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第 97 章

字數:5422   加入書籤

A+A-


    《三字經》是古代蒙童讀的第一本書, 其難度好比後世的“abcd”字母歌。連五歲的十四都聽出康熙這話裏的敷衍了事, 當即委屈地扁扁嘴。

    可惜康熙已經頭也不回地走了。

    更倒黴的是, 皇帝雖然是隨口敷衍,可聖旨就是聖旨,還得執行。七阿哥忍笑聽十四黑著一張包子臉背了遍三字經, 在心裏笑得直打跌。

    晌午的時候課間休息, 人人都看出十四不高興極了。

    康熙一走, 九阿哥又立馬恢複了皮猴本色,笑眯眯地上來,故意背著手在十四麵前轉來轉去地念著“人之初, 性本善”。把十四氣得眉毛眼睛都皺到一塊兒了, 他才終於忍不住上來揉捏一番, 缺德地哈哈大笑:“皇阿瑪這是把你當小孩兒打發呢!”

    眼見十四眼睛都紅了, 一副要咬人的模樣,胤禩胤祥趕緊上來隔開兩人。

    見胤禟笑得一路笑得直打跌,胤禩又好氣又好笑,把他拖到無逸齋外僻靜地方, 急道:“你幹嘛老去招惹十四?明明沒有惡意, 又平白給自己樹敵,何苦來著?”

    胤禟仍是捂著肚子, 止不住地笑:“八哥,你不覺得他沒桌子高的一個小人兒, 整天板著臉裝大人, 好玩得很嗎?我就喜歡看他生氣的樣子, 哈哈哈,好玩死了。”

    “哪裏好玩了?”胤禩又氣又憂,擰著他的嘴氣道,“你若哪天倒了大黴,十有八1九就是出在這張嘴上!雖說都是兄弟,但是你額娘跟德妃關係本來就不好,那年挨了四哥一巴掌,你還嫌不夠嗎?”

    胤禟臉上的笑容這才收斂幾分,哼道:“他是他,十四是十四。”

    九爺也不是完全不講理的人,那臘文德的香水雖然是八哥第一次送他禮物,但是總比不得十四的貓是一條性命,死了就不能複生。這事原是他對不起小十四,可四哥因此揍他就是另一回事了——那貓再金貴,還能比得上他這個骨肉兄弟、真龍血脈嗎?這事沒完,九爺可記仇著呢!

    胤禟仍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一手搭上胤禩的肩膀:“八哥,我知道你擔心什麽,無非是怕我得罪的人多了,日後沒個下場。可人生苦短,與其去操心那幾十年後的事,還不如今宵有酒今宵醉。”

    “管他日後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反正有皇阿瑪一日,咱們就樂一日,活到個知天命的年紀,就算夠本了。就算沒了皇阿瑪,大清也沒有殺宗室的規矩。管他誰得勢,除非他有本事就除了我的宗籍,改了我的姓氏,否則兄弟們百年之後,還不是要在皇陵裏頭見麵的?哎喲——”

    他話音未落,已經被胤禩一胳膊肘狠狠懟在胸口,叱罵道:“你小小年紀哪來這麽多胡思亂想?這話若再讓我聽到第二次,我就沒有你這個兄弟!”

    他為人素來溫和,說話溫聲細語好比春風入耳,胤禟頭一次見他如此疾言厲色的模樣,不由愣住,卻又見他側過頭去,鼻息起伏,微有滯澀之聲。

    胤禟更是手足無措,轉來轉去地想要解釋:“我,我,我隨口胡說的,八哥,你可別當真。我還有大半輩子的好日子沒過呢!咱們倆,那是砸不爛、燒不斷的一對鐵連環啊!我對五哥,對老十一都沒這份兒心!真的,咱們一起活到三百歲,就跟那彭祖似的。”

    “免了,你自個兒做你的千年王八去吧!”胤禩這才收了戚容,揮袖喝道,“還蹲著幹嘛,快走,回去背你的《資治通鑒》!”

    另外一邊,胤祥拖著十四來了武場上,今天下午要上騎術課。兩人就先換了騎馬的衣裳,胤祥一邊套上鹿皮靴一邊勸道:“九哥就是嘴上淘氣,你想想他今天被皇阿瑪訓得跟鋸了嘴的葫蘆似的,多可憐啊,你就讓讓他吧。”

    十四拿著隻小馬鞭在手上發泄似的揮揮,恨恨道:“他自己跟個西施似的,隔三差五就病,還笑話我是小格格。”

    “哈哈!咳。”十三輕咳一聲,厚道地忍住了臉上的笑。

    九哥跟十四都長相俊秀,又是一樣的身嬌體弱,偏偏還都不肯承認自己身嬌體弱。就好比兩隻旱鴨子還要互相笑話對方不會遊泳,以證明自己不是遊得最差的那個,真是讓人很難繃住臉上平靜的表情。

    “屋裏好悶,快走快走。”十三趕緊結束了這個容易踩雷的話題,背著手出了屋。

    外頭是個冬日裏難得的大晴天,尚未到上課的時辰,馬場裏安安靜靜,武英殿那邊卻傳來陣陣喝彩叫好聲。

    兩個小阿哥循聲過去,好奇地張望,卻見武英殿後邊的空地上,鑲黃旗的一眾侍衛三三兩兩、勾肩搭背地站成一個圈,卻是以晉安和納蘭揆方為首的兩撥人在比賽射箭。

    眾人見了他們趕緊上前行禮下拜,阻擋視線的障礙物一清,兄弟倆這才發現他們要射的竟然不是遠處的草靶,而是草靶中心貼著的方孔銅錢。

    十三十四眼前一亮,登時來了興致。胤祥擺手道:“你們繼續,爺在旁邊瞧瞧。”

    晉安和揆方點頭一笑,兩邊遂各出一人上前,背後的箭筒裏插著十隻紅尾羽箭。染了鮮紅尾羽的箭矢在冰天雪地格外顯眼,需得恰好命中且銅錢中心方孔,才算做有效,周圍登時響起一片叫好聲。若是偏了,或是擊碎銅錢,眾人則是拖長了聲音喝倒彩,若有發揮失常的還免不了被好生打趣一番。

    康熙朝的禦前侍衛絕對是萬裏挑一的精英,每人十隻箭,時間不限,少的能中兩到三支,多者甚至能有七八之數。胤祥在一旁看得眼中異彩連連,十四抓著哥哥的袖子跳著腳叫好。

    遠處有專人統計,雙方十人比完之後晉安這一組少中了一十七支,一眾侍衛嘩然,頓時響起了看好戲的口哨聲。

    納蘭揆方衝晉安拱手笑道:“這次卻是兄弟我領先了。”

    晉安沒好氣地瞪了一眼身後的同僚們,跟揆方在預定位置站定,張弓比劃了一下,遂雙雙點頭。

    十三十四正不解,卻見遠處又有人開始重新往草靶上貼銅錢,這次卻比以往密集了許多,長長一串銅錢呈直線排開,每個相隔不過兩寸。另有兩人抬了圓木箭筒上來,裏頭盛著不下三百隻羽箭。

    十四扯著胤祥的衣袖:“十三哥,他們難道要射完這些箭矢嗎?”先不論射擊精度,人的體力總是有限的,三百隻羽箭就是比上大半個時辰也不夠啊。

    十三尚來不及回答,隻聽身後銅鑼咚的一聲響。兩人略一眨眼,便見兩道鮮紅的羽箭破空而出,幾乎同時沒入草靶。箭矢撕裂空氣的“嗖嗖”聲不絕於耳,不過盞茶功夫,前麵的草靶上就已經插滿羽箭,密如瀚海之森。雖然看不清有多少命中,但是那中靶的羽箭隨著銅錢的排列方向排成一條筆直的線,鮮有誤差,命中率顯然不低。

    兩個小阿哥終於忍不住張圓了嘴驚呼,這兩人比的,竟然是速度!

    今天恰好是臘月十五,繡瑜在永和宮跟娘家人說話。院子裏敏珠正帶著九兒、瑚圖玲阿姐妹和她大哥的女兒萊雅齊踢毽子,突然見十三十四跑得一腦門子汗,興衝衝地闖了進來。

    “十三弟——”九兒下意識喊道。

    十三隻回頭衝她一笑,便被十四拖著往正殿跑。

    宮女打起簾子放了他們進去,繡瑜正拉著宛芝的手說話,卻見兩個猴兒裹著滿身的寒氣衝了進來,沒有像往常那樣對烏雅家的人淡淡點頭,反而一個勁兒地衝著宛芝甜甜地喊舅母。

    她晚些時候問了跟著十四的哈哈珠子才得知今天發生這些事,好笑之餘心裏,點著十四的鼻子笑罵:“生了顆做長子的心,偏偏又隻有個當幺兒的命!”

    十四聽不懂,隻是在炕上滾來滾去地喊:“我要學射箭!我要學射箭!”

    繡瑜被他吵得不勝其煩,好容易等他喊累了在炕頭上睡過去才勉強清淨下來。她心頭這才浮上一抹隱憂。

    宮裏皇子們啟蒙的課程都是固定的。

    除了大阿哥和太子小時候,上書房的體係尚不完整,課程比較隨意之外。自三阿哥起,皇子們入上書房,頭一年都是先讀《三字經》再讀《百家姓》、《千字文》,隨後是《聲韻啟蒙》。這四本書難度遞增,讀完基本也就識得二三千基礎字詞;接下來再輔以《孝經》、《弟子規》一類重在培養德行的課本、《詩經》一類修身養性的讀物和《大清會典》這樣的本朝禮儀規章製度。

    然後就升入中級班,開始攻讀四書五經並各種經義注解。然而皇子們不用考狀元,這部分的內容隻需花上二三年的時間,大致講通記誦也就罷了。

    真正的大頭在攻讀史書上,先拉通講一遍通史,然後逐漸細化,從《戰國策》、《呂氏春秋》到上書房正在修訂的《明史》。曆朝的經子史集,既有曆代明君賢臣的文成武就,也有亡國之主、奸佞小人的反麵教材。這部分大約要花上四五年時間,一直讀到皇子們出館聽政為止。

    最後重中之重,也是胤禛胤祚現在正在學的內容來了——帝王心術、禦下之道。從曆史題材延伸出去,輔之以市麵上看不到的教材,比如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子所著、讓秦皇驚歎“若能得見此人,死不足歎”的《孤憤》、《主道》,再比如宋朝歐陽修講朝堂黨派鬥爭的《朋黨論》,元朝統治漢人的經驗、清朝祖先與明朝作戰的經驗。

    這套學習方法體係鮮明,循序漸進,很好地解釋了為何康熙的兒子有出息的幾率這麽高。就連常年被康熙嫌棄的九阿哥十阿哥也是熟讀史書、能把四書倒背如流的人物。康熙嫌棄老九,隻是因為胤禟天資聰穎卻憊賴貪玩,本應做得更好罷了。

    問題是,這樣教出來的孩子,哪有真正偏安一隅的庸才呢?

    繡瑜看了胤祚前幾日以韓非“君主防內大於防外”觀點為題,批判唐太宗定儲位於魏征的一篇文章。論點是君權的威脅往往來自統治集團內部,君主要防外戚專權、更要防子嗣越權不敬君父。

    文字功底稍欠,但是觀點之敏銳、邏輯之清晰,不輸後世史學家,仿若宿命預言,她差點嚇出一身冷汗,這可是她家最傻白甜的孩子啊!

    而如今,十三十四也到了讀書懂事的年紀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