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章道心種魔聖帝心
字數:6478 加入書籤
淨念禪院,小銅殿。
站在這個距離傳國玉璽隻有一步之遙的地方,蘇長生神情中沒有任何的激動,沉著冷靜,眼眸中充斥著如冰似雪的淡漠。
到了這一步,蘇長生與佛門之間圍繞著傳國玉璽的爭奪,戰爭算是從此告一段落了。
然而在魔道與佛門之間的血戰即將開啟之際,蘇長生又何嚐不是正在開啟一個另類的戰場?
傳國玉璽,便是點燃硝煙的衝鋒號,是這場無形酷烈的戰爭開啟的鑰匙。
勝者一步登天,敗者一無所有,這便是蘇長生即將要麵對的酷烈之戰。
…………
“轟!”
蘇長生瑩白細膩的手掌貼合在銅殿正門之上,剛柔並濟,變換無方的真氣一吐,精鐵所鑄的門鎖被悍然震斷。
“嘎吱”的開門聲中,小銅殿的大門霍然洞開。
蘇長生邁步走進其中,隻見小小的殿宇內隻有不到兩米方圓,門前四個蒲團一字排開,陳舊粗糙的毛邊表明它們被使用的頻率相當之高。
蘇長生心中了然:這應該就是四大聖僧借助傳國玉璽中的修煉的地方了。
銅殿中央正上方三尺之處懸著一個鏤空銅匣,從銅匣表麵諸多的孔洞內透出寸許長的五彩靈光,閃爍不定。
四根精鐵鏈子一端連著銅匣,另一端釘在銅殿四周的牆壁上,將其固定在在銅殿中央。
一步邁進銅殿之內,近距離地接觸到傳國玉璽,驚濤駭浪般的輻射異力驟然暴漲了不止十倍,不斷地衝擊著蘇長生心神。
輻射異力的性質變換也隨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了。
寒熱、剛柔、靜燥、正邪、清濁、生死……
從最開始的極端屬性到寒熱交匯、水火既濟、剛柔並具、虛實相間、清濁渾流、生死相依等等各種陰陽交替的性質一一呈現。
陰極陽生,陽極陰生,坎中生離,離中生坎……種種玄妙,純任自然,上合天道,下通陰陽。
道藏有詩雲:太極圖中一氣旋,兩儀四象五行全,先天八卦混沌具,萬物何嚐出此圓?
在與神秘意念的共振中,宇宙萬物的先天變化一一銘刻到蘇長生的先天元靈之中,仿佛陰陽大道清晰明了地攤開在他眼前,任其參悟覽閱。
通過冥冥中不可言傳的聯係,蘇長生的先天元靈與傳國玉璽中的神秘意念仿佛化作兩尾首尾相連,永遠追逐循環的陰陽魚一般。
精純的天一真氣和洶湧澎湃的輻射異力在不斷地交鋒,調節,交錯……最終融匯成一道黑白分明的太極圖案,緩緩地運轉著。
太極者,中外黑白者陰陽也,黑中含一點白者陰中陽也,白中含一點黑者陽中陰也。
陰陽交互,動靜相倚,周詳活潑,妙趣自然。
…………
不知道過了多久,蘇長生方才從這種靈神雙修,氣機相連的狀態中退了出來。
洶湧澎湃的輻射異力再也對蘇長生造不成任何的困擾,心念一動,不斷向外擴散的輻射異力瞬間反卷過來,如同一個無形的罩子籠罩蘇長生的全身。
洶湧澎湃的輻射異力源源不斷地傾注在蘇長生的體內,打磨著他一身的肉竅,增進著他的修為。
一切盡在自然而然中完成,渾如先天衍變,玄之又玄,無跡可尋。
通過這一番你來我往交鋒,蘇長生雖不能說已經煉化傳國玉璽,卻也已經獲得了那道神秘意念的認可,擁有初步調動輻射異力,甚至傳國玉璽之內那無窮無盡的精元之力了。
“哢擦!”
精致的鏤空青銅匣被蘇長生粗暴地捏開,露出其中傳國玉璽的真容來。
卻是一枚四寸大小的印璽,通體由無暇白玉篆刻而成,螭獸鈕,上交五蟠螭,隱起鳥篆書。
傳聞中缺失一角,由黃金鑲嵌的痕跡卻是半點也無,白玉無瑕,圓滿無缺。
五彩的霞光透過玉璽,綻放出瑰麗玄奇的光芒。
宛如驚濤駭浪般的輻射異力盡皆收斂在蘇長生的身側,沒有絲毫的外泄,亦無之前洶湧狂暴的姿態,柔順如水,繞指隨心。
“嗡!”
對於這價值連城,具有天大的意義的傳國玉璽,蘇長生沒有絲毫的憐惜,掌指間迸射出精純的劍氣,凝聚成芒。
然後脫手而出,化作一道細微而凝聚的劍芒,環繞著傳國玉璽上下盤旋,左右飛舞,不斷地斬劈削刺,一層一層地將無暇白玉破開,直至露出內裏真正的核心來。
隻見傳國玉璽的核心之處,卻是一枚拳頭般大的明黃晶體。
這晶體似堅似柔,半透明的內部,隱見緩緩流動似雲似霞的血紅色紋樣,還散發著淡淡的五彩霞光。
“聖帝舍利!”
如果被人知道價值連城的傳國玉璽就這樣被蘇長生破成一堆渣滓,棄之敝履的話,估計……估計也沒什麽人敢找他的麻煩~( ̄▽ ̄~)~
聖帝舍利顯露真容,饒是以蘇長生的心性也不由心神一蕩,露出幾分興奮,期待的神情來。
“刷!”
片刻之後,蘇長生並沒有猶豫不決,袖袍一卷便將這名動天下,讓人趨之若鶩的聖帝舍利納入白皙修長的手掌之中。
“轟!”
一瞬間,無數沉重如山,寒熱纏卷的邪異氣流便立即沿著掌心的經脈,如決堤巨浪般狂湧而入蘇長生的體內。
朦朧間,蘇長生仿佛“看”到在聖帝舍利之內,似乎存在著一處廣袤無垠的空間。
而裏麵便充沛著浩浩蕩蕩的,如雲如霞的奔湧不息的狂猛氣流,無有斷絕。
下一瞬,蘇長生又感覺眉心祖竅之中傳來一陣劇痛,猶如裂開了一道縫隙,徐徐湧入一股若有若無、似實還虛的至精至純之氣,流入祖竅識海之中,纏繞在蘇長生的先天元靈之上。
那道神秘意念的真容也自然而然地出現在蘇長生的心靈感應之中,卻是一枚流轉著五彩奇芒的渾圓光球,似清非清,似濁非濁,亦虛亦實。
流光溢彩間宛如神聖的光芒,隱隱約約間蘇長生的純淨道心卻在其中感應到了一絲絲潛藏極深的邪惡氣息,至陰至邪至惡!
在這道至精至純之氣的纏繞中,蘇長生頓覺精氣神混混融融,通靈透徹。
與天地自然渾合無間,遁入至精至純、至靈至真的無上狀態。
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一篇字字珠璣,直通大道的功法自然而然地出現在蘇長生的心中,圓滿無暇,盡善盡美,直指與道合真的境界。
魔門至高秘法:《道心種魔》!
《道心種魔大法》共分為十二篇,首篇是“入道第一”,修的是玄門正宗心法,以建立本身的“道體道心”。
隻是首篇,已令曆代魔門邪帝望門興歎。
因為夠資格擁有秘卷的,皆為天邪道派主,他們魔功深厚,誰肯廢去原有魔功,重新開始練習心法路向截然相反的另一功法。
然而這種困擾對於蘇長生而言卻根本不存在,無窮無盡的精元灌注之下,純淨道心自發響應,精純的天一真氣便混雜著無數的精元散入周身百骸,凝出一具圓滿無暇的先天道體,晶瑩透徹。
“入道第一”瞬息而成。
次篇“種魔第二”卻是需要依據萬事萬物陰陽對立、生死相依的天地至理,讓體內的死氣也臻至先天境界。
其實魔門的魔種和道家的道胎,若如一個銅元的兩麵,生命的兩個極端,生和死。
道家專事生氣,講究百日築基、返本歸元、大環金丹、從後天回到先天,始終生氣勃勃,容易為人接受。
《長生訣》正是這種功法至高無上的巔峰之作。
男女歡合、十月懷胎、發育成人,“生”的過程長路漫漫,死亡卻是突然凶猛。
因此練就精純的先天生氣需要循序漸進,視資質悟性而定,少則十年,多則二十年,然而成就媲美先天生氣一級的死氣,卻隻需要短短四十九天。
然而對於蘇長生而言,“種魔第二”的修煉,也隻不過在一瞬間便已大成了。
生死同修而臻至先天境界,創出天一玄功的蘇長生,體內生死二氣早已達到了道心種魔大法前兩重的標準,宛如天造地設一般。
“種魔第二”大成之後,蘇長生體內的先天生死二氣,便有意無意間交匯在一起,纏繞在先天元靈之上,凝聚成一枚“魔種”的雛形。
而第三篇“立魔第三”,卻是須將全身功法散去,以讓秘不可測的魔種能在不受玄門正宗先天真氣的抑製下出而主事。
這一關對蘇長生而言也並沒有什麽難度,念動之間,一身精純的先天真氣便盡數散化成絲絲縷縷的精純元氣,傾注在魔種雛形之上。
無數精純的元氣經過魔種的洗練,頓時化作一道道漆黑如墨,邪異無比的魔氣充斥在蘇長生的體內,翻滾激蕩之間桀驁無比,絲毫不顧及經絡竅穴的限製,肆意在周身百骸中流淌激蕩,根本無從控製!
道心種魔大法晉入第三重之後,蘇長生感覺自己非但失去了對一身真氣的掌控,就連肉軀都仿佛不是自己的一般,瞬間癱軟在地,動彈不得。
而且道心種魔大法的進境,到了這一步卻是再也沒有絲毫的寸進了。
蓋因第四篇“結魔第四”卻是需要根據道心種魔大法中描述的種種千奇百怪,自戳自殘、挨饑抵餓的苦行,以達到誘發魔種的目的。
第五篇“魔劫第五”講究的卻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生死之間的大恐怖,刺激修煉者的精神,以圖掌控魔種,恢複一身的功力。
第六篇“種他第六”卻需要另尋道體,再由自己親手種魔,絕對控製下於道體死亡前的刹那,進行竊種的功法,據之為己有。
第七篇“養魔第七”,第八篇“催魔第八”過程最悠長,也最精彩有趣,就是和人動手過招,務令魔種發揮得淋漓盡致,魔種人心兩者水乳交融,神意匯流,變化無窮。人再不是人,魔種也不是魔種。
第九篇“成魔第九”最為迅捷,在魔種成長到極致之後繼續升華,鑄就一具無敵魔軀,橫行於天地之間。
修至第十篇“魔極第十”,魔種方才能掌控由心,隨心所欲,臻至魔之極致的境界。
第十一篇“魔變之境”卻是讓魔種盡化道心,重新由魔入道,修為晉入不可思議的境界。
最終篇“魔仙之境”,講述的卻是最後一步:破碎虛空之道。
通篇沒有半句具體的修行之法,皆是玄之又玄,晦澀難懂的理論隱喻,難以揣測!(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