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第128章

字數:4740   加入書籤

A+A-


    第128章:

    阿奴臨死的時候也要惡心一把人, 而且她的確是做到了,而後的引頸自刎更是讓人無處辯駁。

    經此一戰, 準噶爾的精銳損失殆盡, 再無威脅清廷、兵臨京師的可能。美中不足的是,噶爾丹終究還是逃了。康熙歎息不已, 到底無可奈何,隻得下令回鑾, 又命大阿哥斷後犒賞三軍, 給這次寸功未立的長子一點挽回顏麵的機會。

    四月初, 鴻雁高飛的季節剛過,梅子成熟的季節之前,紫禁城迎回得勝歸來的主人。胤祚在路上撞見三阿哥的小太監偷偷離隊, 往沿途城郭裏采買珍珠。西北這窮鄉僻壤的地方,能買到什麽好珠子?他不由詫異。

    沒多久兄弟們都知道三阿哥偷偷向太醫打聽“珍珠美白方”的事情了, 卻罕見地沒人嘲笑他, 誰不想清清爽爽地回去見額娘、免了她們一頓嘮叨傷心呢?於是剛征戰沙場歸來的鐵血之師裏突然掀起一股修麵、做衣裳的古怪風潮。

    然而曬黑的頭臉是可以養回來的,但是掉下去的肉膘可就沒那麽容易長回來了。胤禛原本就瘦, 尚且不顯;胤祚卻如同一顆白白嫩嫩的夾心湯圓, 出去一趟,成餃子了。繡瑜坐在永和宮正殿的寶座上受了他們的禮,差點驚掉手裏的茶盞。

    十三十四早在神武門慶功大典的時候就收了六哥不少賄賂,忙撲上來賣萌打岔。胤祚又拿出早就編好的花言巧語, 總算把這第一關蒙混過去了。

    然而小薑總歸是沒有老薑辣, 午膳後竹月領了何太醫進來請安, 四六兄弟倆頓時在心底暗呼失策。胤禛先前仗著自己年輕抱病帶兵的事情,瞞過了康熙,瞞過了額娘,卻瞞不過太醫院聖手的兩根指頭。

    聽了何太醫“五髒俱弱,神思過慮”的診斷,繡瑜還是好生了一場悶氣。她記得曆史上老四就不是長壽的,她光顧著鼓勵這孩子建功立業,怎麽倒把這個忘了?要是她活過了雍正十三年,可怎麽受得了?慌亂之下竟然掉下眼淚來。

    這下不僅兩個當事人,連幫著攪渾水的十三十四也嚇呆了,在他們印象裏額娘總是一副淡定從容、智珠在握的模樣,別說哭了,一年到頭能叫她皺皺眉頭的事,五個手指頭都能數得清。

    胤禛起身圈了她的肩,不甚熟練地安慰著,好半晌才說:“兒子……”

    “又想說‘兒子不孝’嗎?光說有什麽用,得記在心裏才行!”

    胤祚見狀趕著兩個弟弟忙不迭地走了。

    繡瑜才收了眼淚,歎道:“我知道,老六拖累你了……他長到如今還是這個無憂無慮的樣子,都是因為你在前麵替他擋了不少災禍。”

    “並無此事,您想多了。隻是那幾日帶兵去土拉追擊準噶爾殘部多費了些精神,主要是由於這天氣的緣故……”胤禛不動聲色拿了旅途中見聞出來打岔。他轉移話題的功力不在胤祚之下,用的不是那種插科打諢耍賴皮的方法,而是貌似認真地跟你討論相關話題,八分真兩分假,避重就輕,把嚴重的事情輕描淡寫地帶過去了。

    “故而有些受寒,幸虧奴才們照料得仔細,喝了兩碗薑湯就沒事了。”

    繡瑜縱然知道他說的不全是實話,到底鬆了一口氣:“今晚額娘在永和宮設宴,算是給你們接風,你可想吃些什麽?”

    “您做的兒子都喜歡,比起吃,兒子倒更想借您的炕頭好好睡上一覺。”

    “什麽毛病,放著床不睡,倒想睡炕頭。”繡瑜嗔道,“花言巧語,跟老六學的沒正經。”

    弟弟妹妹們都不在,胤禛不用撐著長兄的架子,難得在額娘跟前說了幾句俏皮話來:“術業有專攻,這方麵兒子跟六弟學學也是應該的。”

    繡瑜忙不迭地令宮女拿枕頭被褥來,放下簾子,往鼎中添了新的梅香餅,才起身出去了。

    晚上家宴,當然是其樂融融。胤祚亦步亦趨地跟在富察氏身邊,卻又始終保持半米以上的距離,生怕驚了她,誠惶誠恐仿佛她揣了個祖宗在懷裏一般,倒叫兄弟妹妹們看了好一陣笑話。除此之外也並無甚可敘。

    相似的場景不止發生在永和宮,出征的七個阿哥回來都受到了額娘的無限憐惜。內務府原本積壓成山、每年都要扔掉不少的各類補品,突然供不應求。各宮娘娘們派去送補藥的人成群結隊,絡繹不絕,險些把阿哥所的門檻都踩破了。

    什麽龍須益氣湯、紅參養胃劑、清火蓮子羹,擺滿了阿哥們的膳桌。六福晉有了身子,偶爾還有心急的娘娘往裏夾了鹿血強身湯之類隱晦的期盼。

    半個月之後,阿哥所的奴才們都一個個地臉色紅潤起來。

    最後還是康熙黑著臉到四妃宮裏轉了一圈,拯救了兒子們。雖然繡瑜覺得他那黑臉不是氣的,而是酸的。帶出去一排白白胖胖的兒子,還回來一堆瘦巴巴的黑煤球,後妃們雖然不敢明著給皇帝臉色看,可茶水湯飯難免就伺候得沒有那麽貼心。

    康熙不好和一群女人計較,隻是在永和宮的時候就陰陽怪氣地問:”朕聽說你叫娘家人進了鱸魚上來?”

    胤禛喜歡吃新鮮鱸魚。隻是鱸魚出產的季節短,又不好運輸,往年就算是永和宮也少有大張旗鼓費這個事的。今年卻顧不得了。

    其實鮮有人知道康熙也喜歡吃鱸魚,隻是因為皇帝喜歡什麽東西極易在京城成風,他覺得如果親貴都競相到江南采買鱸魚,太過糜費,所有很少提起罷了。

    繡瑜忍笑奉茶,隻裝作不知,用一句話就把他那點醋意打回去了:“老六的福晉懷著身子,臣妾聽說多吃鱸魚生下來的孩子聰明。”

    康熙頓時無話可說,他臉皮再厚也不可能搶孫子的口糧吧?

    繡瑜調笑一回,到底沒餓著他,晚膳的時候還是端了那熬得奶白透亮的湯上來:“臣妾想給富察氏煲盅湯,又怕手藝不好,先練練,皇上幫著嚐嚐看好不好?”

    康熙似笑非笑地看她一眼,毫不客氣地喝盡了那盅魚湯。

    梁九功在一旁張口結舌:“皇上,食不過……”得,撤就撤吧,反正宮裏平日也沒這玩意可吃。

    晚膳後,康熙擦了擦手:“朕也不白吃你一盅湯,瞧瞧吧。”說著叫人奉上一個黃色小錦囊來,沉甸甸的很是墜手。

    “這是?”繡瑜從中倒出一把小石子兒來。那石頭通體赤紅,呈砂石狀,灰撲撲的毫不起眼。

    “克魯倫河畔的石子兒。那地方水好,草好,晚霞好,可惜都帶不回來。唯有這石頭常年累月受浪濤侵蝕,漸生紋路,還算奇特,倒還值得一觀。”

    繡瑜不由一愣,抓了兩顆在掌心撥弄著,果然見石頭底部長著一圈白色波紋,突然問:“臣妾聽老四說,您在克魯倫河追擊噶爾丹殘部,擊殺王妃阿奴是嗎?”

    康熙驕矜一笑,略一點頭。

    繡瑜突然來了興致,用小銀挑子撥了撥燭芯,笑道:“而今共剪西窗燭,正是該再話巴山夜雨的好時候,給臣妾講講您打仗的事情吧。”

    康熙瞧著她興奮地喊宮女去拿瓜子點心,又親自取了鬆山銀針泡茶,不由詫異:“你倒喜歡聽這些?”

    他在兒子麵前要顧及父親穩重的架子,在群臣麵前又要維持不驕不躁的明君形象,都不好誇耀自己的功績。雖然打了打勝仗,親手打臉把老仇人趕出外蒙古,卻無人可以吹噓,難得有後宮妃子不忌諱這些血肉橫飛的殘酷場麵,康熙頓時滿意地點頭。

    開始的時候他尚能維持穩重的模樣,後來說到興起之處竟然有幾分手舞足蹈、唾沫橫飛之狀;內容也從一開始的央視軍事直播,變成了微博軍事點評,倒叫繡瑜聽得嘴角抽搐,對他刮目相看。

    果然古今中外的男人都喜歡吹牛逼,下到乞丐,上到皇帝都不能免俗。

    那夜永和宮的紅燭染了很晚很晚。康熙發泄了積蓄的興奮之情,精神奕奕地上朝去了。繡瑜揉著腫腫的眼睛起身梳妝,恰好遇見兩個上學的小子過來請安。

    十三十四唬了一跳,隻當她還為四哥的身體擔憂,以至睡不安寢呢。兄弟倆對視一眼,十四就纏上去賣萌:“額娘,四哥不聽話,您別生氣。”

    繡瑜順手摟了他,揉搓著小臉醒瞌睡。

    十四眨巴眨巴眼睛,小嘴兒甜得不要不要的:“您放心,將來我長大了一定不出去打仗,就留在京城陪著您。”

    “噗——”這話入耳,繡瑜腦中的瞌睡蟲都驚飛大半,她沒好氣地加大力度捏著小兒子的臉,咬牙切齒:“嗬,男人呀。”

    果然,古今中外,從爹到大兒子再到最小的,男人的話就沒一個能信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