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163(捉蟲補了600字)

字數:4761   加入書籤

A+A-


    康熙連二月初二龍抬頭的節慶都等不及, 剛進二月就帶著三個兒子乘船南下, 準備取道山東南下金陵。

    皇帝和儲君都走了,頭頂兩座大山一去,京城裏留守的皇子頓時與相熟的大臣眉來眼去。尤其是二月初五是胤祚的生日, 緊接著初十又是八阿哥的生辰。

    幾日之內,連逢兩位爺的母難, 哪些人送了哪邊什麽禮、哪些人又吃了哪邊的酒, 都是有講究的。京城頓有幾分群魔亂舞之感。隻是因為戶部清繳欠款一事, 胤祚跟著得罪了不少人, 自然比不得八貝勒府上聲勢浩大。

    繡瑜早起就聽竹月說:“佟國維準備親自去八爺府, 卻叫大爺葉克書給咱們六阿哥賀壽。簡親王備了一柄黃玉如意準備送給六爺, 可世子雅爾江阿私底下又準備去八爺那兒;還有信郡王……”

    “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繡瑜隻問, “裕親王呢?”

    竹月臉上笑容一僵,小聲說:“裕親王府上送給兩位爺的禮都一模一樣。”

    繡瑜不由皺眉, 下意識撥弄著歩搖上的珍珠。胤祚原在小書房挑書, 聞言進來笑道:“不僅如此,兒子去邀皇伯父吃酒。他老人家虎著臉說:‘哪有我做伯父的給你們侄兒賀壽的道理?你小子有好酒,就避著你伯母送到我莊子上去, 那才叫孝敬呢!’”

    這話說得周遭伺候的宮人皆低頭忍笑。繡瑜這才放心, 扔了那步搖笑道:“何苦叫他們這樣為難,本宮就幫這些牆頭草一回!你那竹外一枝園打理得如何?這個季節, 桃花可都開了?”

    康熙這些年愈發不願意在宮裏住, 隻要在京, 十有八/九都是在暢春園裏住著,為了方便處理政務,就將暢春園周圍風景上好的地方劃給大兒子們修別院。

    胤祚的竹外一枝園,就在離暢春園不足十裏的西北角上,挨著胤禛家聞名後世的圓明園。

    胤祚眼前一亮,湊上來滿嘴甜言蜜語:“已經打上朵兒了,想來開花也就是這兩天。額娘若肯賞光,隻怕那花兒知道了,也要開得豔些。”

    “額娘隻怕沒這個麵子,但是你妹妹說不定能有。”繡瑜轉頭問,“五公主可還在太後那兒?”得了肯定的答複才對胤祚笑道:“近年時氣幹,皇太後又有些咳嗽。你和汀蘭帶著孩子們,去給太後請安吧。”

    胤祚頓時恍然大悟,比出拇指笑道:“額娘高明!”

    京裏送來書信,胤祥搶先奪過一把拆了,不多時便笑得伏在桌上。

    “八哥過生日,原準備擺三天的流水席,邀了七八個班子輪流唱堂會,文武百官都準備去拜壽。結果六哥家裏一個客不請,卻不聲不響把太後老祖宗邀到園子裏賞玩了一日。八哥知道,臉都綠了,忍氣吞聲地撤了家裏搭的彩棚,說兒生日,母難日,要到家廟裏去給良妃娘娘跪經祈福!哈哈哈!”

    早春天氣,他已換了一身薄綢春衫,挽著袖子,腰間隻束一條湖色緞帶,愈發顯得俊逸不凡。隻是笑得太過放肆,一個不妨,撞倒了胤禛桌上的紫檀筆架,上頭十幾支毛筆滿桌亂滾。

    胤禛隻得扔了筆,沒好氣地叫人進來收拾:“信也讀了,這回總該去了吧?”

    “別啊,反正船上悶著也是悶著,咱們一處下棋說話,不比你一個人對著這啞巴棋譜要強?”胤祥刷刷幾下擺好棋盤,盤腿坐下招呼哥哥,“快來,你執黑先行。”

    胤禛當然樂得有人對弈,但是胤祥可不像他那樣喜靜不愛動彈,閑了就悶著看書寫字。滿船上下的侍衛,可都眼巴巴的等著跟十三爺摔跤比武、喝酒劃拳。胤禛不由笑問:“關公考秀才,你到底怎麽了?”

    “也沒什麽,額娘囑咐我一路上好生照顧你,務必養得白白胖胖的,多貼十斤膘才準回去。”

    “這是額娘的原話嗎?”胤禛瞪他。

    “如假包換。四哥,你講講清繳欠款的事給我聽吧。”

    胤禛不以為意:“這有什麽好講的?我巴不得天下官員都潔身自好,沒欠過國庫銀子才好呢。”

    “這怎麽能叫‘沒什麽好講的’?朝廷上無人敢接的差事,叫你做成了。這得是多大的本事?”胤祥由衷地讚道。他上頭能幹的哥哥太多,跟胤禛親近,不過是因為從小的情分;要論文治武功,他一直以為還是大哥二哥三哥為上。

    可這回跟著胤禛下湖廣,大熱的天兒裏挨家挨戶地清算土地麵積,放下皇阿哥的架子跟當地土豪劣紳,摳那一畝三分地的瞞報。他才覺出四哥為人做事的好處來。

    回京之後,見大哥那夥人坐在冰室裏,金奴銀婢地伺候著,翹著腳嘲笑四哥目光短淺格局小,跟鄉裏小民計較那點田土。他差點氣得拔腳就走。清繳欠款一事更是叫他對胤禛心服口服,就差塑個像回去供著了。

    察覺到弟弟目光中毫不掩飾的崇拜,胤禛亦是感慨不已。這回的差事,他是心寒的,不是因為馬齊,而是因為康熙。皇阿瑪派以苦差,他好不容易辦成了,卻隻得了幾句淡淡的褒獎。康熙反倒對某些欠債大戶多加恩恤——賞了曹寅監管茶稅,又賜了兩座田莊給佟國維——好像欠債還錢委屈了他們似的。

    胤禛心裏積鬱多日,卻從幼弟這裏得到了由衷的認同和全然的崇拜。胤祥看向他的眼神,仿佛小狗看主人一般。他不由輕笑一聲:“這可有得說,你要聽,就搬到我船上來住。”

    竹外一枝園裏的桃花開得著實漂亮,皇太後來那日跟著許多福晉命婦,忙忙亂亂地不得細細賞玩。送了太後回暢春園,繡瑜索性命六福晉在園內最高的疊翠樓上設宴,帶著媳婦女兒、孫兒孫女們玩樂一日。

    十三十四都還沒成家。胤禛家有三子一女,除弘暉以外,都是側福晉李氏生的,年不滿三歲,唯一的女孩才一歲。胤祚家是四個兒子,老大弘晨、老二弘昆是六福晉生的,其餘兩個阿哥都在繈褓之中。

    所以九兒進來,就見瑚圖玲阿抱著個穿粉紅襖兒、紮著羊角辮、項上戴著金項圈並各色寄名符的小姑娘,生得圓圓的蘋果臉兒,杏眼柳眉,十分討喜。她被瑚圖玲阿抱著,不住地伸手去勾那枝頭的桃花。每每要觸碰到了,瑚圖玲阿就壞心眼兒地後退兩步。小姑娘倒也不惱,反倒咯咯地拍手笑著,袖管拉伸,露出的半截腕子上戴個紅繩係著的白玉如意扣,卻是繡瑜常用的東西。

    九兒不由問身邊侍女:“這是哪家的格格?”侍女也搖頭不知。

    瑚圖玲阿身後跟著弘晨弘暉弘昆三兄弟,最小的弘昆跳著腳眼巴巴地喊:“妹妹!妹妹!姑姑,給我抱抱。”

    弘昆的嬤嬤哭笑不得地拉住他:“哎喲,二爺別喊,可叫錯了輩份。”

    弘昆咬著手指頭困惑不已。瑚圖玲阿笑得上氣不接下氣,把那小女孩往他麵前一送:“傻小子,這是你表姑媽!”

    弘昆眼睛瞪得像銅鈴一般,嘴裏能塞下一個雞蛋,眾人見了更是笑彎了腰。九兒不由更加好奇,走上前去,瑚圖玲阿衝她點頭笑道:“姐姐來了,這是舅舅家的長女蓁蓁。”

    九兒恍然記起,十四天天盼著晉安回京,偏偏他順道去了一趟歸化城,反倒先把家眷送回了京,想必就是眼前的孩子了。她不由笑道:“都長這麽大了。得有五歲了吧?”

    蓁蓁的乳母也趕緊上來教她:“格格,快給殿下請安,說‘五公主萬福金安’。”

    蓁蓁雖小,倒也不懼生,響亮地跟著喊了。

    “真乖。名字也起得好。桃之夭夭,其葉蓁蓁。可不就是你阿瑪的一朵小桃花兒嗎?”

    九兒讚了一句,卻見烏雅家的兩個嬤嬤神色一凝,眼中閃過一絲傷感,勉強笑道:“多謝殿下誇獎。”

    九兒一愣,便知這名字多半是她去世的生母董鄂氏起的,頓悔自己失言。恰好身後侍女打點了表禮上來,不過是彩緞四匹,兩個赤金嵌寶的項圈,正是公主府賞給近親重臣家女兒的例。九兒便取了衣襟裏貼身佩戴的一個珊瑚混著金剛石編的墜子加在裏頭,笑道:“留給你長大了戴。”

    正好中午日頭漸毒,乳母們抱了各自的主子回疊翠樓用膳。兩位公主綴在後頭小聲說話,瑚圖玲阿提醒姐姐:“額娘請了六嫂的娘家母親,你可別說錯了話。”

    九兒頓時會意,又問:“十四弟怎麽不見?”

    “去了鄭家莊的莊子上給舅舅接風。”

    “啊?”九兒詫異地看向妹妹,“他半個月前托我去瞧瞧鄭家莊的莊子,就是為了這個?可是永壽說,他那莊子跟三年五載沒人打理似的,院子裏雜草都能藏兔子了。我還告訴了額娘,讓她派個人好好管管。怎麽還叫十四弟在那兒宴客?”

    瑚圖玲阿狡黠一笑:“平日裏額娘左說右說,他隻當耳旁風。四哥管他一管,他更是能蹦起八丈高。如今能治他的人回來了。額娘有心要教訓他,你且瞧著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