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第 127 章
字數:7514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農家夫婦生活 !
此為防盜章
就算回來了,但是成親一個月前出遠門, 也是會被人說道的, 錢家要是知道了,麵上也不好看。
孫保財聽後, 知道娘的顧慮對, 想了下才道:“娘你也知道分家後, 我以後要單過日子了,這以後用銀子的地方多了, 我不得賺錢啊,以前能靠著你和爹,現在我在這樣的話,會被人說的,在說你管我了, 不管大哥二哥的話, 他們心裏也會有意見的, 這樣的話對我們兄弟的感情也不好。這現在有機會能賺些銀子, 我想去。”
“娘放心我一定會在成親前回來,錢家那裏我去解釋下, 我相信他們會理解的。”
“就是家裏的事你幫著張羅下。”
劉氏聽了三娃子的話,眼中含淚她家三娃子這是有責任心了,知道賺錢養家了。
果然老話說的好,這男人隻有成了家後, 才算真正的擔起責任。
抹了抹眼角的淚道:“那你好好跟錢家說說, 家裏的事娘幫你張羅。”
孫保財笑著應了, 跟劉氏告辭,想了想決定去地裏找錢老爹。
這會錢七他也見不到,與其找錢七娘說,不如直接跟錢老爹說比較好,男人更好理解男人才是。
到地裏看錢老爹在樹下坐著,地裏還有勞作的身影,應該是錢七的哥哥們。
笑著走過去道:“錢伯父歇著那。”走過去也挨著坐下。
錢老爹看是孫保財這小子,不由納悶道:“是保財啊,年紀大了有些幹不動了,累了先歇一會,你咋來了,找我有事啊!”
這小子在過一個月就是他女婿了,村裏的年輕後生他都關注過,就是沒想到這小子會成為他女婿。
孫保財嘿嘿一笑:“是有事找您,我朋友介紹了個押鏢的活,去海城來回要二十多天,能得二兩銀子,所以我想去,伯父你也知道我的情況,剛分了家手上也沒餘錢,我不想讓錢七跟著我吃苦。”
錢老爹聽了這話,倒是對這小子刮目相看了,這小子跟聽說的好像有些不一樣啊!
孫保財既然有這個心,他當然不能攔著了,至於會出現的流言,他又怎會在意。
活了這把年紀什麽沒經曆過,過好自己的日子何必在意別人說的。
想了下叮囑道:“萬事小心些,押鏢也是有危險的,時刻警醒些別大意了,別誤了婚期就行。”
孫保財笑著點頭,表示知道了,又跟錢老爹聊了會才起身往回走。
錢五幹完活遠遠就看到個人從他爹身邊走開,皺眉看那人的身影,怎麽有點像孫保財啊!
打算去他爹那裏問問,他和孫保財同歲,小時候也常在一起玩,隻不過後來這小子總往外跑,在有就是他成親了,才漸漸疏遠了。
沒想到轉了一圈竟然要成為他妹夫了。
走到父親身邊坐下問道:“爹,剛剛是不是孫保財。”
看爹點頭納悶問道:“他來幹嘛啊。”
家裏對於妹妹嫁給孫保財,多數都不看好,包括他媳婦在內。
對此他卻有不同看法,孫保財這小子腦子靈活,如果收收性子,將來她妹妹的日子過的不會差。
錢老爹把孫保財來跟他說的事,跟著老五說了一遍,末了感歎道:“這三娃子現在知道賺錢了,你妹妹將來說不上還能享福呢。”
錢五聽後倒是陷入了深思,二兩銀子啊,他家五十畝地一年也不過收入十來兩銀子。
這些年他們兄弟陸續成親,家裏根本就沒有餘錢了。
想了會對著爹道:“爹你說我也去行不,我知道家裏也沒啥盈餘了,今年還沒到收地的時候,妹妹一個月後就成親了,咱們家就這麽個丫頭,陪嫁可不能寒酸了。”
小妹一直是家裏最受寵的,這丫頭現在弄成這樣的名聲,其實他們家裏人要負很大責任,特別是他!
小時候小妹跟他說想識字,那時他隨意說了句,隻有私塾裏才教識字。
結果這丫頭就去人家私塾外麵,趴在人家窗戶上聽夫子上課,結果被村裏人看到給傳了出去。
要說這事他當年可是被他爹給狠狠揍了一頓。
不過至今他心裏還是很內疚,想多彌補下小七。
要不是當年瞎說話,以他們家的條件和小七的長相,嫁個好人家那是必然的事,哪裏會像現在這樣嫁給個名聲差的混子。
錢老爹聽後深深的看了眼老五,知道老五還在為當年的事愧疚。
歎了口氣道:“你想去就問問三娃子還缺人不,要是缺人的話就去吧,路上也好有個照應,提醒他別耽擱時間快些回來。”
要是有老五跟著去他也放心些。
錢五到了孫家老宅,看門開著知道有人,進了院子喊道:“孫保財你在家不。”
說完看院子裏被收拾的還挺幹淨,就是略顯破敗了些。
以後小七要在這裏生活,不由有些心酸。
孫保財聽到聲音出來一看是錢五,挑眉笑道:“這不是五哥嗎,來來進來坐。”
錢五好笑的看著孫保財,這小子以前什麽時候叫過他五哥。
以前都是五子五子叫,這是現在就把自己當成他妹夫了。
兩人進屋坐下後,錢五也沒繞彎子直接道了來意:“我聽我爹說了,你要去趟海城押鏢,我來就是問問還缺人不,我也想去。”
孫保財聽了直接笑道:“這事我得問問,明天等我信,要是能去的話我告訴你。”
明天一早他跑趟縣城問問何二,要是還少人他也希望錢五去,他和錢五以前玩在一起時,知道他最疼錢七。
錢五聽了笑道:“那這事麻煩你了。”
孫保財聞言嘿嘿一笑:“咱們以後都是親戚了,說什麽麻不麻煩的,這以後啊,你有啥事隻要我能辦的,盡管來找我就是。”
兩人又聊了會錢五才回去。
次日孫保財一早去了縣城,找到何二說了錢五的事。
何二聽後拍了拍孫保財的肩膀笑道:“既然是自家人,那還有啥說的,讓他來吧。咱們後天走,明天一早你帶著他到我家找我,咱們一起去把契約簽了,他們先給咱們一半的錢,貨物安全護送到海城了,在給另一半。”
這也是押鏢的規矩,就擔心萬一出事了,家裏連個張羅的錢都沒有。
孫保財聽後覺得還算合理,這事隻要何二不坑他,就沒問題,何二這人一般人還真算計不到他。
笑著同意道:“行,那明天我去找你。”
何二笑看著孫保財:“你這要成親了,要是有我能幫的可要開口啊。”
孫保財這人從不輕易求人,更不向人借錢。
說實話這點上,他真是高看他一眼,總覺得他跟很多人不一樣。
整日跟他們這些人混,卻又跟他們不一樣。
像他那些兄弟,哪個沒從他這裏借過錢周轉,有的至今還沒還呢,可這家夥在錢上從來都沒開過口!
這小子明明很缺錢的啊!
孫保財聽後隻是點點頭笑道:“放心,我要是有事一定找你幫我。”
何二聽了哈哈笑了,忍不住搖了搖頭,這家夥每次都這麽說,認識三年了,這話始終是說說。
心底納悶剛走一刻鍾,怎麽就回來了。
開門後詫異的看著他:“怎麽了忘記帶什麽了?”
孫保財搖頭笑道:“沒有,我剛剛不是去村長家問地的事嗎,他跟我說了那片荒地的情況,所以回來跟你商量下。”
接著把村長跟他說的情況敘述了一遍。
錢七聽後知道為何孫保財回來找她商量了。
這就是塊雞肋,食之無肉,棄之不舍啊!
昨晚兩人算了家裏的錢,家裏有十兩銀子外加五百個銅板。
孫保財說在外麵還有二兩左右,這要是買五畝荒地,一下就去了七兩半銀子。
想了會抬頭看著孫保財道:“你既然來問我,是不是你有意買啊,沒法下最後決定,讓我幫你下啊!”
孫保財這人要是不想買,會直接做決定的。
這會既然回來問她了,說明他有八成想買的意願,隻不過出於尊重她會來詢問她。
孫保財聽了嗬嗬笑道:“還是老婆了解我,我想著這地始終是挨著咱家的,不管怎樣買了就算將來用不上,咱就搭個七兩半銀子,但是地還不是咱們的嗎,最主要衙門主動改成園地,這是不收費用的,以後也不用繳納田稅,就放著唄。”
末了開玩笑道:“不管怎樣,這也是塊不動產,留著以後咱倆研究種果樹用也行啊!”
錢七聽了白了孫保財一眼,拿那塊荒地研究,就他倆這水平。。。
不過這地老公想買,她當然不會擋著了,於是問道:“想買就買吧,買了地修院牆的錢還夠嗎。”
她對這裏的物價很多都不了解,不知剩下的錢夠不夠。
孫保財聞言笑道:“修院牆連工帶料,我估計也就二兩銀子就能下來了,那我去找村長了,今天爭取把這事弄完。”
一兩銀子等於一千文錢,雇一個人的人工費,一天也就二十文,他主要是想找包工包料的,這樣可能會多花些,但是也省了不少事。
錢七點頭叮囑道:“那你快去吧,早去早回。”
再次把孫保財送走後,回到院子裏繼續晾曬肉幹。
其實剩的肉也就五斤左右,做成肉幹主要是為了以後隨時吃方便些。
紅棗村除了過年前有人家殺豬外,平時是買不到豬肉的,想買豬肉要到集市才能買到。
集市每月十五在大石鄉那裏,從紅棗村走路過去要一個多小時。
她嫂子們每到集市日,都會拿著做的鞋和一些荷包等去賣。
這些東西賣了錢,都可以自己留著,所以她嫂子們每個人對於集市都特別熱衷。
那時她會留在家裏幫著她們看孩子。
她跟娘去過幾次就沒興趣了,又沒有錢啥都買不了,去了就是遛腿去了。
還不如在家裏逗逗小朋友呢!
孫保財到了村長家,跟村長表示五畝荒地要都買了。
田村長聽了心頭一跳,好家夥!這倆娃子商量的結果,竟然是都買了。
花那麽多銀子,買那塊種不出啥東西的荒地。
不由看著孫保財道:“三娃子這事你要不要問問你爹娘的意見啊!”
還是年輕啊,所以不由出聲提點下。
這要是錢根生和劉氏知道了,絕對會阻止的。
孫保財聞言笑了:“不用,我們都分家了,我家我做主。叔跟我去趟東石縣城吧,今天爭取把這事辦完了。”
村長啥意思他明白,這事要是讓他爹娘知道了,一準反對。
所以今天必須把這事辦了,要不然等他娘知道後,估計還得費一番周折。
田村長聽了不由笑了,他做主。
剛剛是誰要回家商量的。
看三娃子執意要買,也不在勸阻,這事說白了,還是對他有好處的,隻不過同村之人他會提點下。
想罷對著孫三娃笑道:“那你等會我回屋拿點東西。”
回屋拿了要用的東西,跟家裏人交代了聲才出去。
孫保財等村長出來後,兩人到官道攔了輛牛車去了東石縣城。
到東石縣城已經中午了,這會衙門午休時間也不辦公,索性先去找下何二吧。
這般想著對著田村長道:“村長,這會去衙門也得等著,咱先去找我朋友,他娘支了個餛飩攤位,咱們先去吃點東西。”
田村長自然不會反對,兩人來到餛飩攤子,看何二在忙著,跟他打了聲招呼,要了兩碗餛飩和兩碟小拌菜。
何二把餛飩和菜端上來後,坐下納悶的看著孫保財道:“你小子昨天剛成親,今天就往出跑!”
有啥事不能等兩天在辦,這要是他絕對要守著媳婦幾天。
孫保財聞言白了何二一眼,當他聽不出他話裏的怪味嗎。
看著何二道:“你不是去我家看了嗎,你看我家那院牆,你說我以後總往出跑能放心嗎,所以想找幾個泥瓦工,把我家院牆重新砌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