二人的方向看了過去。
見康樂與自己打了一聲招呼,微點了下頭,作為回應。其實慕容奕對這個小外甥女是有些偏見的。
在他的淺意識裏,作為一個女子就應該是像許宛月一樣,知書達理,性情穩重些才好。
不是像康樂這樣性子跳脫,到處闖禍。雖然自己看不慣她,但從來沒有在姐姐的麵前提起過。
隻不過來個眼不見,心不煩。想到上次在永寧候府中不經意間見到了她。
要不是聽出了她的聲音,就連自己也不知道這個小外甥女已經長得這般亭亭玉立了。
端敬王妃不知慕容奕與許宛月之間發生過的事情,因此隻當兩人是第一次見麵,忙上前介紹到。“宛月,這位是家中最小的舍弟。人稱慕容世子。”
“奕兒,這位是許國公府的四小姐宛月。”
許宛月上前朝慕容奕行了一禮,柔聲地說道:“宛月見過慕容世子。”
慕容奕也忙上前拜會道:“慕容奕見過四小姐,不知小姐的傷可好些了?”
對這番問話感到奇怪的不僅有許宛月,還有端敬王妃慕容惜。
隻見她心中納悶,這宛月在宮裏受傷之事,雖然已經弄得世人皆知。但奕兒的語氣,明顯摻雜著些關心在裏麵。
這其中究竟是何緣故,難道二人在這之前就認識了嗎?看來,隻能等奕兒走後,再向宛月尋問吧!
以奕兒那個悶葫蘆的性子,必是不會與我講明的。
也不知他這性子到底是隨了誰?父親與母親皆是能言善道之人。家中卻出了他這樣一個意外。
“多謝世子爺關心,宛月身體已經好很多了。”
許宛月知道這位慕容世子可是京城所有的大家閨秀們爭相喜歡的對象。自己可不敢與他產生什麽瓜葛?
正想找個借口退下,卻不知該如何說起?畢竟自己曾經受到過人家的幫助。若是冒然開口,隻怕會讓人覺得自己有些不懂禮數。
而這時,因著康樂感覺到客廳的氣氛有些壓抑,率先開口道:“母妃,與小舅父在此聊天,我與宛姐姐就先回房休息去了。”
說完,不等慕容惜同意。拽著許宛月的手就離開了客廳,朝自己的康樂軒走去。
許宛月十分感激郡主把她帶離了這個尷尬的地方。
慕容奕見自己愛慕的人就這樣突然消失在自己的眼前,心中感到十分不舍。
但見她氣色不錯,還是如初見時一樣的美麗動人,心中略微放了心。
當回過神來,見大姐正若有所思地盯著自己,心虛地忙向姐姐告辭道:“小弟在大姐府上也叨擾些個時辰了,現就此告辭了,改日再登門來看望姐姐。
端敬王妃吩咐下人送世子出府,慕容奕頭也不回地轉身出了王府。
慕容惜從中看出了些什麽?但卻沒有作聲。心中存了些憂慮,若不是還好?但若真是如自己所想的那樣,該怎麽辦呢?
端敬王妃麵帶愁容地坐在椅子上呆了半天。
“宛姐姐,聽我跟你說,我這個小舅舅,從小就不太好相處,也不知為何,每次我看見他,我都怕得不行。”
“但不可否認,我小舅舅長得可真是一表人才,而且又飽讀詩書。不怪這京城的大家閨秀們爭著搶著要給他做夫人呢?”
“隻可惜,聽我母妃說,小舅舅他一個都看不上,非說要找一個誌趣相投之人。所謂誌趣相投,自然是要在各方麵都與他匹配了。”
“這京城的女子裏麵,除了宛姐姐外,我還真看不出有哪個女子能符合他說的標準。隻見康樂郡主自言自語地說道。
“其實他很少登我們王府的門的,今日,也不知找我母妃所為何事?”
慕容奕雖然是康樂郡主嫡親的舅舅,但是兩人之間卻不親昵。也很少有交集的時候。
許宛月聽到康樂郡主說的話後,隻覺得這位慕容世子的身份貴重。
他挑選的女子,自然是要在家世、人品、長相上都相當出色的之子才能與之匹配。
自己的目光很短淺,隻想找一個誌同道合之人。哪怕他的家世低一些,但是能與自己互敬互愛就已經足矣。
最重要的是人品一定要過關。至於長相,家世什麽的,卻從未考慮過。
因她知道以自己的身份是不可能嫁到高門府邸做夫人的。但她卻不願意給高門大戶作妾。”寧做寒門妻,不做高門妾。“這是許宛月自己的擇偶標準。
位於皇宮的西南角方向矗立於一座看上去既莊嚴肅穆,又富麗堂皇的宮殿。隻見上麵的匾額上用隸書寫著慈安宮三個字。
一進入正殿,大大小小宮院約有十餘座。隻見太後所住的居所,太和宮裏一片歡聲笑語,中間還夾雜著孩童的嬉笑聲。
“平安,不許在皇祖母麵前如此放肆,快下來。”
“菀兒,出宮這麽多年,這還是母後第一次見到我的親外孫,天可憐見的,這孩子也不也與我生疏。
“長得又如此乖巧可愛,你可不許拘了他。這孩子與你小時候長得可真像,這孩童的性子也像。”
“當初,我還在擔心,若是你生了孩子以後,若是隨了趙駙馬那沉默寡言的性情,可怎生是好?”
“母後,駙馬很好的,兒臣與他相處多年,他待兒臣一直都是真心實意的,絲毫沒有變過。隻見李菀著急地說道!”
“好了,知道你寶貝你那個趙宣,母後又沒有多說什麽?隻要你過得幸福就好。”
此時說話的一位約有七旬左右歲的老人正是整個宣沅王朝的蕭太後。
隻見她發髻稀鬆,鬢角半白。頭發上隻簡單簪了幾隻稀有之物的發簪,臉上的皺紋有深有淺。
早年蕭太後還是靜嬪時候,因後宮嬪妃的陷害中了毒,失了美貌。
先帝李淳也漸漸不再去她的宮中,若不是她生養了一個文韜武略皆為出色的兒子,隻怕靜妃的頭銜還落不到她的身上。
雖然此事已經過去了多年,但蕭靜並沒有因宮中的養尊處憂而變得越發精神抖叟。
相反一看就是有著陳年惡疾的毛病。若不是身在皇宮,時常用著好藥掉著一口氣。隻怕也活不過現今的年歲了。
但見她雙腿橫在一張軟榻之上,長時間都沒有移動過。一看,就是身有腿疾之人。
此刻坐在太後身邊的是長公主的獨生子趙平安。隻見他帶著一個虎頭帽,中間鑲嵌著一枚成色極好的玉佩。
皮膚白嫩,圓圓的大眼睛,睫毛很長,嘴唇紅潤。若不是此刻身著男孩兒裝扮,一定會被人誤認為是個漂亮的女童。
“皇祖母……”
“哎,”我的乖外孫。快到皇祖母這兒來,”
隻見剛才被自己的母親訓斥過的趙平安又要爬到蕭太後的身上。
隻因他覺得眼前的老人十分地慈祥,身上熏的檀香味道份外好聞,所以樂得往她的身邊湊。
長公主見自己的兒子又要爬到太後的身上,急忙過來,把他抱走,交到了她奶娘的手上。
然後,用眼神示意一下。奶娘立即會意把趙平安抱回了長公主的住處。
蕭太後見狀,沒有出言阻止。眼見著奶娘把趙平安抱了下去。知道李菀是在擔心她腿疾的毛病。
長公主的親生母親就是當時在位的中宮皇後。中宮皇後隻有長公主這一個女兒,並無皇子傍身。
隻可惜先皇後在她五歲的時候就過世了,長公主可以說是由蕭太後撫養長大的。
以皇上對公主的喜愛程度,後宮的各宮妃嬪娘娘們都想爭搶著要撫養她。
隻不過先帝爺看好的是盡管身有腿疾,卻心地十分善良的蕭淑嬪。
所以盡管當今聖上與長公主非同親生姐弟,但卻勝似親生。
蕭太後突然開口問道:“我聽宮人們說,許國公家的小姐在宮中出了事,現被皇上下旨在玉章宮靜養。可有其事?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