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章 來我給你講講曆史

字數:5818   加入書籤

A+A-


    “什麽?你說胤禛竟然發布了這樣的文告?”

    豪華監獄內額必錦聽完手下的匯報目瞪口呆,前幾日額必錦暗地裏授意手下官吏辭職,實際上是做出一種姿態給張勝看:山西在我的控製之內。

    可是現在看來張勝根本就沒放在眼裏,照單全收,而且做的這麽明目張膽。

    “大人你快點想辦法啊,奴才們還要依靠著官府給的銀子過日子呢,現在米這麽貴,沒有平陽府給的銀子我們根本活不了,您不會真的讓小的們辭職吧?”

    幾個小吏站在額必錦跟前十分焦急的說到,今天早些時候幾個人已經拿到了新任代理知府劉棨的批複:全部回家給我抱孩子去,老子不要你們了。

    原本以為劉棨能夠對這幫人進行挽留,到時候這幫人聯名跟劉棨施壓,讓劉棨適可而止,沒想到劉棨壓根不需要,不光如此這幫人發現衙門裏來了很多陌生的麵孔,自己原本的職位都被這幫人頂替了。

    額必錦的人見到情況有邊趕緊選出代表把情況反映給額必錦,額必錦的眼神寒了起來。

    “著什麽急?一幫外來戶能夠掀起多大的風浪,你們回去到我府上領取銀子!至於胤禛,哼,看來我們的力度還是不夠,你們幾個過來……”

    伸手叫過幾個人,額必錦耳語了好一會,半個時辰後這幫人離開。

    “好一個額必錦,果然是你在搞鬼,那就怪不得我了!”

    從暗處走出來張勝嘴角升起冷笑,原本以為額必錦見到自己的舉措會適可而止,既然對方這麽不知死活張勝決定不留手了。

    “看看看,平陽府五個縣城,現在有四個縣城的知縣請病假,這在我大清曆史上還沒有過,三阿哥,四阿哥,您兩位別鬧了,還是趕緊把額必錦放出來吧,不然我們還怎麽賑災?”

    兩天以後四份病假條子放到張勝的桌子上,馬齊在屋子裏來回踱步,眼睛裏都是擔憂。

    作為皇帝最信任的大臣之一,馬齊最希望的就是天下穩定。

    現在山西官場鬧成這樣,馬齊心裏極度慌亂。

    大清入關之初曾經發生過處決當地官員的事情,尤其是直隸,朝廷為了穩定幾乎將所有官員都換成了滿人。

    可是結果怎麽樣?導致官員不了解民情,下層官吏更是不會施政,最終導致整個直隸百姓頻繁造反。

    後來順治皇帝不得已把那些罷免的官員重新招了回來,這才逐漸平息了當地的動蕩。

    京師是這樣,山西也不例外,在馬齊看來張勝在玩火。

    “老四,要我看算了吧,讓額必錦給你認個錯,這件事就過去得了,畢竟額必錦也沒有大過錯!”

    胤祉本來就不擅長官場的爾虞我詐,知道馬齊是康熙倚重的大臣,為了將來著想胤祉附和馬齊的說法,馬齊用讚許的目光看了一眼胤祉。

    “胡鬧,你們讓我一個代表皇上來的欽差跟地方官員認錯賠罪然後跟他說:小弟我錯了,你出來幫我救災吧,平陽府沒了你不行的,山西沒了你額必錦必然大亂,大清可以沒有皇上但是不能沒有你額必錦大人,您是我的菩薩……”

    見到馬齊這般反應張勝不為所動,相反繪聲繪色的開始表演,滑稽的樣子胤祉看在眼裏十分想笑,但是馬齊在這裏又不好直接笑,隻能用手捂著嘴巴,一時臉色憋的通紅。

    “四阿哥,官場不是兒戲,崇禎皇帝怎麽把大明弄得滅亡的?就是因為殺了太多的大臣,結果我大清官兵一到大明的官員開門迎接,前車之鑒不得不防,周複興大人那裏的摩尼教還沒有剿滅呢!”

    望著張勝不理會自己的見解相反還進行取笑,馬齊心裏生出火氣。

    而聽到馬齊這麽說張勝笑的更厲害了,眼神也變了。

    “馬大人,您說崇禎那我也說崇禎!貌似情勢還真有點像,山西換成了陝西哈!可是馬大人我想問你一句,山西民眾造反和額必錦橫征暴斂有沒有關係?看看臨汾的監獄,人滿為患,連納捐都是把商人抓進監獄逼捐,這成什麽了?我剛動額必錦整個平陽府都跟著動了,這說明什麽?”

    “平陽府已經變成了一潭絕望的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漣漪!”

    “現在摩尼教尚且不大,我們還有時間整飭吏治,若是摩尼教做大了呢?我們整頓吏治的時間都沒有!戰士們前方吃緊,額必錦之徒在後麵緊吃,那樣大清才真的完了!”

    張勝說話的時候義正言辭,馬齊被噎的啞口無言。

    《明史》正在修撰,馬齊看了裏麵的很多內容。

    本來指望拿著曆史嚇唬一下張勝,讓對方不要太過分,隻是沒想到事情會變成這個樣子,張勝不但知道崇禎年間的曆史,而且分析的頭頭是道。

    “這個四阿哥怎麽會變得如此的睿智?難道這少林寺裏有古怪?”

    鹹安宮官學總教官是張英,水平怎麽樣馬齊心裏很清楚。張英守成有餘進取不足,讓張英教育出胤禛這般性格的皇子是決計不可能的。

    唯一的解釋就是胤禛得到了別人的教導,可是江湖上哪裏會有人教授這些?隻有皇家才會將曆史的真諦交給皇子,難道四阿哥在外六年期間皇上派人到少林寺進行了單獨教導?

    這個想法一出現馬齊不淡定了,皇上隻給一個皇子單獨請老師:太子!

    馬齊越想越有可能,望著張勝的目光也是變了又變,回憶張勝回到京師以後的種種,貌似這個四阿哥做事肆無忌憚,在內務府橫衝直撞,但是無論哪一次似乎都能夠摸到皇帝的底線。

    再想想榮妃馬佳氏對於胤禛的好幾次救援,貌似榮妃從來不摻和鬥爭,皇子之間的爭鬥更是如此,為何偏偏為了胤禛幾次都捋了康熙的虎須?

    答案隻有一個:榮妃知道康熙在著力培養胤禛。

    “四阿哥,老臣愚鈍,受教了!隻是山西現在天災很重,著實需要一批知曉當地民情的官員處理政務,劉棨雖然是能吏,但是終究不了解山西,還請四阿哥斟酌!老臣跟隨四阿哥來到山西賑災自當盡心竭力,也請四阿哥體諒老臣的一片苦心!”

    想明白了這些馬齊站了起來對著張勝深深地鞠了一躬,張勝嘴角勾起一個弧度,心道講曆史?

    我那個時代專家們把《清史》早就研究透了,這麽講下去我能夠跟你講三天三夜不重樣。

    “馬大人失禮了,胤禛無意冒犯,隻是這山西平陽府依舊是我大清的土地,沒人能夠改變的!你我是天子派來的臣子,任務雖然是賑災,但是馬大人您見過皇上派兩個皇子外加上一個一品文臣,外加上一個武將巡查地方麽?”

    馬齊上道了,張勝也決定給馬齊腦子灌點水。

    這招在古代官場是最好用的,尤其康熙朝廷,這幫官員沒事假喜歡瞎想。

    “臣明白了,四阿哥提點之恩老臣沒齒難忘!”

    馬齊前後想了一下,文臣治理內政,武將可以調兵遣將……腦子出現斷檔空白。

    “……小小的摩尼教周複興怎麽要朝廷加派援軍?”

    南書房裏麵康熙反複提到的一句話馬齊現在想明白了,山西根本用不著朝廷派援兵,周複興那件事就是個借口。

    費揚古就是給胤禛準備的,一旦胤禛整頓山西官場的時候發生暴亂費揚古立馬就可以平定。

    即便是真的發生了大的暴亂如同李自成那般,憑借費揚古和胤禛的關係豈能不全力營救?人家是丈人和姑爺的關係。

    各種套路理順了馬齊對於胤禎佩服的五體投地,心道果然是伴君如伴虎,好在四阿哥提醒,不然自己還不能夠體會皇帝的另外一層意思,到時候自己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施禮完畢馬齊內心裏堅定了一個想法:從今以後一定要牢牢地跟著胤禎,弄不好能夠再次伺候一個皇帝。

    想完這些馬齊找劉棨劃分工區了,隻留下胤祉和張勝在屋裏喝茶,胤祉見到人都走了站起身子,背負雙手圍著張勝開始踱步。

    “三哥,你幹嘛?”

    望著胤祉的奇怪舉動張勝扁扁嘴,心道今天這是怎麽了?剛剛馬齊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現在是胤祉,難道自己說了什麽不應該的話,前後想了想貌似自己忽悠馬齊了,可是沒有忽悠胤祉啊。

    “老四,沒看出來你本事不小啊,簡直比我手下那幾個儒學大家都厲害!我手下有一個人是《明史》的撰官,專門研究崇禎皇帝,你剛才的話和他說的很像而且入情入理,你可知道皇阿瑪對這個人的評價很高,你不會見過他吧?”

    目光上下打量張勝胤祉眼睛裏都是懷疑,胤祉一直以來都自詡為是皇子裏麵最有學問的人,平日裏對於好勇鬥狠的兄弟十分看不起。

    尤其張勝這種辦事上躥下跳的人,胤祉更是看不起,沒想到張勝今天能夠說出這麽一番有真諦的見解。

    “什麽大儒?我不認識啊,平常隻不過多看了幾本書而已……”

    對於修著《明史》張勝沒什麽印象,後世的紀連海張勝倒是了解,但是給對方說誰知道啊。

    “老四你對明朝洪武帝朱元璋了解多少,咱倆探討一下……”

    “三哥,這你問對人了,來,我給你講個故事……”

    為了驗證是不是自己手下的那幾個大儒教授的胤禛,胤祉旁敲側擊,張勝來者不拒,後世那些專家研究的曆史逐個出現在張勝的嘴裏。

    唐宋元明,隻要胤祉提問張勝都能夠說的頭頭是道,漸漸的胤祉望著張勝的目光變了,再也沒有了二人見麵時候的輕視,卻而代之的是驚訝和敬畏。

    “老四,你的這般見識當世應該找不出第二個,尤其將大唐和大清進行類比,我得記錄下來,必須寫進書裏!對了老四,我會在條陳上注上你的名字,三哥不跟你搶功!”

    一條條精辟的見解出來,胤祉驚為天人,馬上開始逐條記錄,張勝美得不行。

    就這樣接下來的日子裏胤祉沒事就找張勝討教學問,張勝知無不言,漸漸地人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年長的胤祉在年幼的胤禛麵前就跟一個小學生一樣,每天跟在胤禛身邊端茶遞水,手裏還拿著一支筆。

    就跟翰林院的編修與每天跟著皇帝屁股後麵記錄言行一般。(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