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第 83 章

字數:782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農家夫婦生活 !
    此為防盜章  孫保財剛剛想著明天要辦的事了,沒注意前麵。
    等錢七提醒了, 隻看到了一個消失在角落的身影。
    走近後, 看羅家門前有一捆柴。
    兩人互相看了看, 難道這是林寡婦的追求者。
    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畢竟人家現在算是單身。
    這人能送柴火,看來是有幾分關心在裏麵的。
    這畢竟是人家的事, 於是不在多做停留,往自家門前走。
    現在已經下晌了,天太熱, 兩人直接回屋,等晚一些在去後麵地裏幹活。
    前些天給老杜他們買了些酒菜,額外加了兩百文, 讓他們幫著把挨著曬場的一畝旱地給鬆了土。
    還有把已經挖的坑坑窪窪的荒地整理了下, 現在那裏的地麵, 已經平整多了。
    那畝旱地他要改成水田, 所以現在隻要有空, 就挖鬆過土的旱地。
    把挖出來的好土,都平鋪到東麵的慌地上。
    兩人回屋後,孫保財繼續翻譯書, 還有最後一本雜記了, 今天能翻譯完。
    翻譯到有趣的地方,不時會跟老婆分享下。
    錢七在旁邊看書, 她現在看的是農桑通訣林木篇, 其中有介紹果樹種植的。
    按照書裏說的, 紅棗村這裏的氣候,適合種植葡萄、桃杏、梨、山楂、棗等。
    她在這裏生活十年,棗就不說了,紅棗村就是以種棗樹命的名。
    葡萄在這裏根本沒見過,當然也可能是她的生活層次太低,接觸不到。
    山楂在紫霞山上有野生的,這個她知道。
    野生山楂可以入藥,村裏如果有人采了,都會賣到藥鋪去。
    桃和杏紫霞山上也有野生的,她吃過口感一點都不好吃。
    梨她吃過口感挺好的,在大石鄉集市上,也看到過有人賣,不過很少,價格還不便宜。
    放下手上的紙張,深深的歎了口氣。
    孫保財聽到歎息聲,挑眉一笑調侃道:“這是怎麽了,有什麽愁事跟老公說說。”
    說完放下手中的毛筆,看著他媳婦笑。
    錢七聽後也笑著把剛剛看的那張紙,遞給孫保財示意他看。
    孫保財仔細看過後,知道媳婦為啥歎息了。
    他們家這塊荒地,現在最適合種植的果樹,就是梨樹和山楂了,當然還有葡萄。
    這三樣果樹對土壤的要求不高,而且果樹的壽命長,他們家這塊地倒是挺適合的。
    他媳婦之所以歎息,是生長周期太長了。
    梨樹要五年才能結果。山楂樹這上麵寫的,要兩到四年開花結果。
    至於為何時間跨度這麽長,這上麵沒寫。
    難道是有可能兩年開花結果,也有可能四年。
    至於葡萄樹也要三年才能結果。
    看完後看著媳婦笑著安慰道:“你得這麽想,種一次結果後,能連續收獲幾十年,多合算啊,對不。”
    錢七聽後被逗笑了,好吧,反正這幾畝地也不用交稅賦,就像孫保財說的,想想也挺合適的。
    之所以考慮種果樹,是這地種糧食啥的,也沒啥收成。
    這裏的土不夠肥沃,要養個幾年產量才會好些。
    種梨樹的話,五年後估計她都當媽了。
    到時帶著孩子,漫步在梨花飛舞的梨樹林,想想好像也蠻不錯的。
    於是笑著道:“你說咱們怎麽個種法,還有這果樹苗好弄嗎。”
    孫保財想了下:“梨樹苗和山楂樹苗應該好弄,這東西咱們這地界有人家種,就是少,都是一顆兩顆樹而已。就是葡萄樹苗要托人到臨安府問問了,想來問題不大,葡萄的價格貴,在這裏都是些富貴人家,才能吃的起的,臨安府應該會有。”
    果樹在古代農家種植的少,生長周期這麽長,還要占用土地。
    這要是遇到年頭不好,飯都吃不上,誰會花大量的時間、土地、種果樹啊。
    凡事種果樹麵積大的,基本都是有權勢富貴人家,他們有專門的農莊種植,主要是為了自家人吃和送禮用。
    所以這裏市麵上流通的水果不多,要是種植的好了,其實還是蠻有前景的。
    像很多商戶家有錢,這要是賣給他們,價格高不說,還有可能有額外收獲,收入肯定很可觀。
    到時在弄個限購啥的。。。
    這般想著不由說道:“咱們多種植些葡萄樹和梨樹吧,這兩樣好吃也好賣,而且價格不會低了。”
    “至於山楂樹嗎,還是少種吧,這東西你都不愛吃,雖然藥鋪收,但還不知道收不收自家種的呢,畢竟人家藥鋪,收的都是野生山楂,萬一要是藥鋪不收,或者收的價格低,咱們要是種的多了,也不合算。”
    說道這裏看著老婆調侃道:“難道賣不出去的話,咱倆到時候,做成糖葫蘆賣啊!”
    這話說的把錢七逗笑了,笑著打了孫保財一下。
    笑道:“做糖葫蘆也是你去賣。”
    兩人笑鬧了會,才又回到正題。
    錢七看老公剛剛分析的挺有道理的,想了下道:“那就種幾棵山楂樹吧,賣不出去也無所謂,到時我用來做吃的,反正那東西能放。”
    她隻是不喜歡吃生山楂,做成點心或者放到菜裏她也吃。
    到時過年時,真的可以做些糖葫蘆,給錢家和孫家的孩子們,讓他們分給村裏的孩子們吃。
    “咱們還剩下四畝半地,你打算怎麽規劃啊。”
    那五畝荒地,弄曬場用了半畝地,還剩下四畝半。
    隻種幾棵山楂樹,根本不用占這些地,在崖邊隨意找個地方種就行了。
    孫保財想了下笑道:“暫時先定種一畝梨樹和兩畝葡萄樹吧,剩下的一畝半,我不是讓亮子,幫我帶回來好些種子嗎,咱們留著那地種這些東西吧,在說萬一將來你想弄個魚塘啥的,也有地方不是。”
    說是這麽說,主要還是果樹成長周期太長。
    現在還不知道結果如何,所以不敢都種了。
    怎麽也得留點地,每年能出點錢吧。
    錢七聽了讚同老公的做法,在沒有足夠經驗和把握的時候,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
    現在看來田地這塊,還得指望稻田養魚能成功,這樣的話就來錢了。
    畢竟果樹苗不是種下去了,就不用管了,那是要持續投入的。
    隻要稻田養魚能成功,就能緩解老公的壓力了。
    不希望他在為了賺錢,做些危險的事了,比如押鏢這類工作。
    看太陽已經西斜了,兩人去了後麵地裏,孫保財挖土,夠一筐了他倆一起抬到東麵,倒在地上麵。
    兩人邊幹活邊聊天,時間過的倒也快。
    錢七看在地裏用鐵鍁挖土的孫保財,不由笑道:“怎麽樣,你沒想到,你也會有今天吧!”
    這家夥以前什麽時候下過地,幹過農活啊,就是體力活幹的都少。
    估計以前背的最重的重量,就是她了。
    那還是兩人熱戀階段,她身體不適時背過她。
    現在這人背個百十來斤的東西,都不算啥了。
    孫保財聽了哈哈大笑,搖了搖頭回了句:“沒想到。”
    想到兩人來到這裏後,都改變了許多,心裏不由一陣唏噓。
    “有時候我都忍不住會想,這是不是一場夢啊,讓咱倆來到這裏,重新認識自己,也重新認識彼此,等咱倆領悟了人生的真諦,婚姻的真諦後,咱倆就夢醒了,發現彼此在家裏的床上睡覺剛醒。”
    錢七聽了微微一笑,她也希望這是場夢。
    人生的真諦不敢說,畢竟一生還沒過完,不能太早下定論。
    但是在婚姻上,她是真的反思了。。。
    看筐裏的土又快滿了,兩人又一起抬著倒了,不管是不是夢,這生活還得往好了過啊。
    羅斌打開門,看門前有捆木柴,板著小臉把柴提了進來,拿到廚房放到角落裏。
    看娘看著柴出神,不由歎了口氣走了出去,她娘自己想不通,他也沒辦法。
    走到後院開門出去,坐在台階上手托著腮。
    看東邊地裏有人,知道那是孫保財夫婦,雙眼看著他們愣愣的出神。
    想著娘,想著羅二叔。。。
    他都十歲了,過了年就十一了,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即使娘不跟他說,但光是村裏人的閑言碎語,也讓他明白了,他爹是為了救羅二叔才死的。
    她娘對這事一直耿耿於懷,至今都不能釋懷。
    在他小時候他家門前,每隔十天就會有一捆木柴放在那。
    後來他才知道是誰放的,這人跟他家的淵源,而這人一放就是六年。
    過年時還會放些肉,每到那時他娘就哭,後來知道是在想他爹。
    但是他爹長什麽樣,他現在已經不記得了。。。
    因為孫三娃是啥樣人大家都知道,在成親前出去賺錢了,這話誰信啊!
    這流言出來後,劉氏試圖辯解跟人還吵了幾架。
    惹了好一頓氣也沒阻止了流言。
    氣的她天天在門口罵那碎嘴之人,早晚報應在自己身上。
    後來在兩個兒媳婦的勸說下,才停止了這樣的行為,不過在宴請單子上就請了幾戶人家。
    本來嘛,農村辦喜宴都是弄個席麵,誰願意來誰來,鄉裏鄉親的就是圖個熱鬧。
    她現在反其道行事,學起那城裏人成親的規矩,發請帖請人來吃席麵。
    所以就請了村長和幾家較好的人,這事傳到村裏又是引起一陣風波。
    劉氏當即就在村裏人多的地方放話了,說我家是非的,還有臉去吃我家的席麵嗎。
    就算你臉大想去,老娘還不請你呢,末了還嘲諷一通才算完。
    孫家這樣強硬的做派,讓好些人開始尋思,是不是那孫保財真去賺錢了。
    不是臨成親前跑了。
    不過大部分人還是覺的孫家在強撐了,甚至嘲諷劉氏這婚禮能不能辦還兩說。
    隻不過錢家的態度讓大家很是疑惑,竟然沒有任何表示,也沒去找孫家說理,而是該幹嘛幹嘛。
    這態度讓大家想不明白了,於是出了幾種猜測,有的說錢家在等成親日子那天爆發。
    還有的說錢家是在硬撐那,反正錢家的七丫頭,以後想嫁人可是難了。
    錢家之所以這個態度,是孫保財是不是跑了,他們家最清楚了,因為他們家錢五也跟著去了。
    所以不管村裏人說什麽他們都不信,每日該怎樣過還怎樣過。
    至於說小七的那些留言,沒人不開眼的當著他們的麵說,他們就是想說理都不知該找誰。
    後來錢老爹下令讓他們不用理會,所以錢家才是這麽個反應。
    不過錢家有個人,聽到這樣的流言快氣炸了,這個人就是王氏。
    要不是老頭子特意叮囑她,她早就出去跟那些碎嘴子吵了。
    唯一的發泄方法就是在家裏罵罵。
    對於這樣的事,錢七也挺無奈。
    這裏的流言蜚語說實話,比現代的網絡暴力都厲害,而且傳播的速度真的很快。
    她敢說就她們紅棗村關於她的事,肯定十裏八鄉都聽說了。
    可以說嫁到紅棗村這些女人的娘家親戚肯定知道。
    對於這種現象她還特意研究過。
    首先這裏沒有什麽娛樂的東西,女人們唯一的娛樂,就是東家長西家短的。
    把這些分享出去,是她們最愛做的事。
    她們最先分享的就是左鄰右舍,然後是娘家親戚,她們的親戚在分享給親戚。
    想到這裏忍不住扶額,反正她得出的結論,她就是這樣出名的。
    起身拿著銀鐲子往王氏房裏走,知道她娘為她的事生了好多氣。
    這是真心關心她的人,她也想對她好。
    走進屋子看王氏正在做針線活,笑著走過去坐到王氏身邊:“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