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安錦葉煽風點火
字數:3167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畫蠱謀情:琅嬛傳 !
南宮展宸的一句話,讓穆琅嬛覺得兩人的感情疏遠了,他並不是真正的相信自己,還是心有疑慮,一個宮女的話就能讓他懷疑自己,何談真情可言。
穆琅嬛看到南宮展宸如此不信任自己,心涼了一大截,這一件事如果過不去,那等待她的日子將更加淒苦,更何況是顧初夏了,這個明擺著是安錦葉的詭計,要將她們一網打盡。
穆琅嬛在心裏不停地告誡自己,自己不能夠趴下,一定要想出一切辦法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然而此刻此景,麵對眼前已經被做證的事實,她找不到有力的證人,證明自己清白,也無從狡辯。
暼了一眼南宮展宸,想知道他是不是真的絲毫不再相信自己。
她瞄了一眼珊瑚,看到他她嘴角微微一笑,似乎在嘲笑自己,“穆琅嬛這一次你死定了。”
穆琅嬛不甘被誣陷,絞盡腦汁的想了一通,跪倒在南宮展宸麵前“皇上,從臣妾入宮的第一天起,你何曾見過臣妾於任何一個人有多過來往?”穆琅嬛苦口婆心的祈求著南宮展宸,希望他能夠相信自己。
“皇宮內戒備森嚴,不得私自出宮,你出入宮圍,自然不敢與其他人交往,然而,日複一日,不見的不會變心。”南宮展宸並沒有撇她一眼。
隻是看到他嘴唇微動漂出的這一句話,,讓穆琅嬛心涼了,徹底的涼了,對他並不抱有任何的希望。
穆琅嬛緩緩的坐在地上,心裏不停的告誡自己不能就這樣放棄,不然死的將不隻是自己一個人。
“皇上,您真的相信臣妾與鄭大人有染?臣妾是曾經和鄭大人在禦花園中多說幾句話,然而,有誰能夠證明臣妾與鄭大人有染,僅憑一個小小的宮女隻言片語,皇上就認定臣妾與鄭大人有染,豈不太過草率?皇上乃一國之君,國人之上,對任何事都會明察秋毫,不會冤枉一個好人,難道對待臣妾就如草芥一般,不聽臣妾的言語,就認定臣妾一定是犯了宮中禁忌嗎?”穆琅嬛兩眼熱淚盈眶,不停的敲打著衣襟。
南宮展宸看到自己的愛妃如此景況,也心有不忍,隻不過如果自己不這樣,怕是難以堵住悠悠之口!
看著眼前眾大臣們,都在不停的討論著,自己心裏的那份擔心也不言而喻。
常言說,家醜不可外揚,此時他已經沒有辦法,隻能盡力演下去。
“你們吵什麽!事情還沒有說清楚,怎麽都在那裏滴滴咕咕,成何體統。”南宮展宸看到大臣們,都在交頭接耳,似乎在嘲笑自己,滿臉憤怒的表情,不言而喻。
大臣們頓時被驚嚇到了,連忙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齊聲說到:“臣罪該萬死,請皇上恕罪。”
穆琅嬛悄悄的看了在座的人,似乎覺得沒有人能夠證明自己,她將目光掃向鄭榮。
鄭榮也是一臉的無奈,不知所措。
突然之間鄭榮瞪大的眼睛,似乎是想到了什麽,連忙行了跪拜大禮,輕聲的說道,“皇上,微臣有本要奏。”
南宮展宸看都不看他一眼“說!”
“皇上,請恕微臣直言,此乃皇上家務事,微臣不知當講不當講,然此刻關係到貴妃娘娘聲譽,微臣冒死也要保娘娘清白,保護皇上一生的聖譽!”隻見鄭榮理直氣壯的賣著關子,似乎也是有備而來,想出了對策。
在他剛要開口辯解的時候,太監傳了一聲。
“安娘娘到了”
穆琅嬛一聽安錦葉也來到了這裏,事態的變化已經發展的不容控製了,她頓時也顯得有些局促,心裏又擔心起顧初夏來。
“臣妾給皇上請安!”隻見安錦葉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格外妖繞,婀娜多姿。
“怎麽到這裏來了?”南宮展宸冷冷道
“回皇上話,臣妾聽說貴妃娘娘被人誣陷,所以前來,看看有沒有什麽需要幫助的,還請皇上見諒,宮中姐妹一場,我們還是有些感情的。”安錦葉壓著嗓子,嬌滴滴的說到。
“多謝安娘娘好意,臣妾心領了。”穆琅嬛禮貌的對她表示一聲感謝。
南宮展宸看到她們如此,實在是不想理會安錦葉兩麵三刀。
後宮之事雖說他不放在眼裏,然而,表現出來的似乎和他聽到的並不一樣。
“回皇上話,臣妾聽說,當日一同在禦花園的宮女陪在貴妃娘娘身邊,不如將她召前來,一問究竟。”安錦葉一臉微笑著,對著南宮展宸說道,不時地瞄了一眼跪在地上的穆琅嬛。
穆琅嬛聽到她說這句話,心裏頓時明白她這是要一箭雙雕,既要毀了自己,也要除掉顧初夏。
此刻醉月正在顧初夏身旁,如果離開了,她豈不是要大展手腳陷害顧初夏嗎?
“皇上!皇上!請明鑒!顧娘娘正在生死邊緣,皇子之事,非同小可,此刻若是召回醉月,豈不是讓香靈宮手忙腳亂,醉月乃是宮中老人對生產一事頗有經驗,況且還可以應對一下突發情況,此時召回恐怕會誤了了顧妃的生產,如果驚擾了顧妃,恐怕對皇子不利,還請皇上明鑒。”穆琅嬛此時想到醉月正在顧初夏宮中,竭盡全力的為醉月爭取時間。
安錦葉輕輕的走到穆琅嬛身邊,跪在那裏,對著穆琅嬛就是一頓的安慰:”貴妃娘娘何必如此?你現在都自身難保了,何必要關護一旁別人呢?更何況顧妃旁邊各有太醫看著,會出什麽差錯呢?貴妃娘娘,您說是不是?”
安錦葉此話一出口,穆琅嬛就已經想到了結果,她這是在逼自己就範。
“皇上明鑒,奴婢也曾看到當日醉月姑姑和貴妃娘娘一起,如果我看到的隻是側麵的,醉月是娘娘最親近的人,應該知道真相。”跪在一旁的珊瑚,伴隨著安錦葉不停地在煽風點火。
穆琅嬛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如果不加以阻止,隻怕顧初夏難以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