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進寺
字數:3529 加入書籤
何承走後,陸漫對王嬤嬤道,“上保佑,我和我娘都懷了孕,特別是我娘,多不容易呀。我想去廣濟寺燒香,求菩薩保佑我們都生兒子。”
王嬤嬤雙手合什念了一聲佛,又道,“老奴也是這樣想的,三奶奶親自去求,心誠。不過廣濟寺有些遠,又寒地凍,三奶奶最好在山上住一。”
陸漫點頭,讓她帶人收拾東西,又讓王大旺兩口子明去廣濟寺定院子。
薑玖和薑悅聽後,都想跟著去寺裏玩。
陸漫自是不同意,道,“山上除了雪,什麽都看不到,沒什麽意思。等到明年春暖花開,再帶你們去玩,還可以在那裏多住幾。”完又給薑玖使了個眼色。
薑玖見嫂子把自己當成大人,讓自己哄住侄女,心裏一陣竊喜。又想著,大冬的,那裏的確不好玩。就對薑悅道,“是啊,山上都是雪,又冷,還沒有咱們在渠江上滑冰好玩呐。”
薑悅聽了,才沒有繼續鬧,又提著條件,“明我要在張姐姐家吃兩頓飯,劉姑姑做的甜湯極好喝,做的芝麻撒子香。我還要去外祖祖家去看鴨鴨,讓四舅舅用竹葉編魚兒……”
現在薑玖和薑悅偶爾會去陸家玩,薑悅最喜歡他家的幾隻鴨子。
何承進京後直接去了趙府,給何氏診了脈,母子倆躲在屋裏著悄悄話。趙亦知道自己有了一個晚來子(女),大喜過望,差點就把何氏供起來。
等到趙大人下衙吃了晚飯,何承才帶著兩個護衛和白芷回了榆青院。
榆青院裏隻有吳叔,東輝院的杏兒,還有一位陌生的姑娘,眉兒和付嬸已經找借口被打發走。
杏兒“因病”沒有跟著主子去渠江鎮,專門留下服侍劉惜蕊。
那位陌生姑娘叫新荷,是薑展唯前幾個月在外地買的丫頭,本想讓人訓練好後給陸漫當貼身丫頭兼護衛,這個時候正好排上用場。
何承拿來劉惜蕊一直用的顏料,讓新荷把臉、脖子、手塗上顏色,再戴上麵紗。乍一看,還真像劉姑娘。
何承滿意地笑起來,又囑咐她聽喜的安排,注意安全。
半夜,何承去把院門打開一條縫,同新荷一起站在門後。
院牆上“野貓”叫了兩聲,一個穿淡紫色衣裳戴著麵紗的姑娘從斜對麵的門裏跑出來,迅速進了榆青院,另一個穿同樣衣裳體型相似的姑娘又從榆青院跑去斜對麵的門裏。看到那邊門關上,何承也關了門,把劉姑娘領進上房。
進了上房,劉姑娘把頭上的麵紗扯下來,捂著嘴無聲地哭起來。自從來到劉府,已經五年多了,這是她第一次走出來,有一種逃出升的感覺。
她擦幹眼淚,又給何承屈膝福了福,道,“謝謝何公子相救。”
何承笑道,“當不得姑娘的謝,過幾還要請姑娘配合演一出好戲。”
劉惜蕊道,“事關我姨母、母親,還有外家,我自當盡力。”
何承又跟劉惜蕊了一陣話,便去東廂歇息,劉惜蕊和杏兒歇在上房。
第二一早,何承騎馬回營,還帶了輛馬車,裏麵坐的是病好了的杏兒及另一個丫頭。
他們出東城門沒多久,又有多輛馬車出西城門,直往廣濟寺奔去。
午時初,何承便回到了渠江鎮的薑家。
馬車直接進了前院,杏兒把劉惜蕊扶下馬車,快步走進垂花門,直接往上房的西耳房走去。
劉惜蕊雖然低著頭,但看到陌生的地麵,聽到外麵隱隱的話聲,雞叫狗吠聲,以及刺骨的自由的寒風,激動不已。她不僅出了那個大牢籠,還出了京城,來到陸姐姐的另一個家了。
此時前院、正院沒有多餘的人,兩個孩子都去外麵玩了,隻有陸漫和王嬤嬤在耳房裏等著。這間屋是杏兒和李兒平時住的,劉惜蕊會在這裏住一晚,明同陸漫一起去廣濟寺。
劉姑娘走進來,又給陸漫屈膝萬福,激動地道,“陸姐姐,終於又見麵了,我盼啊盼,就盼著這一……”
陸漫拉著她坐下,笑道,“我們也一樣,盼著你能出來。”
又給她看了下巴,那個包塊控製得很好,沒有繼續長大。
幾人了一陣話,陸漫和王嬤嬤就走了出去。杏兒把門插上,隻有李兒送飯才會打開。
何承也去了營裏。
晌午,下人來報,二姑娘和姐兒被張夫人留在張家吃飯了。陸漫現在根本沒有心思管那兩個孩子,隻知道了。
她閉目想著默了上百遍的那些有關羊癇病的記載……
晚上,薑展唯和何承按時回家。
孩子們睡了後,穿著丫頭衣裳的劉惜蕊被叫來了上房,薑展唯又囑咐了她一番。
翌日辰時,還黑著,就從薑家出來一頂轎,幾輛馬車。院門口已經等了幾十個騎馬的士兵,見主子出來,一起跟了上去。
一行人馬往西走著。
渠江鎮在京城的東西方向,離西山比較近。大概午時初,人馬便到了西山下。
一般抬轎子的人不敢上山,能抬轎上山的人都走慣了山路,陸漫和帶來的兩個丫頭及王嬤嬤又換乘幾頂轎。
下人們先給陸漫要坐的轎裏鋪上厚褥子,再把手爐塞進她手裏。轎走了半個多時辰,終於到達山腰的廣濟寺。
一些下人直接去寺後的院子,薑展唯和陸漫等人進了寺裏。他們先去給菩薩上了香,捐了五百兩銀子的香油錢,保佑何氏和她順利產子。她還默默許了一個願,就是保證明的那出戲能夠順利進行,蔡公公把實情和盤托出……
之後,一行人去吃了齋飯,才向寺後走去。
他們這次住的仍然是上次住的古榕院。院子裏的榕樹依然翠綠,隻是沒有春夏之季繁茂。
進了上房西屋,薑展唯跟陸漫道,“蔡公公就住在離我們不遠的紅楓院。他上山後一直在屋裏抄經書,然後讓太監送去寺裏。我的人隻見過他一麵,就是他下轎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