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魚兒上鉤了

字數:3664   加入書籤

A+A-




    隨著任命結束,幾個人的腳步也漸漸遠去,望著太農令蹣跚的身影,一抹哀傷不自覺在心中浮現,人都會老去,而自己暮年又會不會做錯事呢,劉徹搖頭笑了笑便不再想了,大概是不會的。

    不確定的事,吾日三省是個不錯選擇。

    回過神來,劉徹便一改威嚴和肅穆的形象,再次恢複了普通年輕人的激揚和浪漫,他一邊走,一邊朝殿外候著的衛青喊道:“衛青!衛青!”

    待衛青反應過來是陛下在叫他時,劉徹已經站到他的麵前了,劉徹笑得很燦爛,全然不像個手握生殺大權的君王。

    不由分說,劉徹直接拉起衛青的手,就向外走去,腳步輕快。

    “陛下!您這是……”

    衛青一臉疑惑,似乎是不知道陛下為何傳呼他,又為何這麽急切。

    “愚木腦袋!去看你的姐姐呀!你每日與將士們為伍,不辭辛勞為朕練兵,朕自然應該小小獎勵你,讓你與子夫團聚,休息那麽半天才是。”劉徹小咳幾聲,解釋道。

    這個時候,劉徹所呈現出來的,或者說與衛青一起登上車駕的表情,是親和友善的。

    皇帝這麽做,底下自然是一片驚異,這些黃門們,還未曾見過,陛下與哪個人這麽有親和力。

    包桑見狀,也已經了然了,忙向著伺候在殿外的黃門和宮娥們喊道:“起駕,丹景台!”

    但是這情景,是如此強烈地撞擊了一個人的心,他曾經在劉徹身後當跟班,卻也沒有這種待遇。

    韓嫣呆呆地站在司馬道旁,看著劉徹的車駕呼呼地從眼前而過,似乎忘記了他的存在,隻把一種失落的情緒留在他的心底,這讓他抓狂,卻又是無可奈何。

    這是什麽時候開始的呢?自從有了衛子夫之後,陛下再也沒有讓他參與自己要做的事,他懷念被皇帝隨時記起的日子,可惜這樣的日子,將再也不複回來了。

    一陣秋風慢慢掠過,韓嫣覺得今年的秋天去得太早,而冬天已經不知不覺中統治長安多月了。

    想想也是,曾經李廣、程不識浴血邊關,最終不過當了未央宮、長樂宮衛尉,而程不識依舊在那個位子上。

    東方朔憑借滿腹經綸,屢次奉旨出使,至今仍是個中大夫。

    董仲舒才冠儒林,掀起一場儒風,卻至今在諸侯國為相。

    他憑什麽做到了上大夫的高位呢?就是憑著為陛下找到了流落鄉間的姐姐,憑著能與皇上同甘幾年,憑著能陪陛下到上林苑遊獵。

    想著想著,又是慘然一笑,或許是自已貪心變多了吧。

    就在前不久,那江都王劉建來京朝覲,竟在前往上林苑的道上,誤將韓嫣的馬隊當做劉徹通行,命令隨從,伏謁道旁,極盡尊敬。

    試問當今朝臣中,誰有這樣的威風呢?每每想起這些,韓嫣就會笑,就無法遏止對往昔的自豪。

    衛子夫她更注重內修,不願意給人留下徒有花容,而無才無德的印象。

    現如今,當太陽懶懶地爬上窗欞的時候,衛子夫已經靜坐看書一個時辰了,她起身看了看熟睡的兒子,又繼續坐下看書。

    劉徹打理朝政的時候,正是皇後校點後宮物件往來出入之時分,而這同樣也是她最安靜的時候。

    可她沒有想到,這種安靜被一個聲音打斷了。

    來人就是劉徹。

    “夫人!你看看,朕給你帶誰來了?”沒等包桑進去傳話,劉徹一進丹景台,就毫無顧忌地喊道。

    衛子夫忙放下手中的書籍,誠惶誠恐地起身,忙帶著宮娥們接駕。

    劉徹扶起衛子夫道:“你看看,誰來了?”

    側身看過去,衛青靦腆笑臉顯露在了眼前,衛子夫笑道:“原來是青兒來了呀!隻不過前段時間才有雍城一同隨行,今日又來探親,這不是有些壞了規矩麽?青兒你怎麽跟著陛下一起胡鬧呢?”

    現在衛青反而是有苦說不出,他攤了攤笑道:“臣弟沒有盡到本分,姐姐莫要怪陛下。”

    白了衛子夫一眼,劉徹不滿意道:“你這人怎麽這樣?禮節是固定的,人可不能呆板,去去去,把兒子抱出來,上次去雍城沒看成,現在可得讓兒子好好看看他威風堂堂的舅舅!”

    “行行行,陛下說的,臣妾都領著呢,青兒是自家人,臣妾哪裏會為難他呢?”衛子夫顯然有些意外於劉徹對衛青的維護,啞然失笑道。

    小家夥這時候也已經醒了,被帶過來有些睡眼惺忪,不過他還是笑著撲入了劉徹的懷抱。

    劉徹促使著衛青與小家夥玩耍,與衛子夫一起在旁邊看著,時不時,情不自禁地發出笑聲。

    一定程度上,衛青就是劉據堅實的後盾,衛青的存在,相當於劉據的保護乎,沒有人能破掉盾牌,去離間劉徹與劉據的父子關係。

    ……

    閩越國內部大範圍削弱,最開心的,無疑就是東甌國了,內心膨脹的、新繼位的歐望,頗有些不甘寂寞的味道。

    一個儒雅懦弱的人有了權利,最開始一定是十分想證明自己很勇敢果斷,而歐望現在正是這麽個狀態。

    他渴望大顯身手,把曾經壓在他們東甌國身上的閩越國,狠狠教訓一頓,全然忘記了曾經的狼狽與不堪。

    彌途之際的老國主歐貞鳴,沒來得及托孤大臣去從旁指點兒子,所以歐望的主意,似乎已經是無人可以阻擋了,出兵閩越國,咬下幾塊肉、地盤,成了此刻他最迫切的願望。

    將軍們倒是想阻止,但他們不敢,因為他們隻負責帶兵打仗,一旦與國王對著幹,那就變了一重性質了,可以稱之為叛變。

    將軍的任務無非是領王命,打勝仗,像殺神白起,因為與秦王對著幹,對他撒小脾氣,非得讓秦王先認錯,死活不肯帶兵打仗,最終還不是落得個人死全劇終?

    白起想讓最大的boss向自己認錯,這無疑是找死的一種做法,也是政·治領悟性不太高的表現,遇上了脾氣好點的,還可能說說好話,但要是遇上了脾氣差點的,隻能宣告GG了。

    勢在必行的東甌王歐望,儼然不知道,他已經成為上鉤的魚兒。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