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伴君如伴虎
字數:3813 加入書籤
房玄齡心中一驚,“陛下所言甚是,臣也時常在想,他究竟為了什麽?”
“當廷辱罵韓相,以魯莽自毀聲譽,鬆州之戰,更是自貶而主動讓功於韓威,攻打越王府以跋扈尋求入獄,朕豈會猜不出他的用意來?既不貪財,也不戀權……朕是真不敢用他啊。”
房玄齡後背發涼,他自然知道,為君之道,莫過於控製,人君最不怕的就是臣子貪財戀權或者貪圖美色,所謂有缺陷者製於人。
君王最擔心的就是一個沒有缺點或者說沒有把柄能掌握的臣子。
“這還不是朕最擔心的。”李世民顯然是將房玄齡視為心腹,他盡情地吐露著心中的憂慮,“朕最擔心的是他骨子裏的那股……傲氣,視君權如無物的傲氣。”
房玄齡已經有些坐不住了,他明白,或許今日就是判定李沐未來的日子,如果他不替李沐兜著點,恐怕李沐在劫難逃,至少也會被李世民棄之如弊履。
可自己該不該替李沐說話?房玄齡猶豫起來。
打心裏說,房玄齡對李沐是有好感的,不僅僅是李沐是個能臣,最主要的是他能懂得利益均沾的道理,在這個人人為利益勾心鬥角的朝堂內,還有人肯與別人分享利益,就象是濁水中湧入一股清流,這讓房玄齡無法不對李沐產生好感。
這世上或許有些人,天生讓你一見就對他產生好感的,李沐就是其中之一。
房玄齡沒有猶豫太久,伴隨著李世民這麽多年,他明白,要打消李世民疑慮,很難。
任何替李沐說項的話,在李世民耳中聽著,都會引起李世民的猜忌,不但與事無補,還會將自己拖入泥沼。
房玄齡嗬嗬笑了兩聲道:“好在陛下已經收他為義子,況且他年紀尚小,皇上有得是時間去調教他。”
果然,李世民聞言臉色稍霽,他微微點頭道:“玄齡所言極是,朕也是這麽想的,否則朕又豈會容忍他至今日。”
房玄齡聞言心中一鬆,他太知道李世民脾氣了,今日留自己奏對,與其說是針對李沐,其實也是在試探自己的反應,自己如果為李沐說項,李世民就會懷疑自己與李沐勾連,如果自己對李沐落井下石,李世民又會懷疑自己與朝臣勾連,企圖打壓李沐。
所謂伴君如伴虎,莫過於此。
隻有不著痕跡地點一下,讓李世民自己去判定該怎麽做,才是最正確的方法,當然,這點一下就足以影響到李世民的判斷。
而這個度,房玄齡早已掌握,成竹在胸。
“朕今日留玄齡,是想問問有何妙策,可以讓朕放心地使用李沐?”
想來這才是今天留自己奏對的真正目的吧?房玄齡心中暗道。
“臣以為,李沐年少,不可用之過早,還請皇上為大唐計,待其長大成人,留給太子為妥。”房玄齡說完又拜倒,“臣妄言,還請陛下治罪。”
李世民隨即大笑道:“玄齡今日是怎麽了,朕豈是那等不堪之人?”
房玄齡陪笑道:“皇上所言極是,是臣愚魯了。”
李世民擺擺手道:“不是朕非要用李沐,隻是玄齡也看了此疏,朕不得不用啊。”
房玄齡點點頭道:“此疏確實縱橫捭闔,決勝於廟堂之上。若皇上真有心用李沐,那臣有幾點建議。”
“玄齡快快講來。”
“按此疏所言,第一步是向新羅輸送物資,那臣以為僅以交通監就可以完成,交通監本來是新設衙門,亦政亦商,而李沐本就是交通監令。如此一來,既可避免皇上過早使用李沐,也不會引起朝野猜測。”
李世民聞言大喜:“玄齡此策甚妙。”
可馬上,李世民又微蹩眉頭問道:“可如此一來,交通監的權屬豈不會很大?”
房玄齡道:“皇上所言甚是,由此而來的就是交通監的權力過大。臣以為皇上可選派一得力之幹臣,入交通監,交通監至今隻有一名少監,皇上指派一人,實屬常事。如此一來可輔佐李沐,二則嘛……。”
李世民哈哈大笑,心領神會地說道:“玄齡真是朕之張良。”
房玄齡此策確實厲害,因為朝廷官員分為內臣和外臣。
象侍中、常侍、給事中及散騎、諸郎、博士等都屬於內臣。
皇帝有任命內臣的權力,直接中旨下詔就是。
任命外臣則要經過中書、門下二省。
從這個角度來說,李沐其實僅是個皇帝的內臣,與朝堂並無關聯。
這也是李沐沒有被置於風口浪尖的原因所在。
而交通監設立之初,李沐就將它定為在皇帝直隸。
李沐當時並無想到這些,可正好契合了這個度。
如此一來,交通監所有官員即是皇帝內臣。
所以,任命一個少監,那就是皇帝應屬的權力,甚至不用通過中書門下二省。
這樣對於朝堂基本上沒有任何影響,也避免了皇帝突然啟用李沐而引來群臣私下的猜測。
房玄齡此策就是利用了這一點,既賦予了李沐相應的權力,也解除了李世民的擔心。
房玄齡謙虛了幾句,突然道:“臣以為,皇上令李沂執掌神機衛之事不妥。”
李世民臉色一凝,問道:“何處不妥?”
“以李沐之聰慧,豈能不察覺皇上令李沂執掌神機衛的用意?臣以為神機衛隸屬禁軍,自然應該由皇上掌控,此事本是名正言順之事,而皇上卻兜這麽個圈子,確實不妥。”
李世民心中自然明白,房玄齡這是在指責自己半途變卦之事。
其實李世民也有些後悔,本身這事可以堂堂正正地去辦,卻被自己搞得象是在做賊。
可李世民也知道,這事的本質就是自己搶了李沐的護衛營,心中有些虧欠,才下意識地令李沂執掌神機衛,以此來表達自己沒有私心。
李世民尷尬地笑了幾聲,知道瞞不過房玄齡,“玄齡可有補救之策?”
房玄齡想了想道:“畫蛇添足不可取,既然木已成舟,那就不必再多此一舉。”
李世民麵有不豫,可想到房玄齡所言不無道理,也就點頭稱是了。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