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第 139 章

字數:751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農家夫婦生活 !
    此為防盜章
    這個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她已經聽了好幾個版本。
    孫保財看錢七臉色不好連忙安慰道:“寶寶別急, 我回去就讓我家人請媒婆。”
    錢七聞言白了他一眼, 沒理會他轉身下山往家走。
    孫保財知道這是答應了,頓時笑開了。
    注視著快消失的身影,也開始往山下走。
    就這樣遠遠的跟著, 直到身影進了錢家,他才快速的往家跑。
    王二嬸子匆匆把洗衣盆放院子中, 急忙就跑到孫家。
    進到院子看劉氏正在忙,大聲打了聲招呼:“劉大妹子忙著呢。”
    笑著湊了過去, 蹲在劉氏身旁眯著眼道:“劉大妹子,你家三娃子還說不說親了。”
    劉氏聞言挑眉問道:“怎麽不說, 我家三娃子你又不是不知道, 怎麽你有合適的人選?”
    她家三娃子都十八了,這親事還是沒個著落,她和他爹每日愁死了。
    偏偏這小子對於成親的事一點都不上心。
    整日出去也不見個人影。
    雖然時不時的拿回來點銅板, 但那有什麽用, 名聲在村裏是徹底臭了。
    王二嬸子聽後,頓時眯著眼笑道:“劉大妹子你沒聽說?錢家的七丫頭要說親了嗎。”
    看劉氏沒有發火,知道這事有門。
    眯著眼接著說道:“我說這話妹子別不樂意, 你家三娃子到現在沒說成親事, 那還不是名聲不好,那錢家七丫頭的名聲, 你也知道怎麽樣!”
    “那趴私塾窗戶那會, 那時才五歲, 能說明什麽你說是不。”
    “至於好吃懶做,那咱家三娃子不也是一樣嗎,要我說他們誰也不會嫌棄誰都一個味,正好配一對不是。”
    劉氏聽了雖然不高興,但是也不能否認,她家三娃子確實那樣。
    這麽想忍不住一陣頭痛,這樣的兩個人一起過日子能行嗎!
    於是對著王二嬸子敷衍道:“行了,這事我考慮考慮,還要問問三娃子的意思,你先回去吧,要是三娃子同意我一準去找你。”
    王二嬸子也是見好就收,打算明天再來說說。
    站起身笑道:“妹子,你考慮看看吧,錢家七丫頭怎麽說模樣在那呢,皮膚白耐看著呢,你信不信你家三娃子一準喜歡。”
    說完笑著走了,這村裏小夥子的心思,她還是知道幾分的。
    哪個男的不愛俏,這要是問三娃子的意見,那這事準成。
    劉氏想兒子也沒說過喜歡什麽樣的,也沒太在意,想先看看在說。
    錢七回去後看她娘沒在家,跟大嫂說了聲把竹筐放院裏直接回屋了。
    等著她娘的怒火吧,看了下胳膊歎了口氣,這回不知道被掐青幾塊。
    董氏看著地上空空的竹筐搖頭笑了笑,她就知道這丫頭才不會去打豬草。
    平日裏連豬圈都不進的人,怎麽可能對豬的吃食上心了。
    張氏和小劉氏正在廚房裏做飯,小劉氏看王二嬸子來了,還神神秘秘的跟她婆婆說話,忍不住趴在門邊偷聽。
    張氏看小劉氏的行為也沒阻止,反正一會她也得跟她說,繼續手中的活計。
    小劉氏聽了會明白大概意思,皺眉回到張氏身邊,把聽到的跟張氏說了。
    說完看著張氏生氣道:“大嫂,你說三弟一天啥活都不幹,整日往出跑吃家裏就算了,在娶個好吃懶做的媳婦!咱倆還要伺候她,大嫂你願意啊!”
    家裏一共就十五畝旱地,地裏的活都是大哥和她男人還有公爹在幹。
    三弟是除了農忙時幫幫忙,其他時候可是一手都不伸。
    她有時候都不明白,為何公爹和婆婆這麽慣著老三。
    老三沒成家她也忍了,可是以後要是兩個吃閑飯的,這一天活不但沒少,還增多了這可不行。
    張氏聽了也皺起了眉頭,她跟小劉氏的情況還不一樣,
    她大兒祥子可是都七歲了,她想讓兒子去私塾讀書呢,這要是以後家裏一直養兩個閑人,她這願望可就真落空了。
    想到這裏正色的看著小劉氏說道:“二弟妹咱家什麽光景你也知道,老三娶誰咱們也插不上手,但要是這麽下去的話,咱們啥時候是個頭啊!”
    說完深深的看了小劉氏一眼,等看到小劉氏恍然的表情後,知道她明白了。
    兩人沒有說什麽繼續手上的活計,隻不過心裏各有所思罷了。
    小劉氏明白大嫂的意思,要想擺脫吃閑飯的唯有分家,想到這裏想著怎麽勸說孩他爹同意分家。
    同時也開始算計要是真分家了,他們二房能分到多少。
    孫保財回家後,在後園子找到他娘,嬉皮笑臉的走過去道:“娘,我跟你說個事。”
    劉氏看了眼三兒子沒好氣道:“說吧,什麽事。”
    對這個三兒子她真是沒辦法,自從孩子八歲那年差點沒了命,她就舍不得這孩子幹活,沒想到現在成了這樣。
    孫保財也沒在意劉氏的語氣,他知道劉氏心裏向著他,要不也不會放任他每日出去了。
    於是笑道:“娘,我想娶咱村錢家的錢七,你幫我找個媒人去提親吧。”
    看劉氏驚愕的看著他忙表態道:“娘,此生我非錢七不娶。”
    說完還嚴肅鄭重的看著劉氏,以此表達他的決心。
    去後院井邊洗漱後到廚房,看還有好些肉和蔬菜。
    蔬菜倒是還能放兩天,現在天熱肉要是在放下去就壞了。
    想了下隻得動手把肉切成片,在用食鹽醃製上。
    這樣處理肉是跟王氏學的,能放上好些天不會變味。
    要是想在放久一些,那就拿到外麵晾曬風幹做成肉幹。
    這是最簡單的方法,這樣做成的肉幹,隻能達到久放的目的,至於味道嗎,一個字鹹。
    但就這樣最簡單的肉幹,也不是誰家都會做的。
    一是肉貴誰家也不會多買,二是鹽也貴。
    所以這種方法,都是那種家裏要辦喜事的人家,肉買多了沒吃了才會用。
    就像錢家這幾年每年都娶個新媳婦,自然這法子用的多了些。
    把肉醃製好,給灶上生了火,把昨天兩人吃剩的菜熱上。
    又拿過韭菜摘了清洗幹淨,一會在做個韭菜炒雞蛋。
    孫保財醒了,看老婆沒在身邊,起來穿好衣服先到廚房。看老婆在做飯笑道:“怎麽起這麽早,咱家就咱倆晚起也沒人說。”
    他沒往出跑之前也每日早起,因為起來晚了沒飯吃。
    後來他開始往縣城跑後,也不在家吃早飯了,倒是可以多睡會了。
    不用想錢七的情況跟他以前差不多,應該說整個村裏都這樣吧。
    錢老爹就語重心長的跟他說過,窮人家養不起懶人和閑人。
    錢七聽了無奈的看著孫保財苦笑道:“習慣了,醒了就睡不著。”
    隻能說來這裏後,生活習慣全變了,起初不太適應,習慣後竟然覺的挺好。
    看孫保財還未洗臉催促道:“你去洗臉吧,我把飯端上去。”
    孫保財笑著應了,轉身出去到後院井邊洗漱。
    兩人吃過早飯一起收拾,孫保財看著錢七說道:“老婆我要去趟縣城,找修院牆的泥瓦工,在去趟衙門把你的戶籍挪過來,你去不去。”
    馬上快農忙了,村裏是找不到人願意這時候接這活的。
    這時候想修院牆,隻能去東石縣城,找專門幹這行的泥瓦工。
    當然他們比村裏閑時打零工的人更專業些,所以說實話他更喜歡去找這些人。
    事先談好價錢,你把活做完我給錢。
    找村裏人總有些人情在裏麵,做的不好說都不行。
    人家會說你本身就少收了你錢了,你還事這麽多。
    他家當初蓋新房時,那時他還小,這事看在眼裏,那時候他就決定,以後能在外麵花錢解決的事,絕不跟熟人參與。
    至於錢七的戶籍過到他名下,隻要拿著他倆的婚書就能辦了。
    分家後他的戶籍就分出來了,現在他是自己一個戶籍本。
    錢七聽了搖頭笑道:“我不去,你去吧,去縣衙時順便問問咱家東麵荒地的事,要是便宜,咱買一畝做曬場吧。反正你找人修院牆,把一畝荒地修平整了,也花不了多少錢。
    這事是早上做飯時想到的,紅棗村的田地大部分都在村南,所以曬場也在那邊。
    他們家離村裏的曬場遠不說,還有他們家就倆人,看著都不方便。
    倒不如買一畝荒地,弄平整了做曬場。
    孫保財聽後覺得有道理,那片荒地因地下碎石頭多不能種地,用來做曬場還是挺合適的。
    想了下說道:“那我一會先去村長家問問,要是便宜的話,讓他跟我跑一趟衙門,直接買了吧。”
    反正要去趟衙門一次性辦了還省事了。
    至於錢上現在還算寬泛,等修完院牆收完地,他就出去琢磨賺錢了。
    抬起頭看著錢七問道:“老婆你說那些荒地,種果樹能活嗎?”
    錢七聽後想了下,表示不知道。
    對著老公笑道:“要不你以後去書肆看看,有沒有關於種植類的書籍,買回來一本,到時候咱們研究研究。”
    當然這話也就說說,這裏的書很貴。
    像種植類的屬於冷門書吧,應該不太好找。
    不過要是以後有機會,真的可以弄本看看,她對研究農業類,還是挺感興趣的。
    畢竟在這裏總不能真的做個村婦吧,那樣的話好像對不起接受了那麽多年教育的自己。
    沒和孫保財成親前不自由,還能勉強找些借口,這以後要是還過那樣的生活,她自己這關就過不去。
    有了這想法後,覺的她家的旱地,還真不能都改成水田了。
    於是看著老公說道:“你說咱要不隻改一畝水田吧,剩下的兩畝旱地,大不了不種小麥了,種些玉米和紅薯等物怎麽樣。”
    這話孫保財聽了倒是上心了,隻要用心還真不信以他們以前的認知,研究不出來怎麽種地。
    聽老婆說改一畝旱地做水田,當即同意,這樣能省錢不說,旱地能種的農作物種類多。
    這樣剩下的錢,倒是可以考慮多買兩畝荒地了。
    而且好像水田裏能養魚吧,他在現代時聽說過,就是沒當回事記住。
    既然有了這樣的想法,那就多試驗幾次,總能弄明白的。
    這般決定後跟錢七說了聲,回屋從床板下拿出銀子揣好。
    對著錢七叮囑道:“那我走了,你把門拴好了,我爭取晚飯前回來。”
    錢七聞言表示知道,讓他不用惦記,送他出了院門,直到看不見他的身影才關門把門栓插上。
    孫保財直接去了村長家,看大門開著進到院子裏喊道:“田村長在家嗎?”
    田村長聽到聲音,從屋子裏出來看是孫家的三娃子。
    雖然有些納悶,還是請他到院子中的石凳坐:“是三娃子啊,做吧。”
    說完也走過去坐下,等著孫三娃說明來意。
    這小子昨天剛成親,今天來找他也不知何意。
    孫寶財坐下道出了來意:“村長,我想問問我家東邊的那塊荒地多少錢一畝,我想買一畝做曬場。”
    田村長聽了倒是真詫異,沒想到孫三娃想買荒地。
    那裏的荒地不適合種莊稼,地下碎石頭太多,就算費大力氣修整出來,也出不了多少糧食,所以那塊荒地從沒有人想過開荒。
    具體情況衙門都有記錄,也出過一些政策鼓勵開荒。
    可惜大家都會算這筆賬,自然不把衙門出的鼓勵政策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