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秦王的驚歎
字數:4600 加入書籤
朱元璋建立錦衣衛,本來就是用於監督百官,後來擔心錦衣衛權力過大,於是就設立東廠。後來又擔心東廠權力太大,在宦官的慫恿下又設立西廠,好在後者很快就廢止。
明明就是最好的反貪局,結果也不知道後來的皇帝是怎麽被臣子們忽悠瘸的,結果錦衣衛的權力一點點的下降,最後變得如今可有可無的程度。不過也多虧了西安衛出工不出力,否則的話他估計很早,就要暴露了。
明朝皇帝不重視,李霄雷卻是很重視,於是立刻改組宋獻策的情報機構,一則繼續保持情報機構的框架,對外打探情報,不過到底是成立時間太短,所以缺乏不少專業人才。也曾經打過西安衛的注意,不過那些錦衣衛大佬們跑沒影了,根本抓不住,更別說招降。
二則繼續貫徹錦衣衛的宗旨,監督百官。結果一看前來投奔的官員甚至是文人,大多品性都不好,這個無所謂,有才能就好。不過當了官,居然還好意思把手伸向普通百姓,那就別怪李霄雷舉起屠刀。
經過宋獻策的考核,各縣隻有六成的官員可以直接留用。其他的四成都是不學無術,除了死讀書沒有半點本事,所有的事務都交給了師爺來做。
“猜猜我當時是怎麽處理的?”李霄雷在心中吐槽道,“我廢掉了那些官員,讓他們拿來滾回哪裏去,然後把他的師爺給提拔成縣令,結果不到三天時間就已經適應了!政務處理速度居然比以前還快了五成!”
按說明朝的八股文,還是有策論的,而且也沒有那麽死板。八股文的意義是為了統一考題範圍,不讓考官按照喜好出題,免得考生在考試之前,還要多方打探考官的興趣愛好,以確定出題範圍,同時這樣也有可能會造成拉幫結黨的現象……
換言之,現階段的八股文,應該不至於出現這種,隻能依靠師爺來辦事的廢物。不過實際上,至少有四成的縣令是這樣。值得慶幸的是,還有六成是真的有才能的,這部分都已經標記出來,以後若品性不錯,自然優先考慮升官。
“想要人才還不簡單嘛?”聽到秦王的話,李霄雷聳了聳肩,“之前已經有一批秀才過來投奔我們,近期開設一場科舉不就好了?有能力的提拔使用,沒能力的依然是沒有能力。官員的招募永遠都是寧缺毋濫,再說秦王殿下,成為真正的秦王,看著文武百官俯首稱臣,不是你一直渴望的嘛?”
“現在感覺我不是秦王,而隻是你手下的一個文官!”秦王直接抱怨起來。
“不不不,至少在外人在的時候,我會保證絕對的謙卑和恭順。私下嘛,就當做是老朋友之間的閑聊,這樣可以不讓氣氛那麽尷尬不是嗎?”李霄雷笑吟吟的說道。
“我們目前隻有兩府之地,開科舉是不是太放肆了?”秦王還是有所顧忌。
“科舉?我們隻是率軍清君側,當然沒有資格開科舉!不過是開個選拔考試罷了,這樣出題內容和考試方式,是不是就能靈活點對待了?”李霄雷淡淡一笑,顯然科考方麵的改革,是必然要做的。至少,儒家的比率必須要有所下降!
不是說儒家學說就不好,隻是為了迎接君王改來改去的儒家學說,李霄雷不喜歡!
“儒家學說必須要修改,於是我在西安城設置了一個‘儒學還真研究會’,把原本淘汰下來的四成官員,還有一些隻會死讀書的秀才安置在這裏,幫我完善拚音,修改簡體字,同時還有就是對儒學的本源進行追溯和還原。”李霄雷在心中嘀咕道,“最初有不少人直接就走了,不過還是有一部分秀才和官員留了下來,畢竟我許諾做得好的話,以後未必不能重新當官。真正的官迷,絕對是能把自己的信仰都給舍棄……”
頓了頓,隨即對秦王提議道:“要不要當一次主考官?說不得可以收一批門生?”
“這個……本王就勉為其難吧!”秦王聞言先是一愣,隨即卻是答應了下來。他最缺的就是黨羽,很不巧武將都是李霄雷的人,他隻能從文官方麵下手。
想了想,隨即卻是對李霄雷說道:“聽聞李愛卿對政務也頗為擅長,這邊有幾個問題,不知道能否解決?”
秦王也是聽陳濤和宋獻策說過,李霄雷在政務方麵也頗為擅長。如今拿出這些問題,一則的確是難倒了他,二則也未必不是打算試試李霄雷的深淺。
李霄雷也不客氣,拿過來看了看,首先第一個要務,就是各地湧入大量的難民,讓地方治安變差不說,關鍵是如何賑濟成了問題。
“黃龍寨還有一些糧食,王二也搶劫了不少糧食,完全可以支援半年……兩個月吧?好在如今已經快入秋,白子城那邊估計會有收成,到時候又能支援一批糧食,這些在我起事之前,早就已經預料到的。不過也不能讓他們那麽便宜,修路,修繕城牆,清理河道和開墾農田,反正能做的事情都讓他們去做,哪怕是給西安城掃大街也讓他們做,隻有幹活才能得到救濟,這是必然的,不勞動還嚷嚷著要糧食的,直接殺無赦!”李霄雷緩緩說道。
“這樣是不是有違天和?”聽著李霄雷那殺氣騰騰的話,秦王縮了縮脖子。
“亂世用重典,如今我們正好缺乏足夠的根基,可不能讓這些家夥亂了我們的陣腳。再說吃飯幹活不過是天經地義,若是這樣還抱怨,不是無賴就是奸細,被殺也怨不得別人。”李霄雷聳了聳肩,就算有殺錯,也隻能算活該,誰讓這是封建時代。
“也不說什麽馬列主義,有皇帝當有權利不用,去搞什麽革命?一個兩個總想自己的國家有千千萬萬年的壽命,實際上就算後世的約翰牛,君主立憲至今不過三百多年。一旦失去殖民統治就迅速沒落,更別說多黨執政製度在華夏根本不適用,誰都想要當大佬,不過大佬隻有一個?”李霄雷在心中吐槽道,“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到時候直播間說不定都關了,誰還在乎那麽一個平行位麵的生死存亡?我隻能說,我來了,我征服過,帶領過華夏強盛,並且走入對外殖民時期,這樣我這輩子,就已經沒什麽遺憾了!”
至於以後會如何,是真的走向君主立憲製度,還是直接……這都由後人頭痛去吧!
“用水問題應該是在各地修建儲水的水窖,不是有水泥了麽?多造幾個作坊,用磚石水泥來製作,這樣下雨就能多少累積一些生活用水。同時提倡一水多用,確保最大限度的使用水資源。對了,趁著河道幹旱,順便讓那些流民清理一下水道,也好!水壩年久失修的,也剛好重新修葺一下,免得到時候突然下暴雨,別旱災之後又出現洪澇……雖然不太可能……”李霄雷吐槽道。
“衛生問題必須要注意,我以前似乎已經強調過,就算不能洗澡,也要喝燒開的水,絕對不能喝生水。所有的糞便必須要集中處理,公共廁所和公共澡堂可以考慮在渭水附近建立一批,方便安置那些流民。
肥皂不是已經開始嚐試製作了麽?也發下去,讓他們在洗澡的時候就用,不準私下出售!百姓幹淨,才能確保不會發生瘟疫!不要不舍得,若是不注意衛生出現瘟疫,到時候需要牽扯到的各種問題,浪費資源更多!”李霄雷看著秦王對衛生問題的批複,顯然不是很滿意,基本的衛生問題都得不到解決,這得牽扯多少醫療資源,如今的藥草最大限度都是以軍方為供應對象。
“還有就是糧食後續的問題,我已經提供南瓜、土豆、玉米和番薯四種高產作物,渭水附近的這些縣城,都要推廣下去。另外花生也是,有了油水之後,食物的消耗可以有所下降,關鍵是榨完油的花生餅也能吃……”李霄雷繼續解決農作物的問題。
“植被和綠化也要做,棉花用我提供的那種美洲棉,印度棉纖維太粗,隻適合製作成棉甲。想要製作成布匹的話,還是美洲棉更好。另外棕櫚也需要推廣種植,我需要大量的棕櫚油來製作成肥皂,白子城的鹽堿可不能浪費。”李霄雷提醒道。
“對了,黃河沿岸也要繼續種植果樹或者抗旱的樹木!以前采伐過度,現在必須要補種,否則整個陝西的環境隻會越來越惡化……殿下?”李霄雷說到這裏,抬頭看向秦王,隻看他就這樣呆愣愣的坐在那裏,嘴巴微微張開。
“哦,沒什麽……”秦王絕對不會承認,自己之前是被嚇到了。
本來以為李霄雷隻是一個純粹的武夫,沒想到在治政方麵居然有如此高的見底。那些土豆和南瓜,還有玉米他了解過,主要是宋獻策曾經給他吃過,味道還可以,難得是聽到產量,又不得不服,有這些陝西的百姓應該不會再挨餓,關鍵背後代表的意義,他更清楚。
隻要食物足夠,他的勢力必然會有源源不斷投靠的百姓,有了人口,就意味著生產力和預備兵,這些都是爭奪天下必備的實力。
不過能夠把這些東西,徹底利用的,李霄雷的治政手段,讓他感到訝然。同時不由得疑惑,有這樣的治政能力,為什麽不去混官場當個文官,反而要當個粗鄙的武夫。
李霄雷才不會去管秦王怎麽想,槍杆子裏出政權,這個若是不知道,他就白當了穿越者。治政能力,隻是讓他不至於被下麵的人忽悠,不過在亂世,手裏有多少兵,才能決定你能享受多大的權力和待遇。
曆朝曆代都是這樣,亂世武官壓文官,治世文官壓武官,三十年河東有三十年河西,一代代下來還真是不厭煩。(m.101novel.com)