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第 134 章

字數:4289   加入書籤

A+A-


    第134章:

    過了九兒的生辰不久, 就是十月初三,皇太後博爾濟吉特氏五十五歲的壽誕。

    五年前太後五十大壽的時候, 康熙正領兵在外,沒能親自給嫡母祝壽。他心中深感遺憾,早早在跟繡瑜念叨要好生為嫡母操辦一回。

    繡瑜當麵笑嘻嘻地應了, 內心實則歎息不已。在清王朝這種“以天下奉一人”的製度下, 想要“好生操辦”還不容易?大把的銀子扔下去,像慈禧太後那樣一個生日準備個大半年也容易得很。

    但前提條件是,管錢的不是她兒子。

    胤禛這些年跟康熙相處的原則基本是——隻要不談錢,萬事好商量。

    因為戶部沒錢啊!他這些天黑著臉來請安,提及此事都是憂心忡忡:“國家剛打了場大仗,西北仍在用兵。今年雖然豐收了一場,但是來年怎樣還未可期, 要我說……”

    他話到一半卻沒了聲兒,隻顧低頭撥弄手上的青花蓋碗。皇太後為人親和平正,他與額娘弟妹也多得其照拂, 如今因為國庫不豐要削減老祖母壽宴的排場。這樣不孝的話,他實在是說不出口。

    可這銀子總不能憑空變出來啊!

    胤祚笑著拍拍他的肩膀:“別氣別氣, 你和馬齊商量著有什麽能蠲免的, 旁人我說不上話,工部尚書還欠我十幾壇子上好的惠泉酒, 嘿嘿, 少不得拿他頂賬。”

    胤禛頓感心裏燙貼, 嘴上隻哼了一聲:“免了吧。最近國家沒有大的工程, 你能值幾個銀子?”關鍵是這蠲免用度都是得罪人的事,他要省儉也不能拿胤祚開刀。

    兄弟倆在西窗炕上說話,恰好繡瑜從外頭進來聽見,一邊解了身上的鵝黃團花鬥篷、摘了兔毛手籠,一邊往炕上坐了,先嘲弄地看了一眼胤祚,然後衝胤禛笑道:“難得弟弟有心孝敬你,你接了也無妨。他是不值幾個銀子,但他在什刹後海的那座宅子倒還值點兒錢。”

    說到兄弟倆的宅子,這裏不得不提一下後世位於北京東二環、如今位於內城東北角安定門以南的雍和宮或者說雍親王府。

    前世繡瑜去的時候沒覺得那兒有什麽毛病,位於二環,通地鐵通公交,周圍房價大十萬,買得起的都是妥妥的人生贏家啊。

    然而來了清朝,站在皇族親王宅邸的高度,繡瑜簡直被雍王府的位置驚呆了——在內城邊緣的角落上,離皇宮騎馬也有大半個時辰的路不說,以前是明代太監住的官房有多晦氣也不說,更糟糕的是,雍和宮不遠處的安定門是每天清晨官府統一運送穢物糞便出城的所在——你到底是多不招父母待見才會被發配到那裏去住啊?

    繡瑜放下冊子,整個人都斯巴達了。

    唯一成立的解釋是,胤禛確實對自個兒的宅邸不太上心。準確地說,他覺得皇宮才是自己的家。

    跟康熙整天嫌紫禁城沉悶無趣想往外頭跑不同,胤禛其實相當戀家,也相當宅。他在東一長街上相距不足五百米的三所住處裏,度過了至今為止的全部人生。現在突然要搬出去住,他嘴上不說,心裏不爽極了,跟著產生消極抵抗情緒,掩耳盜鈴,幼稚地不去過問王府修建事宜。

    繡瑜心疼之餘又著急得很——那地方你至少還得住二十年的,不能浪啊!

    不過幸好有胤祚在。老六是個大心髒的孩子,他這一年來,經曆了常人不能有的大轉折——連娶媳婦是什麽感覺都還沒鬧明白呢,糊裏糊塗打了場仗回來,莫名其妙孩子都快有了。胤祚依然大大咧咧,沒什麽接受不良的。

    現在搬家的事情也是。不就是換個房子住嗎?晚上不進一家門兒,還真就成兩家人兒了?更何況四哥還答應要跟他挨著修房子,學著兩個弟弟在阿哥所那樣把花園打通。雖然離額娘和皇阿瑪遠了,但勝在自在啊!

    故而胤祚興致勃勃地扯著裕親王要東要西,看圖紙,圈地方,忙得不亦樂乎。他眼睛毒,一上來就瞧中了西城區什刹前海那塊風水寶地,倒把裕親王氣得吹胡子瞪眼:“你倒會開口,京城裏統共就這麽點水景!皇上這回可是封了你們兄弟七個,要以後是都這麽來,輪到你十四弟的時候,還不得把什刹海給包圓咯?”

    胤祚笑眯眯地貼上去給他捏肩捶腿:“您又蒙侄兒我,現在滿蒙八旗的王爺,哪個不是往城外尋地方修園子住去,誰又眼巴巴地盯著京城裏這點兒地呢?哥哥們見多識廣,必不會跟我計較這個,好伯父,你就答應了吧。”

    福全搖頭道:“若是你一個人也就罷了,可你們兄弟偏要住一塊兒。這不僅僅是兩座相鄰的貝勒府,還要留著空地預備你們將來封王加建製。現在前海邊兒上,本王上哪兒去給你找能建兩座親王府的空地?”

    胤祚忙祭出兩家共享花園省地方之計。裕親王被他磨得筋疲力盡,隻罵道:“什麽毛病,京城這麽大,非要擠到一塊兒住著?將來你們各自養上七八個兒子,再嫌地方小,可別來找本王!”到底還是點了頭。

    胤祚捧了地圖進來獻寶,繡瑜猛然發現,他竟然選中了西城前海、後世大名鼎鼎的恭親王府周圍那塊地兒。那裏現在隻有大學士明珠的府邸,將來會被乾隆賜給和珅,和珅擴建後又被抄沒賜給恭親王,據說還是《紅樓夢》中大觀園的現實原型。

    繡瑜頓覺人生如戲。

    瞧了他選的山石、木料、房屋,胤禛原本覺得奢侈了些,但是花園一事已經委屈了弟弟,他也就順水推舟地應了。兄弟倆聯名上了個折子,報告選地一事。

    恰逢太子手下的人最近隱晦地找八阿哥麻煩。康熙看了胤禛胤祚聯名上的折子,長歎一聲。龍生九子,既有老大老二這樣合不得的,也有老四老六這樣離不得的,怎能叫人不心生感慨?

    康熙一時心軟,用朱筆在折子上落了個“準”字,縱容了兩個兒子的胡鬧,還悄咪咪地給了裕親王一筆銀子,讓他偷偷補貼兩個阿哥。

    繡瑜對此一清二楚,這回趕上太後的壽誕,便出言點撥:“建府隨時都行,但是你們皇祖母一輩子就過這麽一次五十五歲大壽。”

    這可是刷聲望的大好時機啊!

    胤禛秒懂。更何況,王府修不好,他就不用急著搬家了!繡瑜清楚地看見他頭上的小燈泡一亮。當晚便回去洋洋灑灑寫成一篇奏折,拉了胤祚簽名,連夜遞上去。

    康熙果然欣慰極了:“旁人都隻知管朕要東西,唯有你們還念著宮裏的老祖母。”

    膝蓋中了一槍的大阿哥、三阿哥等人頓時暗呼失策,爭先恐後地上折子複議。康熙統統笑納,當著群臣的麵大力拍著兒子們的肩膀,讚不絕口。

    王府的工程都停了下來,當然不是康熙真的缺這點兒銀子,而是顯擺兒子孝順、哄太後開心順便弘揚孝義罷了。

    然而像胤禛這樣,放著湖景豪宅不住、巴不得賴在阿哥所的二進小院裏不走的人,畢竟事少數。天天盼著遠離皇阿瑪的視線好大展拳腳的大阿哥氣急敗壞,扯著八阿哥大倒苦水。

    “這個假道學的家夥,就會顯擺自個兒,討皇阿瑪的好兒罷了。他要真孝順,怎麽不一早就說?爺木料磚石都買好堆在城外倉庫裏了,他倒想起這個來!”

    八阿哥亦是詫異不已:“四哥平日裏做事一板一眼,不像是會婉轉體貼長輩心意的人啊。”

    “嘁,有個好額娘罷了。”大阿哥麵露不屑,把那年草原上“采桑子”一事道與他聽,“瞧見了吧?咱們這可是前狼後虎啊。”

    胤禩眸中光彩一動,隻微笑不語。

    慶壽銀子有了來路。十月初三,康熙帶著諸王大臣、皇子福晉與公主駙馬們在交泰殿給嫡母行大禮祝壽。皇太後風風光光地過了個生日。

    宮裏眾人累得人仰馬翻。繡瑜堅持早起十幾年,最近幾天卻又有了賴床的衝動。好在兩個女兒已經長大了。繡瑜便將永和宮日常的一些事務交給九兒姐妹倆去管著,一來躲個懶,二來磨練磨練兩個格格。(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