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李慎和周道務死了

字數:4649   加入書籤

A+A-




    “無罪而誅,讓朕如何麵對天下悠悠之口?”李沐隨意地擺弄著的朱筆,“既然他要隱忍,朕就給他這個機會,看看他最後能走到哪一步。”

    “你就是個……瘋子。”常綠去實在找不到合適的詞來形容李沐了。

    李沐輕歎道:“或許吧,李家的血液中本來就有瘋狂的因子。”

    常綠雲雖然不懂因子為何物,但意思是聽出來了,“那你總該防著他些吧?”

    “防不勝防無須防?況且,對手和敵人都死光了,朕這皇帝當得就無趣了。讓這些宵小一個個自己跳出來,然後將它們輾碎,世間便清靜了。這般趣事,朕怎能錯過?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啊。”

    ……。

    大理寺監牢內。

    一股久不見天日的醃臢氣味充塞其間。

    不時有老鼠和臭蟲狼奔豕突其中。

    牢中唯一可以稱道的就是幹草,這是囚犯用來安歇、保暖的工具。

    隻是李慎和周道務所處的牢房內的幹草顯然已經很久沒有換過了。

    一股濃濃的黴味和潮濕,令人不禁掩鼻。

    向來養尊處優的李慎和周道務已經沒有精力去理會醃臢氣味了。

    人的適應性很強。

    這個時候,二人想到就是如何保命。

    但他們知道,這很難。

    二人已經商議了很長時間,都認為隻有見到李沐,動之以情,方可有一絲保命的希望。

    可問題是,李沐不見。

    五天了,六次請見,六次拒見,讓李慎和周道務漸漸失去了信心。

    感受到了一種絕望,還有死亡的陰影漸漸彌漫在這牢房小小的空間內。

    所幸,李恪來了。

    李恪是帶著親衛來的。

    他的出現讓李慎、周道務有了生的希望。

    “三哥,三哥,快救我出去。”李慎緊緊抓著牢門的鐵柵欄喊道。

    李恪沒有理會,讓獄卒打開了牢門。

    然後親衛將一盒食物在牢房中布置好,掩上了牢門。

    李恪揮揮手,一眾人等都退去了。

    “十弟,周都督,這幾天受委屈了吧?今日我帶了些酒菜,看望你們來了。”

    李慎年少,顯然是不知道其中隱含著什麽,他看著矮桌上豐盛的菜肴,不禁咽了口唾沫。

    可周道務閱曆深,已經隱約察覺了其中不對勁之處。

    “蜀王,這酒菜中,不會是下了毒吧?”

    李慎伸出去的手,停頓在空中,他驚訝地看向李恪。

    李恪笑了笑,沒有說話,隻是伸手在每小盒菜肴中撿了一塊,放在嘴裏咽了下去。

    李慎轉驚為笑,開始狼吞虎咽起來。

    周道務躬身道:“某錯疑蜀王了,還請蜀王不要見怪。”

    李恪從桌上拿起酒壺,卻沒有斟酒。

    “菜中無毒,毒在酒中。”

    這八個字,讓嘴中鼓脹的李慎停頓了下來,他先是驚恐,後嘶聲大吼,繼而嘔吐起來。

    周道務很平靜,看著李恪問道:“看來蜀王是奉旨來送我們上路的?”

    “正是。”李恪也一樣平靜。

    “為什麽?”李慎突然發瘋似的撲向李恪,他緊緊抓著李恪的衣襟,質問道,“你當初也答應我一起反的,為何你沒事?”

    “因為蜀王出賣了殿下。”周道務代替李恪,冷冷地回答了李慎的問題。

    “真的嗎?真的嗎?三哥……這是真的嗎?”

    李恪用力將李慎的手從自己的衣襟扯開,“是,周都督說得沒錯。”

    李慎的眼神變得怨毒,他不再嘶吼,盯著李恪道:“三哥就不顧你我兄弟之情嗎?投降之初,你答應向陛下求情,放我們一條生路的。”

    李恪平靜地答道:“成王敗寇,沒有道理可講。你們舉旗之初,就該有這個準備。我想救,可救不得,與其你我兄弟同死,不如隻死你們兩個。不然,何人替你們複仇?何人替父親複仇?”

    李慎愣住了。

    周道務突然笑了,他問道:“蜀王真有意替先皇和我等複仇?”

    李恪突然正容道:“某今日立誓,此生不誅殺李沐,不替父皇報仇,天神厭之。”

    周道務連聲道:“好,好。如此,某便遂了蜀王的心願,來,請蜀王替某斟酒。”

    李恪向周道務遞來的杯子斟上一杯毒酒,看著周道務一飲而盡。

    遂起身,向周道務長揖一拜,“周都督走好。”

    周道務轉向李慎,也是一拜,“殿下,臣先走一步了。”

    毒性很烈,片刻功夫,周道務便七竅流血,倒在地上抽搐起來。

    可憐李慎終究是年幼,見此狀嚇得驚惶失措,大哭起來。

    哪還肯飲杯中毒酒?

    李恪輕歎一聲,起身上前,卡住李慎的脖子,愣是將一杯毒酒灌入李慎的口中。

    這個時候,李慎的眼中有悲傷、有痛苦,還有一絲……興奮。

    或許正象李沐所說,李氏的血液中,有瘋狂的因子,而李世民一脈,更多了一絲殘忍。

    次日,皇帝下詔,蜀王李恪品性良善,屢建功勳,安定西南、守土有功,改封潤王,授為鴻臚寺卿。

    朝野之間,紛紛稱頌皇帝心懷天下,海納百川、寬宏仁德……。

    ……。

    遼東新城。

    蘇定方已經將原本設在遼東城的治所,遷至新城。

    隻是麾下依舊隻有李沂留在遼東城的五萬人馬和扶餘城三千騎兵。

    疆域太大,蘇定方最多隻能調用三萬人,這已是極限。

    三萬人北伐靺鞨,那就顯得單薄了,何況還要防備北方室韋趁機南下。

    蘇定方隻能等朝廷平定西南、西北後,向遼東派來援兵。

    可等了一個月,最後等到的不是援兵,而是一道李沐的密旨。

    密旨中,李沐解釋了自己戰略目標轉移的意圖,告訴蘇定方,除了五萬新兵,中期之內,朝廷不可能再向北方調派兵力。

    中期,指得是至少三年之內。

    這也就是說,這三年裏,東北軍團隻有十萬兵力。

    十萬兵力,聽起來很多,用於防守遼東,確實是足夠了。

    但對於要征伐靺鞨、室韋報仇的蘇定方來說,顯然是杯水車薪了。

    他需要的是至少二十萬。

    好在李沐最後給了蘇定方一個安慰獎。

    那就是授於蘇定方招募高句麗軍隊的權限。(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