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幽邃玄妙天地秘

字數:5725   加入書籤

A+A-


    說實話,蘇長生對於嶽山撞到鐵板上的心理活動毫不在乎。

    在蘇長生看來,嶽山唯一的作用就是小白鼠,讓他可以觀察一下出身草莽的江湖散人到底都是些什麽貨色。

    別看這些江湖散人功法粗糙低劣,一身真氣也鬆鬆散散,戰鬥力更是不值一提,一句戰五渣足以概括全部。

    然而正是要從這些江湖散人的身上,方才可以窺視出這方天地獨特的玄機,對於蘇長生洞悉此方世界的修行契機頗有助益。

    因為無論是傳承天地還是武道繁盛的穹天界,成就先天者無一不是修行上乘功法方才有機會踏破先天之門,凝聚先天真氣。

    而這方天地卻是獨樹一幟,隻要你契合了某種心境,無論你是何等修為,甚至是從未修煉過的普通人,都有機會直入先天境界,一步登天。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大唐雙龍中的寇準,徐子陵兩兄弟。

    蘇長生猜測,這方天地的元氣之所以如此活躍靈動,或許正是邵子祖師的某種嚐試導致的。

    隻可惜,蘇長生降臨此方天地十六年來,接觸過的先天高手少之又少。

    無論是他幼時的兩個伯父,還是後來的師尊慕清流,乃至於同泰寺的幾位大和尚,所修功法無不是高深精妙的玄功。

    所以無論是佛門,儒家還是魔門功法,蘇長生均有涉獵,甚至連道門功法蘇長生都耳熟能詳,唯獨這江湖散人的野路子,蘇長生是從來沒有接觸過的。

    道藏有雲:道心唯微,道心唯危。

    蘇長生所接觸過的所有修士,在修煉一道無不是謹小慎微,極為注重根基素養,何曾想過一介草莽之輩,誤打誤撞居然也能體悟天地之秘,回返先天之事?

    正是因為聞所未聞,所以蘇長生方才越發地對其特別地感興趣,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嘛。

    所以蘇長生假借幫助嶽山療傷之名,毫無逼數地對他進行了慘無人道(劃掉,細致入微)的研究,絲毫不顧嶽山陰影等身的感受。

    霸刀嶽山一身的真氣駁雜,無論是純度還是運轉之間的心法,在蘇長生看來都不值一提。

    然而論起真氣的雄渾,天生經絡寬闊的嶽山卻是天賦異稟,雖然比起蘇長生來還相差甚遠,但是對比裴讓之,同泰寺的幾位先天高手,卻也是不遑多讓了。

    而且真氣中還蘊藏一道幾分霸道淩厲的意境,配合上嶽山橫行霸道的性格,竟然是分外地契合。

    所以嶽山才能以招式簡陋的霸刀八式闖出“霸刀”嶽山的赫赫威名來。

    蘇長生曾經與嶽山再次試手,執刀在手的嶽山和沒有刀在手的嶽山戰鬥力完全是雲泥之別。

    如果說日前大意失荊州的嶽山隻不過是尋常先天高手,施展霸刀八式的嶽山卻已堪堪摸到一絲宗師境界的邊緣了。

    而且嶽山運行的心法雖然粗陋,劍走偏鋒,但是卻也不失為一門直入先天的功法,日後若是嶽山開宗立派,經過曆代傳人的完善和刪補,未必沒有自成一道的機緣。

    據嶽山所言,這運行的心法乃是他凝聚先天真氣,依照自身先天真氣的屬性和運轉規律自行總結出來的。

    而且最騷的是:嶽山竟然不識字,毫無學識可言,一身修為完全是憑借著天賦異稟和機緣巧合,從最基本,最粗淺的基礎刀法中參悟出來的。

    從這一點,蘇長生心中便已有了幾分猜測。

    上古時期,人族先賢篳路藍縷,觀天測地,參悟出種種修煉之法的時候,又何曾識字?

    別說識字了,那時候連文字都還沒有出現,所憑借的便是上古血脈自有的神異和超絕的悟性。

    那麽這方天地的神異,到底是想模擬上古時期的環境,還是想重現上古人種的血脈呢?

    又或者,將這兼而有之?

    還是說這方天地的神異,根本就是自行演化,並無外力幹涉,隻是因為某種原因方才存留著幾分上古時期的特性?

    種種疑惑環繞在蘇長生的心頭,不得其解。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方天地的獨特環境,使得世人自創功法的難度門檻降到了極低的程度。

    這種體會其實蘇長生在自創不死法印和天一真法之時,其實已經略有所覺了。

    隻不過沒有參照物,所以這個想法也無從驗證。

    準確來說是沒有資質稍微不那麽妖孽的人作為參照物,畢竟無論是蘇長生自己還是慕清流,都是千年難得一遇的天縱之才。

    他們的境遇,對於普羅大眾根本沒有任何參考價值,屬於得天獨厚的那種。

    但是從嶽山身上,蘇長生卻得以驗證了心中的這個猜想,那便是:這方天地的精粹元氣之中,極有可能直接蘊含著天地道韻,所以才會如此活潑靈動,讓人極為容易地感悟到其中的意境。

    正是因為極為容易感悟大道,所以這方天地中自創的功法多不勝數。

    固然因為世人先天生成的根骨資質優劣不一,後天養成的心性學識也是智愚難同,境遇更是天差地別。

    從而導致各人因緣際會而成的修煉心法良莠不齊,卻也不失為各得天地大道之一隅,各有其玄妙之處。

    從嶽山身上的驗證,補足了蘇長生對這方天地的修行體係的最後一環認知。

    這方天地的先天氣功分為上中下三乘,以及超脫於世間之外的四大奇書四個等級。

    下乘功法粗淺疏漏,多半是機緣巧合之下凝聚先天真氣,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懵懵懂懂,純由身體本能控製。

    所以下乘功法多半因人而成,獨特的境遇旁人無從複製,自然也就幾乎沒有傳承下去的可能性了。

    霸刀嶽山的運行心法,便是處於這個層次。

    中乘為旁門左道,劍走偏鋒,另辟蹊徑,修煉之時危機重重,稍有不慎,必生不測之禍。

    然而若是機緣巧合,並非沒有晉入宗師境的可能性。

    此種速成的秘法,大多都存在於魔門之中,而嶽山的霸刀八式如果解決了走火入魔的危機,也差不多可以列入中乘功法的層次了。

    上乘功法便是陽關大道,乃是直指宗師境根本大法,修煉者隻需按部就班,遲早都能晉入宗師之境。

    上乘功法大部分都並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各大宗派經過曆代傳承之後方才不斷地完善,直至圓滿無暇。

    上乘功法在魔門六派,正道顯宗,各大門閥世家之內,都是屬於鎮派絕學的存在。

    至於超凡脫俗的四大奇書,卻是已經超出先天境的限製,修煉到圓滿足以讓人與道合真,破碎虛空而去。

    道經有雲:修煉之道,無非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而已。

    後天煉精,追求強盛的內氣,內氣越磅礴雄厚,修為便越精深。

    而踏入先天之境,真氣的雄渾與否卻已不是決定修為進境的唯一因素了。

    所謂煉氣化神,先天境界的高手往往都會追求精神層麵的修持,比如心境,心性等等。

    也唯有踏入先天之後,一身真氣無時無刻地與天地元氣進行著交換和感應,方才能體悟到蘊藏在天地元氣中的道韻靈機。

    心境大成,便是真正的先天宗師之境,舉手投足之間皆有無窮的偉力,在普通人眼中已經是近乎神明的存在了。

    煉神圓滿返虛,便是神而明之,威能莫測的大宗師之境,心神煉入虛空,神通足俱,修為已達世間能夠容納的極致了。

    至於煉虛圓滿的合道之境,便是與道合真的至高境界,超脫塵世,已達碎破虛空之境。

    所以這方天地中,同為先天境界,實際上卻是天差地別,尤甚於雲泥之別。

    拋開心境,精神的層次而言,區分先天境界最簡單粗暴的方法便在於先天真氣的精純度。

    同樣是先天真氣,其中優劣層次之分卻是極為明顯,所以先天真氣的精純度,便是區分先天高手優劣的終南捷徑,最是方便快捷。

    以充斥在天地之間的元氣精純度為界線,蘇長生粗略地將先天真氣的精純度劃分為三個層次。

    先天真氣的精純度低於天地元氣者,便是普通的先天高手。

    與天地元氣相差無幾者,乃是宗師級的先天強者,非精神修為到達一定境界無法成就。

    先天真氣的精純度超出天地元氣者,便是煉神圓滿,到達返虛之境的大宗師級的巔峰強者。

    蘇長生所接觸過的先天高手中,同泰寺的幾位長老,霸刀嶽山便是普通先天高手,先天真氣的精純度略低於天地元氣。

    魔門聖君慕清流則是已經煉神返虛,一身真氣遠比天地元氣要精純得多。

    而蘇長生本身的天一真氣卻是與天地元氣相差無幾,略微有些超出,但是微乎其微。

    這代表著蘇長生在煉神境界已經無限接近圓滿,開始初步接觸返虛之境,半隻腳已經踏入此界巔峰的大宗師之境了。

    蘇長生之所以能夠以衝齡之年便修至如此境界,除了資質驚人,先天靈光遠勝常人的原因之外。

    還在於他從修煉之始,就是引導天地元氣與自身最精純的元精、元靈混而為一。

    三元合煉,煉心合氣,又曆經了十年徘徊在生死邊緣的經曆,以生死之間的大恐怖曆練自己的精神。

    所以方才能夠做到如此驚人的進境,將一顆純淨道心打磨到近乎“神而明之”的境界,開始感悟冥冥中潛在的某些更為幽邃玄妙的神韻,體悟玄奧無比的天地之秘。(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