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章神仙府邸龍虎山

字數:4474   加入書籤

A+A-


    江西,龍虎山。

    龍虎山山水天成,擁有千峰競秀、屏矗墉回、燦若朝霞的丹霞絕景。

    一江翡翠般清瑩碧透的瀘溪河水在神奇雋美的群山間靜靜流淌,山剛水媚,儼然是一幅天然大國畫。

    順著瀘溪河乘筏漂流,筏在水上漂,人在畫中遊,兩岸風光神奇迷離,令人恍若置身於夢中的世外桃源。

    山水之美固然譽滿天下,但是龍虎山最為有名的,還是它作為正一道祖庭的身份。

    昔日正一道祖師張道陵便是在此地創立正一道,練就一顆龍虎大丹,立地成仙,羽化飛升。

    丹成而龍虎現,龍虎山也因此得名,成為千載以降的道家祖庭之地,素有“千古名嶽,道家仙山”的美譽。

    而張道陵一手創立的龍虎山正一道,至今已經傳承至第三十一代了。

    …………

    是日。

    天清地寧,草長鶯飛。

    瀘溪河上一方竹筏順流而下,竹筏之上站立著兩名青年,一者俊逸,一者儒雅。

    俊逸者羽衣星冠,麵容絕美,修長的身姿挺拔如劍,墨玉般的長發在清風吹拂下閃爍著晶瑩剔透的光澤。

    人在畫中遊,人畫相映照。

    仿佛就是尋常遊學士子與玄學道人相約踏青遊玩,尋幽訪勝,談玄論道的組合一般。

    然而放在今日的龍虎山,卻顯得格外地紮眼。

    因為……最近一個月來,龍虎山一直處於封山的狀態,遊人早已絕跡。

    要知道龍虎山可不是尋常的道門宗派,而是一個宮觀遍及天下,組織嚴密的半軍事管理的頂級大派。

    早在三國魏晉時期,以龍虎宗為祖庭的正一道,可是能夠介入爭龍,列為天下諸侯之一的勢力,便是在南北朝時期,正一道分支在江南都曾建起過地上道國。

    相對比其他隱世清修,以求長生的宗派,比如妙真道之流,龍虎山的世俗氣息要濃鬱許多。

    在世俗間的影響力和勢力也是極為的驚人。

    龍虎山的戰鬥基因,在初祖張道陵創立之初,破山伐廟的時期便已經根深蒂固地烙印在骨子裏了。

    若是要評定一個戰鬥力最強的道門宗派,非龍虎山莫屬。

    即便是現在,龍虎山上依然供養著五百道兵,清一色以一當十的精銳,在整個江南地區,尤其是江西境內有著廣泛而又深厚的影響力。

    龍虎山說要封山,方圓數十裏範圍內連隻母蚊子飛過都得張開腿證明一下它是來自“本土”的土著,否則後果自負。

    所以,隻要有陌生人出現在這個範圍內,基本上就可以斷定是敵非友了,根本就無從遮掩,更別說暗中潛入了。

    不過蘇長生也並沒有遮掩的意思,大搖大擺地順流而下,似乎已經陶醉在這無邊勝景之中了。

    然而貌似滿不在乎的蘇長生,其實心裏還是有點驚訝的。

    道門南宗這些個宗派不愧為底蘊深厚,紫陽派出了張伯瑞,石泰兩個天縱之才,所以方才能發揚光大。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還有薛式,白玉蟾等大宗師輩出的紫陽派估計還會興盛數代。

    但是論起底蘊深厚,十個紫陽派都比不過一座龍虎山。

    即便是驕傲如蘇長生也不由讚歎:不愧是出過真神仙的宗派,天下道門的祖庭源頭之一。

    遠遠望去,龍虎山山門所在的天師府北靠西華山,門臨瀘溪河,麵對琵琶山,依山帶水,氣勢雄偉,華麗的建築群盡皆廊柱朱紅,雕文鏤空,盡顯華貴尊崇之意。

    府內豫樟成林,古木參天,濃蔭散綠,環境清幽,一派仙家氣象,不負“仙都”之名。

    高達三丈的府門之上,懸掛著一塊直匾,金絲紫檀雕刻,上書“嗣漢天師府”幾個篆字,金光奪目。

    前正中兩柱掛有黑底金字抱柱對聯,上聯“麒麟殿上神仙客”,下聯“龍虎山中宰相家”,說不出的威風凜凜。

    …………

    而此時的天師府,延綿的宮室之中,卻是暗伏著絲絲縷縷的兵甲之氣,不時有兵刃映照著陽光,映射出一道道白光,森寒,肅殺。

    各處宮室之中,綠蔭之下,更有數十道或強或弱,或剛或柔的氣機盤旋交錯,結成一個個殺機暗伏的陣勢。

    整個天師府的格局依八卦方位建造,暗藏陣法,一道恢宏威嚴的道韻將整座天師府籠罩其中,配合著種種布置,形成一座繁複恢宏的大陣。

    衝天而起的氣運金黃中帶著一絲淡紫之氣,一枚古香古色的印章在氣運深處沉浮不定。

    兩道寒光爍爍的劍光護持兩側,分成龍虎之形。

    蘇長生的氣機稍加觸碰,便引發出一陣陣龍吟虎嘯之聲,紫龍白虎從氣運深處一躍而出,對著他仰天咆哮,一股股龍虎煞氣衝霄而起,震懾四方。

    “看來這是嚴陣以待,殊死一搏了啊!”蘇長生撫摸著光溜溜的下巴,若有所思。

    龍虎山身為正一道祖庭,總攝三山符籙之首,底蘊深厚自不必多說。

    盤繞在府中的數十道氣機,最弱的也是當世一流的高手。

    配合上五百道兵的甲兵之力,尋常凝竅大宗師在這陣勢之下,說不得還真得铩羽而歸。

    然而在蘇長生看來,這一切都隻不過是障眼法罷了。

    真正被龍虎山視為依仗的,還是那座繁複恢宏的大陣。

    若是蘇長生所料不差,那道恢宏威嚴的道韻應該便是初代天師張道陵的遺澤了。

    這位初代天師的修為在飛升之時便已崢至神仙境界,所留遺澤豈可等閑視之?

    千百年來,這道遺澤道韻經過曆代天師的加持,龍虎山千年氣運的溫養,非但沒有衰退,反而更具玄妙,隱隱中反而有一種化身為神,總攝方圓數百裏山水的感覺了。

    換而言之,這股道韻儼然已經生出一絲神識,化作天師道祖靈一般的存在了,雖非天神之尊,也算得上是半尊神靈了。

    “沒想到竟然是以千百年來積蓄的香火願力,硬生生堆出半尊神靈出來,正一祖庭,果然不凡!”

    蘇長生眼神閃爍不定,心中不由驚歎,對於自己的判斷萬分篤定。

    凝聚紫微法身,拐彎抹角地掌控著天下龍氣的蘇長生儼然已經等同於半尊神靈之身了。

    這種同類之間的感應,最是靈敏玄妙,絕無錯判之理。

    而且蘇長生還可以看出,這尊祖靈半神距離蛻化純陽,正位天神之位恐怕也隻有一步之遙了。

    方圓數百裏之地,盡皆在祂的神域籠罩範圍之內。

    而天師府,便是祂神靈法域的核心之地,赫然已經有幾分洞天福地的味道了。

    “怪不得底氣這麽足,果然是有天大的依仗啊!”

    蘇長生腳步不停,心念百轉千回:“不對,若是真有依仗,張繼先又何須自斬百年氣運委屈求全?除非……這道底蘊乃是他們壓箱底的手段,輕易不可動用?”

    一念及此,蘇長生心中已經有了幾分決斷了。

    (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