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第一百三十九章

字數:7774   加入書籤

A+A-




    大雪下了整整一夜。

    清晨時分,雲開雪散,  天空一片蔚藍。風卻變得更冷,  走出房門,呼出的熱氣轉瞬凝成白霧,  屋簷樹枝垂掛冰棱,  在陽光下炫五彩。

    趙嘉緊了緊鬥篷,  拂開隨風撲在臉上的碎雪,  哈出一口氣,  突然生出好奇心,這樣的溫度,  潑一杯水會不會立刻結冰?

    沒等滿足好奇,冷風忽然增強,趙嘉連續打了兩個噴嚏。不想著涼,迅轉身返回室內。坐到火盆邊,  搓搓雙手,借盆中騰起的暖意,  指尖總算不再冰涼。

    沒過多久,  耳邊傳來聲響。

    房門被推開,是魏悅送李當戶歸來。

    魏三公子未著鎧甲,  一身直裾深衣,絹帶束在腰間,  掛著裝有官印的鞶囊,  並配有一把長劍。劍鞘以銅製成,  和劍柄一樣,  樸實無華,沒有任何花紋。

    趙嘉鼻子有些癢,忍了幾忍,到底沒忍住,當場打了個噴嚏。

    意識到是自己帶了涼氣,魏悅撥動炭火,直至身上有了暖意,才將手覆上趙嘉額頭。

    確認沒熱,魏悅鬆了口氣。

    趙嘉挑了下眉,倒也沒說什麽,從陶壺中倒出一盞溫水,遞到魏悅麵前。

    “三……”

    剛剛道出一個字,屋外突然傳來一聲響亮的鳴叫。

    不多時,又是砰地一聲鈍響。

    趙嘉起身推開房門,就見金雕盤旋在半空,地上躺著一頭野鹿。鹿角足有手臂長,呈枝丫狀。鹿身壯碩,少說也有三四十斤。難為金雕能夠帶回來。

    金雕又盤旋一周,自半空飛落。

    健仆已經見怪不怪,仍是該做什麽做什麽。

    庖丁聞聲趕來,看到地上的野鹿,不由得吸了一口涼氣,滿臉驚奇。

    鷹、雕抓到大型獵物,很少能全部帶走。如眼前這隻,力氣大到能抓起成年野鹿,實在是罕見。

    趙嘉倒是不覺如何。

    自從見過金雕抓起一個胡騎,再見它抓著野鹿黃羊四處飛,半點不覺得稀奇,甚至連眉毛都不會抬一下。

    野鹿被抓斷脖頸,傷口被凍住,凝固一層鮮紅。

    鹿角完好,鹿身沒有太大的損傷,趙嘉看過之後,命健仆套車,將野鹿放到車上。自己同魏悅返回室內,將所用之物裝好,確認沒有任何遺漏,隨即登上馬車,出前往軍營。

    營中依舊熱鬧。

    在負重跑時敗給更卒,雲中騎憋了一口氣,哪怕是天降大雪,冷風刺骨,照樣堅持早起訓練。度不行就比負重,總之,必須有一樣要取勝!

    不承想,沙陵更卒們撇撇嘴,6續走到校場,二話不說,扛起近兩倍的重量,轟隆隆飛奔而去。度絲毫不比之前慢,跑到中途,甚至還一度加快。

    套著三層皮甲,背著木盾長戟,弓箭短刀盡皆在身,斷木換成石頭,加起來重量達到四十斤,一個個仍是健步如飛,好像多出的二十斤根本不算事。

    繞著軍營跑過五圈,沙陵更卒回到校場,放下石塊,分成兩隊。每隊不過兩什人,卻是盾兵、長戟兵、刀牌手和弓箭手俱全。

    文吏站在一邊,掃一眼麵露驚訝的騎兵,再看兩眼例行圍觀的雁門守軍,從袖中取出木哨,悠長的哨音之後,兩隊更卒出大吼,進行實戰演練。

    盾兵排成一行,同時猛衝前進。大盾相擊,鈍響聲不絕於耳。

    長戟兵從盾後起攻擊,試圖挑飛對手。刀牌手壓低身體,在混亂中襲擊對方下盤。

    弓箭手站在陣後,弓弦拉滿,搭上除去箭頭的木矢。別看雙方的弓箭手加起來不足十人,數息之間,飛出的箭矢數量卻過五十。

    木矢不會造成實質性傷害,力道仍是不小。不小心被擊在臉上,很快會出現紅痕乃至淤青。

    雙方拚足力氣,戰鬥持續兩盞茶的時間,結果是戰得不相上下,始終難分勝負。

    待到文吏吹響木哨,哪怕心有不甘,戰意未消,更卒也立刻分開,停止戰鬥。

    喊殺聲停止,校場的更卒一個個呲牙咧嘴,揉著被箭矢-射-中,或是挨了盾擊和刀背砍到的地方,不服氣地朝對手揮舞拳頭。揮過兩下,又是一陣表情扭曲,顯然扯動了傷處。

    “這真是……”

    雲中騎不知道該說什麽。

    在草原上,絕大多數時間都在奔襲,要麽就是和胡騎正麵交鋒,基本沒有步戰揮的餘地。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然沒見過更卒列陣。

    如今親眼目睹,心中驚詫自是難以言喻。

    “趙軍侯究竟是如何練兵?”

    雲中騎的驚訝不提,雁門守軍圍觀之後,負責要塞的屯長很是心塞,一時氣血上頭,咬牙決定修改訓練計劃。被雲中騎比下去他認了,可連更卒都比不上,而且不是一樣兩樣,是樣樣都不如,未免太糟心。

    幾名隊率知曉此事,合力勸諫,冬訓計劃才沒真正實行。

    並非他們不想練出強兵,而是實際情況不允許。

    雲中騎和沙陵更卒進-入要塞後,是自備口糧,一日三餐,而且每日都見葷腥。自家一日兩餐,借對方的光才多吃幾回肉,多喝幾次肉湯。

    之所以有這樣的區別,絕不是軍中克扣。有郅太守在頭頂壓著,沒人敢這麽幹,除非是不要腦袋。

    關鍵是朝廷定下的標準就是如此。

    此前,郡內還特地調撥一批糧食,就為讓守軍吃飽,有豐沛的體力,能夠進一步提高戰鬥力。

    然而,吃飽和吃好是兩個概念。

    一天兩頓和一天三頓更是截然不同。

    看過雲中騎和沙陵更卒的夥食標準,雁門守軍都是咋舌。知曉在更役期間,趙嘉自掏腰包,更卒的夥食比這還好,連屯長和隊率的眼都紅了。

    眼紅歸眼紅,自家事自家知道。

    以雁門郡的財力,能讓軍伍頓頓吃飽已經是相當不錯。要是按照沙陵更卒的夥食標準,郡倉和縣倉都得清空。

    這也是沙陵更卒雖強,卻無法仿效的原因。

    經濟基礎決定一切。

    沒有足夠的本錢,趙縣尉的練兵法就是深坑。

    馬車抵達軍營,操練業已告一段落。

    夥夫抬出新蒸的粟飯和大鍋的肉湯,騎兵和更卒手捧大碗和木筷,列隊等待領取飯食。

    趙嘉喚來季豹,讓他將野鹿送去廚下,或烤或煮,抓緊烹製出來,分給營中兵卒。

    “飯後拔營,返回雲中。”

    營地軍伍接到命令,吃飯的度瞬間加快。包子三口下肚,肉湯仰頭飲盡,鹿肉烤好時,多數人已經吃飽。

    “切開,分下去路上吃。”

    雲中騎和沙陵更卒加起來不過六百人,拔營的度遠勝上郡騎兵。

    大車迅套好,攜帶的糧食全部裝車;戰馬牽出來,仔細檢查馬具;皮甲套在身上,兵器隨身攜帶,確保不遺漏一件。

    文吏調度有方,整個過程有條不紊。

    旗幟張開,魏悅飛身上馬,深衣外罩一件鬥篷。

    趙嘉傷勢未愈,依舊乘車。

    營門大開,六百人列隊,在號角聲中,向雲中方向疾馳而去。

    隊伍中都是一人兩馬乃至三馬,不落大雪,基本不需要歇息,可以抓緊趕路,爭取早一日返回郡中。

    馬車車廂內鋪了厚褥,還有數張狼皮。

    趙嘉坐在車內,身上裹著鬥篷,身邊擺著一摞竹簡。展開一冊,裏麵記錄有戰國時期秦國法令,以小篆刻印,皆為郅太守相贈。

    法令條文稍顯枯燥,好在條文之後附有案例,多為後人整理。案例內容十分詳細,不單有辦案經過,還有辦案心得,甚至有部分關於法醫學的內容。

    趙嘉看得津津有味,翻開一冊竹簡,其中記載一人誣告同鄉,縣吏查明審訊的所有經過。

    其人言被同鄉所傷,結果被證明是誣告,賠償沒要到,反而被施以重懲。更要給被誣者賠償,數量就是他索取的銅錢。

    放下竹簡,趙嘉不免慨歎,嚴刑峻法固然有其弊端,但不得不承認,這樣的懲戒的確解氣,也能有效警告後來者,輕易不要以身試法。

    車行半日,經過一處裏聚。

    裏聚四周荒無人煙,多數房屋的屋頂不見蹤影,夯土製的牆壁半塌,上麵帶著漆黑的汙痕,分明曾遭過火焚。

    騎兵前往探查時,從殘垣斷壁間躥出幾道黑影。

    不等騎兵動手,金雕忽然從天空俯衝,鋒利的爪子探出,將黑影牢牢抓住。

    “野兔?”

    一名騎兵走上前,金雕張開翅膀,出警告性的鳴叫。

    趙嘉得到稟報,披著鬥篷走下馬車。

    停在金雕近前,後者看他一眼,將野兔留下,振翅飛上高空。盤旋兩周,再次俯衝,又一隻野兔到手。

    文吏知曉天候,上報趙嘉,天空聚集烏雲,風勢加大,今夜恐會有大雪。

    雪夜趕路顯然不是個好主意。

    趙嘉同魏悅商議,決定在裏聚處暫歇,待風雪過後再行啟程。

    魏悅點點頭,命騎兵避風紮營。

    斥候往四周探查,搜索是否有大型狼群。更卒搭好帳篷,稟報過趙嘉,部分帶上弓箭短刀,和斥候分不同方向巡視。

    距離裏聚不遠,有一片茂盛的鬆林。幾隻鬆鼠在枝頭跳躍,腮幫鼓起,估計是藏了鬆子。

    突然,林間傳出一陣咆哮。

    緊接著,三名斥候策馬奔出,在他們身後緊追著一頭黑熊。看樣子是冬眠被驚醒,不拍死吵醒自己的家夥誓不罷休。

    黑熊被引出林中,斥候不再奔逃,調轉方向,直接扣動手-弩。

    伴著輕響,巴掌長的-弩-矢-射-進黑熊左眼。傷口湧出鮮血,黑熊出咆哮,因疼痛陷入狂怒。

    營地中飛馳出一什騎兵,協助斥候攔截狂的黑熊。

    魏悅張開強弓,箭矢飛出,精準紮入黑熊右眼。

    魏武趁機衝上前,手中長矛猛然擲出,貫-穿了黑熊的身體,矛身僅有半截-露-在半麵。

    一切生得極快,不到一刻鍾,黑熊就倒在雪地上,被軍伍拖到遠處收拾幹淨,成為眾人的晚餐。

    待外出的更卒返回,營地內升起篝火,遠處又有野狼徘徊,卻始終不敢靠得太近。

    野狼繞過幾圈,不斷在地上嗅著。找到目標,迅扒開積雪,叼起凍得硬邦邦的內髒,立即頭也不回地跑遠。

    趙嘉吃過一塊烤肉,在火堆旁坐了片刻,就轉身返回馬車。

    半夢半醒間,車門被推開,一陣輕微的聲響之後,熟悉的體溫籠罩在身邊。趙嘉睜開雙眼,很快又閉上,湊近熱源,打了個哈欠,漸漸沉入夢鄉。

    篝火搖曳,除了守夜的騎兵和更卒,餘者盡數進到帳篷,不多時,呼嚕聲就此起彼伏。

    擊退匈奴大軍,邊郡獲得短暫的安寧。與之相對,冬日的草原卻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大單於親自下令,匈奴本部騎兵四處,衝天的火光中,一個接一個鮮卑部落被屠滅,鮮卑人的屍體被投入火中,糧食牲畜盡被搶走。

    隨著小部落一個個湮滅,大部落不得不團結起來,更派人去向丁零求援。

    起初,鮮卑各部還抱著僥幸,以為匈奴人殺夠就會收手。

    哪裏想到,匈奴本部鐵了心,不聽解釋不說,更是刀子舉起就不打算放下。看樣子,甭管襲擊呼衍部的是不是鮮卑,王庭從最開始就打定主意,不給他們半條活路。

    無論多麽恭順,最終都是死路一條。與其白白等死,不如豁出去,各部聯合起來,揭竿而起,再反一次!

    不讓他們活,那就誰都別想好過。

    事到如今,就算是死,也要咬下匈奴一塊肉來!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