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正邪遊離花間派
字數:6362 加入書籤
當慕清流說要同泰寺暫住一段時日的時候,蘇長生便知曉他終於憋不住,想要傳授自己上乘武學了。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蘇長生的資質堪稱妖孽,又有著最頂尖的奠基功法,若非他極力壓製,早就元精萌動,衍生內氣了。
慕清流看似對蘇長生不管不顧,實則比誰都緊張,關注他的一舉一動。
對於這種情形,那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萬一哪天蘇長生憋不住了,一不小心將內氣凝聚出來,這樂子可就大了。
堂堂花間派的正統傳人,修煉的內氣根基竟然是別派功法,那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所以在建康城外,慕清流在最後一次試探中看出蘇長生骨子裏的桀驁不馴之後,便再也不打算繼續耽擱下去了。
對慕清流而言,蘇長生是否認可花間派,縱橫家的理念並不重要,隻要他傳承了花間派的功法,為了修煉到最高境界,他也不得不沉浸在這種心境中,此乃陽謀。
至於其他的,慕清流已經不再奢求了。
昔日年輕時候的慕清流,又何嚐願意被師尊的理念所束縛?
…………
果不其然,在後山禪院小住數日之後,慕清流便神神秘秘地出門了一趟。
回來的時候,懷中赫然已經抱著數十卷典籍,跟個十月懷胎的孕婦似的。
然後……慕清流便毫不留情地將蘇長生跟這堆典籍一起關進禪院靜室之中,自己須彌不離地守在靜室門口,不言不動。
…………
昏暗的靜室中,蘇長生坐在一堆典籍之上,兩眼放光。
廂房內的床榻上堆滿書冊,既有古舊竹簡,也有絲綢卷軸,亦有紙質折子,足有數十卷之多。
蘇長生隨手抄起一卷絲織卷軸,舒舒服服地倚靠著牆角,癱坐在床榻上仔細研讀起來。
密密麻麻的蠅頭小篆在蘇長生眼裏仿佛蘊藏著無窮的魔力,讓他如饑似渴。
身前膝蓋上還放著兩支古樸陳舊的卷軸。
顏色暗紅,質地細膩,似乎是由某種不知名的珍貴獸皮所製,通體遍布著暗金色的紋路,彰顯著尊貴的氣息。
金紅卷軸經過數百年來曆代花間派傳人的摩挲,流露出幾分古老的陳舊感,宛如一個滄桑的老者,蘊含著莫大的智慧。
其中所載的內容,更是讓蘇長生愛不釋手,如癡如醉。
這兩支卷軸,正是花間派與補天閣曆代核心真傳的兩卷!
花間派承繼縱橫家道統遺脈,修煉心法的真正核心乃是從縱橫家理念精髓中闡發出來的。
‘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便是花間派核心功法的根本理論。
字字珠璣,微言大義!
然而武學心法之中又參雜著縱橫之術,夾雜不清,模棱兩可,非大悟性,大智慧者難以辨別其中真意。
而且這卷經卷並不完整,殘篇又隻有完整的十分之八左右。
所以每個閱卷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中領悟的真意不一而足,甚至不乏截然不同,自相矛盾的。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花間派門規規定:初入門的傳承弟子,在接觸花間心法之前,必須先參閱花間派最原始的經卷。
反複揣摩,等到有所領悟之後,再去看門中曆代先輩修煉此卷的心得,以博采眾長,引為借鑒,參悟出獨屬於自己的花間真氣來。
而花間派的曆代傳人在武功大成之後或者臨死之前,都要親筆錄下自己參悟這卷的心得體會,以供後人參閱借鑒。
而擺在蘇長生身邊的數十卷各類書冊,便是曆代花間派傳人所遺的修煉心得、武學筆記。
其中曆代傳人所遺手劄有多有少,多者三五卷,少者僅一卷。
有的人機緣深厚,畢生所學除花間派本門武學之外,對於別派武功秘法也多有涉獵。
精研之後,同樣會記錄下來,以供後輩弟子參詳,所留經卷甚多,不一而足。
有的人機緣平平卻有大智慧,畢生隻精修花間派絕學,以花間派心法為根基,自出機杼,演化無窮,成就非凡魔功。
所留經卷雖然僅僅一卷,但其內的武學精華卻是彌足珍貴,發人深省。
比如魔門聖君慕清流便是其中佼佼者,一身花間心法修煉到登峰造極之後,又從中推陳出新,以“生機盎然”為本,來創出一門《天地不老長春功》來。
憑借著這門《天地不老長春功》,慕清流硬生生活過數個時代,不僅熬死了同輩,甚至比大部分後輩都要長壽,至今仍活躍在天下武林之中。
實際上,花間派在整個魔門內部,也是屬於異端另類,雖然是傳承自諸子百家中縱橫家的遺脈精髓,實則在曆代傳人的前赴後繼之下,風格早就跑偏了。
花間派曆代傳人追求的是以藝術入武道,視武道為一種與人直接有關的很高藝術。
所以其傳人均多才多藝,著重意境神韻,追求的非是事物表麵的美態,而是其神韻氣質,才能表裏一致,相得益彰。
所以在眾多門派中,花間派素來是自樹一幟,盛名長垂不衰,雖是一脈單傳,但是每一代的傳人盡皆是出類拔萃的天縱之才。
雖然花間派講的是縱橫家的手段,不仗人多,故每代隻傳一人,最重識見學養,周遊四方,兵不血刃而可亡國立邦。
但對諸般技藝如畫道等的愛好,使其對權力富貴沒有甚麽野心,事實上這亦是花間派的傳統,追求自我完善,絕不隨波逐流。
所以每一代的花間派傳人,實際上都是藝術家,所追求的乃是美的極致。
比如慕清流,便是典型的魔門版大號文藝青年,其最著名的事跡便是因為仰慕魏晉風流的名士之風,幹脆把自己的名字改成慕清流。
至此,魔門聖君慕清流之名震古爍今,至於他的本名反倒是所知者寥寥無幾了。
這種藝術家的情懷體現在武學傳承上,便更加明顯了。
翻開花間派的傳承經卷,其威名赫赫的武功中,比如百美扇、折花百式、畫意決、破蓮八式等等,滿滿的藝術家氣息。
而慕清流的成名絕學:花間十二枝更是徹底秉承了這一脈的風格。
花間十二枝乃是慕清流從最正統的縱橫之術中參悟出來的絕技,卻取名為:花間十二枝而不是縱橫十二道,其心性風格由此可見一斑了。
正是因為這種藝術家對“美好”的追求,曆代花間派的傳人無不是翩翩佳公子,俊雅風流。
如此才能翱翔眾名花之間,以無情對有情,傷透天下女子的心,所以花間派的高手,即使被殺死時,亦不會露出任何狼狽難看的樣子。
按道理來說,這麽一個藝術家組成的門派,無論如何都跟魔門搭不上邊的。
事實上,武功氣質及行事風格與魔門其餘諸宗格格不入,傳人又偏愛自命風雅、獨來獨往的花間派,一直都是遊離於魔門邊緣,並不受魔門中人待見。
而且不僅魔門不待見花間派,正道對花間派也是非常排斥,視之為邪魔外道。
其根本原因便在於花間派心法的理念和宗旨。
花間派講求入情後再出情,始能以很然的心態把握情的真義。
這對很多人來說這正是不折不扣的邪異行為,功夫路數上亦追求有中尋無,妙手偶得的意境。
而且花間派認為人的真性情可淩駕一切道德之上,配以藝術,發展出一套正統教派難以接受的東西,所以才會被人歸之於魔門之列。
在正邪兩道都不受待見,遊離於正邪之間的花間派,日子卻過得非常滋潤,每一代的傳人都是名震天下的宗師高手,不得不說也是一朵奇葩。
蘇長生猜測,花間派與佛門之間的淵源,或許便是由此而來。
佛門初入中原之時,同樣被當時主流勢強的道魔兩脈視為異端,百般打壓和欺淩。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同樣不受正魔兩道待見的花間派才會與佛門惺惺相惜,同病相憐,結下莫大的淵源。
不過後來佛門逐漸壯大,反而一轉身便投入正道的懷抱,以天下正統自詡,卻是果斷地拋棄了花間派這個難兄難弟了。
所以……雖然居住在佛門禪院之中,蘇長生對於佛門卻是十分地不待見,這種厭惡僅次於兼具佛門和白蓮婊身份的慈航靜齋。
蘇長生的降臨,恐怕日後那個大德聖僧就要從此消失了。
而在魔門六派之中,與花間派最不對付,分歧最大的便是陰葵宗了。
如果說花間派是魔門內部最大的異端,藝術家層出不窮,對於武學的推陳出新最為積極,乃是魔門之中鼎革派的代表,那麽陰葵宗便是魔門六派中最為傳統的一脈。
繼承了《天魔策》大部分精髓的陰癸派,素來以魔門正宗自詡,對於花間派這種異類可謂是深痛惡絕。
而且由於陰葵宗繼承的魔門正統武學精髓最為全麵,門中奇術秘訣層出不窮,由淺入深,麵麵俱到。
其核心傳承《天魔舞》修至最高境界第十八層,便可直入大宗師之境,乃是除了陰極宗《道心種魔大法》外的魔門最高秘法。
而陰極宗雖有《道心種魔大法》的傳承,千百年來成功煉成此驚天動地的魔功者如鳳毛麟角,可以確認煉成道心種魔大法,在魔門記載中唯有“邪帝”向雨田一人而已。
所以武功最強,底蘊最深,勢力最為雄厚的陰葵宗,素來都是以魔門正統自居,一統魔門六派之心不死。
偏偏花間派卻不鳥陰葵宗這一套,我行我素,獨來獨往,這如何不讓陰葵宗將花間派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而且其中還有一樁公案,不對,不是一樁,是千年宿怨。
眾所周知,陰葵宗秉承的乃是女主天下的理念,門中弟子大部分以女性居多。
而每一代的宗主嫡脈傳承,均由靈秀通透的女子承繼。
而花間派每一代的傳人皆為翩翩佳公子,最大的追求就是“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修行之法乃是從深情而入,然後無情超脫,傷盡了天下女子的心,以此為證道之法。
嘖嘖嘖,用後世的話來說:花間派的話,通通都是拔掉無情的超級渣男。
當花間派傳人和陰葵宗碰撞到一起的時候……
詳情請參考一下邪王石之軒和陰後祝玉妍之間跌宕起伏,蕩氣回腸的一生糾纏就可想而知了。(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