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第 156 章

字數:11513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農家夫婦生活 !
    此為防盜章
    孫家這時分家在她看來未必不好, 分了家她和孫保財單獨過日子能清淨些。
    說實話她的性子, 真不適合這裏的大家庭生活。
    前世她的工作就是在家裏,何曾跟這麽一大家子打過交道。
    因成親的日子定在一個月後,她娘看她看的緊, 她現在想出門難了。
    孫保財給她打了幾次暗號, 她也沒能出去見他。
    不過在她娘王氏那裏, 知道了孫家的分家細節。
    確切的說是知道了孫保財都分到了什麽。
    知道他分到老宅和三畝旱地時,她娘跟她又是好一頓說道。
    說孫保財吃虧了, 少分了一畝地不說,那房子還破破爛爛的哪裏能住人。
    也知道了他們會在那老房子裏成親, 而現在孫保財正在修繕那老房子。
    看著納了一半的鞋底, 針腳間隙特大, 線還有些不直。
    不懂為何這裏要成親的,非得親自做針線。
    一隻鞋做三天,這得做到什麽時候去。
    在說就她這手藝,是不是有點拿不出手啊。
    她娘吩咐她必須做的, 還有一大半沒做。
    認命的拿起針線繼續奮鬥吧。
    孫保財這段時間就是忙著修繕老宅,這裏太長時間沒住人, 不隻是髒了,還都發黴掉土的,就連屋頂都漏了。
    說實話看到這四處漏風的房子,感覺隨時都會塌的房子, 他都想扒了重建, 奈何錢不夠。
    最後隻得找了幾個玩的好的朋友, 來幫他幹活。
    把已經快要脫落的牆體,都重新抹了一遍黃泥。
    屋頂重新鋪了稻草,總算不漏雨透風了。
    又把院子裏都清理一遍,至於院牆把倒了的地方,用石頭黃泥壘了下。
    這些朋友幫忙弄好這些,他就沒在讓他們來。
    他們也要養家,哪能總占用他們時間呢。
    剩下的事他自己慢慢弄。
    看著幹淨整潔了不少的院子,不由笑了。
    也不知道錢七能不能喜歡這原始的田園風。
    這處房子在紅棗村的東北角,北麵是紫霞山的一處崖壁,東麵離著官道近,從他們這裏可以直接上官道,不用在往村南繞去官道了。
    不過離河邊遠,擔水太不方便。
    在加上還有三畝地用水的地方多,不過好在他爺爺當年在後院打了口井,倒是徹底解決了用水問題。
    想到這裏打量了下四周,決定爭取今年把院牆重修了。
    要是不修的話,錢七一個人在家他不放心。
    至於修房子,明年看看錢夠不夠吧。
    進屋看劉氏給他們置辦的家什,配上這屋子裏黃撲撲的牆,不由感歎真搭。
    前世兩人家庭條件都挺好,結婚時什麽都不缺,哪裏像現在簡直是什麽都缺。
    分家時他分到了一些雜糧,還有後院的菜地裏的菜和三畝地的糧食歸他了。
    收拾好看了一圈後,記下缺少的東西,打算今天去縣城一趟,把東西都買回來。
    劉氏給他的半兩碎銀已經花完了,以後在花的都是他自己的錢了。
    把門鎖好上了官道後,攔了輛去縣城的牛車,花了一個銅板到了縣城。
    紅棗村到縣城坐牛車的話要一個時辰,現在正好是吃中飯時間,索性先去找何二,這個點應該在他老娘的餛飩攤子上幫忙。
    其實他結交這些人人品都不錯,要是那人品不好的,他也不會去結交。
    比如這何二就一個寡母,從小受的欺負多了,又沒有好的門路,才混跡市井收保護費的。
    按他的話說,都是為了能讓他娘過的好些,不挨欺負而已。
    他剛來時作為成年人,而且在現代工作能力比較突出,覺得這古代怎麽說也比現代好賺錢吧!
    上學時也看過一些穿越小說,哪個不是在古代混的風生水起的。
    結果他這些年體會了小說終究是小說。
    在古代活著可比現代難多了。
    特別是底層人士,一沒有免費教育資源,二工作機會也不多,據何二他們說你要是沒有門路,就是去那有錢人家府裏當個奴才都難。
    而且這裏你要是沒些家底,想經商那啟動資金都沒地弄去。
    當然要是做個小商販這個不用啥錢。
    但也就能養家而已。
    這般想著快到何二娘的餛飩攤子了,抬頭看何二正在那幫他娘忙著呢。
    走過去笑道:“來碗三鮮餡餛飩。”說完找了個角落坐下。
    何二長相清秀要是不了解的看了,絕對不會想到這人是混黑的。
    他師父是程家賭坊看場子柳慶魁,在東石縣還是有些臉麵的。
    何二父親去的早,之後哥哥也沒了,他是寡母獨自帶大的。
    因為受的苦太多,這小子性子有些偏激,但是此人特別孝順。
    每天隻要無事都會來這幫他娘。
    何二看是孫保財,親自給他煮了碗餛飩端來。
    把餛飩放下後,也坐了下來笑道:“你小子快成親了,恭喜啊。”
    他倆認識三年了,這小子辦事地道會來事,他也是真心把他當朋友了。
    前幾天他家修房子,他那時要幫他師父看幾天場子就沒去。
    不過他還是聽去的兄弟說了,那屋子到底有多破。
    孫保財聞言笑了笑:“先謝謝何二哥了,你也早日給大娘娶個媳婦吧,大娘為這個可愁壞了!”
    何二比他大兩歲,今年二十還沒成親,雖然這年紀在他看來正常,但是這裏就是大事了。
    何二聞言苦笑了下:“這事上是我不孝,讓我娘擔心了,但是孫老弟你也知道,就我這名聲,哪有良家女子願意嫁啊!”
    至於那些風塵女子,哪裏是能過日子的。
    他找的媳婦必須要能孝順他娘才行。
    對此孫保財也沒辦法,就何二這條件家裏有房,手裏也有些餘錢。
    長得也挺精神的,孝順、責任感還強、有養家的能力。
    這樣的人就是因為名聲不好,竟然沒有良家婦女願意嫁。
    好吧,這裏是一個以道德衡量一切的社會。
    這也是他慢慢要適應的,因為很多事,你要是用現代的思想眼光和方式方法去做,在這裏根本就行不通。
    何二想了下道:“兄弟,我過幾天要去趟海城,師父介紹了份押鏢的活,來回要二十多天你去不去?能得二兩銀子。”
    本來這事他是沒打算跟孫保財說的,畢竟他還有一個月就成親了。
    但是聽了去孫保財家幫忙的兄弟回來跟他說,孫保財分家就得了個破敗不堪的老宅還有三畝地!
    他想著要不問問,畢竟二兩銀子也不少了。
    在縣城裏普通人家也能過半年了。
    在他們紅棗村一年的花費也用不了二兩銀子。
    孫保財聽後認真想了下,覺得二十多天能賺二兩銀子,這事可行,最少今年的院牆能砌起來了。
    想罷笑著對何二道:“謝過何二哥了,這事算我一個吧,我現在確實需要錢。”
    這以後要成家養媳婦了,可不能像以前那樣慢慢來了,現在他要開始努力賺錢了。
    何二聽後拍了拍孫保財的肩膀笑道:“都是兄弟謝什麽,那這事就這麽定了,你等我信吧,你先吃我去幫我娘下餛飩去。”
    說完往他娘那裏走,誰家還沒難過,他們這些人都是互相幫襯過來的。。。
    錢老爹看用不上石滾了,讓錢五把牛和石滾拿走,快點脫完殼,也能早些回來。
    錢五看了看天色,這個無奈啊!
    真想問問他爹,這都快到晚飯時間了,難道不應該先讓他吃了晚飯,在去妹妹家幹活嗎。
    得,認命的把牛牽過來拉著石滾,往孫保財家去。
    孫保財看錢五這麽快就回來了,還牽著牛拉著石滾,一看就知道沒吃飯,直接從曬場來的。
    這小子幫他家幹活這麽積極。
    挑眉看著他笑道:“是現在給你弄點剩飯呢,還是晚一些,等你妹妹回來時,跟我一起吃啊。”
    老杜每天都是天快暗了,才帶著人回城。
    錢七也會在那個時間回來,然後給他做晚飯。
    別人會以為他們家吃飯晚,其實他們家吃晚飯就是這個點,早了也吃不下。
    錢五聞言當即表示:“我不吃剩飯,等著跟你一起吃。”
    雖然剩飯也挺好吃的,但是怎麽說,都不如新做的好吃。
    在說誰知道小七,會給這家夥做什麽好吃的啊!
    孫保財嗬嗬一笑,沒在說什麽,兩人牽著牛來到曬場,把晾曬一下午的麥子鋪好。
    然後錢五開始牽著牛用石滾,一圈一圈壓麥子,他用木鍁不時翻動。
    錢七回來先到後院看了眼,看五哥和孫保財在幹活,也沒去打擾,徑自去了廚房開始做晚飯。
    平日就他們倆的話,也就做兩個菜,做的多了,他倆也吃不了。
    今天五哥在,又幫著他們家幹了一天活,所以晚飯做了四菜一湯。
    做好後把飯菜擺好,才去曬場叫他們吃飯。
    到了曬場,對著孫保財笑道:“你帶著五哥先去吃飯,這裏我先看著。”
    知道他們今天要把麥殼脫完,看來要借著月色幹活了。
    想著一會把油燈拿來,要是用的話就點上,不用放在那也不礙事。
    孫保財聞言笑道:“好的,尊夫人令。”
    衝著錢五笑道:“走吧,咱們先去吃飯,吃完有力氣了在幹活。”
    說完帶著錢五去洗手回屋吃飯。
    錢七看他們回去了,才走到老牛跟前,牽過韁繩開始壓麥子。
    錢五看了桌上豐盛的飯菜,不由調侃道:“好豐盛啊,娶了我妹妹你可有口福了。”
    她妹妹唯一得到全家認可的,就是做飯的手藝了。
    孫保財非常認同錢五的話,他老婆做的飯確實好吃。
    兩人邊聊邊吃飯,孫保財先吃完,對著錢五說道:“你慢慢吃,最好別剩菜了,我先出去了。”
    現在天黑了,他有點不放心老婆,一個人在外麵。
    錢五點頭應了,不是他吃的慢,是孫保財吃的太少了。
    他這才吃了一碗飯,肚子裏剛有點東西。
    孫保財看錢七牽著牛在壓麥子,笑著走過去:“給我吧,你歇會。”
    錢七聞言笑了:“我又沒幹什麽活,歇什麽啊,倒是你剛吃完飯,一會在幹活。”
    吃完東西不能劇烈運動,嗯,不能馬上幹體力活。
    聽老婆這麽一說笑道:“那行,我就用木鍁偶爾翻一下麥子吧,咱倆聊會天,等你五哥來了,你就回屋聽到沒。”
    這點活他和錢五幹就夠了,一會揚麥子灰大,所以才讓老婆回屋的。
    看老婆同意後,才向她說起錢五的事。
    錢七沒想到她五哥會做這個決定,不過還是叮囑,讓老公多照顧吧。
    知道這裏的買賣,不是那麽好做的,要想做的順,方方麵麵都的顧慮到。
    她不認為錢五有孫保財這兩下子。
    她跟錢五做了十年兄妹,這人什麽樣她還是知道的。
    要說本分做買賣的話,她五哥肯定行,為人誠信、能幹、還能吃苦這都是優點。
    但要是涉及到彎彎繞繞了,她五哥就不在行了。
    現在孫保財能幫他,但以後還是要靠他自己才行。
    孫保財聽老婆這麽說笑了:“我有我的道,他未必不會走出自己的路來,就看他往不往裏悟,能不能堅持了。”
    兩人又說笑了會,看五哥來了,錢七才回去收拾。
    孫保財和錢五幹到子時,才把麥子脫好殼裝進袋子裏。
    把麥子放進糧倉裏,等明天在拿出來晾曬。
    送走錢五洗漱後,倒在床上就開睡,這一天累死了。
    大景朝的田地稅賦是收成的兩成。
    這個兩成是由官府,派人調查地方畝產量,取中所得出要交的兩成糧食是多少。
    這個標準每個地方都不太一樣,比如東石縣繳納田稅的標準,就是按照畝產兩石算,每石為一百市斤。
    不管你每年收的糧食多少,無論光景好壞,都是按照這個標準繳納。
    隻要不是出現災荒年,朝廷是不會減免稅賦的。
    像今年風調雨順,每畝小麥的產量,都在三石以上。
    收成多了,卻隻需繳納兩石的賦稅,所以今年秋收後,大家臉上的笑容格外燦爛。
    孫保財把要繳納的糧食單獨做了標記。
    他家應該是村裏最後交糧稅的。
    因為別人家都交完了,他明早才會去。
    因這些天太忙了,交糧稅的事他就沒急著去。
    他家除去交糧稅的,還能剩個八百斤左右麥子。
    留下兩百斤自家吃,剩下的明天都拉到縣城賣了,到時在買回些稻米。
    他和錢七都喜歡吃米飯,不太喜歡吃麵食。
    弄好後出來找老杜,今天院牆正式完工了,要跟老杜結算剩下的銀子。
    找到老杜看他都收拾好等他了,於是抱歉的笑道:“怎麽沒喊我一聲啊,我沒聽到聲音,還以為你們還沒完事呢。”
    老杜這人挺好,幹的活也實在。
    院牆修的是兩米高,因著院牆用的是碎石土做的土坯,牆麵並不光潔平整,還有好多碎石尖突出來。
    孫保財看了後特別滿意。
    這牆要是有人敢翻牆,還不得被碎石紮的他嗷嗷叫。
    老杜笑道:“我們也是剛收拾完,這不你就出來了,你在看看哪裏不行,我在修修。”
    孫保財聞言笑了:“不用看了,這牆我天天看,修的確實不錯,我給你結算下銀子。”
    說完掏出銀子給了老杜,兩人又說了會客氣話,老杜才帶著人離開。
    把門鎖好他去錢家接老婆回來。
    因著明天要用錢家的牛車,而且還得讓錢五幫忙。
    所以到了錢家,跟嶽父嶽母打過招呼後,知道錢七在後院幫忙,於是找了錢五,兩人在院子裏說話。
    錢五聽孫保財說卯時初去,不由皺起眉頭:“是不是太晚了。”
    他們交糧稅時,都是頭天晚上去排隊,就算這樣往往都是第二天下午才能交上。
    而且明天可是收稅的最後一天了,這家夥就不怕交不上。
    糧稅交遲了的話,是有罰銀的。
    他們交稅時要幫他代繳,這家夥非說時間來的及。
    現在可好了,要弄到最後一天才去交,這人要是多的話,排不排得上還不知道呢!
    孫保財聽了哈哈笑了:“沒事,聽我的吧,明天人少著呢,衙門辰時才開,我們卯時初走,到了正好衙門開門。”
    朝廷規定的收糧稅日為七日,超過七日繳納者會有罰銀。
    大家都怕被罰銀,所以都是頭幾天,就去排隊交糧稅,弄得最後一日基本無人交了!
    他總在縣城混跡,這種情況當然知道了。
    他對這一現象還納悶過,後來他爹說了,趕早不趕晚,要是遇到下雨天咋辦。
    這話他當時聽了,觸動特別大,有些事他想的還是淺薄了。
    錢家交糧稅都在頭三日交,還真沒在最後幾天交過。
    不過既然孫保財這般說,應該是真的了。
    畢竟他總在縣城混跡,知道這事也正常,點頭表示明白了。
    孫保財想了下:“明天咱們不會太早回來,你跟家人說一聲,別讓他們惦記了。”
    明天賣完糧食後,要去找何二,問問亮子什麽時候回來。
    何二家算是他們這些朋友的聯絡站了。
    又和錢五聊了會看錢七過來了,兩人才一起回家。
    這個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她已經聽了好幾個版本。
    孫保財看錢七臉色不好連忙安慰道:“寶寶別急,我回去就讓我家人請媒婆。”
    錢七聞言白了他一眼,沒理會他轉身下山往家走。
    孫保財知道這是答應了,頓時笑開了。
    注視著快消失的身影,也開始往山下走。
    就這樣遠遠的跟著,直到身影進了錢家,他才快速的往家跑。
    王二嬸子匆匆把洗衣盆放院子中,急忙就跑到孫家。
    進到院子看劉氏正在忙,大聲打了聲招呼:“劉大妹子忙著呢。”
    笑著湊了過去,蹲在劉氏身旁眯著眼道:“劉大妹子,你家三娃子還說不說親了。”
    劉氏聞言挑眉問道:“怎麽不說,我家三娃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怎麽你有合適的人選?”
    她家三娃子都十八了,這親事還是沒個著落,她和他爹每日愁死了。
    偏偏這小子對於成親的事一點都不上心。
    整日出去也不見個人影。
    雖然時不時的拿回來點銅板,但那有什麽用,名聲在村裏是徹底臭了。
    王二嬸子聽後,頓時眯著眼笑道:“劉大妹子你沒聽說?錢家的七丫頭要說親了嗎。”
    看劉氏沒有發火,知道這事有門。
    眯著眼接著說道:“我說這話妹子別不樂意,你家三娃子到現在沒說成親事,那還不是名聲不好,那錢家七丫頭的名聲,你也知道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