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第兩百七十三章
字數:7199 加入書籤
衝出大夏軍陣後, 為護伊稚斜安全, 迷惑漢軍, 三名心腹扮作左穀蠡王模樣, 各率千餘騎兵向不同方向奔逃。
趙嘉魏悅隨之分兵, 先後追上其中兩支,卻現馬上之人根本不是伊稚斜。另一支漢騎折返,經過辨認,帶回的頭顱依舊不是左穀蠡王。
“將軍, 是否再追?”
趙破奴和公孫敖本以為立下大功,沒想是個贗品。想到不知逃往何處的伊稚斜, 都是窩了一肚子火。
趙嘉同魏悅商議之後, 命大軍原地休整, 放出更多斥候, 分不同方向進行查探。
“鏖戰一場, 又長途奔襲, 需補充體力。外圍警戒,餘者埋鍋造飯。”
越是向西,漢軍對氣候越不適應, 6續出現水土不服的症狀。好在有數名醫匠隨軍, 迄今為止, 尚未有將兵非戰殞命。
魏悅翻身下馬, 走到趙嘉近前,見他手握此前繳獲的彎刀,臉上若有所思, 開口道:“阿多在想何事?”
“之前的兩支軍隊。”趙嘉將彎刀拋給衛青,摘下頭盔,反手抹去額角的汗水,擰開水囊遞到嘴邊。
連續數月風吹日曬,趙嘉黑了許多,嘴唇也有些幹裂。反觀魏悅,像是天生曬不黑,頂多紅上半日。等到一夜過去,又會恢複原樣。
對此,趙嘉頗感到神奇。
“河邊出現的軍隊?”見趙嘉水囊已空,魏悅從馬背解下一隻,隨手遞過去,道,“從衣著和武器來看,應為安息和大夏軍隊。”
漢朝邊貿繁榮,除草原各部和西域小國,市中不乏安息、大夏和身-毒-商人的身影。士兵和商人的裝束有所區別,相貌和武器總是類似。戰時來不及多想,戰後回憶,很快能聯係起來。
趙嘉點點頭。
在他看來,漠南和漠北的胡部臣服強者,輕易不敢挑釁兵鋒,漢軍自能暢行無阻。一旦離開草原,進入曆史上中亞和西亞各國的勢力範圍,就需要多加謹慎。
以安息為例,能和羅馬硬剛,甚至一度占據優勢的帝國,絕對不容小覷。
其地理位置優越,從漢朝運往羅馬的絲綢,基本都要經過安息。最強盛的時期,都儼然是連接東方和西方的商貿中心,積累的財富不可估量。
仗著這份底蘊,安息才能和羅馬掰腕子,而且一掰就是一個世紀。
漢軍出境作戰,一路追著匈奴西行,有極大可能過境安息,甚至會遇上安息軍隊。除非匈奴調轉方向,遠遠避開安息。不過那樣一來,和大夏照麵就無法避免。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匈奴選的路實在不太好,恰好位於大夏和安息之間。
先前河邊一戰,趙嘉忙著追擊匈奴,沒時間多想。如今伊稚斜不知所蹤,斥候尚無消息反饋,回頭想想那兩支語言不通,戰鬥力卻相當不差的軍團,趙嘉不免皺眉。
“我朝通西域不久,烏孫、大宛未曾遣使,安息大夏諸國更不必論。”似能猜出趙嘉的想法,魏悅道,“況情勢所迫,如不能當機立斷,衝出軍陣,恐匈奴將走脫大半。”
潛台詞就是:沒有互相遣使,沒有遞送國書,彼此就不是朋友。既然不是朋友,別說砍千百人,就算打到都,國內也不會追究。
對承襲秦製,骨子裏流淌-霸-道-血液的漢來說,開疆拓土,戰功彪炳方為榮耀,四海八荒,兵鋒皆可指。
至漢武帝登基,這種強橫和霸道更是達到巔峰。
看不順眼就揍,蹦高作死更要揍。
管你是大國還是小國,管你服是不服,一概簡單粗暴,揍趴下全都得服。
委屈?
憋著。
憤怒?
忍著。
爆-?
很好,連根拔。
從天子到群臣,思想高度一致。作為親身經曆者,曆史上的西域、烏孫、大宛和匈奴都可以現身說法。
魏悅思考問題的方式,和朝中大佬別無二致,能以此安慰趙嘉,也就不足為奇。
經過一番開導,趙嘉轉過彎來,也笑自己杞人憂天。
年輕的武帝正意氣風,要大展拳腳,解決匈奴並非終點,而是開始。
漢朝要繼續對外開疆,西域不必提,越過蔥嶺是遲早的事。
這次西進既為追襲匈奴,殲滅伊稚斜麾下有生力量,使其不敢再近漢半步,從另一個方麵,也算是無心插柳,為日後-挺-進西亞和中亞探明道路,順便打一場前哨戰。
河邊遇到的兩支軍隊,就算不能代表安息大夏最精銳的力量,至少也是強軍水平。
安息的輕騎兵固然令人眼前一亮,大夏的重步兵卻更吸引趙嘉眼光。尤其是對方的鎧甲和長矛,表現出相當高的冶煉技術。
如果能搜羅足夠多的大夏工匠,對漢朝冶煉工藝的展會大有裨益。
聽趙嘉一項項列舉,魏悅笑道:“阿多有此打算,無妨往大夏一行。”
“真去?”趙嘉愣一下。
他目前僅是展望,並未打算立即付諸行動。
兩人麾下僅三萬騎兵,之前一戰折損千人。大夏好歹是中亞數得上號的強國,未有足夠把握,不該貿然行動。
“機動作戰,不做糾纏。”
魏悅說話時,將水囊扔給魏武。後者立即點出數人,往之前現的溪流處取水。
趙嘉還是覺得不太妥當,正想開口,遠處突然掀起大片沙塵,緊接著,有雷鳴般的馬蹄聲傳來。
“上馬!”
漢軍迅做出反應,從將官到士兵,紛紛躍上馬背,兵器在手,以最快的度結成衝鋒陣列,刀鋒向外,嚴陣以待。
黃沙整齊般沸騰。
彌漫的紗霧中,隱隱現出漢字大旗。
風中傳來熟悉的號角,黑甲騎兵排成一條長龍,猛然躍出地平線,闖入眾人眼簾。
“是王孫!”
認出隊伍最前的韓嫣,趙嘉和魏悅舉起右臂,將官下達號令,兩萬餘騎兵同時收刀還鞘。刀鋒擦過刀鞘,出陣陣聲響,似同對麵的號角互相應和。
“阿多,季豫!”
奔襲數日,終於找準方向,追上趙嘉和魏悅的隊伍,韓嫣三人都很興奮。
策馬衝到近前,韓嫣翻身落地,單手握拳,對著趙嘉的肩膀就是一下。
“總算是追上了!”
趙嘉本能側身,同時握住韓嫣的手腕。見對方興奮中又有一絲解脫,不免感到詫異。
“王孫?”
“別提了。”
見趙嘉疑惑,韓嫣收回手,轉頭瞪向“專心”和魏悅說話,頭都不敢回的曹時和李當戶,解釋道:“先前當戶引錯方向,我們走了岔路,直接拐去烏孫,耽擱不少時間、”
大概是氣得狠了,韓嫣說話不再溫和,意外點亮“話癆兼毒-舌”屬性。
接下來的兩刻鍾,趙嘉切身體會到,為何帶錯方向的是李當戶,曹時對上韓嫣的目光也會怵。
隻不過,撇開韓嫣的話癆潛質,他當真沒想到,迷路的技能也會一脈相承、
曆史拐彎,李廣沒有在沙漠迷路,李當戶卻子承父業,在追襲途中帶著大軍繞遠。
“倒也不是白繞。”韓嫣話鋒一轉,又引趙嘉去看攜帶的物資。
珍寶金銀攜帶不便,早命人送回國內。沿途有千名騎兵護衛,又提前送回消息,會有邊軍接應,諒也無人敢打主意。
軍中攜帶的都是能果腹的穀物肉幹,還有大量椰棗和水果幹,以及能用於烹飪的香料。甚至還有不少酒水,全部放在皮袋中,由大宛“送”的馬匹馱負。
“這是大宛馬?”趙嘉驚訝道。
“都是些馱馬,戰馬在這裏。”韓嫣指向未配馬鞍,由士兵和百名胡騎驅趕的戰馬,“從大宛得五千匹,馴服代替匈奴馬。大宛王答應另備三萬好馬,待我等回師去取。”
趙嘉不禁愕然。
曆史上,為得大宛的汗血寶馬,漢朝曾向大宛遣使。結果換馬不成,使臣被殺害,武帝一怒之下兩征大宛。
事實證明,被漢武帝記在小本本上的,基本不會有好下場。
戰不利,第二戰,漢軍攻破大宛都,大宛國王成為曆史。新國王上任之後,不僅主動獻上戰馬,更臣服於漢朝,將持反對意見的臣子全都哢嚓掉,以表決心。
換做後世王朝,生類似事件,錄史總該春秋一下,不會太過直白。偏偏漢朝的史官就是這麽耿直,該怎麽寫就怎麽寫,半點不做潤色。
西漢如此,東漢亦然。
翻閱兩漢史書,會驚奇現,被漢軍哢嚓的國王國師不在少數,全部詳實記錄,都有姓名可查。正因漢朝史官如此耿直,後世學者追溯中亞、西亞乃至南亞的曆史,很多都要從漢史中查找資料。
聽韓嫣講述在烏孫和大宛等國的經曆,趙嘉一心兩用,開始認真思考,在回程途中,再來一次武-裝-遊-行的可行性。
匈奴戰敗,逃入漠北的不成氣候,西遷的則被打散,除非生奇跡,再無法對漢構成威脅。
至於甩向歐洲的上帝之鞭,趙嘉相信,隻要匈奴沒有徹底滅絕,該生的還是會生,隻是規模和時間大概會有所變動。
再者說,沒有匈奴,還有月氏、鮮卑、羌、氐和丁零。
漢武帝還很年輕,身邊聚集眾多大佬,國庫豐腴,知曉怎能才能越打越富,種種因素之下,對外征戰的步伐絕不會輕易停止。
大規模的戰爭,勢必要引入歸降的胡騎。
考慮到攻占和統治的不同階段,需要處理的矛盾也將不同,早在匈奴西遷時,趙嘉就生出一個想法,讓胡部西進。
這個計劃利弊參半,實行得好,能保帝國疆界無憂。若是出現差錯,很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故而,在沒有成熟的章程之前,趙嘉始終將念頭壓在心裏,沒有告訴任何人。
韓嫣、曹時和李當戶走錯方向,在烏孫和大宛等國的經曆,讓趙嘉隱約抓住關鍵。能否進一步實行,還要親自走過一趟再說。
“阿多,還有一件事。”
韓嫣收起輕鬆的表情,將趙嘉帶到一匹戰馬前,揭開蓋在馬背的鬥篷,現出被綁在馬上的劉陵。
“淮南王女?”
趙嘉和劉陵曾有一麵之緣,認出眼前之人,見她做一身匈奴打扮,驀然想起在沙岩處現的門客,神情倏然冰冷。
“我本想殺了她。”韓嫣按住趙嘉的肩膀,低聲道,“但她終為高祖皇帝血脈,不能輕易動手,需帶回長安交陛下處置。”
和趙嘉一樣,韓嫣領兵在外,並不知劉遷死訊,自然也不會知道劉徹頒下的聖旨。
趙嘉攥緊手指,壓下怒意,對韓嫣點了點頭。
整個過程中,劉陵始終垂著頭不一言,更沒有任何反應。
又過半個時辰,外出的斥候6續返回。
他們沒能找到伊稚斜,卻在前方現一處戰場,安息輕騎兵和大夏步騎正在鏖戰,就規模來看,數量不下十萬。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