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第 101 章

字數:7601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農家夫婦生活 !
    此為防盜章  之所以有這樣的流言,是因為大家有半個月, 都沒見到那三娃子的身影。
    剛開始有這傳言時, 還有那好信之人,去孫家找劉氏打探。
    那劉氏竟然說, 她家三娃子出去賺錢了, 這話一傳出來,當即坐實了, 孫三娃不想娶錢七,所以跑了的傳言。
    因為孫三娃是啥樣人大家都知道, 在成親前出去賺錢了, 這話誰信啊!
    這流言出來後, 劉氏試圖辯解跟人還吵了幾架。
    惹了好一頓氣也沒阻止了流言。
    氣的她天天在門口罵那碎嘴之人, 早晚報應在自己身上。
    後來在兩個兒媳婦的勸說下,才停止了這樣的行為,不過在宴請單子上就請了幾戶人家。
    本來嘛, 農村辦喜宴都是弄個席麵,誰願意來誰來, 鄉裏鄉親的就是圖個熱鬧。
    她現在反其道行事,學起那城裏人成親的規矩, 發請帖請人來吃席麵。
    所以就請了村長和幾家較好的人,這事傳到村裏又是引起一陣風波。
    劉氏當即就在村裏人多的地方放話了,說我家是非的, 還有臉去吃我家的席麵嗎。
    就算你臉大想去, 老娘還不請你呢, 末了還嘲諷一通才算完。
    孫家這樣強硬的做派,讓好些人開始尋思,是不是那孫保財真去賺錢了。
    不是臨成親前跑了。
    不過大部分人還是覺的孫家在強撐了,甚至嘲諷劉氏這婚禮能不能辦還兩說。
    隻不過錢家的態度讓大家很是疑惑,竟然沒有任何表示,也沒去找孫家說理,而是該幹嘛幹嘛。
    這態度讓大家想不明白了,於是出了幾種猜測,有的說錢家在等成親日子那天爆發。
    還有的說錢家是在硬撐那,反正錢家的七丫頭,以後想嫁人可是難了。
    錢家之所以這個態度,是孫保財是不是跑了,他們家最清楚了,因為他們家錢五也跟著去了。
    所以不管村裏人說什麽他們都不信,每日該怎樣過還怎樣過。
    至於說小七的那些留言,沒人不開眼的當著他們的麵說,他們就是想說理都不知該找誰。
    後來錢老爹下令讓他們不用理會,所以錢家才是這麽個反應。
    不過錢家有個人,聽到這樣的流言快氣炸了,這個人就是王氏。
    要不是老頭子特意叮囑她,她早就出去跟那些碎嘴子吵了。
    唯一的發泄方法就是在家裏罵罵。
    對於這樣的事,錢七也挺無奈。
    這裏的流言蜚語說實話,比現代的網絡暴力都厲害,而且傳播的速度真的很快。
    她敢說就她們紅棗村關於她的事,肯定十裏八鄉都聽說了。
    可以說嫁到紅棗村這些女人的娘家親戚肯定知道。
    對於這種現象她還特意研究過。
    首先這裏沒有什麽娛樂的東西,女人們唯一的娛樂,就是東家長西家短的。
    把這些分享出去,是她們最愛做的事。
    她們最先分享的就是左鄰右舍,然後是娘家親戚,她們的親戚在分享給親戚。
    想到這裏忍不住扶額,反正她得出的結論,她就是這樣出名的。
    起身拿著銀鐲子往王氏房裏走,知道她娘為她的事生了好多氣。
    這是真心關心她的人,她也想對她好。
    走進屋子看王氏正在做針線活,笑著走過去坐到王氏身邊:“娘”
    王氏看是七丫頭點頭應了下,繼續手上的活計。
    錢七從荷包裏拿出一對銀鐲,放到王氏麵前笑道:“娘,你看好看不,這是上次去東石縣城,你挑布那會我出去買的,你看這圖案你喜歡不。”
    王氏看到銀鐲子後,詫異的看著錢七道:“七丫頭你老實跟娘說,你哪來的銀子買的這鐲子!”
    她一年也就給她幾個銅板買零嘴,七丫頭可是連個繡荷包賣錢的手藝都沒有。
    這銀鐲子可是要不少錢的,她家七丫頭去哪弄來的錢買的。
    錢七聽後笑了笑道:“孫保財走之前給的。”
    王氏聽了當即對著錢七的胳膊就掐了下,生氣說道:“我看這麽緊,你和他還見麵了。”
    “你不知道成親前,男女不能見麵嗎,死丫頭你不但去見麵,還拿錢,你你你,說你什麽好啊!”這孩子真不讓人省心。
    錢七捂著胳膊一臉無辜的看著王氏,這反應跟她預料的不一樣啊!
    以前孫保財的錢都是給她的,所以對於孫保財給她錢,她自然就拿著了,也沒想過合不合規矩。
    看王氏還在瞪著她隻能解釋道:“這不是不放心嗎,在說五哥也跟著去,我得叮囑下啊,這銀子他要給,我也不能拒絕人家一番好意不是。”
    最後小聲嘟囔了句:“這銀子最後不一樣到我手嗎,什麽時候拿不一樣嗎!”
    說完看王氏瞪著她的臉色更差了,連忙閉嘴知道不能在火上澆油了。
    要不然倒黴的就真是她了。
    王氏看閨女這般不知羞,真的不知道該說啥了。
    她不相信她家小七真不知羞恥,真不知道成親前不該私下和孫保財見麵,甚至接受人家給的銀子。
    能讓她閨女這般做了,那就是這輩子認定那孫保財了吧。
    而孫保財能把銀子給小七,這說明什麽。
    他們倆人什麽時候感情這麽好了。
    想到這裏真是不敢在往下想了。
    最後想到還有幾天就成親了,索性也不想糾結這事了,畢竟糾結到最後,隻能把自己氣個半死,而七丫頭還是那德行。
    平複了會情緒後,才把視線落在那對銀鐲子上。
    上麵的圖案是蟠桃,知道這是寓意長壽。
    而且做工精細看著就讓人喜歡。
    錢七看王氏臉色緩和了,才眯著眼笑道:“娘,這鐲子我特意給你挑的喜歡嗎。”說完拿起手鐲給王氏帶上。
    王氏的手腕也有些黝黑,銀白的鐲子在她手腕上顯得越發光亮。
    王氏看著手腕上的鐲子滿心歡喜,她閨女沒白疼還知道惦記她,欣喜的帶了會才把鐲子脫了下來。
    用布包好放到錢七的手裏,笑道:“娘喜歡,但是娘不能要,這鐲子快頂上別人家一年的口糧了,聽娘的話收好了,我閨女的心意娘領了,以後你還要過日子,可不能這麽手鬆了。”
    錢七知道王氏的意思,但還是把鐲子放進王氏的手裏。
    笑著道:“娘這是特意給你買的,在說這蟠桃也不是我這個年紀帶的啊,本來我想在成親前一天在給娘的,但看這兩日娘的心情不好,才提前拿出來讓您開心一下。”
    話落衝著王氏真誠的說了句:“娘,謝謝你這麽多年對我這麽好。”
    說完抱著王氏真的很謝謝她。
    如果沒有王氏對她的好和疼愛,她來到這裏還不定會過什麽樣的日子呢。
    王氏最後還是被女兒的大道理給繞暈了,收下了那對銀鐲子。
    等錢七走了還笑的合不上嘴呢,她是真高興這孩子心裏有她這個娘。
    能舍得給她買這麽貴重的東西,估計也就小七這閨女了。
    孫保財和錢五終於在成親前三天趕了回來,回來時發生了些小插曲。
    他們乘坐的馬車車輪壞了,還是壞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耽擱了一天的時間。
    兩人下了馬車進村後,被人一番指指點點,孫保財皺眉看了後,知道這是這段時間又有事了,而且還是關於他的!
    兩人到村裏後分開,他們要各自回家。
    打算先把包裹放家裏,在去找他娘劉氏問清楚。
    結果到家看大門開著,知道一定是劉氏在。
    走到院子裏喊道:“娘,我回來了。”
    劉氏聽到三兒子的聲音,趕緊出來看真是兒子,這提著的心可算是放下了。
    眼看著成親的日子沒幾天了,結果遲遲不見兒子身影,就擔心他出什麽事了。
    嘴裏一個勁的叨叨:“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孫保財轉了一圈示意他好著呢,看著娘笑道:“娘我不在這段時間,是不是又有事了,我一回來村裏人就對我指指點點的。”
    離他們太遠也聽不清他們說什麽,就看清他們的動作了。
    劉氏聽了把這段時間發生的事說了一遍。
    末了看著三娃子道:“我這麽做你沒意見吧。”
    這會兒才想起兒子成親,就來那麽點人也不太好啊!
    孫保財聽了也隻是皺了皺眉頭,對於這些流言蜚語你要是認真計較了,還真不值當。
    知道他老婆不會在意這些,索性也就放開了。
    對於劉氏的顧慮不在意道:“沒事,成親那天我在東石縣玩的好的朋友也會來不少,娘放心人不會少的。”
    對於紅棗村村民,加注在他和錢七身上的流言蜚語,起初也想不通。
    後來幹脆就不在意了,愛咋說咋說吧,隻要不當著他們的麵說三道四,他也懶得理會。
    想罷拿出一兩銀子遞給劉氏笑道:“娘這錢你拿著,多買些肉和菜,到時候席麵置辦的好些。”
    說實話他結婚真不想爹和娘出錢,他們生活已經夠艱難了,在說以他的能力,還用不上爹娘給他出錢辦婚禮。
    隻不過不能傷害了他們,這錢他以後也會陸陸續續找借口給他們。
    他又不是真的隻有十八歲,哪能做出加重二老負擔的事。
    看劉氏要拒絕連忙道:“娘,兒子這次去賺了些別的錢,兒子手裏現在不缺錢,這錢你就安心拿著。”
    劉氏看推脫不過也就收下了,看的出來三娃子這要成親了,開始收心知道賺錢養家了,心裏感動特別高興。
    母子兩人又聊了會,商定好成親那日細節,孫氏才高興的回去。
    不過說實話她其實想跟著三娃子,這樣還能照顧照顧他。
    看了眼老頭子沒吱聲,這事還得由老頭子做主。
    孫寶銀聽大哥說完,連忙附和同意分家。
    他家是個閨女,到沒有大哥的心思。
    但就像媳婦說的,這老三成親了,他們這一大家子要養兩個閑人,這擱誰身上能樂意啊。
    與其將來鬧得不好看,還不如分了好,自家過自家的日子。
    孫老爹聽後眼眸變得深邃,他沒想到老大還有這誌向。
    吧唧抽了幾口煙,深深的吐了口煙氣,看老大老二都表完態度了,隻有老三還沒說。
    索性問道:“老三你怎麽說。”
    孫保財聽後嬉笑道:“這事我聽爹和娘的。”說完還衝著大哥二哥笑笑。
    這麽嚴肅的事,愣是讓他弄得不上不下的。
    孫寶金和孫寶銀看爹沒吱聲,也不好說什麽。
    隻不過在心裏忍不住會想,爹和娘一直這麽寵著老三,他們從一開始不適應這種差別待遇,到現在都習慣了。
    孫老爹聞言隻是深深看了眼嬉皮笑臉的三兒子,沒有說話繼續抽著旱煙。
    要說他這三個兒子,就老三腦子好使。
    雖然在別人眼裏沒用在正道上,但他心裏明白,老三沒有表現出來的這麽混。
    這兒子從未跟家裏要過一文錢,反而時不時的往家裏拿錢。
    雖然沒幹農活,但是拿回來的錢,也足夠請幾個人幹活的了。
    而且老三名聲雖然不好,但可沒有坑蒙拐騙偷這些事的傳言。
    試問那個地痞無賴能做到這樣的。
    這也是他一直未管的主因,他倒要看看老三能混出個什麽來。
    現在既然老大和老二提出分家了,那就分了吧。
    想罷把煙袋放到桌上,看著大家開口道:“既然都同意那就分了吧,我先說說怎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