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第 132 章

字數:7652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農家夫婦生活 !
    此為防盜章  錢七收拾桌上的碗筷:“我去廚房收拾下, 你去看看待會帶什麽東西回門吧。”
    孫保財聽了應道:“行, 我去看看,昨天我特意叮囑老杜讓他早些來,估計過會就能到了,咱把東西準備好,談完活咱就去錢家,應該不會誤事。”
    他昨天敢這麽幹, 是因為兩家離得近, 都是一個村的, 走幾分鍾就能到了。
    錢七點頭表示知道了, 端著東西去了廚房。
    等老婆出去後,孫保財來到放東西的隔間,看看過會帶什麽回錢家。
    他們成親時, 別人送的東西都放在了這裏。
    孫保財看有兩小壇酒, 拿過來放到腳邊, 酒送給嶽父的。
    又拿了兩個幹果禮盒, 這個給孩子的。
    看了一圈沒找到適合給嶽母的東西。
    最後看角落裏放著的雞蛋, 眉頭一挑送這個實惠。
    把挑好的東西拿出去放到桌子上,等會讓老婆看看,拿這些行不行。
    走到廚房看老婆已經收拾好了,打量下看這裏雖然簡陋, 但收拾的很幹淨整潔。
    笑道:“我選了兩壇酒、兩盒幹果、還有一小籃子雞蛋, 你看行不。”
    錢七用清水洗了下手, 聞言笑道:“你做主吧, 不過注意下,回門禮要帶雙數,要麽少拿個,要麽在添個,你看著辦吧。”
    反正她六個嫂子三朝回門時,她娘給拿的都是雙數。
    還說什麽好事要成雙成對,一定要吉利等。
    所以這事她雖然不在意,但是她娘一定會在意的。
    孫保財聽了笑著應了,兩人回屋把禮品又加了件,放到一邊。
    孫保財看現在無事,反正要等著老杜,索性把筆墨紙張拿出來,繼續翻譯農桑通決。
    昨晚翻譯了一半,爭取今天把這本書翻譯完。
    錢七也跟昨晚似的,坐在旁邊看翻譯成簡體字的紙張。
    這本農桑通決,真是本農業類的好書。
    開篇論述了農業發展曆史,這讓她這樣以前不善農務之人,對農業的演變有了個概念。
    而且書中逐步介紹了農、林、牧、副、漁各業的技術和經驗。
    這個十分難得了,這麽好的書,聽孫保財說,竟然因放的時間久遠,被便宜處理了。
    看完農業篇感歎道:“老公,這樣的實用的好書,為何在書肆無人問津呢,真是讓人想不通啊!”
    這書多有實用價值啊,要是農民多多研究,多收些糧食肯定沒問題。
    麵對老婆的疑惑孫保財笑道:“這有什麽想不通的,這裏的人凡是去讀書的,都是奔著科舉去的,都夢想著能一朝得中光耀門楣呢。所以這些人看的書,都是些四書五經史記典故等這類的書。農業類的書,這些一心走仕途的書生,怎麽會看呢。”
    這種現象是這裏的通病,就像如果城裏的學子,對農業類書籍不感興趣,這是正常現象。
    畢竟他們沒有接觸過種田的事,這個可以理解。
    但是偏偏農家子讀書後,也不看這類書,就不得不讓人唏噓了。
    想到這裏抬頭看著錢七感歎道:“這裏種地的農民有幾個識字的,就算識字又能認識幾個字,所以這書為何會無人問津,也就好理解了。”
    而且農民往往都對讀書心懷敬畏,可能大部分人,一生都不會踏進書肆裏吧。
    錢七聽完確實是這個理,一時竟然莫名有些感傷。
    也不知是為這裏整日下地勞作的爹娘,還是為了其它。。。
    老杜的大兒子趕著騾車,到了紅棗村村口。
    問了人後,找到孫保財家,把騾車停下後,老杜和兒子們下來。
    看到破舊的院牆是該重修了,讓大兒子上前敲門。
    孫保財聽到敲門聲,放下毛筆說道:“可能是老杜來了,我去開門到時帶他看看活。”
    看老婆聽後隻是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眼睛都未離開紙張,不由笑了這是看入迷了嗎。
    出來打開門,看確實是老杜,後麵的幾個大漢應該是他兒子。
    笑道:“老杜你來了,出來的挺早吧,抱歉今天是我娘子回門日,所以才讓你們一大早就往這跑。”
    老杜連忙表示無事,跟孫保財介紹了後麵的兒子,又含蓄了幾句,才開始跟著孫保財看活。
    孫保財先帶著幾人,看了要修的院牆。
    等老杜的兒子們,丈量完圍牆的尺寸後,又帶著他們去了荒地。
    到了地方,孫保財用手指了指這一片荒地道:“這裏一共五畝荒地,要弄成曬場的,就是這塊挨著良田最近的。”
    這地裏的情況聽錢七說了,確實有些難辦。
    老杜看這塊地麵都是碎石,不由皺眉問道:“這要鋪平整就可以嗎?還有這地底下,多深才有好土呢。”
    鋪平整也要用好土墊一層才行,要不根本弄不平整。
    孫保財聽後笑道:“這地底下將近一尺下才是好土,這片地確實不好弄,這活你看怎麽幹才好呢,如果有好的意見,跟我說說可好。”
    他家這些活他也頭痛,不覺問了出來,看看老杜有何好的方法。
    畢竟他幹這行有二十多年了,經驗肯定豐富。
    老杜聽後想了下才道:“我們壘牆都是用土坯壘,土坯用麥秸切短和泥做出來的你也知道,我這麽說的意思是,如果你能提供足夠的糯米漿的話,用你這地裏的碎石土壘牆,其實也是可以的。”
    停頓了下頗為不好意思說道:“這樣的話費時間和功夫,可能要另外加些錢才成。”
    他們做土坯也需要去弄土,如果用荒地裏的碎石土的話,最大的好處就是近,能節省好些功夫。
    當然這荒地肯定不太好取土,但是要是加些錢的話,這活還是可以做的。
    畢竟他接了要把一畝荒地,弄平整做曬場的活。
    要是在這裏取土的話,曬場也好弄。
    孫保財聽後想了下,覺的老杜說這事可行。
    這樣的話以後修整這片荒地的話,也省了大功夫了。
    想了下說道:“砌牆能用多少這裏的土,要加多少錢,老杜你直接說就行,還有這牆多久能弄好。”
    老杜聽後心裏算了下笑道:“這五畝地上的碎石土,應該能用大部分,至於價錢嗎,在加八百文如何,這樣的話一共三兩銀子,這錢我不要,是雇人挖土的費用。這活大概十五天左右能完工。”
    這挖土的活他要找人幹,他和兒子們主要做土坯和砌牆。
    孫保財聽了點頭同意,覺的八百文這價格可以接受。
    雇一個幹短工的,一天是二十文左右,如果請四個人幹個十天的話,正好八百文。
    兩人又商量了些細節,約定好明天正式開工。
    他先給了一兩半銀子,約定剩下的完工在付。
    等送走老杜後,看天色不早了,回屋和錢七拿著東西,趕緊往錢家走。。。
    王氏走到門邊看了幾次,七丫頭咋還不來呢。
    眼瞅著快吃午飯了,心裏氣的直嘀咕,死丫頭不會把今天三朝回門的事給忘了吧。
    這般想著剛想叫錢五去提醒下,就聽到女兒說話的聲音。
    蹭的一下站了起來,看閨女和姑爺手提著東西進來。
    連忙上前笑著把東西接過來,召喚錢五招待姑爺,示意女兒跟她回屋。
    錢五看著娘和妹妹回屋的背影,對著孫保財笑道:“怎麽才來啊,娘都到門外看了好幾次了。”
    孫保財笑著解釋道:“這不,我想把我家的院牆修了,你也知道我總往出跑,要是不修了的話,我在外麵也不放心啊,所以昨天去縣裏找了個泥瓦工,約了今天一早來家裏談活的事,沒想到晚了些。”
    錢五聽後點頭,也覺得那老宅的院牆是該修了,破舊不說牆高還矮。
    這以後小七一人在家的時候,確實不太安全。
    兩人不在說這話題,又聊起了其它。
    錢七拿著東西跟娘回屋後,剛放下東西,沒想到胳膊上就挨了一下掐。
    回頭看王氏叉腰怒瞪著她,知道她娘這是因為她回來晚了生氣呢,無奈的連忙解釋。
    王氏聽後釋懷了些,看著拿來的東西,忍不住說道:“怎麽拿來這麽多東西,咱家不缺這些,以後可別這樣了,你這剛成親,得想著以後過日子的事。”
    忍不住又說了一堆過日子的事。
    錢七微笑的聽著,王氏雖然說話語氣不好,但是話裏充滿了對她濃濃的關心。
    在這裏有個這樣樸實關心她的娘,真的很好很好。
    中午時兩人一起跟錢家人吃了頓回門飯,兩人到了下晌才回去。
    而這時關於錢七和孫保財的新流言,已經傳遍了整個紅棗村。
    他們這裏分家,老人一般都是跟著長子的。
    不過說實話她其實想跟著三娃子,這樣還能照顧照顧他。
    看了眼老頭子沒吱聲,這事還得由老頭子做主。
    孫寶銀聽大哥說完,連忙附和同意分家。
    他家是個閨女,到沒有大哥的心思。
    但就像媳婦說的,這老三成親了,他們這一大家子要養兩個閑人,這擱誰身上能樂意啊。
    與其將來鬧得不好看,還不如分了好,自家過自家的日子。
    孫老爹聽後眼眸變得深邃,他沒想到老大還有這誌向。
    吧唧抽了幾口煙,深深的吐了口煙氣,看老大老二都表完態度了,隻有老三還沒說。
    索性問道:“老三你怎麽說。”
    孫保財聽後嬉笑道:“這事我聽爹和娘的。”說完還衝著大哥二哥笑笑。
    這麽嚴肅的事,愣是讓他弄得不上不下的。
    孫寶金和孫寶銀看爹沒吱聲,也不好說什麽。
    隻不過在心裏忍不住會想,爹和娘一直這麽寵著老三,他們從一開始不適應這種差別待遇,到現在都習慣了。
    孫老爹聞言隻是深深看了眼嬉皮笑臉的三兒子,沒有說話繼續抽著旱煙。
    要說他這三個兒子,就老三腦子好使。
    雖然在別人眼裏沒用在正道上,但他心裏明白,老三沒有表現出來的這麽混。
    這兒子從未跟家裏要過一文錢,反而時不時的往家裏拿錢。
    雖然沒幹農活,但是拿回來的錢,也足夠請幾個人幹活的了。
    而且老三名聲雖然不好,但可沒有坑蒙拐騙偷這些事的傳言。
    試問那個地痞無賴能做到這樣的。
    這也是他一直未管的主因,他倒要看看老三能混出個什麽來。
    現在既然老大和老二提出分家了,那就分了吧。
    想罷把煙袋放到桌上,看著大家開口道:“既然都同意那就分了吧,我先說說怎麽分。”
    “咱家一共十五畝旱地,一處快要荒廢的老宅,和現在這裏的五間房子,我們手上的銀錢不分,因為老三的親事還未辦,我和你娘年紀大了,手裏留幾個錢安心,這個你們沒意見吧?”
    看幾個兒子紛紛表示沒意見,繼續道:“咱們這些家底分四份,我和你娘一份,你們哥三一人一份。”
    “挨著老宅有三畝地,老宅雖然房子破了些,但是院子大後院還有五分菜地,所以算一份。”
    “剩下的十二畝地分三份每份四畝,我和你娘留一間正房和四畝旱地,等我們死後,房子歸老大,地老大兩畝你們兄弟倆一人一畝,這是我們那一份。”
    “剩下的兩間正房歸老大,分四畝旱地。兩間廂房算一份,你們兄弟誰要,誰就分四畝旱地。”
    “我這麽分你們有意見嗎,都說說吧。”
    孫寶金聽完就皺起眉頭,他不明白爹這麽說是什麽意思。
    怎麽分他聽懂了,就是不懂為何爹會說,他和娘死後,把地分給老二和老三每人一畝呢!
    爹和娘跟著他,不是應該把地都留給他嗎。
    張氏也不懂公爹為何這樣說,但這種場合女人不能隨意插嘴。
    隻能在後麵用手點了點孩子爹的後背,示意讓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